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宝藏》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2 17:47:41 蔼媚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收藏宝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收藏宝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收藏宝藏》教学设计

  《收藏宝藏》教学设计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山西经济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收藏宝藏》。教材内容是把网页上的图片和文字下载下来,并进行分类保存。考虑到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决定结合前面所学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搜索引擎的知识,创设参观“上海动物园”网站,并试图下载里面的明星动物和文字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搜索图片、文字,保存图片、文字的技巧。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逐步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对网页中图片、文字的下载方法。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网络学习,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刚起步,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输入的能力,对于网络虽不算陌生也只能算是懵懂,加之前面也学习了一些网络操作学习,因此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慢慢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已有的保存文档的经验,掌握在网页中下载文字的方法。

  2.能够灵活掌握下载网页图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等方法掌握对网页中文字和图片的下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解决实际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信息下载的基本方法。

  2.体会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网页中的图片这两者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多媒体控制平台。

  教法学法:

  教师演示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而且还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保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在网上下载信息的快乐感觉吧!

  二、学习新知

  1.登录网站。

  有个小朋友叫亮亮,他没有去过上海动物园,但是他想看看动物园里的可爱的动物,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他呢?

  用哪些方法来登录“上海动物园”的网站呢?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一。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2.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看到这么多明星,如何把他们的图片保存下来呢?(以“金丝猴”为例)

  单击“金丝猴”进入该网页,在金丝猴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在打开的“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

  通过让学生保存自己喜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掌握下载网上图片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二。

  3.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我们学习了将网页中的图片保存下来,那么,网页中的文字可以单独保存吗?

  (1)复制文本。拖动浏览器右边的滚动条找到金丝猴的简介内容,拖动鼠标选中,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复制”。

  (2)粘贴文本。启动“写字板”程序,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粘贴”,要被复制的文字就会出现在写字板的编辑窗口中。

  (3)保存文档。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保存”,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存放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键。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及时指导。

  三、活动评价

  同桌互评:活动中的操作你能独立完成几项,完成一项送自己一颗★。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我们初步体验了网上资料的保存方法。一类是文字信息的保存,另一类是图片信息的保存。活动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名星,好多已经濒临灭绝,今后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要小手拉大手,号召全社会的人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他们生存的环境。

  《收藏宝藏》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收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收藏类别以及收藏的价值与意义。

  掌握一些简单的收藏鉴赏方法,如观察外观、了解历史背景、判断稀有程度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图片、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收藏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尊重与热爱。

  让学生体会到收藏背后所蕴含的人类智慧、情感和历史变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系统地介绍收藏的各类别,包括邮票、钱币、古董、艺术品等。

  详细讲解收藏的价值体现,如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

  使学生初步掌握收藏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收藏价值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避免学生简单地将收藏价值等同于经济价值。

  培养学生在实际鉴赏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准确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较高艺术和历史内涵的藏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收藏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类别、价值等。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藏品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话题,如 “你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藏类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判断一件藏品的价值?” 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引入一些典型的收藏案例,如某件藏品的发现、鉴定、交易过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收藏的实际操作和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精美的古董花瓶(实物或高清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个花瓶,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被人们珍视并收藏起来吗?” 引导学生思考收藏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收藏宝藏。

  (二)知识讲解(12 分钟)

  收藏的概念

  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收藏的定义:收藏是指将有价值的物品收集、保存起来的行为。这些物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收藏行为,如人们收集邮票、钱币、明信片、玩具等,让学生对收藏有初步的理解。

  收藏的类别

  展示不同类别藏品的图片,依次介绍常见的收藏类别:

  邮票收藏: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邮票,如中国的生肖邮票、世界著名的纪念邮票等。介绍邮票的历史、种类(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设计特点以及邮票收藏的乐趣和价值,如可以通过邮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名人故事等。

  钱币收藏:展示古今中外的各种钱币,包括古代的铜钱、银元、金币,现代的纸币等。讲解钱币的发展演变历程、不同朝代和国家钱币的特点、钱币上的图案和文字所蕴含的信息,以及钱币收藏在研究经济历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古董收藏:展示一些古董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等的图片或视频片段。介绍古董的年代鉴定方法、工艺特点、艺术风格以及古董在传承历史文化、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方面的独特价值。强调古董收藏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的鉴赏能力。

  艺术品收藏:展示各类现代和当代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摄影作品等。讲解艺术品的创作背景、艺术流派、艺术家的风格特点以及艺术品收藏对于推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三)收藏的价值(10 分钟)

  历史价值

  以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藏品为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文物,详细讲解其如何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社会制度、军事战略、工艺水平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说明收藏的历史价值在于能够让后人穿越时空,触摸到过去的文明和智慧。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举例说出其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藏品,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价值

  展示一些艺术珍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绘画作品,以及中国古代的书法名作。从构图、色彩、线条、笔触、意境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讲解艺术价值是如何体现在藏品的审美和创造力上的。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价值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所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某件艺术品的独特审美体验。

  经济价值

  简单介绍一些著名的拍卖案例,如某件古董在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解释经济价值在收藏中的体现,即藏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它受到藏品的稀有性、品相、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醒学生要正确看待收藏的经济价值,不能仅仅将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四)收藏鉴赏方法(10 分钟)

  观察外观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高清图片,向学生讲解如何观察藏品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颜色、质地、纹饰、工艺细节等。以瓷器为例,介绍如何通过观察瓷器的.胎质、釉色、绘画图案、器型等来判断其年代、产地和制作工艺水平。

  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件藏品(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实物或图片),并尝试描述其外观特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了解历史背景

  强调了解藏品历史背景对于鉴赏的重要性。以一枚古代钱币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研究钱币所属的朝代、政治经济状况、货币政策、铸造技术等历史信息,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枚钱币的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给定一个藏品主题(如某幅古代书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或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判断稀有程度

  介绍如何判断藏品的稀有程度,包括发行量、存世量、特殊版别、历史事件关联等因素。以邮票收藏为例,讲解一些特殊邮票(如错版邮票、限量版邮票)为什么具有较高的稀有性和收藏价值。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藏品信息,尝试判断其稀有程度,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实践与讨论(8 分钟)

  教师展示几件不同类别的藏品(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鉴赏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件藏品,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然后填写一份简单的鉴赏报告,包括藏品的类别、外观特征、可能的历史背景、稀有程度判断以及小组对该藏品价值的综合评估。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讲解和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收藏的概念、类别、价值以及鉴赏方法,强调收藏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一种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保护。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收藏类别,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其更多的知识和故事,并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小短文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或邮票钱币市场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亲身感受收藏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精美的收藏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文字介绍。

  实物藏品若干(如邮票、钱币、小型古董仿制品等),用于课堂展示和学生观察实践。

  相关的参考书籍、杂志和网络资源链接,供学生在课堂探究和课后学习时使用。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一些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要多运用实例和直观演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组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收藏文化的奥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收藏宝藏的魅力与价值。

【《收藏宝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收藏阳光教学设计06-23

宝藏短句文案_神仙宝藏句子10-16

宝藏的作文11-07

《收藏树叶》教学反思08-27

彩虹宝藏作文11-09

挖宝藏作文08-27

挖宝藏作文11-26

秋天的宝藏作文08-09

森林的宝藏作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