水教案

时间:2025-03-21 08:16:1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水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水教案模板6篇

水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出示:干燥 炎热)

  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

  3.板书课题:水

  二、初读课文:

  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将课文的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检查学生的生字:

  1.出示:窖、膝、勺

  (1)“窖”是一个二类字,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

  (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在写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

  (3)“勺”字是个象形字。

  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

  四、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

  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缺 最珍贵

  五、三读课文:

  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最珍贵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

  六、总结:

  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他又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水

  最珍贵

水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关键】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

  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

  jiao

  sai

  ken

  li

  banna

  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

  feng

  huang

  dai

  ji

  凤凰傣族吉祥

  (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字音:

  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

  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

  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泼、离: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备:上面的〩,要包住下面的田。

  旁:中间的ー写得长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第三笔横要长。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二、数笔画,填空。

  离:共()画,第9画是()。

  互:共()画,第2画是()。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

  3.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二、造句

  ------有的------有的------:

  三、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

  2.做课堂联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看录象,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

  3.指名背。

  4.全班齐背。

  三、做课堂作业。

  作业设计

  一.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的泼水节

  ()的鼓点()的清水

  ()的鸟儿()的生活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碟。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一天,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了大街上。

  2.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不肯离去。

  四.造句。

  一年一度

  迎来

  附:板书设计:

  21.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

  早已

  追赶

  泼水

水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水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形式是看图写话。教材分三部分,第二部分是4幅图,图意分别是:

  1.小红碰翻了一盆水。

  2.怎么办?小红束手无策,丁丁去报告老师,冬冬去找拖把。

  3.冬冬和小红一起擦椅子、拖地板。

  4.老师来了,表扬冬冬、小红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丁丁感到不好意思。第二部分提供了看图写话的开头,点明了图中人和事、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第三部分是两道题目,第一题侧重观察图意、发挥想象。第二题是按教材要求,按事情发展倾序写一段话。像这种看连续图写话;学生在第5册已有过多次练习。本次习作的特点在于:

  1.采用续写形式。

  2.四幅图连续有一定的难度。

  3.要学生想象的部分较多,也有一定难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四幅图意说正确,说具体。其关键是联系上下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看图写一段话,句子要通顺o

  2.初步学会看图发挥想象。

  3.知道遇到困难或麻烦的事情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并且初步养成这种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按第1题的要求,仔细看图,说说图意,然后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完成看图写一段话的任务,选部分习作交流,评议。

  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像,事先编排好小品,准备好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说话,提示课题。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事。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请看录像。(第1幅图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2.大家看到录像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给三位小朋友分别起名为小红、冬冬、丁丁,水打翻了,他们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想想办法。

  3.这三位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仍要来看图写话;(板书:水打翻以后)。

  二、根据问题,看图说话。

  1.复习方法。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不少看图作文了,大家还记得写好这种作文的小窍门吗?(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出示板书:

  按照顺序,仔细观察

  初看图画,了解大意,

  逐幅观察,掌握要点,

  合理想象,精心构思,

  按照顺序,先说后写。

  2.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把4幅图连起来看一遍,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板书:

  时间:做值日时地点:教室里

  人物:小红、冬冬、丁丁、老师

  事件:水打翻以后,三位同学的做法。

  (2)用几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3.逐幅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说话。

  刚才,我们已观察了第1幅图画,其实书中提供的开头不是第1幅图意,请大家读读开头、并和自己冈6才说的比一比,然后,不看书本说说第一幅图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我们在看图写话时,必须以这句话为开头,然后接下去写。

  (2)观察第2幅图说话。

  a: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三个人动作、神态分别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表演边练说。(小红搔搔脑袋、束手无策,冬冬向教室后跑去,丁丁向教室外面跑去。)

  b.根据他们的'动作神态,大家想象一下,他们心里会怎样想?请女同学表演冬冬、小红,男同学表演丁丁。注意想象时要联系前后图画。

  出示练习,辅助说话。

  小红搔搔脑袋,着急地想。

  丁丁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外面跑去。

  冬冬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后面跑去。

  c、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人解说,三人分别表演丁丁、小红、冬冬,说说他们当时的想法。

  d.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大家评议有没有说具体。

  e.请大家连起来说说这幅图。(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观察第三幅图说话。

  a.请大家看第.三幅图,现在冬冬和小红在于什么了?在干活之前,冬冬会怎样对小红说?请两边同学分别扮演冬冬、小红。

  b.指名表演。

  c.学生练说。

  (4)观察第4幅图说话。

  a.这时,李老师来了,会对小红、冬冬怎么说?又会对丁丁说些什么?(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b.老师来表演图中的李老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自己在说话时,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c.继续练说。(自由说,指名说)

  三、把4幅图意连起来说话。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幅图的意思,下面我们要按事情发展的颗序,把4幅图连起来说一说。首先来理清顺序,说说写起因;经过、结果的分别是哪几幅图?·

  (板书:起因:图1 经过:图23结果:图4)

  2.按顺序把这件事说具体,注意前后要连贯。(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

  3.看录像(无声音)谁来当解说员?(自由说,指名说,学生评议)

  4.学习刚才几位解说员说话的优点,再自己练说一遍。

  5。老师为什么表扬冬冬面不表扬丁丁?你以后遇习困难或麻烦的事会怎么做?

  四、指导写一段话。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接下去老师要求大家写下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闻、地点、人物。

  2。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完整的句子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

  3.用上开头的几句话,看图写一段完整的话。(写在草稿纸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课文中4幅图的意思,并组成了一段连贯的话,最后还招它写了下来。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和写话要按一定顺序,并做到连贯、完整。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将四幅图的意思写成了一段连贯的话,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同学们的作文。

  二、评议倒文(1)。

  (写在投影片上,出示)

水教案 篇5

  托班的幼儿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所以,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1、知道在一起喝水时不拥挤。

  2、了解正确的喝水方法。

  3、知道口渴要用自己的'水杯喝水,懂得喝完水要把水杯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学习儿歌《喝水》。

  2、物质准备:图片三张(1、小朋友拿着杯子排队喝水;2、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一手端杯一手扶杯喝水;3、小朋友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每位幼儿一个小水杯。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喝水》,引出主题。

  (评析:此环节,通过老师与幼儿的朗诵诗歌,使幼儿知道“喝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出示图片,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

  1、出示图片一,进行提问:

  “小朋友拿着杯子在做什么?”

  2、出示图片二,“小朋友是怎样端着杯子喝水的?”

  3、出示图片三,“小朋友喝完水是怎样做的?”

  (评析:通过看图片能使幼儿清楚的了解了喝水的各个步骤,为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打下基础。)

  三、引导幼儿喝水。

  1、要求幼儿排队喝水,不拥挤。

  2、请幼儿比一比,谁把杯子里的水喝干净了?谁没有洒水?

  3、喝完水后,请幼儿把水杯放回原处。

  (评析:通过比赛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喝水兴趣,并知道了平时要节约用水,养成不浪费水的好习惯。

  四、活动延伸:把图片贴到饮水区域,让幼儿在生活活动时照着图片上去做。

  附:儿歌《喝水》

  花杯子,,手中拿,

  水儿清清倒满啦。

  多喝水,不生病,

  双手端平水不洒。

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3、自读课文。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

  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2、说到第一句时,提问: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3、读好一句就可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读好其它几句。来吧,来吧等类似的词要做重点指导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 山谷

  流过 果园

  流到 平地

  穿过 小池

  注: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四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四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很多

  很多很多

  很清

  很甜

  很美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这些词语中那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

  注: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瓦: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

  瓦: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 土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 ( )身影

  ( )大镜子 ( )山谷

  ( )歌声 ( )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附:板书设计

  5、泉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山坡 果园

  山谷 画眉鸟

  注:用简笔画板书为好

【水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水》教案10-29

水的教案08-07

《奇妙的水》教案08-18

《观察水》的教案09-07

《水的浮力》教案06-05

《宝贵的水》教案10-03

水的沉浮教案10-27

我与水教案08-31

水的沉浮教案10-27

水的用途教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