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1
《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 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2
《认识钟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老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的,通过家长开放日两堂数学课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学生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积极反应。
因此,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在学习《认识钟表》时,上课伊始,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采取猜谜语导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
同时各种各样的钟表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出来,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数学活动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3
《认识钟表》一课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我关注学生以有的认知特点,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4、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教学机智欠缺。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的时候,学生提到了秒针,尽管课前对这一问题做了准备,但是由于那是二年级下学期要交代的内容,就没把它当作重点,所以当学生提出的时候,我只是一句话带过去了。这样有的孩子在认识上就陷入了误区。虽然后来孩子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但是如果在教授时候能及时让学生动手再摸一摸。再比较一下。然后拿起讲台上带有秒针的实物钟实际操作一下,效果就不同了,还有动画出示的7:30,超出了本节课的教授范围,应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下节课讲半点的时候做铺垫。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钟表,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和分针;会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会认钟表面上的整时。通过教学基本上完成了以上教学目标。
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课始我利用钟表的“嘀嗒”声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钟表图片,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又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还通过观察几个钟面,找出相同点,认识了时针和分针。
在认识整时过程中,我始终把钟面上的时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出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交流,进一步将原有的比较零碎的`看钟表的经验转化成系统的认整时的方法。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数学情境,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的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孩子遵守时间的良好品质。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拓展练习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钟面上都是10时,一个小朋友在学校上课,而另一个小朋友在床上睡觉,不同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明白一天为什么有两个10时。进一步深化了本课的知识。之后又选取了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这是几时,你怎么看出来的,进一步深化了本课的知识。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给定时间在钟面上拨针比较困难,这需要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这是我的弱项,今后我要多听一些语文课,向语文老师学习一些激励评价语言,以丰富自己的课堂,以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5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最后的公开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觉悟。
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激情是整个课堂的总动力,因为激情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上课”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状态去迎接和面对。但是再好的观点也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绝对正确的,我只看到了它闪闪发光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光亮背后的阴影。没错,激情却是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但当习惯慢慢养成后,教师如果不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态数”,便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当有一天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可能就无法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就对学习失去兴趣。适当的激情刺激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连续作用下的刺激,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学习动力的可持续生成,同时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调动自己的激情,让课堂变得更活泼。同理可得教师音量的教学效果。适当的高声调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和思想,连续的高音调作用,会让彼此都觉得疲惫。我以后会学要慢慢的调度自己的音量,脱掉小蜜蜂。另外,要继续加强板书的练习。
其次,是教学语言艺术方面。
可能是生活中的习惯,让我的话语总是不精简:一句话可以说的事情,我总是得说三五句。以至于把这个坏习惯也带入了我的数学课堂。这样无疑在拖泥带水的同时还很浪费时间(怪不得,我的课总是上不完)。所以应该要从生活入手,学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少说废话。同时,我还发现,在教学知识方面,教师的话越多,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此次教学中“认识钟面”的时候,我的“多嘴”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让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式的发展,课是上得顺利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变“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明方向,但切不可把路变得太小,影响了孩子们对沿途风景的观赏。
再者,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1、缺少“合作交流”。
师生问答互动形式的教学比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却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认识整时”教学中,“3时”的钟面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这是几时”“分针时针的指向如何”,然后再请几组代表汇报。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诉说和倾听“3时”的情况,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时长超出预定时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整时”花费的力气过大。在7时这个整时讲透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快8时和3时的节奏,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时间;在课间操强化3时、6时、9时、12时这四个常见的时刻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逐渐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口头上说时间怎么宝贵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将其赋予到具体的事例中,所以“小明的一天”之前的关于“时间宝贵”的说辞可适当减少,将之渗入“小明的一天”中。
3、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本节课不仅要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还要初步触及“一小时之前”、“再过一小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儿”这样的知识点。对于前两者,本节课有所涉猎;但对于后两点却是丝毫没有提及。对于有些非重点的知识点,不一定要拎出来单独讲,这不仅会让知识点脱节,也会让教学显得零散。教师可以将之穿插在合适的位置,顺手带过,给学生留下印象后,等遇到具体的问题也就有据可依、顺理成章。比如将上面提及的后两个知识点放入学生拨钟环节,教师可收集不是整时的钟面质疑,比如“这是3时吗”,学生马上就会说“还不到3时”或“3时过了一点点”,此时教师就可顺手规范说辞“快3时了”或“3时过一点儿”。
在“小明的一天”中,教学“两个9时”的时候,可以结合钟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钟表转了一圈后晚上的9时,此时随即抛出“你知道钟表一天转几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马上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钟表一天转2圈。
4、变化非本质的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本质,在完成教学时针分针以后,可变化针的非本质特征,如针的颜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针分针。
5、数学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个公式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程序化的过程。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6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7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然有部分小朋友能说出整时,但由于孩子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孩子: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学生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学生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借助学生好奇的心理以猜谜语吸引学生,导入新课,接着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发现、突出主体
在新课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观察了这12个数字的位置特点;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特别指出我们现在只学习时针和分针,不涉及秒针。;
3、有12个大格子。这样,学生基本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整个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小明说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足与提高
整堂课下来感觉练习的形式过于单一,一直采取了一种教师出示时间学生读、写的形式,试着变换一种角度——教师读时刻,学生拨时刻的形式。我想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会看不会拨的情况出现,更能有效的增强教学效率。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一定的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能活跃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言也是一种吸引他们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还是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锻炼,努力使自己更好地成长起来。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8
这几天上课的内容是钟表的认识。第一天上课时,虽然很顺畅的上下来了,但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没有注意倾听学生。当我给出图画询问现在是几时的时候,已经有学生知道了是7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我还在问小明在什么时间在做什么活动。在这时候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是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只有注意倾听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有没有理解,有没有懂,掌握了多少知识,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做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编排上还合理,但是漏掉了一块内容就是上午8时与晚上8时的区别。这一部分的`处理可以先给出一个时间问学生在做什么,学生给出答案后,说自己与他们不一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不一样的原因是早上与晚上。这一节课主要的内容是整时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是给出了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说了在每个时间小明在做什么活动,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规律。老师的建议很值得学习,这部分的处理可以先给出一个时间:7时,让学生自己说时针、分针的指向,再给出8时。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在上一环节已经认识了钟面,接下来直接给出一个时间:10时,让学生自己在大脑里想想,10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是怎么指向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记住钟面的各部分内容。
这节课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板书没有注意,在说时针、分针时,应该在黑板上板书强调一下。还有一个数学术语的错误,12应该是一个数,而不是数字。
这节课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看着时间在学具上拨时间,但是学具给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出现了秒针,这部分上课没有讲,给了学生一定的难度,而且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并不能很明显的区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练习。在讲过后,让学生拨时间,我在讲台上展示的时候,学生的心思还在自己动手拨钟面,觉得自己掌握不了这个环节,便让学生收起了学具,指明学生拿着老师手中的钟面拨一拨时间,询问学生对不对。对于学具的使用没有处理好。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9
执教完《认识钟表》一课后,心理虽然一阵简便,但更多的是经历一次比赛之后,心中那万千的感慨。凭心而论,准备一堂课,确实很不容易,无论是钻研教材,制作教具,还是请教师听课,评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更不能省略。可是我收获更多的是,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对教材的深入与把握,我欣喜的是,在实验小学这个管理规范的名校舞台锻炼中,在诸多同行的帮忙下,在自己一次经历竞赛洗礼与历练中,我也渐渐在成长。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钟表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是我思考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无论是认识钟面各部分名称,还是教学整时,感知时序,每个环节我都借助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同桌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在教学中基本体现了“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如下:
1、教学学情境创设巧妙,动画课件形象直观。首先动画演示主人公不认识钟表引发问题,导入新课―――认识钟面各部分名称――――强化巩固时针和分针―――――给整时和半时分类,从而导出认识整时―――自然过渡到电子表示法,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层层递进。将教学需要掌握的重难点依次贯穿在生动活泼的动画情境中,让学生乐学。
2、尊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乐“说”。学生对钟表有必须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引导学生探索学习。钟表外部结构认识、时刻的认读写,总是让学生先谈自己明白的,再针对学生不解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索。即便是学生不解的地方,也让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语言帮忙其他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结构。
3.尊重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敢“动”。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完成学习。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
4、教学中随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中巧妙设计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经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不能骄傲马虎对待,要谦虚,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成功。其次课后让学生听一分钟音乐,并且歌曲的名字是《时间就像小马车》,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知时间的宝贵,恰当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最终经过学生谈一谈自己作息时间安排,教育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我认为还有些缺欠的'处理:
1、在时间不够的情景下,应当渗透的德育教育没有进行,草草收场。
2、另外课后结束的互动环节的气氛不浓,课前没有引导学生练习。
3、学生在分类环节中所用时间过多。
本册教材第七单元安排的认识钟表主要有以下资料:
(1)认识钟面,明白钟面上有2根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
(2)学会了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学习了认大约几时了,也就是快几时了和几时过一点儿。
(4)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1小时前是几时或再过1小时是几时。
(5)在钟面上画指针,能区分出分针长,时针短。
本单元资料整理复习时,我先让学生同位合作,边翻看课本边想一想本单元学习了什么资料,学生回答非常好,基本上这些知识点都想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了。
回顾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注重经过让学生动手拨时间,来加深印象,巩固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班的家长统一用班费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钟表模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都是借助钟表模型形象的完成的。学生认识了整时后,我让学生同位合作,反复的在钟面上拨整时,一人说一人拨或是一人拨一人认读。认识大约几时的时候,我说一个时间,也是反复的让学生拨,播完后同位再比较有什么不一样,例如9时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2和1之间,总之,我给学生总结:几时过一点儿,分针一般是过了12,在12和1之间,指到了1也能够,可是一般最多不超过1,超过了1就不是过一点儿了。快几时了,分针一般也是差一个大格到12。我还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拨钟表认时间,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经过反复的拨钟表练习,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十分好。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10
昨天在学校开了一堂“理解钟表”的公开课,我在这堂课上看了很多视频和教案,但发现和自己想象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梦想是充实的,现实是渺小的。也就是说,我喜欢这个。在这节课上,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学习工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形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在整个课堂上,我想创造教学情境,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一年级的学生不执着,不活泼。所以我一开始就介绍了钟表王国。它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问题,一个接一个,创造了一个吸引人的环境。然后用谜语引出钟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我希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新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然后,在知道钟面时,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然后回答名字。如果不完整,学生应补充,以提高听力参与度,逐步养成听力习惯,提高学习效果。但这一点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突破。它在想象中仍然是片面的',尚未得到充分实施。
据说数学来自生活。没有生命的数学就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在设计本课程教学时,我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热情。唯一的例外是小明上午9点上课,晚上9点睡觉,但他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他觉得一天有两个9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生活的实际,更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尽管我有意识地希望学生们多说话,总结规则,但我还是急于更换,因为学生们的表现不如我预期的好。谭校长还说,我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完全驱动后进生。全班都有优秀的学生回答。这样,整个班级的整体差距就会扩大。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
学期快结束了。每次公开课结束后,我的同事们都会提出很多建议,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只是站在领奖台上,我需要更多的努力!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篇11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一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必须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并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资料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我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经过比较,最终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经过教师的不断指导和学生的不断练习,学生很快就学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经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和思维本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简便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供给了良好的环境。最终,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到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向学生介绍分针、时针运动的方向时,没有向学生说明这就是顺时针方向。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十单元的资料。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多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一样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一样的。
一、利用生活经验
钟表在学生生活中就应是随处可见,十分熟悉的东西。所以,抓住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从一开始的谜语导入,到你明白钟面上有些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并逐渐规范数学用语,比如学生交流的长针、短针,生活中常说的几点钟等。在认识几时后,请学生根据画面及所示的时间用完整的话说说“在什么时候的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使学生掌握比较严谨、规范的数学语言,逐渐提升学生的认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认钟表》的设计着力体现了这一理念。特别是学习大约几时时,通过小明和妈妈看电影这一事情,明白“快到7时”和“7时刚过”都能够说成是“大约7时”。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学生感觉十分亲切自然,学得也淘宝认真和投入。最终的“钟表修理匠”练习,既搞笑味性,又很好地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还使数学有了鲜活的生活味。
二、注重动口、动手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和大约几时,并能根据相应的时间在钟面上拨出来。所以,在教学时淘宝注重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说学生拨,老说拨学生说,同桌合作一人说一人拨等。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并能归纳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三、巧设儿歌点题
在新课结束时,我把整课的资料概括提炼成了一首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很是喜欢。
叮铃铃,叮铃铃,时钟叫我早早起。
滴答滴,滴答滴,时钟催我上学去。
分针指在十二上,时针指几读几时。
快到几时刚过几时,都可说成大约几时。
认识时钟真搞笑,珍惜时间寸光阴。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0-09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10-08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6-18
《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06-11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10-26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7-27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08-06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08-15
大班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5-17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