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节节虫》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节节虫》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节节虫》教学设计1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导入:(3分)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蝴蝶吗?那你们知道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思考:
①问:欣赏完了,你发现这些小虫都有哪些特点?
(它们的颜色很鲜艳,身体是由粗变细的,有触角和小脚……)
②问:除了这些特点,你还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它们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分头、胸、尾三部分。)
3、明确课题:
这些一节一节的小虫子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怎样做好一只新颖的有趣的节节虫。板书:节节虫
(二)亲身体验,探究方法。
1、出示范作(5分)
(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边玩边欣赏边交流节节虫是怎么做出来的?)
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每节间是怎样连接的?想不明白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把我们拆下来仔细研究。大家观察的真仔细呀!想不想知道节节虫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打开课本15页,讨论节节虫的制作步骤。
教师亲身示范(3分)
(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真谛,分析出方法和步骤。)
2、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想象。如:用乒乓球、酸奶盒、毛线球等做节节虫。用针线、双面胶,夹子、图钉等方法来连接。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3、大家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欣赏课本学生作品边看边想:你觉得他们的作品美丽吗?美在哪里?
(学生边欣赏边交流。如:我觉得这些作品颜色都特别鲜艳。我觉得这个用图钉的作品最美,它的材料用得很巧妙……)
(三)愉快表现,合作创作。(20分)
1、作业要求:今天,我们就用废旧的材料、多种的连接方法来制作一只新颖的节节虫。小组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谁做得妙,谁做得美,现在大家就可以动手了。
2、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愉快的创作。
3、教师巡视辅导。
4、早完成的小组在不影响别人创作的前提下到其他组欣赏,在心里面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成功展示,教学评价。(6分)
1、请组长来展示。
说一说:你认为他们的作品哪里最有意思?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学生拿作品上前,介绍自己组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有趣新颖的节节虫,看来废旧的东西还可以再发挥自己的作用。小朋友们也都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回家后,我们还可以再想想,还可以用哪些废旧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艺术品?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欣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位大家熟悉的客人。它是谁呢?点击蚕宝宝图片。蚕宝宝真可爱!那大家想不想看看它带来的亲友团呢?我们来点击“虫虫家族”,欣赏一下更多的虫儿,好吗?
(学生欣赏,并和同组的同学小声交流。)
2、引导思考:
①问:欣赏完了,你发现这些小虫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它们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分头、胸、尾三部分。)
②问:除了这个特点,你还发现什么其他的特点吗?
(它们的颜色很鲜艳,身体是由粗变细的,有触角和小脚??)
3、明确课题:
这些一节一节的小虫子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怎样做好一只新颖有趣的节节虫。板书:节节虫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蚕宝宝为节节虫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参与意识,驱动学生欣赏后思考、分析出其基本结构。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刺激他们的视觉和思维,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也为下一步进行作品装饰打好了基础。]
(二)亲身体验,探究方法。
1、玩
你们看,老师这儿也有几只节节虫。(出示范作)教师以节节虫的身份口述: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快乐虫虫,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啦。请大家玩的时候,猜猜我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好吗?
(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边玩边欣赏边交流。)
2、拆
快乐虫虫要考考小朋友们,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每节间是怎样连接的?想不明白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把我们拆下来仔细研究。(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真谛,分析出方法和步骤。)
3、思
通过刚才两个小游戏,你得到了什么启发?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方法和材料?
(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想象。如:用乒乓球、酸奶盒、毛线球等做节节虫。用针线、双面胶,夹子、图钉等方法来连接。)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4、赏
大家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点击“快乐虫虫”边看边想:你觉得他们的作品美丽吗?美在哪里?
(学生边欣赏边交流。如:我觉得这些作品颜色都特别鲜艳。我觉得这个用图钉的作品最美,它的材料用得很巧妙??)
[设计意图:学习是满足学生需求,并不断提升其需要层次的过程。学习活动化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充分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通过玩、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究制作材料和表现方法,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学得有趣、轻松、主动。思、赏两环节能促进学生对作品装饰方面得到创新的激发,发表自己的感悟、认识与见解,在交流中学到别人的优点,凸现自己的审美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的能力,是新旧信息的耦合过程。]
(三)愉快表现,合作创作。
1、作业要求:今天,我们就用废旧的材料、多种的方法来制作一只新颖的节节虫。你可以选择与人合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谁做得妙,谁做得美,将被评为优秀设计师。现在大家就可以动手了。
2、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愉快的创作。
3、教师巡视辅导。
4、早完成的小组在不影响别人创作的前提下到其他组欣赏,在心里面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怎样学才最有效?”那就是“体验与建构的统一”。创作中的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设计变得简单。在本环节中,以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发挥集体智慧的空间,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构建了“快乐虫虫”的思维链。增加了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们在“同客观事物的对话中,同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中,同自身的对话中”建构对世界的`认识,建构人际关系,建构自身的人格。]
(四)成功展示,教学评价。
1、请组长来展示。
(学生拿作品上前,介绍自己组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说一说:你认为他们的作品哪里最有意思?你最喜欢哪个作品?
(学生进行发言,评选“快乐虫虫”和优秀设计师。)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有趣新颖的节节虫,看来废旧的东西还可以再发挥自己的作用。小朋友们也都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回家后,我们还可以再想想,还可以用哪些废旧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自由表达审美观点,感受成功和乐趣,同时也让他们学会评价自己,获得了良好的自我认知。教师抓住其中具有生成意义的情感与思想火花,引导他们由此出发进行拓展性的延续思考,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与发展。]
《节节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课时
安排
共1课时
课题
第7课节节虫
教学时间
二(1)、二(2)、二(3)、二(4)4/11-4/17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讲授新课教学过程学生完成作业评价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准备上课。在教师指导下看书,分析并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节节虫的主要结构:头部、身体……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举例说明。欣赏优秀作品。分析草料的使用及制作方法。找出什么地方有创新表现。学生选择完成作业的方法,交流设计方案。学生完成作业。个人或合作完成。学生参观作品,评价作品。稳定情绪,准备上课。激发制作兴趣,初步了解节节虫的外形结构和基本特征。
了解自然界中的昆虫。了解节节虫的结构和特征,与自然界昆虫相联系,对照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用材料和用具。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明确作业要求。按要求完成作业。启发学生设计构思,灵活巧妙运用材料,细致制作。加强交流沟通,巩固知识。
【二年级下册《节节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节节虫说课稿11-04
虫王节节日常识06-25
《绝句》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12-16
《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12-16
二年级下册语文《画鸡蛋》教学设计12-16
二年级下册课文《笋芽儿》教学设计12-16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1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看浪花》教学设计12-16
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学案设计12-16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