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1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
把同一小区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景象,他们都显得十分高兴,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这节活动课,大部分学生都能表现出近、中、远景的社区活动景象。我在上这节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讲解示范,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一个框架,以便为自己设计的打好了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较满意的作品。感觉很满意。
成功之处在于;
1、从局部入手抓特点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习惯。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很快把学生带入学习重点。
2、在学习之中加进表情的成分,加大特征的认识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使绘画对象活起来,反能刺激学生的表现的欲望。
3、把装饰实用美术的活动设计加进课程,沟通了学生绘画与生活的关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2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框题主要是从当今国际局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等方面讲述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等问题。
中学生对于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横向对比,把我国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上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临的差距;二是纵向对比,主要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化。课前学生利用媒体和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有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还有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些列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的生活经验以及所感所悟进行交流展示,在此基础上我加以提升、归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本节课我自认为有以下亮点:
1、课堂采用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提升、归纳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从多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节课从教学内容上看,理论色彩比较浓,如单纯就理论讲理论,学生必然感到乏味。因而,在教学中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课堂上注重结合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来感悟书中道理,让这些道理内生于学生的心灵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使学生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然”的体验。例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从中感悟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在感受中国力量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新闻播报”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同时也凸显了学科特色。
本节课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堂环节安排不够紧凑,学生交流展示的时间过长,导致未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鼓励学生分组交流展示有关资料及感悟,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3
在学习我们的社区这一课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很足,都知道社区有楼房,有花园等,人们在做着各种娱乐活动或者健身活动,所以本课很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体会。
在教学中我除了尽力让学生回想社区生活场景,还强调了学生对社区生活哪些地方印象最为深刻,这样学生做作业时可以更好入手。
在做作业时学生需要注意处理画面中的前后关系,有一小部分孩子很容易把房子画成一排,没有前后或者遮挡关系。有的孩子没有整体布局意识,很容易把房子或者人物活动画成单个的,画面物体之间没有关系。
通过优秀作业展示学生明白了画社区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自己想抓住社区的哪些特征?想表现社区的'什么地方?注重遮挡关系,前后关系,疏密变化,高低变化等,如果有颜色还要有主色调。
这节课我觉得孩子们进步很大,但是绘画形式有些单一,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让孩子们采用各种形式作画!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内容主要为了解社区里面的公共设施,了解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不同,爱护公共设施,最自己的社区产生亲近之情。因此,根据这些目标我设计了这堂课。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什么事公共设施,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书上展示的公共设施、社区服务人员和社区环境,区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在这个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个调查《社区服务人员调查表》。最后才让学生讲讲出现在自己社区里面而书上又没有出现的设施,以及社区里面应该再添加些什么设施。
在这个流程中,学生表现的非常活跃,大家都争着说。因此,本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在课堂中,我也比较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尽量让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在“欣赏我身边的社区公共设施”这一环节更是把学生的积极性推到了高潮,因为这一环节展示很多学生亲眼见过的、自己身边的设施。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失误,如学生答非所问;学生回答不到关键点。经过我的反思,我认为是因为自己引导不够造成的。其次,整节课我花在书本上的时间将近三十分钟,而对本地社区的介绍方面少于十分钟,也就是说我让自己陷进了教材中,被教材牵着走。小学品德课不仅仅局限与书上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某种品质。所以,在这一方面我还是做得不够的。最后,我的设计忽略了本地社区的特点。本地的社区基本上是半城市半农村的社区,本地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社区,如“渡头纪念馆”、“沛勋楼”、“福涌梁公祠”等,但是我在“欣赏本地社区公共社区”这一环节中忽略了这些带有地方色彩的公共设施。我想,如果当时想的比较周全,加入这些图片和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积极性更高,目标达到效果更好。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课堂效果基本达到。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自己社区的公共设施有了较深的了解,知道要爱护公共设施,甚至以自己的社区为荣。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5
在《我生活的社区》这课的教学时,我提出关于残疾人的问题:“就是在你生活的社区内有没有残疾人,大家想一想,作为一个残疾人,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意见,有的说,他们会很痛苦;有的说,他们会很自卑;还有的说,他们也许有过轻生的念头……突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倒觉得做个残疾人挺好,可以不知道很多不好的事情,眼不见,心不烦嘛,有时我想,现在学习这么累,这么多烦心的事情,将来还要有更大的压力,还不如死了算了……”听了他的话,我心中一振,好可怕啊!小小的年纪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这样的一个突发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思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
情感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高兴、愉快、喜欢、热情等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能,消除疲劳,摆脱烦恼,振奋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愤怒、悲伤、厌恶、冷漠等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因心理失去平衡而导致机体正常功能的失调,免疫功能受到破坏,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并可能引起某些机体的病变,从而降低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然而,由于学生的情感正处于丰富的发展之中,并经常表现为喜怒哀乐变化无常,而且还不善于合理地表露、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自省、自察、自控的能力,这很容易使他们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消极情感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又要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帮助他们抚平情感创伤,解开心中的郁积,尽可能地防止和消除消极情感对学生的负作用,使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努力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情感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发挥情感在生活、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是一件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社会的竞争性日益增强。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生活、学习、工作,都有许多新的情况需要适应,尤其是如何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与协调个人、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里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做起,精心呵护他们的情感健康,为他们今后幸福快乐的生活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6
《走进社区,共创和谐家园》这一实践活动,践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活动。
1、首先活动体现了自主性的原则,课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的事,子课题是学生提出来,经过反复协商研究确定的.,活动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自主选择的,活动计划是学生自主制定并修改完成的,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包括设计调查问卷,自己预约采访对象,写采访稿、写倡议书等,活动的时间是小组成员自己确定,方式方法也由自己确定,老师只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予帮助、鼓励。
2、这次活动实现了全员参与,人人有事干,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觉得这样的实践活动有意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还将活动扩展、延伸,充分利用好社区的宣传栏,通过手抄报、调查问卷、宣传标语、漫画等形式向社区居民进行大力宣传,提醒大家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共创和谐家园,得到了社区领导、居民的一致好评。
3、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向社会,这样既可以让社会了解学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增强了责任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舞台,展示了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也增进了学校、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
4、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在活动中,我们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如:观察、采访、调查、统计、拍照等,还有设计、制作、展示、竞赛、交流等等学习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这些学习方式,最大的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转变了学生以往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构的获得为直接目的地学习方式。
5、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要求我们老师也要做生活得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7
《我生活的社区》是义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一个主题内容。《品德与社会》是在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位置的学科,所以在上好这种课,我们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在备课时,我就抓住了两点:
一、了解生活的社区
对于社区学生比较陌生,特别是农村孩子。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让学生先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观察本社区里有些什么设施,新增添了哪些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使用情况。亲身感受一下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且写好调查报告,在上课的时候分小组进行汇报。重视对学生进行社区生活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先做好计划,要求学生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对社区的定义不要给学生解释得太复杂,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的太清楚。所以我只让学生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可,重点在于感受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的情感,树立保护社区公用设施的思想。
主要采用了让学生看图片、听录音、采访调查、讨论、办手抄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社区、尊重社区服务者的感情。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基本都明白了公用设施都是国有财物或集体财物,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方便、改善、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爱护公用设施是社会公德,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用设施。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就通过展示,先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小小组讨论辨析生活中的一些是是非非,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宣传爱护公用设施的广告,进一步深化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思想。
教学中的不足是,对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调查前的指导略显欠缺。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8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
一、在资料搜集中学会与他人分享。
课前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现状与发展的资料,并让学生阅读,记下重点内容。活动课时,老师先请学生用一两句话简要说明资料的'内容,并能指出资料的重点。然后全班一起给资料分类,以理解资料为主题进行讨论。通过活动,老师重点指导让学生说出资料的重点,能在讨论中专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在与他人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在课题实施中学会展示自己,锻炼才能。
在“课题实施”阶段,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开展好小课题研究的调查与采访活动;能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活动;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好活动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所以在准备活动中,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组的分工。在实践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养成活动前准备充分,事前考虑周到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特长进行分工,会互相帮助,设计好活动中的问题,并学会在活动中自护,成员之间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9
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与他人共同合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学习的探究性。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它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师生的互动。
一、注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
学生对身边的.社区、学校、城镇等的认识与探究,要得到教师与家长的指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在各项活动中去“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创作”,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网络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网络具有“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特点,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给学生提供最新最广泛的社会信息,其内容更具开放性。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广大学生通过校园网,局域网等查找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 篇10
我这次参加社区优质课比赛,执教的是吕叔湘先生“短文两篇”中的一篇——《论“基本属实”》,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名篇。这篇文章批评是报刊文字用词不当。讲好这篇课文,能尽显语文教师的语言功底,体现语文教师咬文嚼字、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基本贯彻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导入新课以后,我先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然后不失时机的设计了三道阅读思考题:1.“基本”的意思是什么,“基本”一词该怎样用?2.“菜内有蝇基本属实”,为什么说这句话有问题?3.这种说法出于什么心理?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态度?
回答了这三个问题,统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整体把握了。
二、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吕叔湘先生的《论“基本属实”》这篇文章,完全达到了这一境界。所以这堂课,我利用这一难得的语言材料,在指导学生朗读诸如“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等句子时,吕先生通俗易懂、朴实清新、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学生都感悟到了。
三、不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是许多讲公开课的老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不采用廉价的表扬取得这种效果。诸如,朗读课文,学生读得声音洪亮,比较熟练的优点我及时予以表扬。但存在语速过快,节奏不清的缺点,我也明确的指出来.
又比如,学生回答“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一句的语言风格时,只回答出幽默风趣的特点。我又补充道:“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在语言文字领域是绝对的权威。但他没有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式,板着脸孔训人,而是化刻板严肃的训斥,为风趣幽默的批评。我们要学习吕先生的学者风度和大家风范。”
这番话又把学生引到学风如文风、文风如作风的做人高度,深刻挖掘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四、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
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10月。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广告铺天盖地,电脑网络异军突起,店铺招牌鳞次栉比,都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我把学生的视线从课本引向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模仿吕叔湘先生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写一篇批评社会上使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评析文章。
这一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也像吕叔湘先生一样,运用手中的笔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我努力想变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使用规范语言教育,但这个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今后我要努力提高自己驾驭课堂和调剂课堂气氛的能力。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07-08
《我们的社区》美术教学反思07-09
我们的社区教学反思范文02-06
《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的教学反思11-27
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6-14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12-20
《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04-20
《我们的错误》教学反思03-21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