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状况。
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3.积累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二、简介文体
三、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四、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3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阅读课下注释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外见:表现出来。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六.找到通假字
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七、阅读课文并思考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八、课文分析
1.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4.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愚蠢、狂妄、浅薄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狂妄、浅薄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十一、练习
1.课堂练习: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2.课外练习:背诵全文。
3.韩愈用“千里马”比喻____,用“食马者”比喻____,表达作者____的思想感情。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马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策略
重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
2课时
教法教具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是情境引入我们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所借之物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爱莲说》《陋室铭》,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学生回忆背诵课文。二是预设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文体简介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朗读。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
(2)提醒学生朗读节奏。
(3)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翻译课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三、合作探讨,深层探究
1.齐读课文。
2.思考: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体验与反思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
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及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学生研讨。
教学后记: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它用力挣扎,汗水淋漓,还是拉不上车去。伯乐见了,就赶紧挽住千里马,泪流满面,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祗(zhǐ)骈(pián)。
3、学生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
2、全班交流:
⑴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⑵一词多义:
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B、食不饱:吃。
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B、执策而临之:马鞭。
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四、课堂小结
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这三字诀。而且,必须大声朗读,投入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基础部分。
3、课外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⑴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2、翻译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试着分析文章的结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字词 翻译课文 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儿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教师板书课题)
二、正音正字
祇(zhǐ) 骈(pián) 尽粟一石(dàn)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教师可带领同学多读几遍,结合课文内容讲清意思,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
三、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翻译课文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经过质疑解难疏通文义,最后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理解文中难懂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教师提示:
然后(在这以后)有千里马 故(所以,因此)虽(即使)有名马,祇(只)辱(辱没)于(在)奴隶人之手,骈(一并)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有时)尽粟一石 (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这)马也 美不外见(表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等同)不可得 (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指代千里马)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才,才能) 鸣之(无实在意义)而不能通其意 策(马鞭)而临之 其(难道)真无马邪 (大概,或许)真不知马也
附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五、背诵课文
要求在熟读课文并且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或速记、或互相检查,要求能当堂背诵。教师做适当地检查。
六、作业
1、将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完成练习二。
2、继续背诵课文。
3、完成思考题:
⑴ 根据标题所示,试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⑵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 试简述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
包括字词积累、课文翻译和朗读背诵。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导学: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
⑴ 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⑵ 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在预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交流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做出解答,教师应切实地做好点拨)
2、教师提示:
⑴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标题是《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爱莲说》。
⑵ 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⑶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这种写法我们还在《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课文中学过。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含蓄地表达中心,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三、重点研读
1、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 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⑵ 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⑶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⑷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首先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讨)
教师提示:
⑴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⑵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⑶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⑷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⑸ 其真不知马也。
将上述句子读一读,读出相应的语气来,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师导学:
⑴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当然要有观点,请大家从文章中找一找中心句。另外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也请大家说一说。(小组讨论)
⑵ 学生可能围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哪个是中心句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不妨让大家争论一下,进行思维和口语训练。
教师提示:
⑴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本文的着眼点却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经过层层论述,最后得出其真不知马也的结论,中心句当是其真不知马也。
⑵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一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第二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三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
(小组讨论,找出中心发言人课堂交流,不必统一结论,只要能谈出想法,提高认识能力就可以了)
教师提示:
在封建社会里,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难避免的,因而韩愈的希望更是难以实现。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当今社会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主要是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英雄因有用武之地而能大展宏图。
五、教师小结
韩愈的《马说》因其笔势犀利,表意恳切,文辞练达而传诵于世。其思想内容对封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有其意义。更可赞叹的是作者本人,他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谏,自强不息。我们不仅要从他的文章学到知识,更应从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六、作业
1、默写课文。
2、完成练习一、三。
3、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1、导语:世人常常感叹机遇不至,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难遇上一个欣赏自己的伯乐!于是,古之文人常抒发出不平之鸣,从屈原的《离骚》到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直到韩俞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幕时常相似的画片: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不令后人为之扼腕长叹!
在唐风的天空里,值得后人称赞的还不只是韩愈的“伯乐”“千里马”给人带来的震撼,更在于他这种“以文为诗”,诗文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他的倡导下,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风,而代以先秦两汉散文的特色,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震撼千年的影响,于是,一代大儒就在“古文运动”中诞生了;于是,在唐风宋韵中,又站立起了八个顶天立地的散文大豪!而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马说。
2、文体知识:a,关于韩愈字、作品。B,关于说,马说,什么意思?是马要说话吗?(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学过的还有《爱莲说》,以后还会学《师说》、《捕蛇者说》
二、朗读:
1、范读。
2、又到了单独吹竽的机会了,谁愿意吹奏一段。
3、其他同学点评他吹的怎样?优欠、有无问题。(调吹的准不,轻重缓急、情吹出来了吗?)
三、疏通文意:
1、下面请同学这样啊:对照注释及资料,口头翻译,可以同学间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2、(--分钟后):请同学们提出质疑不解处、困难处。例:策之、食之、鸣之(鸣叫它,对吗)
3、老师也提几个小问题来考考你:答案均板书在北侧
(1)找出文中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可以两个人一块儿找,比如“食”。明确:食(食不饱,力不足,吃;一食,吃一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能(虽有千里之能,本领才能;不能通其意,能够)策(执策而临之,鞭子;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2)找出有几个通假字:食通饲,见通现,邪通耶,祗通只,材通才。
(3)说说这三个之字的用法:策之、食之、鸣之(鸣叫它,对吗)
(4)说说两个其字的用法: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其1表反问语气,其2表感叹语气。几位同学试读。建议“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句号该为感叹号,哪一个好?给编辑部去一封信)
4、请一位同学通译全文。
四、文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
1、明确:其真不知马也。因为缺少了伯乐的眼光,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将会——怎样?被埋没。
五、找出被埋没的遭遇表现?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六、不认识千里马的人对千里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明确:曰,天下无马!……更荒唐可悲的是,还拿着鞭子站在千里良驹面前说,天下无马。作者发出了增样的感慨呢?呜呼……
七、作者仅仅是在写千里马的故事吗?
强调:人的故事:《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板书: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伯乐—比喻—识得人才的人
食马者—比喻—埋没、扼杀人才的人
托“其真不知马也!”的故事—托物言志(或)—言“埋没人才”的道理
总结: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揭露和控诉。
八、拓展延伸
那么,假如你将来也遭遇到怀才的情况,那么你会认同以下哪一种情况呢?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
1、毛遂自荐,锥在囊中,脱颖而出
2、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
3、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4、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
5、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
九、作业:背诵课文
结语: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生不逢时、知遇之难,今天,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不愁没有伯乐,只怕没有真才。我希望你们就是一匹匹真正的未来的千里马。能做到吗?(能!大声点,能!再来一遍,能!)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6
课文分析:《马说》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创造性学习法。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屏幕显示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三)朗读教学
初读课文,正音上口: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
(四)课文分析: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2)解决重点字词(屏幕显示)。
(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4)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5)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
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
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3)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
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5)思考巩固:
①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②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③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归纳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现象(屏幕显示)
(五)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
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六)品味意境
1、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2、第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讽刺。
(七)扩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了本篇课文,请你给韩愈写一封信,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7
【教学思路】
1、知识教学点:
⑴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⑵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⑴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⑵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
1、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中国,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作者介绍。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二、正音
学生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注音,划出通假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试领会课文内容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3、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4、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2、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⑴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⑵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⑷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⑸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⑹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⑴同桌间互相听读。
⑵指名学生朗读。
⑶全班学生齐读。
六、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4、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七、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八、课堂练习及中考链接
九、课外阅读
十、迁移讨论
以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的素质”
十一、布置作业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学习围绕中心论点反复论述的方法;理解通篇借喻说理的方法;感受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黑暗本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到北京某中学当数学教师时,竟然不会教书,以至积忧成疾。厦门大学王亚南了解陈景润,认为这是用人不对路,便让他回厦门大学工作,专心致志致地研究数学。陈景润不久就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一眼看出了文章中的奇光异彩,提议把陈景涧选调到数学研究所。1956年,陈景润到了北京数学研究所。在老一辈数学家的指点下,陈景润废寝忘食地研究,勇猛地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1973年春,他证明了(1+2),轰动了全球的数学界。人们赞誉说陈景润是个出类拨萃的人才,更敬佩举贤荐才的王亚南和华罗庚。如果说陈景润是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疾驰向前的千里马,那么王亚南和华罗庚就是慧眼识马的伯乐了。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问题,唐朝的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马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言杂文。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三、背景介绍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不平则鸣”,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教学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本质是对话和交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建构。为适应这一理念,本节课设计成三个模块。模块一:自我寻疑,与字词对话;模块二:小组合作,与文本对话;模块三:探究问题,与作者对话。
1、模块一:
自我寻疑,与字词对话。学生对照注解,阅读字词句,自我寻疑,自我解答,弄准字读,朗读课文。
2、模块二:
小组合作,与文本对话。小组合作讨论三个问题:
⑴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试对课文作详细分析。
⑵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提示:
⑴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⑵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喻指圣明的君主;说天下无马的人喻指封建守旧者。
⑶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3、模块三
探究问题,与作者对话。小组合作探究三个问题:
⑴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人们对马的认识?怎样正确理解韩愈说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足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
⑶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学生边探究,教师边提示:
⑴按认识论来分析,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第一性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第二性的。因此,就一般情况来说,应是先有马,再有人们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还有一个发现、饲养的过程,如果不能把千里马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挑选出来,只是一般地对待,那么千里马就被埋没,人们也就不知道它是千里马了。从这个意义说,识马是个关键。因此,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目的在于强调识马人的重要。
⑵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象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足取的。
⑶第一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第二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第三段终了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卑视,直抒了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六,请以“伯乐相马与毛遂自荐”为题,联系社会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议论文。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重难点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干具体事 物或形象中。
课时安排
l课时。
教学步骤
1.简介文体及作者。
“说”(见前文)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2.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③食(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3.教师范读全文。
4 学生朗读课文。
5阅读课文并思考:
①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6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1.字: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邪yé
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学生疏通课文。
五.翻译课文
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六.问题探究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七.拓展延伸
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观点:假如我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我会充满自信,积极为自己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虽然偶尔也会碰壁,但一定要有乐观的心态,不气不馁,即使官位低也要饱含热情造福一方人民,而不是怨天尤人。
八.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一)
论述中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二)
“伯乐”、“千里马”、“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九.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的知遇之难,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活于思想开放、有言论自由的新时代,可以做到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努力,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十.作业布置
1.生字及其注音、重点词语及其解释各3遍。
2.假如你是文中的前里马,你会对食马者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日记本上。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2、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来自榕江一所农村初中,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虽然乐里到凯里只有100多公里,但如果要骑马来这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咱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马”的文章吧。请翻开书第174页《马说》。(大屏幕显示)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在的杂文相似。课题可简单地理解为“说马”。(大屏幕显示)
2、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29岁才初登仕途,但为官路上受挫颇多,怀才不遇的思想极为强烈。(大屏幕显示)
三、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气,初步感知大意。)
2、学生齐读(目是让学生熟悉文句,进一步感知大意。)
3、学生思读,讨论理解
⑴ 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读课文理解文意,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出观点,看哪小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准确?(巡视备问)。(大屏幕显示)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一段首先提出论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提出自己观点:因“伯乐不常有”,“虽有名马”却“不以千里称也”是不可避免的。(即“千里马”常被埋没。)
⑵ 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说说论题中“伯乐”与“千里马”是什么关系?
明确:“伯乐”决定着“千里马”的命运, “千里马”依靠 “伯乐”生存。
⑶ 教师引语及提问:明白了论题中两者的关系,也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同学们继续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作者举例论述了“千里马”被埋没。作者认为,“千里马”没能表现出日行千里的才能,原因在于“食马者”不知马,因为他只用对待普通马的方式喂养千里马,千里马因“食不饱,力不足”,才能才被埋没。由此可知,“食马者”平庸浅薄。流露出作者的谴责之意。
⑷ 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明白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现在,我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想一想,作者又作了怎样的论述?
明确:作者在这一段还是继续写了“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而且还刻画了一个特写镜头──“食马者”“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更进一步地指出:“千里马”被埋没是由“食马者”的不知马造成的。在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食马者”的不知马简直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他不只平庸浅薄,还狂妄无耻!作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于是发出质问:“其真无马邪?”同时还作了肯定的回答:“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强烈愤慨。
⑸ 教师引语及提问:第二、三段都是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由“食马者”“不知马”造成的,这些内容是否重复了?
明确:没有。第二段是从千里马的角度论述的,而第三段是从“食马者”的角度论述的。
⑹ 教师引语及提问:谁能说说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先提出观点,“千里马”常“不以千里称也”,指出其命运的悲哀;接着从从千里马的角度论述的“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最后,又从“食马者”的角度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同时,斥责了食马者的愚妄,并以“其真不知马也”归结全文主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强烈愤慨。
4、学生齐读
目的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综合理解
讨论理解下列问题:
1、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是否只是就“马”说“马”?(大屏幕显示)
明确:不是。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现象,揭露了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
2、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明确:“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贤士,“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摧残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大屏幕显示)
五、明确: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摧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思想。
六、课堂收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只能到此为止了,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及典故,从而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在反复朗读、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寓意。
3、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用法)。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及老师的指导,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寓意。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体会其意义及作用。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自主探讨、教师引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由题目的“马”导入。
⑴ 与“马”有关的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走马观花,心辕意马,青梅竹马,马到成功,万马奔腾,龙马精神,汗马功劳,悬崖勒马,马不停蹄,千军万马,老马识途,人仰马翻”。
⑵ 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
⑶ 典故:“指鹿为马”,“拍马屁”,“露马脚”,“马虎”(老师补充)
2、“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杂文,用以陈述作者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属议论文体。
二、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华丽空洞的文风,推行“古文运动”,提倡文学改革,其散文风格遒劲有力,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坎坷,多次自荐屡遭拒绝,后又遭贬谪,使其有怀才不遇之感,为此写了“马说”,我们看本文作者多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事情?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点读(2人),其他人评价(从字音、停顿上)
2、自由朗读整体把握。
3、完整点读。
4、集体朗读。
四、疏通文章,初步感知
1、结合注意,疏通文意。注:边疏通边注意文言实词、虚词。
2、学生质疑,师生合作释疑。
3、教师与学生合作,重点理出“其”“而”“之”的用法。
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章中,“其”“而”“之”的用法
表转折:“而山不加增”
而 表修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并列:“黑质而白章”
承接:“何苦而不平”
代词,惧其不已也。 代词: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其 之 助词:相当于“的”
加强语气:其若土石何? 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医之好治以及为功
⑵ 概括本文中“其”“而”“之”的用法。
五、主题探讨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但作者只是为了写“马”吗?他的目的是什么?以马喻人。
2、讨论:千里马,喻指谁?伯乐喻指谁?
3、讨论: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的心情。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分析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千里马”的遭遇?
3、思考与练习二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04-08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10-12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12-11
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04-30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02-13
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01-22
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10-17
马说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04-16
关于马说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