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26 06:59: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1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简单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我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欢乐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十分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貌,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教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教师的'试探,看教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我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教师一齐分享这个主角的欢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用心的,教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貌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好了!他的兴趣就来了,一下子精神了,并且还给我们讲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讲起来就像自我身临其境一样。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做出很害怕的样貌,对他说:你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吧,我们怕前面有妖怪,你能够保护我们吗他一下子就觉得自我很了不起,做着孙悟空的样貌在前面奔跑着,还时不时地回来招呼我们。教师的思索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新入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每个教师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刚入园的孩子是脆弱的,这是他正式走上社会参与到一个群众当中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让他们从最初离开父母怀抱的焦虑与不安全中顺利过渡过来。在新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感到愉快,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如果教师透过了孩子的考验,取得了他的信任,孩子就会由此变成了一个十分开朗的小朋友。如果想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感到欢乐,我们教师不能忽略孩子向你发出的每一个欢乐的信息,这个信息也许是孩子向你做试探和考验,也是他们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他们透过自我的试探,发现教师是友好的、可亲的,又是值得信任的;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和谐的。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不欢乐吗。

教育教学反思2

  在教学《爱护环境保健康》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发展的课程新思想与课改新理念。我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新课程精神,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的激情、明理、导行等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激情这个环节中,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学生搜集到的在街道、广场等实地拍到的破坏环境的图片。图片的直观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也让他们发出了“真脏啊!”“太可怕了!”这样的感慨。就这样,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热爱生活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明白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为学好本课的主题打好了基础。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我选取儿童最熟悉的“生活事件”——“吐痰”图作为范例,先让学生看图,再思考小朋友为什么把痰吐在纸上。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被调动了,他们自己体验过吐痰,也见过乱吐痰的情形,因此谈起自己的想法,说起随地吐痰的种种危害也就得心应手了。

  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出发谈自己经验、体会,构建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新课程精神。

  我首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教材内容的重点确定为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通过图例的辨析使学生明确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在“延伸拓展、升华认识”这一环节,首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还可以还做些什么呢?”这样不仅课堂的参与面广,而且活跃了气氛。

  通过反馈,有的学生要写标语,有的要画宣传画,有的要给镇长写信,有的要做手抄报……一时间,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宣传环保的妙招果然不少,也都跃跃欲试,想为爱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就是主体,他们全面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具备参与自身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过去,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步演变成以书本为主体,而忽略了生活的实践和社会的实践。本节课中,当学生获得要爱护生活环境的道德认识后,为了让他们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行为准则,我把教学内容与教室环境有机联系起来。首先,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环境,找找哪些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学生在观察了一番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整理卫生角,想整理讲台桌,想给教室洗个澡……接着,我便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组成各种活动小组,并布置任务,安排大扫除活动。这样,从口头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地体现《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主旨。

  其次,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设了自己故意随便丢弃纸张的环节,意在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不仅自己保护环境,而且也敢于制止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

  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的应变能力欠缺,在处理一些课堂中的突发现象不够灵活;其次,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发言过多,还有少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再次,课堂的评价欠缺,当学生回答的回答十分精彩时,没能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我得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教育教学反思3

  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的制定必不可少的一部就是反思,幼儿托班教学反思是很多幼儿园老师都要进行的,下面,我们以托班活动《好吃的水果》教学反思为例,来了解一下托班幼儿教学反思。

  在《好吃的水果》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准备了三个谜语,在猜第一个时,“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猜一种水果的名字,一开始幼儿能有兴趣的乱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进去,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也进行了引导而在与幼儿一起分析谜面的时候,发现多是教师在讲,给教师的感觉是幼儿听不懂,而且兴趣也没一开始好了,因此教师也急于把答案说了出来。

  而在猜第二个谜语时,“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听完谜面后,发现幼儿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会猜谜语,但是老师还是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答案。可是还是没有教师预想的那样。因此再一次的对谜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出示了准备好的实物,边讲边让幼儿观察,发现幼儿对实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教师也发现幼儿还是不会猜谜,兴趣没有故事的高。

  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儿对猜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还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谜底应是幼儿熟悉的,谜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显而生动的,用的`比喻应和谜底实物相似的。

  再次,教给幼儿解谜技巧,即让幼儿仔细听谜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对每一句描述应引起联想与分析,从事物特点上去猜。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猜谜活动之前,对于小班的幼儿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当然猜谜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学会的,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也将在延伸活动中,饭后散步时以及教学活动开展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猜谜的游戏,相信,猜谜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愈来愈聪明!

教育教学反思4

  教育教学反思周记完成了本周的教学活动,下面就来反思一下这周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是发现的闪光点,

  第一点就是认识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学活动上的调整和改造;

  第二点就是活动的连贯程度上,一开始讲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准备的活动跳跃性太大,学生很难跟上课堂的节奏;到现在可以根据上课期间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

  第三点就是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的老师教学过程整个班级的氛围都很和谐,并且活动都很生动、接近实际、并且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自己的课堂上,课堂氛围就很沉闷,几乎没有学生主动的回答问题,在最近的课件设计以及课堂的安排中,我也尝试加入了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主动发言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一点也有了进步,当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尝试与改进。其次是不足之处,

  第一点对于课堂上时间的把握程度,在认识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有一些进步,但是在讲解习题以及语法点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时间就控制的不好,有时候还会导致拖堂。

  第二点就是分层次教学,这个问题是短时间内很需要提高的一个能力,学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大不相同,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所有同学都教一样的知识,可能会导致好的学生学的知识太简单,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理解不了的.情况,所以我要加紧对自己这一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分层次的进行教学。最后就是独立自主性,由于有指导老师的原因,再做完课件后,会有老师进行检查,有的地方就做的马马虎虎,经常发现一些小错误。虽然这周有很大的进步,在下面的时间我要争取自己完成课件,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每一天都有一定的收获,相信在结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教育教学反思5

  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健康教育则是提高少年儿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虽然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有些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此,如何确立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确保证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便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看法。

  1、合理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合理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练习,因人而宜,区别对待。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1)要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份量;

  (3)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当有主次,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4)合理使用校本教材。

  3、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初学阶段,要经常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运用对比、强化、反馈等教学手段,发挥人的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提高阶段,要经常采用观察法和分析法。 还可采用启发法、问题法、作业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知识技能;

  (2)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要新颖;

  (3)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创设情绪体验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鲜明而强烈的直观感觉;

  (5)经常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6)控制分散注意因素,使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活动;

  5、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内容安排要合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按照人的身心活动规律来安排课堂教学。

  6 、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课堂上,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要求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文明、准确、

  清晰,口令正确,声音宏亮;

  (2)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课堂上保持师生和谐协调的气氛;

  (3)按时上、下课小学健康教育课,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有些学科的部分内容相同。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劳动课等,有些内容与健康教育内容非常相似。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地教学途径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同各学科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功能,相同的内容要共同研究,采取最佳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知道,健康教育课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应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方法,要多采用启发式,分组讲

  座等教学方法,贴近生活,多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同时,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模型、挂图等教具促进教学。

  综上所述,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神圣性、自觉性,切实做到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全部心血。使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教育教学反思6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學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1)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教学诊断。“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案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4)观摩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育教学反思7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应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就应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情绪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好处。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决定“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齐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透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齐不必须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简单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光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我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光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潜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能够是7800,也能够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那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应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简单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决定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之后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善学善钻善创新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课堂会更精彩。

教育教学反思8

  踏上讲台,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少年儿童,我深深的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无论什么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一、勿忘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

  谁也不愿接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不幸的遭遇总牵扯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假如不乱穿宽阔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骑车杂技……也许惨不忍睹的这些就不会发生。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叮咛过,学生可能会把你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会主动把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自然会降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机会的话,班主任应利用班队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更能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勿忘教育小学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学生眼中,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我请他(她)用“亲切”说句子,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每当我想起老师,就像想起了最亲爱的妈妈。”这样感人的语言自然地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流露,,怎能不令我铭记。此刻,我对刚才所有的扪心自问才真正恍然大悟,还有什么多彩的词汇可以抵得上这份真这份诚呢。是呀,每当学生起矛盾时,

  离不开老师“打架斗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谆谆教导;每当班里出现传染性的水赤痘时,离不老师焦急关切的悉心照料;每当学生突然高烧、呕吐时,离不开志师体贴关怀的身影……一次次的温暖传递,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老师是无私的,我们要坚持去爱,爱学生的“身”,更爱学生的'“心”。

  三、勿忘教育小学生预防突发事故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离开了老师力所能及的视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楼梯,光滑的地砖,宽阔的跑道就成了他(她)们自由的“乐土”,也成了偶发事件的“温室”。当放学的大门敞开,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断地“演示”:疯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导致死亡,好奇贪玩而触电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财产损失……老师应该提前进行有关教育,与家长取得实质性合作,为学生确立相应规定,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玩电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猫狗,不独自去水塘、河边、井边,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

  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杠秤,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面对的将是无可估量的辉煌和收获。

教育教学反思9

  由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气候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一种“独立”现象,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己说了算,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能力的彰显,或者说是个性的张扬。然而,当这种“独立”无限制地延伸后,便会成为一种自私,一种孤立,最终造成合作能力的匮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合作精神和组织才能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学会合作,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特征,这对我国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教育小学生合作的重要性,在《左手和右手》和《合作力量大》这两节辅导课中,通过“赛一赛”、“护送盲人过马路”、折筷子、剪贴画等的小游戏来让孩子们充分了解这一点。

  其次要让学生认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小学生随着年纪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事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也就必然影响到与他人的合作。这就要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而合作能培养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这两种状况并不矛盾可相互依存,在合作中可以有竞争,在竞争中也可以合作。

  所谓合作精神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小学阶段,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呢?

  一、创建和谐共处关系,营造互助学习气氛

  1.建立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会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更愿意与教师相处,这对于在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很有帮助的。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在和谐的教学和活动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才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踊跃参与到合作中去。因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合作激情,引进竞争机制,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和谐的合作群体氛围。

  2.渗透合作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合作的意识,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顺利解决问题后,我们可以说:“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让我们为自己喝彩。”这些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我们”的层面,而不仅仅是“我”的努力和付出。同时,教师也应要求同学之间要彼此尊重、理解,这是学生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友好、和谐、轻松、互助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愉悦地学习。

  二、创设有效合作环境,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伯顿在谈到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十个要点时指出:“创造一个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对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被重视。”这就是说,教育者可以创设有效的合作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1.有的放矢,设计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就要求学生之间共同参与,互相包容,乐于交流,配合依靠。在各类学习活动中可以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或解决一个难题,或讨论一种学习方案,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教学板块。为了让学生能更自如地发挥自身的创作能力与表现能力,小组活动的形式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前不久,笔者有幸观摩了几堂中小学“生命教育”公开课,深为师生投人的生命情感所触动。触动之余,也平添了几分忧虑。一幕幕由教师主导、学生主演再现的生命情感剧,在课堂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在场同学及听课者也都为之动容,确实富有感染力,让人深受教育。这几堂公开课无一例外地都在情感上大做文章,一方面大大改变了老师只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知识之外无情感的生硬、机械乃至木然的形象,课堂也着实走进了生活,关涉着生命,使情绪得到了宣泄;另一方面,课堂煽情太多过浓,甚至走向了任意,整个教学流程始终未能走出“情场”迷雾,似乎很少能感受到生活阳光。现不妨回放其中一个真实故事,并由此引申出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花季少女,从出生就不曾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中,在母爱严重缺失的氛围里,艰难走过了14个春秋。“看到别家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遇见同学的母亲来校看望他们,我真是好羡慕。之后,心中留下更多的是不平:为什么别人就有母亲的呵护、关爱,唯独我没有?于是,我怨恨我的母亲,为什么那么狠心?既然不要我,又何必生我?”忧郁与抱怨包裹着她。后来,经多方努力,终于联系上了这位少女的母亲,有关方面也特意安排了母女的见面。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犹如某省电视台的《……有约》栏目──二人抱头痛哭,女儿满腹牢骚:“别人都有妈妈,你怎么那么狠心,生下我就扔下我。”母亲泣不成声,我们能够听到的,除了哭泣,还是哭泣,没有丝毫辩解。据授课老师介绍,这位母亲又建立了新家庭,也有很多苦衷与无奈。这位女儿现身说法──她就是我们听课的这个班上的学生──她坦言自己“叫不出世界上最平常不过的一个词──‘妈妈’”,心里仍强烈渴望得到母爱。

  故事真实生动.现场很多人都感动得落下泪。全班四五十学生,半数以上都发了言,或表示同情,愿陪她度过孤独的时光,或提出要帮她解决生活困难。老师也动情地说:“我也曾是个孩子,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又是孩子的母亲,我也知道母亲的不易,但我真诚地对你说,‘××!如果你不嫌弃,我愿意做你的母亲,把你当威自己的孩子。’”

  这堂主题为《用微笑面对生活》的生命教育观摩课,始于情感生活的不如意,终于同学、老师发自肺腑的慷慨援助。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井然有序,个案本身催人泪下──全场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为之黯然落泪.难怪坐在身后的听课老师问我:“观摩生命教育课,是不是一定要带上手帕或纸巾?”笔者也有此同感,生命教育课堂好似情感演绎场,并且主演生命哀伤曲,让人感到除了阴冷,就是灰暗,仿佛生活没有多少阳光,生命本身也没有什么活力。总之,老觉得在感动之外,课堂也留下了几分遗憾,似乎某些生命元素还不够到位,亟待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二、问题的`分析

  从现象上来看,这里涉及的是学生母爱的缺失,属于情感方面的问题,这种生活的不如意,乃是因为感情天平的失衡使然。“我想要的却没有得到,于是,我不快乐,甚至很痛苦”就是个案中的女生的基本逻辑。若从学生(故事中的女孩)的立场来看,孩子要求得到并享受母亲的关爱与呵护,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生活偏偏对她很吝啬,她没有得到,而且越是得不到,她就越是耿耿于怀.甚至对母亲产生了怨恨。客观地说,女儿的抱怨也情有可原。然而,若是换位思考一下,这一生活问题或者得失矛盾也不至于不可开交。

  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诚然,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亲开启了孩子的生命之门,而孩子为母亲带来了什么呢?十月怀胎的艰难,母亲一肩承担,一路蹒跚,无怨无悔,并强忍撕心裂肺的痛苦,凭借坚不可摧的生命意志,引领另一生命的启程。生命的降生是喜悦的,然而,不曾听过母亲分娩时撕心裂肺的呻吟,也就不会知道生命的降生是何等的苦痛!

  生命的获得饱含母亲难言的苦痛,来之不易,每一生命无不充满母亲无限的爱意,应倍加珍惜。母亲也是普通人,她也会有难言的苦衷,会有很多的无奈,即使她不在孩子身边,并不能表明她不眷念自己深情孕育并冒死生下的鲜活生命,难怪有人声称,“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生命问世的艰辛历程,应该激起的是生命主体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是对生命的敬畏之意.并进而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问题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会把自己的问世看作幸事,将自己生而为人视为幸运,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需要为半径,以得失利害看人生,大凡自己想要的,得到了就高兴,没得到就沮丧。他们很少顾及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对长辈的呵护司空见惯,对父母的关爱,甚至觉得理当如此。他们鲜知报答,更不懂感恩。现实生活中,欲壑难填──欲望无止境,想要难兑现──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理智不全的孩子?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生命问题。这则个案便是一例,且颇具代表性──纵然是母爱的缺失,属于情感的不得,实质上也是欲求与所得之间的矛盾问题。另外,不少孩子将生活感受混同于生命本真,只知生活感受,而不知生命本真。个案中,女儿的情绪低落属于她对生活的感受。现实告诉我们,对生活的或悲或喜的感受,其实都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然强烈,一旦置于生命的长河进行考量,则悲喜皆为瞬间,一切总会过去,并且一切都会过去。因为生活感觉不是生命本真,生命本真乃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长河,她高于生活感受,需要每一生命主体的积极作为来秉承拓展,个体生命可以终止,那只是生活感受的休止,生命之流却可以生生不已,此所谓“薪尽火传”。

  倘若问题认识不能到位,解决方式又欠妥当,就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既不利于孩子与人共处,又不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对此,生命教育理当大有作为。我们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关注每一生命个体。直面他们的人生困惑,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并逐步自立自强,使其既保持着自身独到的个性,又历练出较好的合作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现在这种紧张关系已经成为学生的一大生命问题,而要求得这问题的智慧解决,生命教育的主导价值就被凸显出来。

  三、问题的解决

  课堂上,老师、同学共同为困境中的女儿支撑片蓝天,看似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其实,仍有些许疑点值得探究,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值得商榷。

  生命教育的实质,依个人所见,乃是“成人”教育,其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富有同情心、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践履义务的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生命教育中,情感的宣泄是重要环节,因为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是生活中的实存之有,不可断然否认,问题的关键在于,生命教育的组织者、施教者应该把握节度,使之“发而皆中节”(《中庸》),无过亦无不及。借用教育家孔子的说法,“过犹不及”皆不可取,因二者皆超出了“度”。其实,对“度”的把握,更要借助于理性,要用理性引导情感,使情感走出沼泽,也只能以理智驾驭生活,方能使生活充满阳光。

  “以理导情”,从近处课堂而言,就是要唤起女儿对母亲的同情与理解,用理智引导女儿走出情感的低谷,要让女儿有一种理智的认同倘若不是母亲给予生命,我们何以能来到人世?没有自我的存在,又何以抱怨生活的得失?身为中学生的女儿,不应该徘徊于情感迷雾而不自拔.应该以理智统帅情感;不应该纠缠予他者施与的众寡,而应该感悟生命的独特性与自主性,以及不可推诿的生命之重。这些都需要老师的潜心引导。

  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老师选择解决问题所遵循的原则更应慎重。现在的课堂习惯于“头痛医头”“缺啥补啥”,这堂课便是从外部输人情感,倾注爱心──看似母爱的缺失由于他爱的输八而得到弥补,进而情感的天平得以平衡,但这里进行的只是情感的对流,况且凭借的是他力的介八,这与我们强调的理智的生活还相去甚远。理智的生活,基本的要素是自立。我们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立,让学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尤其是要消解学生时时把自已交给他人、事事依赖他人的“恋母”情结──促使学生“二次断奶”──真正立起来,自己对自己负责,做自我生命的主宰。而简单的输人引进,实属外在支援,能否尽心人神。诚难肯定.即使有些效果,亦不宜推广。孰不知.受助者明天又会有怎样的“欲而不得”难题,外援何时能休’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应求助于外,相反,应该求诸内在自我,“反求诸身”,求诸自我的理性与意志。

  生活会带给人们苦难和不幸.软弱者屈服于严酷的现实,但强者却把苦难和不幸视为考验自己意志力的良机。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的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对立矛盾中挣扎出来,才使自己回到统一;环境的互相冲突愈众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保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教育者,尤其是生命教育者,无疑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凸显生命意志与实践理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阳光生活,实乃责无旁贷。

  四、简短的结论

  人是理性与意志的化身,每一个人又是有待完成的生命体,个人最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自己的作为。父母给予了子女以生命.子女应以“天地之菁华”的类属而庆幸。俗话说“母子连心”,个案中的母亲是个特例,她不似别的母亲守护自己的骨肉,然而,其行为或许不该遭受过多指责.或许她忍受着常人不曾承受的生命之重,其坚忍的生命意志是难能可贵的,而这也正是女儿应该承传的。女儿声称,“十四年没有母爱,我想到过轻生”。母爱的缺失着实让人遗憾,但由此而轻生,未免更让人揪心。其实,困苦(包括情感的煎熬)是人生的财富,磨砺是一种挑战。直面人生的不如意,砥砺生命意志,走出生活的阴影,做生活的强者,弘扬生命之精义,不断创造人生之辉煌,这才是理智的生活方式,也正是生命教育的真义。

教育教学反思10

  一个班级能有良好的班级常规预示着这个班上的孩子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或者能和孩子们很好地相处,交流,与老师的关系融洽,能与集体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协调一致。所以常规的培养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步骤。初入园的小班孩子在幼儿园常规上是一张白纸,写满这张纸,我们得从白纸的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往下,一步步地慢慢地写好,写深刻,其实每一个常规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用游戏的我方法。游戏性的情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令他们主动地参与常规的练习,并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如排队做操的'常规,前排火车头,后面的小火车车厢跟整齐,孩子们都很乐意去开小火车。

  2.语言明确简练。小班孩子耐心少。就比如,我们常用的上课坐坐好的对唱就比较好: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等等。

  3.坚持每次的巩固。坚持对于老师来说也许比较难,每一次去提醒孩子,说同样的话,也会令人感到枯燥,但相对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正应了那句话:习惯成自然,那就是常规。

教育教学反思11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最近,颁布的《中小学管理规范》把“安全管理”列为学校基础管理。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抓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容易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遵章守纪与安全同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给学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文明与安全同行。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镜头一、镜头二的情况就经常在学校出现,镜头二的后果就比较严重。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班主任可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踩着了这位女同学,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假如那位男同学的头撞到墙角上后果会怎样?学生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不文明的活动潜在许多危险,进而提高防范发生类似安全事故的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橱窗里,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 .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教育教学反思12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初中教育教学反思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13

  这一学年,在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鼓励及帮助下,我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我真切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在自己的课堂上,真切的感受到了智慧火花的撞击。

  教育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力求给孩子一个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语文是一个情感的产物,在课堂上,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富有情感。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充满动力,在品味中充满感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美丽的窗花》这篇课文时,我用多媒体制作了窗花消融的现象,让孩子们在诗句中感受到小作者在窗花消失时的那种渴盼的心里,指导孩子们体会,理解,感悟,朗读……孩子们个个情趣饱满,津津有味的朗读,背诵。

  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研修中,我听了《乌鸦喝水》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中,学生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

  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由此,我想到,相信孩子,才会收获更大的惊喜。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

  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三字歌”来展示是我一直实践的,孩子只有读懂,理解透彻才能够把课文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课堂上的展示,无疑让教材成了孩子们课下复习的资料。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教育教学反思14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教育教学反思15

  在刚刚过去一学期里,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指导下,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努力和团结协作下,崌峪小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围绕省级示范学校评估复查授牌工作重心,推行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功能;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内部管理,推行素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位。在抓好学校常规工作的同时,响应上级号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非典”,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主要是围绕省级示范学校评估复查授牌工作重心,针对评估时提出的三个问题,全面核实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确保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的配置。在常规工作管理中,我们推行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功能;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内部管理,推行素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位。在抓好学校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广泛动员,采取扎实有效措施预防“非典”,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到了“常规工作”和“防非”两不误。

  二、取得成绩

  1、进一步全面核实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确保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初中率100%,巩固了“普九”成果。

  2、加强了常规工作管理,抓好了学前教育,规范了办学行为。

  3、教学过程管理得到加强,落实了教学环节,强化了质量观念,树立了质量意识,加强了毕业班的管理,确保了教学质量居全镇前列。

  4、制定出长远教师队伍培训规划,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5、完成了过去课题的结题工作,申报的新课题通过了评审得以立项。

  6、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完善,进一步绿化、美化、香化了校园。

  7、学区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开端良好,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8、巩固好原有的勤工俭学项目,提高了学校的收入,保证了学校办公经费。

  9、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特别是学校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彻底得到清理;加强对师生健康教育,确保“防非”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无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

  三、方法措施

  (一)推行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立足农村实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突出德育地位,拓宽德育渠道,建立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突出德育地位,建立德育网络,拓宽德育渠道。一方面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德育领导小组为龙头,少先队抓督促,各班抓落实的德育网络,各科教学有机渗透;利用晨会、讲座、黑板报、学习园地、教育橱窗、文化长廊、新风台、班队会进行“五爱”、“四有”的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已形成了“诚实、守纪、勤奋、博学”的学风。增添了养成教育新内容,拓宽养成教育新途径,大力开展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2、立足农村实际,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发展形势。为此,我们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劳动创造生活。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针对当前一些青少年不良习惯,我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规范》,狠抓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四性”:一是建立网络,坚持一体性;二是榜样示范,坚持针对性;三是晓理动情,坚持持久性;四是潜移默化,坚持互动性。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大部分学生不是智力原因和教师因素,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想学;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三是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极易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实际,确定了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三大系列八项内容,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一恒,以一贯之,坚持开展了“三小”活动:一是争当“小大人”活动,自己动手,自理生活,杜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产生;二是争当“小主人”活动,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爱护花卉草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学校,照顾好家庭,当好主人翁;三是争当“小能人”活动,坚持开展“小帮手”、“小巧手”、“小炊事员”、“小服务员”、“小修理员”竞赛评比,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反思07-03

教育的教学反思09-13

反思的教育教学09-12

中班的教育教学反思09-02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16

环境教育教学反思06-09

健康教育教学反思05-19

关于教育教学反思09-07

小学的教育教学反思10-16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