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4-02 08:10:17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班教案合集5篇

小班教案 篇1

  名称:蚂蚁找家

  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

  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3、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四、延伸活动:

  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艺术——撕贴画《秋天的树叶》

  实验幼儿园吕晓璐

  师徒结对后,要求我给全园的教师开一堂公开教学,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一个月,情绪刚刚稳定,常规习惯还在建立中,我左思右想,还是从我比较好掌控的美术课入手。在选择课题时,我一直在手工和绘画中摇摆不定。尤其在绘画方面,多数孩子是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没有多少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要他们独立构画出高于他们认知水平的物体基本轮廓可能性不大。那么,如何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如何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通过几次下午的美术活动,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撕这个技巧掌握不好,但十分有兴趣,于是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撕贴画《秋天的树叶》这个活动。

  这次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将纸条撕成小块,粘贴在画好大树外形的纸张上,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初步地掌握撕贴的技能,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前夕,我布置了一个周末亲子活动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捡落叶,大多孩子通过在公园捡树叶的过程中,感受秋天的来到,丰富了孩子的经验。

  活动中我从一片红枫叶开始导入,让孩子说说自己见过的树叶颜色,孩子们已经有了观察经验,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接着通过对《四季的'树》课件的欣赏,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在活动中了。这时我适时的出示了我的范例画,孩子一下兴趣全来了,活动时我还着重讲解示范如何将纸条撕成小块,用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紧靠着撕。撕完了将碎纸放在篮子里,然后在纸片上涂抹固体胶,再把撕好的碎纸块粘贴到大树的。轮到孩子们自己动手了,没有了孩子们说话的声音,只有撕纸声,只有一个小朋友需要我的帮助。全班20名幼儿,基本都能自己完成作品。“在家没有这个东西玩!”昂正宇小朋友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所有的听课老师笑开了花,通过对本节活动的观摩,听课老师对我们苗苗班小朋友的常规也竖起了大拇指。

  撕贴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不管撕成怎样的形状,只要能撕成小纸块的就能贴上去。”孩子无拘无束地感受着纸张在手中被撕的感觉。“嘶嘶”“哈哈”“吱吱”“呵呵”无意的撕对孩子来说能感受成功,感受快乐。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乐于撕撕贴贴,得到了操作上的满足。

  本次活动的不足就是在评价这一环节,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在自己的画能不能得小星上,而无暇评价同伴的优劣。学会“评价”将是我们班美术活动的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

  这次活动我也得到了启示:选择活动内容和确定活动目标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孩子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不能盲目照搬教材。同时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做个有心人,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可以一课多上,把每个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搓、捏的技能来塑造项链。

  2、通过学做项链,培养幼儿对纸泥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示先用报纸、水和胶水做成的纸泥 ,

  2、每位幼儿一合水彩笔、每位幼儿一根毛线、抹布、泥工板、录音机。

  3、范例:一窜彩色的项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把用纸泥做的'一窜彩色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问幼儿这是什么?漂亮吗?谁的脖子上经常会挂这样的东西?你们想挂吗?如果想的挂,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

  1、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做的。

  2、先在一团的纸泥中取一小团,用力的捏一下,然后把它粘到一根毛线上,

  3、再用力的搓一下,直到搓的很圆,就这样一颗一颗的排列下去。直到完成一窜项链。

  4、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涂到每一颗珠子上,使珠子五颜六色更漂亮。这样一窜彩色的珠子就完成了。

  三、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放音乐。同时引导幼儿在取纸泥的时候不要很多,而且珠子一颗一颗排列要均匀,最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帮组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幼儿把做好的项链放到泥工板上,再送到老师指定的地方,然后比一比谁做的彩色项链最漂亮。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2、体验大树和小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挚情感。

  准备:树干、小鸟、鸟窝的图片;人手一份小鸟形象胸饰。

  过程

  一、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春天植物的初步特征。

  1.刚才,钟老师带你们去观察了春天的树,你们在树上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呀?

  (小树发芽了。)

  2.出示树干图片

  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棵树,你们仔细看看,它是一棵怎样的树?

  (高高的、大大的,没有树叶的)引导幼儿做做大树,看哪棵树又高又大。

  二、边画边讲

  (一)理解春天大树会发芽的特征。

  春天来了,这棵树会怎么样呀?(丰富词:芽苞苞)教师边画边讲,芽苞苞长得怎么样的呀?(圆圆的、胖胖的芽苞,让幼儿一起学学看。)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绘画以及引导进行讲述(教师将芽苞苞添画成树叶)。

  芽苞苞慢慢长大了,变成一棵长满了树叶的.大树,这么多树叶我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许许多多或许多许多。(出示一棵长满树叶的大树,并引导幼儿做芽苞苞长大的动作。)

  (三)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和老师一起学学做做,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的欲望。

  1.长了这么多树叶的大树,你们猜猜谁最喜欢来了?他来干嘛呢?怎么样来的呀?(小猫、松鼠、蛇、小鸟,引导幼儿学学小动物的动作)

  2.出示小鸟,师:看,谁来了,呀,真的是小鸟来了,小鸟是怎么来的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的动作吧。

  3.小鸟还想把房子也搬到大树上去呢。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啊?

  (圆圆的、黑黑的)

  4. 小鸟很喜欢大树,决定在大树上做个窝,小鸟会在它的家里干嘛呢?引导幼儿讲述。

  三、给大树治病

  1.可是有一天,大树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点精神都没有,小鸟可着急了,飞来飞去,终于发现,大树的叶子下长了好多毛毛虫呢,很多树叶都被咬破了,大树好疼啊!怎么办呀?(出示树叶后隐藏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喂大树治病的同情心)

  2.小鸟好着急啊,天天飞上飞下,用它的尖尖小嘴,仔细地找出一条又一条毛毛虫,大树感觉舒服多了,可是那么多毛毛虫,小鸟忙不过来,你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和他一起给大树捉虫呀。

  3.请你们拿出椅子下面的小鸟胸贴,贴在自己的胸前,我们一起为大树去捉虫喽(出示活动室四周墙壁上长满毛毛虫的大树,引导幼儿为大树捉虫)。

  四、教师小节,让幼儿体会和朋友间的友好,学会关心、学会帮助。

  1.有了你们的帮助,大树的病很快就好了,教师以大树的身份说“谢谢你们”,引导幼儿学说“不用谢”。

  2.大树和小鸟从此成为一对很好很好的朋友,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怎么样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小班教案 篇5

  (一)小班艺术教案:丑小鸭

  课题由来:

  小班幼儿对许多事物都有新鲜感,特别喜欢小动物,喜欢模仿和表演小动物,在几次活动中,都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如:学大象伯伯慢慢走;表演大公鸡洗沙澡;观察小白兔和学小白兔蹦蹦又跳跳的样子;学唱《一只哈巴狗》等等。这些活动中由于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因此学习的效果很好,也较容易就掌握了。因此我就设计音乐活动“丑小鸭”,让幼儿通过本次活动能更加喜欢小动物从而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和创编各种动作,培养幼儿的尝试创新精神。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初步学会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小鸭子笨拙可爱的样子。

  3、培养幼儿从小爱护动物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小鸡住新楼》和《丑小鸭》的音乐磁带两盒、录音机、小鸭子的挂图若干张、小鸭子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复习舞蹈《小鸡住新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二、引入课题,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挂图。“小鸡住进了新楼可高兴了,它的好朋友也来了,祝贺它搬进了新房子,看看,它是谁呀?”(小鸭子)

  2、复习歌曲《丑小鸭》,幼儿和老师一起听录音跟唱歌曲,感受小鸭子的形象。

  3、教师通过挂图和提问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了解小鸭子的外形和生活特点。

  4、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丑小鸭》。

  三、幼儿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幼儿自由尝试。

  ①激发幼儿尝试的编舞的兴趣,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想动作,动作可以自己编。

  “小朋友唱的呀,可真棒,小鸭子一定很喜欢你们的,那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我们都变成小鸭子,和小鸭子一块玩耍好吗?(好)那我们带上头饰吧!老师要看看个小朋友跳得最像小鸭子了。了

  ②幼儿跟着音乐自由编舞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创编动作。

  “小朋友跳的可真不错,有些小朋友编的可好了,那我们现在来比比赛看谁编的最好看。我请他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①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编动作。

  ②对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进行补充修改然后再传授。

  3、完整练习。

  ①根据幼儿自编的动作组合起来连贯地跳两遍。

  ②请部分幼儿表演舞蹈。

  四、教育幼儿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小朋友你们和小鸭子玩玩的开不开心呀,那我们和小鸭子做朋友好吗?那能不能伤害小鸭子呀?(不能)对了,我们不仅要和小鸭子做朋友,还要和小鸡、小松鼠、小熊和所有的小动物做朋友,那我们就应该爱护它们,不去伤害它们。

  五、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和小鸭子去找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吗?

  (二)小班艺术教案:海里的鱼

  目标:

  1、知道鱼生活在水里,学会将各种各样的鱼贴到大海里。

  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准备:

  范画一幅:“一条哭泣的鱼”,幼儿手工纸若干。

  过程:

  1、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师做哭泣状)是谁在哭啊?小鱼为什么哭呢?原来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吗?

  2、师示范讲解如何将小鱼送回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送回家吧!(师将小鱼贴到大海里)哈哈,回到家的小鱼可开心了,这边游游那边游游,还有没有哭了呢?

  师:可是它还有许多伙伴没回家呢,它希望我们再来帮帮它的忙,把它的伙伴都送回家,你们愿意吗?(师请个别幼儿送小鱼回家)

  3、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4、布置成展览馆,一起欣赏海洋里的小鱼。

《【必备】小班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范文 小班安全教案教案05-23

小班教案(精选)03-15

小班的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5-04

小班教案【经典】01-25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精选]08-10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大全05-31

小班陀螺教案 小班陀螺颜色教案04-14

【必备】小班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班教案合集5篇

小班教案 篇1

  名称:蚂蚁找家

  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

  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3、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四、延伸活动:

  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艺术——撕贴画《秋天的树叶》

  实验幼儿园吕晓璐

  师徒结对后,要求我给全园的教师开一堂公开教学,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一个月,情绪刚刚稳定,常规习惯还在建立中,我左思右想,还是从我比较好掌控的美术课入手。在选择课题时,我一直在手工和绘画中摇摆不定。尤其在绘画方面,多数孩子是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没有多少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要他们独立构画出高于他们认知水平的物体基本轮廓可能性不大。那么,如何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如何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通过几次下午的美术活动,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撕这个技巧掌握不好,但十分有兴趣,于是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撕贴画《秋天的树叶》这个活动。

  这次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将纸条撕成小块,粘贴在画好大树外形的纸张上,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初步地掌握撕贴的技能,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前夕,我布置了一个周末亲子活动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捡落叶,大多孩子通过在公园捡树叶的过程中,感受秋天的来到,丰富了孩子的经验。

  活动中我从一片红枫叶开始导入,让孩子说说自己见过的树叶颜色,孩子们已经有了观察经验,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接着通过对《四季的'树》课件的欣赏,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在活动中了。这时我适时的出示了我的范例画,孩子一下兴趣全来了,活动时我还着重讲解示范如何将纸条撕成小块,用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紧靠着撕。撕完了将碎纸放在篮子里,然后在纸片上涂抹固体胶,再把撕好的碎纸块粘贴到大树的。轮到孩子们自己动手了,没有了孩子们说话的声音,只有撕纸声,只有一个小朋友需要我的帮助。全班20名幼儿,基本都能自己完成作品。“在家没有这个东西玩!”昂正宇小朋友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所有的听课老师笑开了花,通过对本节活动的观摩,听课老师对我们苗苗班小朋友的常规也竖起了大拇指。

  撕贴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不管撕成怎样的形状,只要能撕成小纸块的就能贴上去。”孩子无拘无束地感受着纸张在手中被撕的感觉。“嘶嘶”“哈哈”“吱吱”“呵呵”无意的撕对孩子来说能感受成功,感受快乐。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乐于撕撕贴贴,得到了操作上的满足。

  本次活动的不足就是在评价这一环节,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在自己的画能不能得小星上,而无暇评价同伴的优劣。学会“评价”将是我们班美术活动的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

  这次活动我也得到了启示:选择活动内容和确定活动目标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孩子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不能盲目照搬教材。同时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做个有心人,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可以一课多上,把每个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小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搓、捏的技能来塑造项链。

  2、通过学做项链,培养幼儿对纸泥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示先用报纸、水和胶水做成的纸泥 ,

  2、每位幼儿一合水彩笔、每位幼儿一根毛线、抹布、泥工板、录音机。

  3、范例:一窜彩色的项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把用纸泥做的'一窜彩色项链挂在自己的脖子上,问幼儿这是什么?漂亮吗?谁的脖子上经常会挂这样的东西?你们想挂吗?如果想的挂,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

  1、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做的。

  2、先在一团的纸泥中取一小团,用力的捏一下,然后把它粘到一根毛线上,

  3、再用力的搓一下,直到搓的很圆,就这样一颗一颗的排列下去。直到完成一窜项链。

  4、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涂到每一颗珠子上,使珠子五颜六色更漂亮。这样一窜彩色的珠子就完成了。

  三、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放音乐。同时引导幼儿在取纸泥的时候不要很多,而且珠子一颗一颗排列要均匀,最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帮组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幼儿把做好的项链放到泥工板上,再送到老师指定的地方,然后比一比谁做的彩色项链最漂亮。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2、体验大树和小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挚情感。

  准备:树干、小鸟、鸟窝的图片;人手一份小鸟形象胸饰。

  过程

  一、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春天植物的初步特征。

  1.刚才,钟老师带你们去观察了春天的树,你们在树上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呀?

  (小树发芽了。)

  2.出示树干图片

  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棵树,你们仔细看看,它是一棵怎样的树?

  (高高的、大大的,没有树叶的)引导幼儿做做大树,看哪棵树又高又大。

  二、边画边讲

  (一)理解春天大树会发芽的特征。

  春天来了,这棵树会怎么样呀?(丰富词:芽苞苞)教师边画边讲,芽苞苞长得怎么样的呀?(圆圆的、胖胖的芽苞,让幼儿一起学学看。)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绘画以及引导进行讲述(教师将芽苞苞添画成树叶)。

  芽苞苞慢慢长大了,变成一棵长满了树叶的.大树,这么多树叶我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许许多多或许多许多。(出示一棵长满树叶的大树,并引导幼儿做芽苞苞长大的动作。)

  (三)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和老师一起学学做做,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的欲望。

  1.长了这么多树叶的大树,你们猜猜谁最喜欢来了?他来干嘛呢?怎么样来的呀?(小猫、松鼠、蛇、小鸟,引导幼儿学学小动物的动作)

  2.出示小鸟,师:看,谁来了,呀,真的是小鸟来了,小鸟是怎么来的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的动作吧。

  3.小鸟还想把房子也搬到大树上去呢。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啊?

  (圆圆的、黑黑的)

  4. 小鸟很喜欢大树,决定在大树上做个窝,小鸟会在它的家里干嘛呢?引导幼儿讲述。

  三、给大树治病

  1.可是有一天,大树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点精神都没有,小鸟可着急了,飞来飞去,终于发现,大树的叶子下长了好多毛毛虫呢,很多树叶都被咬破了,大树好疼啊!怎么办呀?(出示树叶后隐藏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喂大树治病的同情心)

  2.小鸟好着急啊,天天飞上飞下,用它的尖尖小嘴,仔细地找出一条又一条毛毛虫,大树感觉舒服多了,可是那么多毛毛虫,小鸟忙不过来,你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和他一起给大树捉虫呀。

  3.请你们拿出椅子下面的小鸟胸贴,贴在自己的胸前,我们一起为大树去捉虫喽(出示活动室四周墙壁上长满毛毛虫的大树,引导幼儿为大树捉虫)。

  四、教师小节,让幼儿体会和朋友间的友好,学会关心、学会帮助。

  1.有了你们的帮助,大树的病很快就好了,教师以大树的身份说“谢谢你们”,引导幼儿学说“不用谢”。

  2.大树和小鸟从此成为一对很好很好的朋友,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怎么样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小班教案 篇5

  (一)小班艺术教案:丑小鸭

  课题由来:

  小班幼儿对许多事物都有新鲜感,特别喜欢小动物,喜欢模仿和表演小动物,在几次活动中,都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如:学大象伯伯慢慢走;表演大公鸡洗沙澡;观察小白兔和学小白兔蹦蹦又跳跳的样子;学唱《一只哈巴狗》等等。这些活动中由于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因此学习的效果很好,也较容易就掌握了。因此我就设计音乐活动“丑小鸭”,让幼儿通过本次活动能更加喜欢小动物从而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和创编各种动作,培养幼儿的尝试创新精神。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初步学会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小鸭子笨拙可爱的样子。

  3、培养幼儿从小爱护动物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小鸡住新楼》和《丑小鸭》的音乐磁带两盒、录音机、小鸭子的挂图若干张、小鸭子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复习舞蹈《小鸡住新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二、引入课题,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挂图。“小鸡住进了新楼可高兴了,它的好朋友也来了,祝贺它搬进了新房子,看看,它是谁呀?”(小鸭子)

  2、复习歌曲《丑小鸭》,幼儿和老师一起听录音跟唱歌曲,感受小鸭子的形象。

  3、教师通过挂图和提问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了解小鸭子的外形和生活特点。

  4、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丑小鸭》。

  三、幼儿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幼儿自由尝试。

  ①激发幼儿尝试的编舞的兴趣,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想动作,动作可以自己编。

  “小朋友唱的呀,可真棒,小鸭子一定很喜欢你们的,那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我们都变成小鸭子,和小鸭子一块玩耍好吗?(好)那我们带上头饰吧!老师要看看个小朋友跳得最像小鸭子了。了

  ②幼儿跟着音乐自由编舞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创编动作。

  “小朋友跳的可真不错,有些小朋友编的可好了,那我们现在来比比赛看谁编的最好看。我请他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①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编动作。

  ②对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进行补充修改然后再传授。

  3、完整练习。

  ①根据幼儿自编的动作组合起来连贯地跳两遍。

  ②请部分幼儿表演舞蹈。

  四、教育幼儿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小朋友你们和小鸭子玩玩的开不开心呀,那我们和小鸭子做朋友好吗?那能不能伤害小鸭子呀?(不能)对了,我们不仅要和小鸭子做朋友,还要和小鸡、小松鼠、小熊和所有的小动物做朋友,那我们就应该爱护它们,不去伤害它们。

  五、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和小鸭子去找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吗?

  (二)小班艺术教案:海里的鱼

  目标:

  1、知道鱼生活在水里,学会将各种各样的鱼贴到大海里。

  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准备:

  范画一幅:“一条哭泣的鱼”,幼儿手工纸若干。

  过程:

  1、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师做哭泣状)是谁在哭啊?小鱼为什么哭呢?原来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吗?

  2、师示范讲解如何将小鱼送回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送回家吧!(师将小鱼贴到大海里)哈哈,回到家的小鱼可开心了,这边游游那边游游,还有没有哭了呢?

  师:可是它还有许多伙伴没回家呢,它希望我们再来帮帮它的忙,把它的伙伴都送回家,你们愿意吗?(师请个别幼儿送小鱼回家)

  3、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4、布置成展览馆,一起欣赏海洋里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