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1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平台上建立。
3.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你来报厘米数或者分米数,然后由同桌说出它们的分数以及小数。也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有趣。
4、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我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学生在我第二节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上就出现了困难。1元=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造成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况外,令一种是这一课时包括的新课内容很多:(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一节课没来得及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节课课本上的习题编排其实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应该尽量节省出时间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对口令、猜谜语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从而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如“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想想做做”第5题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现反思如下:
首先,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首先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十分之几的含义,为下面学习小数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 .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实际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老师适时作出点拨,得出几分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同样可以写成小数。又通过让学生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在实践操作中理解感知小数的含义。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找身边的小数、组数比赛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4.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我及时让其他学生去发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使得学生深刻的了解了小数的读法。
在整个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先复习整数和分数,尤其是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小数。本节课是小数的初步认识,重点在小数的读写,难点是小数的实际意义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教学中:
体现分类的思想。上课伊始,我从“数”入手,给出几个整数和小数,让学生把它们分为两类,跟预设的基本一样,学生把它们分为数中有点的和没有点的,还有人说是学过的和没有学过的。这一活动,让学生对数有一个整体感知,小数和整数不一样,渗透了分类思想。
存在问题:
1、小数的读写看似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去读去理解,所以本节课的内容过多,以至于每个知识点都蜻蜓点水,但都没有深入去理解。所以在学生试着读小数时出现有这几种情况:五元九角八分;五点九十八;五点九八。
2:在给学生理解几元几角改成小数时也只是浅表的'学习,并没有完全理解小数的每个数代表的含义。
针对问题,在与老师们探讨后,做出如下思考: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比较困难,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教学,所以针对这节课可以通过让学生实际去调查小数的知识,从而了解小数的读写。有学生不能解决的、都容易犯的错误老师集体订正指导。在课上的讲解重点放在小数的实际意义上,如果想让学生自主探究米与分米中的小数时,应该先给学生在几元几角转换成用小数表示时每个数代表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用小数去表示角而不能用整数去表示。让学生产生质疑,不够1时怎么表示,去让学生在矛盾中思考去探索。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对小数有一些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浅表的,并没有理解小数的意义,让他们先去读去写,发生错误和意见不同时产生分歧和认知冲突,再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读写法。所以需要先给学生构建一个小数的模型,比如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每个数的意思。让他们能够知道为什么用小数去表示,是因为不够“1”,然后再去研究1米中1分米=0.1米要知道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1/10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并且是其中的每一段都是0.1米。然后再自己去理解3分米、5分米……用小数怎么表示,总结与分数的关系是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要想做到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就需要老师对知识体系和架构有充分的理解,知道学生之前有哪些知识基础,接下来要学到有关这块的那些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那就必须对教材和课标有一定的了解,不能在教学中教什么知识就教什么,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去整理去探究,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身为老师的我就必须做到先去探究去培养学生,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用心去做到每一个细节的教学。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对两个商品的价钱的高低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本单元教学,在备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
课上好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能讲出。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现在回想一下,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可省的,由于高度集中精神,以至于上课时自己讲了些什么现在也记得不多了,肯定又说了很多的废话(每次总是不由自主地),
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我设计了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较、体会。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小朋友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含义这一还节颇有困惑,其实这局部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不需要小朋友们去研讨,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协助讲解算了呢?我不知道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说这就直接说好了,同学研讨不出来,而且也说明不了什么,要是一定去研讨,那也可能是一种形式了。
听课老师给我的珍贵意见主要是:
1、在课堂上如何的布置有效练习,课前要吃透教材。
2、有老师提出来比方2。6元,我说2表示(2)元,6表示6角,如能完整的说出元角分就更好了。对于新教材来说,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好多地方都没有作好,也许就像许老师说的,小学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把小学阶段的的书看一下,这样你才干了解它大体上的内容,以后要好好充电啊!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于是我本节课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从商品的价格入手进行小数的教学任务。我感觉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教学难点坡度小,不会造成一头雾水的感觉。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两节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时,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严谨。
2、有的地方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既然是初步认识,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整节课,从“生活情境”起始,引领学生走进“数学里的生活课堂”。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执教者必备的作风;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上真实、朴实、扎实的课一直是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反思这节课,有几点值得肯定的地方:
1、体现分类的思想。上课伊始,我从“数”入手,给出几个整数和小数,让学生把它们分为两类,跟预设的基本一样,学生把它们分为数中有点的和没有点的,还有人说是学过的和没有学过的。这一活动,让学生对数有一个整体感知,小数和整数不一样,渗透了分类思想。
2、读小数细致、扎实,又不失趣味性。课前调查学会基本不会读小数,所以读小数的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总结读法、巩固读。在学生试着读小数时出现有这几种情况:五元九角八分;五点九十八;五点九八。结合课堂实际,我再范读,学生领读、跟读,通过多读,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法。在检测读时,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学生兴趣很高,而且读的非常好。
3、利用游戏,“真正”地认识小数。我认为,认识小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因此,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抓硬币”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体验到小数也是“满十进一”的,这样将小数和整数联系起来,从而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会给人以收获,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整堂课,尽管我在努力地给学生创造种种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时由于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导致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再者,还是扶得太多,放得不够。比如:在学了1角= 0。1元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8分米的小数表示法,而不用再一步一步加以引导,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浪费了时间。我想,每上一节课它能留给你、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去建构和谐氛围,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人教板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虽然是第一次学习这个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对小数有一定地了解,会认识部分小数,只需要再稍微讲解一下。我把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的含义上,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一,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
超市是学生常去的地方,对于物品所标明的价格,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入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习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化。
二,在用形象支撑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过程后,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教材遵循着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为支撑的原则,设计了先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位,又通过长度单位间的化聚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结合自己的身高说明怎样用小数的三个环节。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常常形成只能用小数表示价格和长度的思维定势,因此在最后的练习中我收集了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并展示给学生,有效的防止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定势。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本课时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需要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借助“米尺”、“人民币”和几何直观图,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小数的意义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快”而“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有关小数的信息,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准备。这样的`导入设计简单、快速、有趣,为探究核心内容留出宝贵时间,也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数与小数实质上属于同一个意义,既“平均分”之下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过程中,分数是介于“平均分”与“小数”之间的媒介,要建立小数意义的表象,就要从“平均分”开始,把“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进而用小数来表示。
但分数学好后已经有一段时间,学生有点遗忘,不利于新知学习。所以从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数,再到小数的整个过程,我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放慢脚步,适时引导,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数学语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们思路更清晰,对小数的含义理解更加“透”了。
三、练习“精”而“活”
在借助“米尺”理解以为小数的现实意义后,人民币中的小数,图形中的小数,数轴上的小数则是对小数现实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练习设计上我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层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数是现实情境中的量,与米和分米中的小数相似,通过迁移类比再次强调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层次二:图形中的小数脱离了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图深化小数含义。层次三:数轴中的小数,初步感知数轴这一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与数轴的关系。几个练习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且富有变化,逐步完善对小数的认知。
在这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中,有过困惑和痛苦,也有过顿悟和快乐,每一次的豁然开朗都是一次成长。当然,我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引导过来,评价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后的日子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既然是初步认识,这个初步认识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因为在四年级下册还要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到底在初步认识中要不要给学生渗透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这样的抽象知识?这是很多老师在备课中会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的教学设计的定位是:在本节课中使学生会读会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和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在具体的情境中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但一定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到认识小数的抽象过程,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学生熟知的货币和长度单位两个素材背景,从而认识体验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等。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学生自我感知—-自我体验--—抽象概括—--总结应用的一个过程。
课堂上我并没有过多用课件,始终运用学生列举的例子为学习材料,从而完成了读小数,写小数。尤其读小数,学生受以前读整数方法的迁移,会把像120.12、25.25这样的小数读错,但应积极引导,让学生知道正确读法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要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就按学生所说像读电话号码那样读,学生的理解很到位,如果读的不够熟练,可以让孩子课后继续找到更多的小数读一读,不必在本节课中对小数的读法做深入研究。毕竟在四年级下册会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而应把大块时间留给后面的知识难点的突破中。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认识到1米=10分米.相当于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么,1分米就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占1米的十分之三,所以3分米就是3/10米。还可以写成0.3米。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理解了小数的含义,因为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后面的百分之几的分数表示的小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学,学习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在书上自学填空。再由超市物品价格引入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的数。在学习1角=1/10元=0.1元,7角=7/10角=0.7元,1分=1/100元=0.1元,7分=7/100元=0.1元 从学生熟知的价格背景中体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最后通过观察板书,横向做对比,纵向寻找规律,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
成功之处: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平台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习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引入课题自然、新颖。让学生在愉悦的歌曲欣赏中引出了小数,使整节课能顺利自然地上下去。
2、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中例1是让学生在超市中找小数,再让学生认识小数,包括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数位等。但是在实际的试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认识小数,就让他们去读出这些小数,结果好多学生就乱读小数,这时老师就要反过来教小数的读法,这样上来就很乱。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先出示小数,让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读小数后再找出生活中的小数,就顺利多了,学生就没有读错小数的现象了。
3、充分体现了小数来源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从青歌赛引出小数、在超市中找小数、找出书包中课本的价格等都充分体现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今年三月份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史红桃老师带领我们数学班学员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研修,先由两位老师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之后老师们互相交流评议。大家都觉得小数概念的引入不够理想。回来后我也积极进行了探索,觉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义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的例1、例2及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
⒉通过自学尝试、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⒊注意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⒈教具:投影仪、若干明胶片、米尺;
⒉学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币学具若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复习铺垫,启发思维。
⑴说一说以下各图阴影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出示阴影图)
⑵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元=()角
评析:复习分数的知识,为搜集、准备有效的信息,诱发知识间的正迁移,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铺垫。
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你在家时妈妈怎么喊你?(小名××),在学校大家又怎么喊你呢?那你有几个名字?(两个)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像×××同学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
评析: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几乎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都有小名,因此,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都踊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3认识小数。
(⒈)教师出示1米长的尺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应是多少米?(板书1/10米)。在生活中为了便于使用,又把1/10米,写成0。1米(板书)读作零点一米。就像×××同学,你在家妈妈叫你××,在学校大家又叫×××一样,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你。
评析:由直观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产生于生活之中
(⒉)自学尝试,分组讨论。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各组组长召集小组同学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想法,通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说“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5/10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评析:学生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一次再创造行为,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类推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本教学设计我认为我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的关系。但在小细节上,在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上,处理还是太肤浅。不够冷静,不够透彻得理解教材,虽说我完全可以“备课时间仓促,缺憾难免”来安慰自己,可是有缺憾我们就应该在以后避免,以使自己趋于完善。对本节课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自析如下:
在导入小数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我创设了帮老师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本意是想通过“老师,我记不下来啊!”、“老师,有什么简单快速的记录方法吗?”这样的内心需求来引出小数,进而比较之前生成的“62、1、8”几个整数来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接着认识“小数点”,自然揭题。但是数数、记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这里完全可以这样问:“诶,她为什么那么快就记录下所有的价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方法!”;如果没有生成,也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发现超市里的价格牌上是这样记录的(2.30元0.80元5.49元1.85元),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记录的(2元3角8角5元4角9分1元8角5分)又什么区别?”这样,我想可以很干脆地进入主题,为后面的例1教学节省时间。
生成中,有个学生这样记的:“1.8.5”。现在想来可以在指出不是小数后,留着它。那么在后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我们的小数?”中,有学生说“日期中也有小数!”不知怎么的,我就懵了,想到了“20xx.3.25”,说了句“哦,是哦,它表示的是年.月.日”。知识性错误啊!!!这里完全可以一指黑板上的“1.8.5”,让学生自己判断“20xx.3.25”是小数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例1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到放手让学生说“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那么3厘米、18厘米……”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是学得蛮好(当然指的是优生)。学生会照着老师的说了,但举的例子都是10厘米之内的。这暗示着什么呢?(我困惑着,是不敢?是不懂?)终于有一位学生说了个“10厘米是1米的1一百分之十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0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赶紧板书在了黑板上,希望其他同学能受启发,结果时间不够了(其实还有5分钟可以上,我以为不能拖课),就没有继续深度挖掘交流下去了。
另外,对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生成,没有恰到好处的加以利用。比如有一个学生表示疑问“为什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这里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以“元”为单位的背景中去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发现“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元,几分就是百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零几元。”这样学生在货币单位中感知到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真不应该说一句“数学上规定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让学生带着厚厚的疑云学新知。再比如,有学生说1.64米的后面单位应该是“厘米”,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到底是米还是厘米呢?”但后来还是没有回头去解决,又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尊重”。
总之一句话,教师应该对教材文本理解了,读透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自如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精彩生成。加油吧!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教学。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旧知,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认识;二是生活经验,包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等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把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取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获取数学概念的建构。在引出小数时,我让学生帮小红认价格,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数,并相机引出小数。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会读小数吗?”
二、在对教材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加工。
教材为我们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的教学经验等等。这节课,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首先,由“身边的小数”入手,如认识商品的价格,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和宽,由不满一米而想到用分数作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再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来认识两位小数。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首次感知时就了解了小数的来源和含义,而且初步知道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在练习的顺序上进行重组和调整,在认识商品价格和测量认识小数之后分别进行了专项练习,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教者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帮小红认识商品价格,通过与整数的对比引出小数。在测量认识小数时则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讲练结合,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教者把各道练习题目穿插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到小数表达,递层推进所获得的关于小数意义的认识。有讲有练,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3-08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4-16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3-27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3-01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4-16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6-05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03-08
《小数初步认识》听课反思03-14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9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