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9 02:27: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关资料

  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设法去掩盖。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教具准备:投影仪;《滥竽充数》的动画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插图,引导看图。

  师: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

  生:图上画了两个人。

  生:他们在一个大门口。

  生:有一个人左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右手伸手摸一个铃铛。

  生:不对,老师,不是伸手去摸,他是想偷去。

  师:对,那个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板题读题,释题。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三、自由读文。

  要求:

  1、自学课文生字词。

  2、找出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读一读。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2、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3、指明读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五、阅读课文,由结果和课后第三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学习。

  讨论:

  (1)为什么他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呢?

  (2)他在偷铃铛之前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六、联系实际讨论,明白寓言的道理。

  1、讨论:这个故事可笑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

  师:对,这个人明知有这样的结果还去做,真是自己骗自己,他被抓呀,活该!同学们,我们能做这样的事吗?

  2、引导学生明白寓意。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在明白寓意的基础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升华所学的道理:掩耳盗铃是一自欺欺人的傻事,千万别这样做。

  第二课时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师:课前,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有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课件:滥竽充数)

  3、师:结合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难点?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请同学们快速查字典,并据词定义。(点击显示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你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

  2、学生反馈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3、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个句子,什么叫“装腔作势”?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装腔作势”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引导阅读,合作填表。

  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你们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研究员吗?

  生:观察表格。

  师:谁来说说这张表的要求?学生反馈。

  是啊,我们在填表时,就是要多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

  4、追根究底,感知寓意。

  师:谁来汇报一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结果只好逃走)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师:读读这个句子,这个消息指什么消息?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体会?(个别读——集体读)

  师:还有哪个词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只好”——没有办法,无奈的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个别——集体)

  5、感情朗读,畅谈体会。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师:谁能象老师那样用一个四字的成语将启示概括出来。

  板书:真才实学

  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谈话非常的精彩,我想要是南郭先生这会儿能听到同学们的发言的话,一定会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的。我们的主持人更是让我佩服,我敢说崔永元象你那么大的时候肯定没你行,好好干。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握学习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

  3、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寓言成语复习。

  导入:上新课前,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听听题目要求:仔细听老师的叙述,同学们写出相应的成语。

  1、用句子描述成语的意思。(指明上台写)

  坐井观天:讲的是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见识少。

  亡羊补牢:羊接二连三的丢失,才想起修补羊圈。教育我们有了过错,要及时弥补。

  狐假虎威:一只狐狸接着老虎的威风作威作福。比喻仗着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2、小结:刚才所写的成语都是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吗?(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活的道理。)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打开课件,板书:30《寓言两则》)

  我们学习语文就应该这样,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又快又好。

  二、整体感知。

  1、从昨天的预习中,谁知道课文写了哪两则寓言?(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过渡:我们学习课文往往是从题目开始,让我们仔细地来看看这两个题目。当我们手中没有任何工具书时,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2、解释课题。指名解释“掩耳盗铃”的意思,这就叫逐字解释法。谁再用这个方法来解释“守株待兔”的意思?

  在学习中除了逐字解释法,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来理解词语?(师适机概括可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3、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来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表扬:“你读得真仔细!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小结:,联系上下文,运用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这就是一种解释词语的好办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经常使用。

  三、学习《掩耳盗铃》

  学习第二段

  1、课件示句子: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1)从句子中找找,他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抓住动作词语朗读

  (2)(示铃铛实物)瞧!这就是铃铛。指导学习“铛”字

  (3)面对他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想告诉他的吗?(引导学生认识到他的错误)

  2、过渡:咱们都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被人发现,那个盗铃人知道吗?从书上找找,那句话告诉了你?

  (1)课件示句子比较:

  A、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想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B、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想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自由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多了“明明”,能说明什么?

  (2)指导朗读,引读:他明明知道。他清楚的知道。

  3、(教师摇铃铛)听听,就是这清脆的声音,你能用个词来描述吗?

  (1)学习丁零丁零的读法,指导学习“零”字。

  (2)你还能说出那些描写声音的词语?(评价:看来同学们积累的象声词还真不少。)

  4、过渡: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办法去偷。

  (1)课件: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你们说这是个好办法吗?

  (2)可他认为是好办法吗?指导朗读,读出偷铃人沾沾自喜的样子。

  5、确实,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咱们连起来读一读吧。(读第二段)

  学习第一段

  1、过渡:我就不明白了,大家都知道会被发觉,他自己也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原因。(示第一段)

  3、指明读,你从那个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很想)指导朗读,板书:想偷铃铛

  学习第三段

  1、那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还是将手伸向了铃铛,可事实证明他这样的做法是错的。(课件示第三段)板书:被人发觉

  2、“没想到”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回归全文

  1、读完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适机板书:自欺欺人)

  (1)引导说出“明知故犯”:他很蠢,明明知道偷铃铛会被发现还去偷,这就是……

  (2)你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个人?(引导说“心术不正、自欺欺人”等)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平时,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

  2、过渡: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脑袋里住下了。谁能试着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读?(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全班读

  我们的朗读,只要抓住重点词语,就能把故事读得生动了。

  3、过渡: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现在我们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说说这个故事吧。指明上台讲故事,讲完后让讲故事的学生说说: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若能背诵,及时鼓励“你真棒!这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师接着引导“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四、明寓意

  1、这个盗铃人被抓后,站在主人家门前,羞红了脸,低下了头。如果你就是旁边的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

  2、这个寓言就告诉了我们(示课件朗读寓意)

  3.你还有什么想法?你可以用一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掩耳盗铃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3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这则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铃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定向、诱导

  ﹙一﹚诱导

  1、激趣导入

  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

  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3、放动画,听故事

  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整课题﹚。

  过渡: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2、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学会做人。

  二、自学、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的意思。

  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从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3、偷铃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

  4、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自学

  ﹙三﹚小组合作学习

  ﹙四﹚成果汇报

  1、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2、偷铃人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3、偷铃人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偷铃人这么做的: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三、讨论、解疑

  1、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2、预设: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道在犯法,却挺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四、反馈总结

  1、反馈学习:请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1)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2、总结:是呀,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让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掩耳盗铃

  小偷

  响←碰←铃◇铛→偷→捂耳朵→被发觉◇

  自作聪明,十分愚蠢

【掩耳盗铃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8-03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6-21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10-16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4-28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范文09-21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7篇08-11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10-23

掩耳盗铃的故事是09-01

掩耳盗铃的故事06-16

掩耳盗铃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