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2 23:20:42 炜亮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2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

  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

  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

  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

  (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高一语文《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关知识以及戏剧的一般常识。

  2、理清《雷雨》的人物关系,分析其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品味剧中周朴园鲁侍萍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2、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2、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知识储备

  A、 作家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中国现当代剧作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B、时代背景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出剧作。此剧写于1933年。剧本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从1894年至1924年这段时间。这个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社会加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人民革命的浪潮前赴后继,无产阶级日益发展着、壮大着,最终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它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广大的劳动人民依然呻吟在豪绅统治下,暂时处在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之中。这个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到来。曹禺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把他的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出时代的精神。

  C、文本要点

  《雷雨》剧情。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生下儿子周冲。他们与鲁家共居一地。鲁贵与四凤在周家帮佣,大海在其生父周朴园的煤矿上当工人,但两家各不相知。周朴园当年在包修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二千二百多名小工。从死者身上榨取了钱财,后来又不断地破坏工人的罢工运动,并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工。他独断专行,压制繁漪的个性,夫妻矛盾尖锐,视同仇人。繁漪苦闷抑郁,与周萍发生了乱lun关系。后周萍遗弃繁漪,又和四凤相爱,当繁漪获悉周萍、四凤要相偕出走,在绝望中当众宣布了她和周萍的乱lun关系,周朴园也公布了侍萍的真实身份。隐秘暴露,真相大白。四凤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冒雨冲入花园,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繁漪在巨大打击下也先后疯癫。周朴园孤苦伶仃。剧作在一天之内集中写了周鲁两家历时三十年的生活史,表现了新旧两种思想斗争和阶级矛盾,揭示了悲剧的根源。结构严谨,矛盾集中,戏剧性强,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基础知识

  1、生字

  涔(é):形容雨、汗、血、泪等不断流下或渗出。 谛(dì):仔细。 愕(è):惊讶;发愣

  2、词语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意气:文中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向下流。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规矩:(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拜望:探望长辈或领导(敬辞)。

  恩怨:恩惠和仇恨。多偏指后者。 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认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成功地表现了“周朴园”和“侍萍”个性特点的?

  子问题1:《雷雨》这个标题可否换成《两个家庭的悲剧》?请谈谈理由。

  子问题2:《雷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折故事的情节。

  子问题3: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的场面,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细读原文后,填写下表。

  人物: 周朴园/鲁侍萍

  个性化语言

  动作

  人物性格

  矛盾冲突

  子问题4:

  A、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子问题5: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的场景,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举例简要分析。

  子问题6: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课文小结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

  在戏剧艺术上,《雷雨》臻于完美之境。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它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丰满而复杂;它具有一种诗意之美,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起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

  课文所节选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可分为两个场面,地点都是在周家客厅里。第一个场面写周朴园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重逢并相认,第二个场面写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激烈冲突。周朴园、侍萍相认的情节是剧情很重要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对话揭示出两人年轻时曾经有过婚恋纠葛并生有两个儿子这个秘密,而这个秘密是全剧的关键情节。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则让周、鲁两家中的五个人之间初次发生联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因为激烈的阶级利益冲突,被完全忽略、消解了。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运用

  (1)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重善、执着进取(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七)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三)屈原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

  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五)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任务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

  针对疑问进行指导。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

  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着叙述自己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

  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

  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

  运用比喻。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

  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

  任务设计:

  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

  学生探究总结: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

  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③“鸷鸟”比喻君子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

  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

  任务设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

  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

  任务设计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

  ①句式的灵活参差。

  《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③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

  三、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三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0

  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高二语文组的各位教师在校领导和年级组的领导下,积极地展开工作与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认真工作,基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故与各位教师商讨,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景:

  1)课程名称:高二语文

  2)教材使用情景:《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

  3)本学期周课时:xxx)计划教学时数:xxx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唐诗宋词选读》:古代诗歌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教学一、二单元,让学生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及唐宋诗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整体把握诗歌形象、借助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提高鉴赏本事与审美情趣。

  《现代散文选读》:着眼于鉴赏陶冶”,“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经过现代散文的选读,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能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散文的一些一般性的文体知识,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作品的本事,对不一样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风格与艺术特色有必须的确定力,并且能将自我的鉴赏心得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学习写作散文评论与散文鉴赏文章;进—步理解散文的表达功能,掌握散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状物、议论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构思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文体意识,进行散文写作;进一步提高审美确定水平和自主阅读的本事,独立进行课外散文的选择阅渎,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当代散文写作的现象有自我的见解,从而在散文阅读与写作方面构成必须的基础。

  《写作》: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写中促读,注重积累。把思维本事的训练作为高中阶段读写训练的核心。进一步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重点训练生动、形象、传神的细节描述,增强文采;鼓励学生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力求文章立意高远。议论文写作是高二阶段的重心,训练中规中矩。思想正确,观点明确;语言规范、文从字顺;结构完整、思路清楚。

  2)教学重点、难点:

  《唐诗宋词选读》:

  1.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资料,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一样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现代散文选读》:抓住散文的线索,进而理清散文的结构,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高从课文中提取,筛选信息的本事。

  三、教学资料及计划安排: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帮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本事的提升,阅读本事要加强,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多读,多写,多记,多思考。

  2、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分析的本事。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必须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在课堂上能够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做题本事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够在鉴赏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仿写诗话,词话,扩写,拟写对联,改写唐诗宋词(如改为新诗,小小说,分镜头剧本)等精短文章的写作,也能够结合作品进行想像,赏析,评论。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处本学期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全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高考为行动目标,落实常规工作,扎实抓好基础落实,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及选修本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中要重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与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

  三.教学基本原则

  1.立足教材,服务高考

  2.探究创新,推进课改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对高二年级的要求;认真钻研新教材,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注重教学效果。

  2、做好备课组常规工作。 健全备课组活动制度,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认真完成自己的常规任务:备课、上课、批作业,评讲等常规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

  3、编制学案,精选试题。编订高二年级语文《古代诗词精选60首》和《文言实词120个词义探源》两个册子。学案编写注意课时化、问题化、参与化、方法化、层次化原则,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5、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教研活动方案,做到时间固定,主持人指定,主题明确,人人参与,研讨氛围浓厚,效果显著。既能解决当前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又可从中获得教研的方法,感悟教学研究的真谛。

  6、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本学期拟写大作文8到10次(含考试作文4次),课外练笔以写周记、日记为主。

  7、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8、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9、广泛开展课余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我组计划开展一些竞赛如“经典诵读”“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等。

  五、每周具体安排

  第1周

  制定计划,统一进度。

  集体备课:必修五第二单元(负责人:张文利)

  《归去来兮辞》

  第2周

  集体备课:第二单元(负责人:童荡)

  《滕王阁序》

  《逍遥游》

  作文训练: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评比

  第3周

  集体备课:第二单元(负责人:罗建新)

  《逍遥游》

  《陈情表》

  第4周

  集体备课:第一单元(负责人:苏兰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作文训练: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苏兰娇老师公开课) 第5周

  集体备课:第一单元(负责人:罗建新)

  《边城》《咬文嚼字》

  第6周

  集体备课:第三单元(负责人:苏兰娇)

  《说木叶》

  《谈中国诗》

  第7周

  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负责人:童荡)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为生物的社会》

  《宇宙的未来》

  作文训练: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童荡老师公开课) 第8周

  集体备课:梳理探究(负责人:张文利)

  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有趣翻译

  第9周

  集体备课:名著导读(负责人:童荡)

  《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第10周

  期中考试备考

  第11周

  集体备课: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负责人:罗建新)

  《长恨歌》《湘夫人》《拟行路难》

  第12周

  集体备课:第一、二单元(负责人:苏兰娇)

  《蜀相》《春江花月夜》

  作文训练: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第13周

  集体备课:第二单元(负责人:张文利)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孟浩然、王 维诗歌作品》

  第14周

  集体备课:第三单元(负责人:罗建新)

  《将进酒》

  《虞美人》《阁夜》《李凭箜篌引》(罗建新老师公开课) 第15周

  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负责人:张文利)

  《苏幕遮》《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

  作文训练: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张文利老师公开课) 第16周

  集体备课:第四、五单元(负责人:童荡)

  《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六国论》

  第17周

  集体备课:第五、六单元(负责人:苏兰娇) 《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狱中杂记》

  第18周

  集体备课:第六单元(负责人:张文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种树郭橐驼传》

  作文训练:如何写好应试议论文

  第19周

  集体备课:第六单元(负责人:童荡)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项脊轩志》

  第20周

  期考备考

  第21周

  期考备考、期末考试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2

  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内容来看,今年所选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实用性和趣味性都较强,有利于师生教学的进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为参考,将作出以下的思索与安排。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程的学习,它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又体现教材的品味,还选取了一些当代优秀的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在“经典性”之外再添一些“多样性”色彩。全书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各五个单元。由于时间的局限,我打算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精读部分的诗文,略读部分更多的是学生自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对诗文的赏析,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再创,要充分相信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教材教学的难度在于,如何才能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文的兴趣。鉴于此,我将打算在教学期间开展一次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和诗歌创作征文,适当的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对诗文的激情。

  本学期语文教学的综合计划:

  (1)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教学方法、措施:

  1、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放声朗读的习惯。

  (2)预习新课的习惯

  (3)记笔记的习惯

  (4)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5)思考和说话的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7)勤写勤练的习惯

  (8)整理积累的习惯

  (9)总结得失的习惯

  (10)书写清楚的习惯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3、抓住文本特点,教学侧重恰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4、古诗文、其他文言文阅读,重朗读,重基础积累

  古代诗文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部分障碍;课堂上,老师作重解决疑难字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吸收积累。强化朗读教学,强化翻译教学。文言常识的教学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5、鼓励学生口头交流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给时间思考讨论,鼓励大胆说话,大声说话。

  6、写作教学,每两周一次两课时作文训练。

  加强作文习惯训练,先审题,再构思,提纲好了后动笔。还要求记叙文入格。还注意其他作文素养的培养。

  7、鼓励学生作研究性学习探讨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1、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3)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其中有语言学家周祖谟的答案为“胡适之”,在当时得了满分。我们知道胡适先生在五四前后的戏剧性表现,之前提倡白话废文言,极力否定传统,抹杀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号召人们整理国故,研究国粹,走向新文学的反面,用其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陈教授自己的对句是“祖冲之”,也不失为优秀之对。

  3、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1、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何邪社会)

  由此可见,对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影响很大,人们用传统的对联写作规则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现实的.生活。

  四、阅读评价:

  从课题来看,应该着重从对联的奇妙的特征来讲,所以应该多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从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写作。但由于时间问题,举的例子有限就要求学生课后注意积累。

  五、课堂小结: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优秀、有趣的对联,还尝试着创作了对联,体会了对联的美妙之处。学习对联知识,能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和驾御文字的本领。因此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中国特殊文学,去感受它独特无比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具体表现迁客-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端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收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了解我国各省的特色!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xx、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xx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xx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15

  一、关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其次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管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到达了非常纯熟的境地。《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非常重要。

  二、关于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舞学生作共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局部的集中学习,有了肯定的古诗鉴赏力量,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喜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三、关于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关于教具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日,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会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危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模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尝

  1、诗歌中的抒情仆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严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妙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心、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予了对亲朋的美妙祝福。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衬托仆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净和美妙。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构造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仆人公的心情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__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假如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假如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进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进展临时作一完毕,一方面为下文的进展作一伏线,所以按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楚地表现了仆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仆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仆人公极度苦痛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仆人公的苦痛,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终两句除了表达仆人公黯然苦痛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期才有“终老”之“悲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1-04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3-08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7-14

高中语文老王教学设计04-14

高中语文《边城》教学设计04-16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5-29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03-0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通用04-19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10-17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荐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