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
授完《窗前的气球》一 文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收获颇多!
一、在这节课中,我积极倡导了新课程理念。
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三个环节为重点的教学策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了自主探究,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地学习。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教学四种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创设多次参与机会,让学生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我大胆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凡是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我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我及时给予点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识字是本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处理识字的环节时,用了由字到词、打乱顺序记、自由记和一起记、交流记字方法等多种方法加强记忆。
二、由图到文,自然过渡,突破重点。
这是一篇记事的小文章,篇幅虽短,却蕴含着让我们成年人仍念念不忘的`童年友谊!怎样使孩子们通过感悟来领悟文本的内涵?我注重发挥了课本插图的作用。一幅心理难过的图片和一幅带来惊喜的图片巧妙的把故事情节贯穿在一起。既在情节上作了自然的连接,又很好的点明了重点,一举两得。
在处理第一幅图时,我侧重学生的感官体验(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生生活中生病时的体验相结合,以我心比他心,作了情感的迁移。然后在读中体验,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看后说,说后读,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体现了知情意的统一。
在引出第二幅图之前,我巧妙的扔下了一个包袱(在同学们沉浸在对科利亚的深深同情之中时,老师语音提高说:“此时的科利亚却得到了一个惊喜?)于是就顺势打出第二幅图。
第二幅图由图到文,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注意了学生边读边思考,渗透了只有认真积极的读书,才能有所收获的理念,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强调了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时,没有认可一种看法,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认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这个环节,我还巧妙的穿插了语言训练,如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话;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想象楼下的同学的所说所做。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了理解课文的重点与能力训练的重点,处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三、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突破第四段时,学生想象了同学们在楼下的说与做时,悟出文中的一个词“指手画脚”,然后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指导写小练笔时用每个词都要细细揣摩。学文后引导了学生情感的延伸,让学生自主想别的问候方法,然后用语言表达对科利亚的祝福。表面上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实际上是想让学生关爱他人。所谓教语文也是教做人。但是事后我总觉得这种情感并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应该在让学生把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能体现友谊深厚的小事讲一讲,这样的话,也给课下的小练笔引了路子,情感挖掘的更有深度。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2
《窗前的气球》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文章语言动人、情节感人,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进行人文熏陶的好教材。
在教学本文时,我把重点放在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走进科里亚的`内心。于是,在识字时,我就仅仅抓住“病”字展开教学。通过让学生认识“病字框”,给病字组词,了解传染病的严重性,为下文的学习做下了铺垫。
此时,课件中出现了一幅图(病床上的科里亚),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病床上的科里亚怎么样。然后,出现一个说话练习:科里亚不能——,不能——,也不能——。他觉得真没意思!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接下来的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因为学生们已深切感受到了科里亚的孤独、难受。
对于课文后面部分的处理,我觉得过于简单,就是通过一个说的练习(科里亚高兴地笑了,因为_______)让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从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朗读都能反应出学生的体会是牵强的,生硬的,可见此处的教学不够到位。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3
一、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再出示有关生字,使生字学习与课文语境、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学习“科、亚、呆”,可以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
儿歌巩固识字:
病房有个科利亚,
谁也不准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
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
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
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3、指导认字:
识字与识词相结合,先识字,后识词,或先识词,后识字。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5、指导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半包围结构的较多:周、床、病,“角”字的下面也是半包围。因此,建议老师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上。
“周”字和以前学过的“问、间”等字一样,属于上包下。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时,被包围部分一定不能超出“包围圈”。“床、病”二字偏旁尽管不同,但很相似,同属于左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要领如下:
⑴上横要短,左撇要长。
⑵被包围部分应向右下伸展,不能写得太小。
书写时还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凡是与疾病有关的字一般都用病字旁,如,“疼、痛、疯”。
二、朗读感悟
1、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感情。
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朗读、感悟:
⑴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⑵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⑶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什么?
注意学生试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朗读第二段,要重点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的心情。
朗读第四段,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划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朗读第五段,要细心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他也许是被“可爱的小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沙的“创举”而会心地笑,也许是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而感激地笑,也许是忘却了病房里的孤单开心地笑……要让同学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讨论,在读中去体会。
3、读熟课文,初步做到有表情地朗读。
三、实践活动
1、按照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演一演。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改编,比如,用其他办法看望科利亚。
2、气球的妙用。发挥想象,说说气球还有什么巧妙的用处。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4
我讲的是二年级上册22课《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在讲课之前,我仔细地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段目标、课时目标以及我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是认识本课7个生字,巩固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二是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疒字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三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是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并乐于能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五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按照如下教学环节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
一、谜语导入,谈话交流。
上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孩子们喜欢的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以饱满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然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气球”与“快乐”联系起来,顺势导入课题。
二、课前识字,课上展示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师生对口令的形式呈现——“课前识字,课上展示”。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我都会孩子们布置如下预习任务:读课文,将不认识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并想办法记住他。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产生主动识字的意愿。同时,我们注意取得家长的支持,家校合力关注学生的预习。通过去年一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这个学期的教学,我感觉虽然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当我们把任务明确、具体的布置给学生,并且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二年级学生同样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出示了本课要求会认的词语,因为我班学生都有课前认字的习惯,所以课上我把重点放在了检查与反馈上。在所有小组都做了准备后,我随机从11个小组中抽取了2个小组在班内读。因为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通过检查这2个小组,我就知道全班学生掌握的效果。然后,我去掉熟字,让学生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这次我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小组,让组长检查本组学生认字情况,并让组长及时的作了评价。之后,我把重点放在了交流识字方法上,因为二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最大的年级,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生字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上课中我就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通过学生认读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感觉落实了本节课识字的教学目标。
三、规范写字,我能做到
在写字环节,我们的口号是“规范写字,我能做到”,一方面是告诉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规范,另一方面是在暗示学生要说到就要做到。我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书写习惯,所以在学生写字时,我反复强调纠正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书写完毕后,我马上进行了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读、书写都比较充分,还有就是平时我们养成了这样的检测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记忆生字,所以,这样的小测验对于学生来说不成问题了。而且,小测验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有效测评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胜任感。
四、合作读书,共同进步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来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学生在小组合作读书时,一个学生读书,就有三个小老师在听,一个学生出现错误,就有三个小老师在指正。检查反馈时,我还是采用抽小组展示的方式,被抽到的小组来到台前,让他们成为全班瞩目的焦点,这样做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五、轻松谈话,交流阅读感受
在课堂的最后,我与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一方面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同时也便于我了解学情,展开第二课时的教学。最后,我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记下来,目的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并养成做记录的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目标明确,心中装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后,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反思,形成经验,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摆脱无效的境地,逐步走向有效,甚至是高效。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5
本课记叙的是名叫科利亚的孩子得了传染病住院,同学们无法去病房看他,就让红气球带着问候飘到科利亚的窗前,告诉我们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这篇课文在写作特色上,以“气球”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描写细致,突出了人物心情的变化,为了让学生通过学文而真正明白同学间的纯真与友情,学会关心同学,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分析人物内心活动为主线,激发情感为突破口
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都被模式,也就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言语,眼神对学生都应饱含着希望和期待。于是,我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科里亚生病期间心理活动的三句话,然后逐一分析。同学没来之前,他觉得很没意思;看到窗前的气球,心情好了很多;想到这是好朋友米沙的主意,代表同学的友情,米沙高兴地笑了。第一二段让学生反复朗读,抽个人读,比比读,范读,体会利用设问句的作用,这样写,突出了科利亚的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又是那么的无奈,引导学生自读第三-五自然段,说说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让孩子们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准时米沙想的招儿”“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地指手画脚”这三句话所蕴含的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好像看见”“拉动”“指手画脚”想像科里亚和米沙的关系,完成填空:当科利亚时__________,米沙___________。当米沙时____________,科利亚____________。
出示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让学生朗读五自然段,体会句子的意思(这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维,体现童真,童话、童趣)分析完课文后,我打出气球图片问:窗前的气球,代表着_____________。有的说代表问候,有的说是关心,有的说是期待,有的说是盼望米沙早日回到学校,回到同学们的身边,有的说是思念,有的说是祝福,祝福米沙快点好起来,从而体会同学之间美好的友情。
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本堂课我除了抓住人物的内心变化的句子外,还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如,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并且比较“的”“地”的区别。为“准是”“招儿”找近义词。两次填空练习等。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三、感情朗读课文。
本堂课我试着通过朗读来体会情感,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自由读,指读,分角色读,比赛朗读,次数多,整堂课书声朗朗,但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虽然次数多,但没出现朗读的高潮,这是遗憾的地方。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形成,课中学生说话训练我感受到了,情感教学不仅仅作为手段,而且成为语文教学本身的任务,成为目的,它所伴随抒发的真挚情感以及所开拓的广远的意境,这三者融成一个整体,其命脉是内涵的理念,也便是课文的中心,以蕴含的理念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6
《窗前的气球》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讲了一个名叫科里亚的小男孩因患传染病而住进了医院,同学们没有办法去看他,因而想出了放气球的方法去问候科利亚的故事。由于课文内容接近于学生的生活,描写的也是几乎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事情。所以设计这节课,我就是本着以学生为重心及中心,让他们自己来感悟,体会友情的珍贵,语文的美。在执教本课后,我想了很多,现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上课伊始,我课件出示一串五颜六色的气球,用颜色鲜艳深受学生喜欢的气球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的情绪,继而设下悬念以“气球可以做什么呢?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当孩子们一个个争着举手,说得眉飞色舞时,我抓住时机,并以“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着特殊作用呢?”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生创设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自主识字,形式多样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我觉得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和生字宝宝交朋友,想办法记字形,调动孩子大脑的积极思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然后设计了有词到字,再有字到句这一环节的学习,让他们由易到难层层突破识字难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习生字,形式需要丰富多样、妙趣横生。因此我设计以气球娃娃的形式呈现生字,学生读对生字以后气球就会飘到科利亚的窗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识字,让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三、品读文本,入境入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孩子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窗前的气球》这节课中我以读为主线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教学中我抓住了科利亚没意思、孤独、伤心最后高兴地笑了这一情感变化为线索,着重让孩子们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
在第1-2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另外,我还配以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结合我的范读来渲染气氛,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大胆想象“病床上的科利亚不能——不能——也不能——……科利亚——。”体会科里亚的孤独无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继而通过老师的`反复引读“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通过读好“谁也不准……他也不能……”、“静静地、呆呆地、真没意思”等词句。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既进朗读,学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之后,难点就自然突破了。
在教学第3-5自然段教学时,我首先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演示气球上升的过程,想象小科利亚看到红气球会想什么,然后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好奇心,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读文感悟,最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会科利亚看到窗前的气球时高兴的心情,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喜欢朗读。读文感悟的同时我有又安排了说话练习和拓展练习,比如,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体会“的”“地”的用法。又如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与文本间情感交流,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教语文也就是教做人。本文的价值在于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所以设计了让学生献爱心的环节,你还能用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实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教育,让学生体会爱心,教育学生关爱他人,让体会到“关心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最后在《爱的奉献》这首歌中让学生有感情读儿歌,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去,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同时与生字重新见面,又巩固了生字。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尽管这节课效果尚好,但细细反思本节课,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写字指导时,教师应该在田字格中规范生字笔顺的位置,这样会更好的训练学生规范地写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如用“可爱的”说句子,有的学生用了“可爱”我没有听出来,还要注意课堂反应和应变能力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本人今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我。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7
一、寻找兴奋点,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段时间来与孩子们的接触,我知道只有寻找孩子的兴奋点,才能真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因此,在导入时,我选择了跟孩子们游戏有关的气球这个话题,请孩子们说说气球能怎么玩,哇,孩子们的眼睛一下都亮了,一个个争着举手,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完全一付正在忘我玩气球的样子。抓住时机,我赶紧出示课题,让孩子们猜猜“窗前的气球”主要会写什么?孩子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所以就顺理成章、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调动情感共鸣,兴起对话热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使没有一句对白的文本,成为孩子乐于交流的对话呢?经过课前对课文研读,我紧紧抓住“科利亚”的'心情变化这条主线,让孩子熟读文本之后,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病中科利亚的心情。有的孩子说“哎,这时候应该是下课了,同学们肯定玩得很开心。只有我一个人呆在这里,真烦!”有的说:“烦死了!烦死了!一个人都没有!”还有的说:“什么时候病才能好啊?我要快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快乐的校园中去。”……把科利亚无奈、孤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是说到“气球一上一下地动起来”时,孩子说:“那是气球在说话,在说‘科利亚,你好点没有?’在说:‘科利亚,我们好想你’在说‘科利亚,你好好养病,我们等你一起玩’——多好的体会啊!孩子们已完完全全在体验中与文中的情感碰撞出了火花,达成了共鸣。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8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看着下面坐满了这么多家长,心中不免有写紧张,带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上完了《窗前的气球》。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科利亚没意思、孤独、伤心最后高兴地笑了这一情感变化为线索,着重让学生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一、以读为主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同桌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学生体会到位,读得很好。在课堂上我注意把学生朗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得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二、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
如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9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堂课中,课文的读贯穿了整堂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从科利亚的心情入手,抓住“真没意思”,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孤单,难过的心情。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如果你是科里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入境生情,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然后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科利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一喜一忧,这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窗前的气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文章,本文以科利亚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就放了一个气球问候他的故事。文章简短,层次鲜明,是学生练习朗读,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在教学本文时我牢牢抓住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来展开教学,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希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0
我授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窗前的红气球》。《窗前的红气球》故事虽小,却真实感人,非常贴近孩子们的心灵及生活体验。小伙伴们之间的真情浸润于故事的`字里行间,于是,“情”便成为我今天这节课的“魂”。这一节课,我以小主人公戈里亚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以朋友间的话题自然入情,在品读吟咏中忘我动情,在真诚祝福中自由表情,在细读美文中感悟真情,在层层深入情感的浪潮中营造出情浓浓而意切切的“情意场”,使学生沐浴其中,浸润其中,在情感的世界中得到思想的升华。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1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医院规定:谁也不能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利亚觉得很没有意思。这时,窗前飘来了一个红气球,这对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又要让学生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并且还要从本文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以及需要帮助的更多的人。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教学本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我从“气球”二字入手,让学生说你喜欢气球吗?为什么?让学生感悟气球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感觉?从而引入气球能给文中的主人公带来什么?顺利地进入课文。通过朗读1、2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科里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学习3、4、5自然段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好了许多、高兴极了),前后进行比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让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与课文情感相撞产生的火花。最后通过读儿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并有针对性进行对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有“小爱”上升为“大爱”。
在本节课上,我比较注重:
1.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新课标上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节课我围绕科利亚的心情变化展开。让学生通过多种的读(自读、抓关键词、看图体会)体会科里亚的心情,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悟。
2.激发联想,注重语言表达。
这节课我在多处环节,给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比如让学生说的:你觉得同学们会通过这个气球给科利亚说什么?等等。再比如说:在用“高兴地”说话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很高兴,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让学生用“高兴地”来说话。学生表达很全面、而且语言很有创意。
3.注重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复现生字。
低年级语文以识字写字为主,在学习了这课生字以后,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在扩展:米沙给科利亚的信中以及课后的儿歌中都复现了本课的生字。
4.关注弱势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都有所获,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我希望的。我班有一个很特殊的学生,这节课我关注到了他,他的表现让我觉得有一丝丝作为老师的自豪。
5.扩展延伸,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从让学说的“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会用什么办法来问候他?”到“你是怎样关心、问候身边的人的”再到为“远方的朋友献的爱心(四川地震、慈善日捐款),让孩子的感情有“小爱”到“大爱”。
经过本节课,我也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
1.我喜欢放松的课堂,但是本节课上有两次说话太随意。
2.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课堂上什么的状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必须有很高的应变能力。
3.多注意细节,比如在本节我有一个字的发音就出现了错误。
4.没有布置作业。
5.没有重视学生的预习。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我。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2
由于是以公开课的形式来执教本节课,所以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包括试教。在试教过程中,我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都作出了调整。在这节公开课上总体来说是比较顺科地完成了任务,不过在很多细节上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叫科利亚的男孩生病住院,后来他的同学通过气球来传递关心,问候这样一个富有浓浓关爱之情的课文,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是生字词的掌握和使健康的小孩子去理解体会病痛中科利亚的孤单可怜。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在识字部分加进很多游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进入文本后作为教师应该在情感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情感下坡,使得孩子们能在你的`影响下进入状态,我觉得本节课这点我做的很不够,自己还不是很投入,还有在小孩子的回答明显具有局限性的时候,作为引导者的我没有起到及时的引导作用。教学机智还不灵活!
还有,本课时的教学,虽然生字词教学是重点,但是第一、二自然段的品读也是重点之一。品读品读,重要的体会方法还是靠读书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充分的读中,学生能读出不同的富有个性的体验来。显然,这节课我安排给学生自己读的时间太少了。其实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也考虑到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因为内容比较满,加上试教的时候时间就没把握好,所以这次因为太紧张时间问题了,就不知不觉减少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了。
不过,在这样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觉得收获了很多。要想办法使课堂既扎实,又富有情趣,既简单而又不显得单调,那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我不是很满意自己上的这节课,自己打分就75吧!不过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学还是比较满意的,还是比较扎实的。整体的把握和课堂的掌控还是比较自如的。这也是欣慰地地方。我想通过这节课孩子应该会对生病住院的科利亚发出真心同情和理解。不过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缺陷才会有改进,有改进才会有进步。我期待我下一次的进步!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3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冰心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本课时,我从气球入手,让学生说为什么喜欢气球。然后,通过听故事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科里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在学完全文后,再带着感情和收获读课题,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并有针对性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通过这次教学,我有以下两点比较满意:
1.设计围绕科利亚的心情变化展开。通过读文章第一自然段引
出科里亚的孤独寂寞“科里亚觉得真没意思”,又通过红气球的涉入,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找出重点句“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对比思考科利亚先前的心情,并通过找重点句让他们理解科利亚心情不好的原因,接着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看到科利亚心情变好了,通过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会高兴地笑呢?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束本课。
2.朗读指导比较到位。每次读都是有目的的,如:科利亚独自
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我先试着让学生读“静静地”“呆呆地”这两个词,让学生体会科里亚自己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孤独寂寞又无奈的心情。再通过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带着感情读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这次教学,我也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
1、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但是我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空白点,只是让学生粗粗地谈了谈,在他们读的时候也没有正确地指导。
2、由于时间关系,本来有个拓展环节也为涉及。就是让学生在准备的卡片上为科里亚写句话。
3评价语太单调。我曾在一本书上肯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举手的也就这么几个人,课堂上一点活力也没有,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会觉得没兴趣,连老师也会厌烦,渐渐地课堂也就无所谓课堂了。
总体来说我对这节课不甚满意。不过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学还是比较满意的,还是比较扎实的。整体的把握和课堂的掌控还是比较自如的。这也是欣慰地地方。我想通过这节课孩子应该会对生病住院的科利亚发出真心同情和理解。不过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缺陷才会有改进,有改进才会有进步。我期待我下一次的进步!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其中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
本堂课在设计教学中,我注重生字教学扎扎实实,从音、形、义逐一落实,从生字教学到新词教学到句子教学再到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解读文本,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在教学中,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引领。如生字教学中,及时关注孩子学情,发现学生有读错字音现象,立刻对拴字,逗字及时正音。对段落中难读句子的引领,如第四自然段中一句:“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先让孩子们自己读,再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分成若干部分读,再局部连起来读,再按照老师提供的停顿符读,不厌其烦地引领孩子把难读的长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整堂课从病字入手,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感受科利亚心情的变化,结构非常清晰。而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亲近了文本,更容易体会到科利亚的孤独以及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和浓浓的同学情谊。
虽然,孟琴老师在评课的时候,给予了很多的'肯定。然而,我深知在实施本课教学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正如孟老师所说的,如果把四、五两段的朗读教学放到前面去,在第三段情境演示后,已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结束本课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会给孩子们设下更多的悬念,让人回味无穷。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大胆去尝试实践,收获更多的精彩。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5
说起来,我和《窗前的气球》还是很有缘的。记得实习时选择这一课上,新教师备课比赛时学校准备的正是这一课,这次评优课抽到的题目也是这一课。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很能发现“真善美”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在教学本课时,我从猜谜导入,揭示课题。第二环节是重点研读1、2自然段。孩子们初读课文,老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对于课文的内容,则在初读时通过“窗前的气球是谁放的?他们为什么要放这个气球?”这个问题串起来让学生感知。
一、字词识记,形式多样
生字的多样识记。二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多,也是教学的重点,可二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较难持久停留,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保持住最佳学习状态学习生字,形式就需要变得妙趣横生一些。因此我设计生字以气球娃娃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识字,让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同桌“你指我认”、开小火车、交流识记方法、朗读词语等形式加以巩固。
词语的感情朗读。在词语的朗读上,我一开始把握得并不好,只是达到了“正确流利”,忽视了词语也是灵动的,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的,在后来的磨课中,我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演一演读好“发呆”、想一想读好“逗人”等方式把重心转向了词语的感情朗读的指导上。
二、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用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找一找含有“病”的词语,细细品读,“科利亚病了,他得的是传染病,躺在病房的病床上”,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时是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人陪伴;继而转到文中的小科利亚,在留白处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不是病了,科利亚可能在……”,以快乐学习、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情景来对比当下的孤单寂寞,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找一找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相关句子,设计说话训练,说说“科利亚希望从窗户外望见什么呢 ?”由此把文中的“真没意思”换成自己生成的体验和语言。
三、指导朗读,加深感悟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体会科里亚的心情是这一课时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孩子们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读好了“谁也不准……他也不能……”、“静静地、呆呆地、一角天空”等词句。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既进朗读,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产生的共鸣。
当孩子们沉浸在科利亚孤单难熬、度日如年的心境中时,课件忽然出示一个“摇摇摆摆、一上一下飘动”的气球,孩子们立刻笑逐颜开,为红气球而惊喜,为科利亚而欣慰,为小伙伴的招儿而感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科利亚的孤独,分享着科利亚的快乐。整节课,我们以一个“病”字为切入口,由字到词再到句,一个“病”字牵出了孩子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体悟。
在磨课的过程中,很感谢我们低段语文组的老师们,特别是组长邵老师,在我的一磨、二磨的过程中,她提出了很多建议,她的帮助使得我的教案更加详尽和具有可行性;也要感谢钱志英老师和我的师傅王老师。王老师的指导让我注意细节,在教学上更加顺畅。
当然,通过三磨以及比赛时的课堂,我也发现、认识到诸多不足之处:
一、评价语太单调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我的评价语总是显得比较单调匮乏,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吸取优点,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二、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但我在一些环节把握得不够好。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但是在利用这些空白点与朗读结合时,只是单一的指名读、齐读,没有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范读、赛读,对一些尚有进步空间的学生的朗读没有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此一来,有部分句子的朗读情况就不尽如人意。
三、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方面,教师需要突出训练学生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和自读能力。
或许,在我的教学中,多一些童真的语言,多一些有趣的讲解,少一些生硬的目标,少一些理性的分析,那将会有另一种课堂的呈现,另一种教学的效果吧。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9-30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7-01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通用01-12
窗前的气球反思02-29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5篇)09-12
窗前的气球课后反思03-16
【热门】窗前的气球反思03-01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汇编15篇)08-24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集合15篇08-30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集锦1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