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05 12:34:4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学反思

  在快速作文被炒得沸沸杨杨的时候,许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写作有捷径可走,有窍门可找,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于是许多家长心动了,学生心动了,快速作文技法之类的书充斥于学生的书包。但内行们清楚,所谓快速作文法是不可信的,正如想要治愈癌症的特效药一样。癌症可预防而不可根治,作文可引导训练而不可走捷径。倘若真的要走什么捷径的话,首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而不至于让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抓耳挠腮,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

怎样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感到没有东西可写,有的是脑中无积蓄,一片空白,即使是搜肠刮肚,浑身解数,也不知写什么;有的是脑中有与题目相关的一鳞半爪,无法组合串联,就像狗咬刺猬不知从哪里下嘴一般。

  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子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洋洋万言,立马可待。其中固然有夸张的成份,但勿庸置疑,此事确有,且为数不少。王勃写《滕王阁序》就是著名的一例。奥秘何在?

  简而言之,那就是写作者脑中有“货”,有东西可写。也就是说,他们善于积累材料,储存材料,消化吸收材料,将各处材料变成自己的“财富”。

  作文中材料的积累,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物象、事理、感悟、词汇、语言等方面的观察、体验、收集、整理。这些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和书本。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是一切艺术(特别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是写作无穷无尽的富矿。一切文学作品(包括科幻小说、神魔志怪小说)追根溯源都是生活的结晶。

  那么,如何从五彩纷呈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呢?

  其一是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直接材料。包括自己亲历的事,与自己交往的人,自己亲眼观察员到的一切事物。这些内容打上了自己深深的烙印,熔铸了自己深沉的思考,容易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自己的经历就是阅历,对于写作者来说,丰富的阅历是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愈是经历曲折的人其人生的阅历愈是丰富。但大前提是当事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心观察,有心思索,有意记录,并养成习惯,否则一无所用.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鲁迅、巴金等许多中外文学巨匠的杰出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自传的性质。而《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忏悔录》、《家》等名著几乎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当然,作为中小学生,其阅历是相当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阅历中也有写不完的材料。

  其二是积累自己听到的间接材料。道听途说,茶余饭后,月下聊天,车上闲侃,邻里争吵,朋友谈心……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积累各种素材,发现闪光点,总结共同点,找出奇异点,久而久之,你的储蓄就会越来越丰盛。蒲松龄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收集素材的典型。白天他在十字路口设了一个免费茶摊,让南来北往的过路人歇凉讲故事。晚上,通过记录整理再创作加工,终于完成了不朽名著《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其三是积累自己的奇思异想。我们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之时,大脑也经常处于思索状态。当我们在独自漫步之时,或者是在寂寞的旅途,或者是在冷清的客店,或者是在干体力之时,看书之时,大脑像老牛反刍似的时不时会冒出一个构思,一个警句,一个人物形象,一件动人的事迹……它们是那么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像神踪不定的神秘侠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破空而来,稍纵即逝。这也许就是文学理论上所讲的灵感吧!有了灵感并及时记录下来,过后稍加创作就是绝妙的诗文。相传,晚唐诗坛怪才、有“诗鬼”之称的李贺,年少时常常骑着毛驴背着布囊到郊外散步,偶有所得随即记下,塞入囊中,回来后事理诗稿,用此法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占据一席之地.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生活范围也相对地比较狭窄,因此单靠生活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而书本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作家作者写作的基础。浩如烟海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的信息材料,各种名著又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提供了写作范例、语言的精华、创作的启迪。事实证明,中外名作家也有许多是在吸取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走上文学道路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从书本中积累材料进行创作达到快速境界能够左右逢源的精当概括。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从书本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王勃之所以能以极快的速度写成字字叽珠的《滕王阁序》,就是因为他的头脑里装满了妙词丽句。

  总之,要想做到有东西可写,一要向生活请教,二要向书本学习。除此之外,要想走其他捷径,我毫不客气地送你一个牌子:“此路不通!”

【怎样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09-23

地理教学反思--怎样和学生谈心10-01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05-20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08-31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07-22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0-27

《东西南北》的教学反思04-13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学反思07-1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08-15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