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9 16:24: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

  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

  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

  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

  (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高一语文《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关知识以及戏剧的一般常识。

  2、理清《雷雨》的人物关系,分析其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品味剧中周朴园鲁侍萍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2、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2、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知识储备

  A、 作家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中国现当代剧作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B、时代背景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出剧作。此剧写于1933年。剧本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从1894年至1924年这段时间。这个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社会加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人民革命的浪潮前赴后继,无产阶级日益发展着、壮大着,最终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它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广大的劳动人民依然呻吟在豪绅统治下,暂时处在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之中。这个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到来。曹禺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把他的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出时代的精神。

  C、文本要点

  《雷雨》剧情。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生下儿子周冲。他们与鲁家共居一地。鲁贵与四凤在周家帮佣,大海在其生父周朴园的煤矿上当工人,但两家各不相知。周朴园当年在包修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二千二百多名小工。从死者身上榨取了钱财,后来又不断地破坏工人的罢工运动,并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工。他独断专行,压制繁漪的个性,夫妻矛盾尖锐,视同仇人。繁漪苦闷抑郁,与周萍发生了乱lun关系。后周萍遗弃繁漪,又和四凤相爱,当繁漪获悉周萍、四凤要相偕出走,在绝望中当众宣布了她和周萍的乱lun关系,周朴园也公布了侍萍的真实身份。隐秘暴露,真相大白。四凤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冒雨冲入花园,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繁漪在巨大打击下也先后疯癫。周朴园孤苦伶仃。剧作在一天之内集中写了周鲁两家历时三十年的生活史,表现了新旧两种思想斗争和阶级矛盾,揭示了悲剧的根源。结构严谨,矛盾集中,戏剧性强,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基础知识

  1、生字

  涔(é):形容雨、汗、血、泪等不断流下或渗出。 谛(dì):仔细。 愕(è):惊讶;发愣

  2、词语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意气:文中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向下流。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规矩:(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拜望:探望长辈或领导(敬辞)。

  恩怨:恩惠和仇恨。多偏指后者。 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认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成功地表现了“周朴园”和“侍萍”个性特点的?

  子问题1:《雷雨》这个标题可否换成《两个家庭的悲剧》?请谈谈理由。

  子问题2:《雷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折故事的情节。

  子问题3: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的场面,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细读原文后,填写下表。

  人物: 周朴园/鲁侍萍

  个性化语言

  动作

  人物性格

  矛盾冲突

  子问题4:

  A、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B、鲁侍萍对周朴园及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鲁侍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子问题5: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的场景,作者通过哪些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揭示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请举例简要分析。

  子问题6: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课文小结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

  在戏剧艺术上,《雷雨》臻于完美之境。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它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丰满而复杂;它具有一种诗意之美,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起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

  课文所节选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可分为两个场面,地点都是在周家客厅里。第一个场面写周朴园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重逢并相认,第二个场面写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激烈冲突。周朴园、侍萍相认的情节是剧情很重要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对话揭示出两人年轻时曾经有过婚恋纠葛并生有两个儿子这个秘密,而这个秘密是全剧的关键情节。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则让周、鲁两家中的五个人之间初次发生联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因为激烈的阶级利益冲突,被完全忽略、消解了。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运用

  (1)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重善、执着进取(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七)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三)屈原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

  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五)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任务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

  针对疑问进行指导。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

  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着叙述自已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

  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

  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

  运用比喻。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

  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

  任务设计:

  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

  学生探究总结: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

  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③“鸷鸟”比喻君子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

  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

  任务设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

  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

  任务设计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

  ①句式的灵活参差。

  《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③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

  三、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三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以领悟文义、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

  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核心素养

  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2、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没有诗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更庆幸的是,诗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诗里,我们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获得了性情上的陶治,更获得了心智上的滋养。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

  二、写作背景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三、作者介绍

  闻一多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四、题目解说

  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二、三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第五至第七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八、九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鼓励的呼唤。

  六、全文分析

  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

  参考:第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2、第二、三节,主要内容是?

  明确: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参考: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4、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现“三美”的。

  明确:

  (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

  (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

  (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先以感叹句的首节开始,转入以疑问句为主的次节,第三、四节的“不误,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上的节奏,接着两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八、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九、补充资料

  1、“三美”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2-17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设计03-17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03-09

高中语文《假如》教学设计02-20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1-19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5-29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7-14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2-13

高中语文《劝学》的教学设计12-28

高中语文《乡愁》的教学设计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