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1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计算并说一说出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2+5-7= 25-4+9=
18-8+3= 45+5-10=
教师:为什么这些算式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呢?(学生:因为这组算式没有括号,而且只有加减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运算我们又如何计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只有同级的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
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什么是同级运算?教师:在数学上规定加法和减法为同级运算,是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同级运算,是二级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识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还是从我们学过的知识入手。
(1)出示例1①(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道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指名读题。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3)列式、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要想求阅览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学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还剩多少人?)列式为53-24=29 29+38=67,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3-24+38=67,在这个综合算式里,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学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从刚才这个实际问题和以往我们的计算经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我们要怎样计算呢?
学生汇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为什么要强调没有括号呢?(因为有括号就会改变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是什么意思?出示:53-(24+38),这样的算式只有加、减法,能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吗?
学生齐读总结出的规律。
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所以这个规律还可以说成是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学习脱式的写法
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可以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在这个综合算式里,先算53-24=29,我们可以在算式的左前方写上等号,在等号的后面写出53减24的结果29。在29的后面把没有参加运算的加号和38照抄下来,和上一个等号对齐在下面再写一个等号,再算出29+38的结果67。像这样的写出每次运算结果的计算方法叫脱式计算。(注意等号的写法:要用尺画,大约5毫米长;上下两个等号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2.学习只有乘除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刚才我们总结出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的计算规律。除了加、减法,还有哪两种运算也是同级运算呢?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类推一下,如果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1)出示例1②
同桌交流:(老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多指几名同学说)
(3)计算例1②
掌握了运算规律,你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5)展评
(6)读计算法则。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总结出了只有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把总结的规律读一读吧!
三、巩固练习
1.哪些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在( )里画“√”。
32-30+16( ) 12÷(2×3)( ) 21÷3×8( )
45+10-25( ) 42-(6+7)( ) 6×6÷4( )
2.小法官,判一判。
3.用脱式算一算。
23+6-11 2×8÷4 72÷8÷3
4.计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比较脱式与直等式的优缺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学生完成后,教师订正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同学们在做些什么?
2,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3,怎样列式计算?
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反馈交流,总结运算顺序
分步计算:53-24=29 29+38=67
综合算式:53-24+38=67
总结:只有加减运算时,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77
总结:等号对齐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
48-8+17 15÷3×5
= =
= =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23+6-11 2×8÷4 72÷8÷3
= = =
= = =
(二)改错
①15-6+4②2×6÷3
=15-10 =2×2
=5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①小题是错的,应先算15-6.
第②小题是错的,应先算2×6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1,2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同级运算。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运用同级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需要计算的情境图片,比如超市购物结账、图书馆整理图书等。提问:在这些情境中,我们要怎么计算呢?
2. 引出课题: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二)探究新知
1. 呈现例题
展示课本上的例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 分析题意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下午有多少人,需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自主尝试
让学生自己尝试列出算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53 - 24 + 38或者53 + 38 - 24。
4. 讲解运算顺序
对于53 - 24 + 38这个算式,讲解同级运算(只有加法和减法)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53 - 24 =29,再算29 + 38 =67。
同理,对于53 + 38 - 24,先算53 + 38 =91,再算91 - 24 =67。
5. 拓展思考
再给出类似的只有乘除法的算式,如2×3×4,让学生讨论运算顺序,得出乘除法是同级运算,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2×3 =6,再算6×4 =24。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1)计算下列算式:
36 + 21 - 19
48÷8×7
(2)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
2. 提高练习
(1)小明有20元钱,买文具用了8元,妈妈又给了他5元,他现在有多少钱?请列出算式并计算。
(2)学校有3排杨树,每排6棵,又种了4棵柳树,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先让学生分析题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出算式并计算。
(四)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自己编一道同级运算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够运用同级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具体情境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同级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掌握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列出算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展示学校图书馆的图片,向学生描述:“学校图书馆新到了一批图书,管理员老师正在整理呢。上午运来200本故事书,下午又运来150本故事书,每50本放一层,一共可以放几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算式,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想法。
(二)探究新知
1. 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可能会有同学先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即200 + 150 = 350(本),然后再算可以放的层数350÷50。
引导学生将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200 + 150)÷50。
2. 探究运算顺序
让学生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思考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结合问题情境,向学生解释: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所以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
再给出类似的问题,如“商店里有5箱矿泉水,每箱24瓶,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瓶?”让学生列出算式(5×24)÷6,分析运算顺序。
总结: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无括号)
展示新的问题情境:“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年级植树25棵,二年级植树30棵,三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一、二年级植树总数少1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25 + 30 - 10。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算25+30 = 55(棵),再算55 - 10 = 45(棵)。
再给出只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例子,如“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为240÷4×6,让学生分析运算顺序,同样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计算下列算式:
36÷4×3
75 - 20 + 15
24÷6×8
48 + 12 - 20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练习。完成后,集体订正,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2. 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180千克,剩下的计划吃6天,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
(四)课堂小结
1. 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强调在计算混合运算时要认真审题,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书写要规范。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自己编一道同级运算的实际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同级运算的计算。
学会用脱式计算的方法书写同级运算的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经历自主探索同级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方法。
2.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同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新购进了一批图书,管理员老师正在整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书馆图书摆放情境图,图中有书架,每个书架有不同层数,每层放有一定数量的书)
2. 提出问题: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如“一个书架上有3层,每层放5本故事书,这个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等简单的一步计算问题,让学生口头回答)
3. 引出课题:那如果问题复杂一些,涉及到多种运算,我们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混合运算中的同级运算。
(二)讲授新课
1. 呈现例题
课件出示例题:图书室内,上午有23人在阅读,中午走了15人,下午又来了27人,现在图书馆内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3 - 15 + 27。
2. 探究运算顺序
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个算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可能有的学生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能有的学生会先算加法或减法,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对错。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只有加法和减法的算式,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计算呢?结合生活实际,比如同学们排队,先来了一些人,走了一部分,又来一部分,人数的变化是依次进行的,所以在数学计算中,这种只有加法和减法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 介绍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讲解脱式计算的格式:先写等号,把第一个数抄下来,然后计算第一步,将结果写在等号后面,接着把下一个运算符号和数抄下来,再计算第二步,依次类推。
按照脱式计算的格式,教师示范计算23 - 15 + 27的过程:
强调等号要对齐,书写要规范。
4. 拓展到乘除同级运算
课件出示新的例题:学校图书馆购买新书,每包有20本,一共买了3包,把这些书平均分给4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分到多少本?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列出算式:20×3÷4。
让学生类比加法和减法的同级运算顺序,思考乘除法的同级运算顺序。学生讨论后得出: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也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12 + 8 - 7
36÷6×3
25 - 17 + 32
48÷8×2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重点检查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格式是否正确。
2. 提高练习
解决问题:商店里有4箱饮料,每箱有6瓶,上午卖出了8瓶,下午又卖出了10瓶,还剩下多少瓶饮料?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说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 教师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2. 思考:如果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运算顺序会发生什么变化?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初步理解同级运算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运用同级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情境图(可以是商店购物或者图书馆借书等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例如:商店里,一个笔记本 3 元,一支铅笔 1 元,一个书包 20 元。小明买了 2 个笔记本和 3 支铅笔,小红买了 4 个笔记本。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
1. 解决问题: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自主思考,尝试列出算式:3 + 3 + 1 + 1 + 1(根据加法的意义,2 个 3 元和 3 个 1 元相加)。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发现可以用乘法来简化:3×2 + 1×3。
讲解:像这样的算式中只有加法和乘法,它们属于同级运算(因为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让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出结果:3×2 = 6,1×3 = 3,6 + 3 = 9(元)。
2. 解决问题: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列出算式:3×4。
讲解:这个算式只有乘法,是同级运算。
计算结果:3×4 = 12(元)。
3. 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个问题的计算过程,讨论:在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算式中,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得出结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三)课堂练习
1. 基础练习
计算:23 + 6 - 11;4×6÷3。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上黑板演示,集体订正。
2. 拓展练习
商店里有 5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卖出 12 个后,还剩多少个?
学生先分析题目,列出算式:5×6 - 12,再按照同级运算顺序计算。
(四)课堂小结
1.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引导学生回答:学习了混合运算中的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自己编一道同级运算的应用题,并解答。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7
课程主题: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即只有加法或减法,或只有乘法或除法)的混合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同级运算的混合计算,并得出准确结果。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级运算的混合计算方法和步骤。
难点:理解同级运算的顺序,确保计算过程无误。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备选)。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同级运算的概念,例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两样东西,一样是5元,另一样是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加法的应用。
提出问题:“如果小明还买了两支笔,每支2元,那么他应该再支付多少钱?”引出乘法的概念。
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将同一类型的运算(加法与加法,减法与减法,乘法与乘法,除法与除法)混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二、讲授新知
讲解规则: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示范例题:
例1:计算 7 + 3 + 5 = ?
引导学生理解,先算7+3=10,再算10+5=15。
例2:计算 4 × 2 × 3 = ?
同样,先算4×2=8,再算8×3=2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尝试解决简单的同级运算题目,增强参与感。
三、巩固练习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练习题,题目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同级运算混合题。
教师巡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纠正错误。
小组展示:选取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和解题过程,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总结提升
回顾知识点:总结同级运算的'混合计算规则,强调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
拓展思考:提出问题:“如果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为下一节课的异级运算做铺垫。
鼓励表扬:对表现积极、解题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所有学生继续加油。
五、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同级运算混合计算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完成,并签名确认。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进行同级运算的实例,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记录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易错点,以便后续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同级运算的混合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即只有加法或减法,或只有乘法或除法)的混合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口算和笔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练习巩固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级运算的顺序规则,即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难点:正确区分同级运算与含有不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物教具(如小棒、卡片等)
练习题卡
学生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故事,比如小猫和小狗一共有10条鱼,小猫吃了3条,小狗吃了2条,最后还剩下多少条鱼?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 - 3 - 2,并引出同级运算的概念。
二、新知讲授
1. 讲解同级运算规则:
使用多媒体展示同级运算的例题,如:5 + 3 + 2 = ? 和 8 - 4 - 1 = ?,强调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通过实物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计算过程。
2. 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卡片上写有简单的同级运算题目,小组内轮流解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巩固练习
1. 口头练习:教师快速说出同级运算的算式,学生抢答,增强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
2. 笔算练习:发放练习题卡,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类型的同级运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 小组互查:完成后,小组内交换练习卡,互相检查答案,讨论错误之处,加深理解。
四、总结提升
回顾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同级运算的规则,强调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
提问与反馈:鼓励学生提出今天学习中的.疑问,教师或同学给予解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
拓展延伸:简要介绍含有不同级运算(如加减混合、乘除混合)的基本规则,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册上同级运算的练习,要求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练习质量。
准备一个生活中的同级运算实例,下次课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标题:《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主要内容:
同级运算定义
运算规则:从左到右
示例:5 + 3 + 2 = 10;8 - 4 - 1 = 3
注意事项:细心审题,正确计算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同级运算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规则,能够准确进行无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规则。
运算顺序的.把握。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并应用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规则。
复杂同级混合运算的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黑板与粉笔。
练习题卡。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回顾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提问:在进行单一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2. 引入新课:
展示一个包含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子,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如何计算?
引出课题: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二、讲授新知
1. 讲解同级运算规则:
强调: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同级运算(加减或乘除)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举例说明:计算 3 + 5 - 2 和 4 × 6 ÷ 3。
2. 实例分析:
通过多媒体展示多个同级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提问: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同级混合运算?
小组汇报: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
1. 课堂练习:
发放练习题卡,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 集体订正: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的练习结果,集体订正。
针对易错点进行强调和讲解。
四、拓展提升
1. 挑战题:
给出一些稍复杂的同级混合运算式子,鼓励学生尝试解决。
提问: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2. 思维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混合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该如何计算?
引出下节课内容:混合运算不同级运算。
五、课堂总结
1. 回顾知识点:
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节课内容,思考混合运算不同级运算的规则。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同级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01-20
同级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11-24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03-13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11-08
《同级运算》教学设计04-16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3-27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17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17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