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7 09:25: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想北平》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想北平》 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北平》 教学设计

《想北平》 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学习本文在对比中突出北平特点的手法。

  3、学习本文语言的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的特色。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和步骤:

  1、导入

  模仿幸运52,让学生在以下的叙述中推测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作者:

  1953年他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得到这个称号的直接原因是他创作了话剧《龙须沟》,他的另一部话剧《茶馆》成了他的话剧代表作,也成了中国当代话剧的经典。他是以写小说为主的,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他就是“老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想北平》。(顺便介绍一下老舍的原名、字、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2、题解

  围绕文题可设计如下问题:

  (1)从这个题目,你推测老舍的这篇文章至少是在哪一年之前写的?为什么?(1949年以前写的,因为北京在1928——1949年间称为北平)

  (2)这篇文章老舍是在北平写的吗?为什么?(不在,如在北平就无需用“想”了)

  (3)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写的呢?(1936年写的。老舍1924年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南下。由此推断,老舍是在山东写的这篇文章。这时距他离开家乡北平已有12年了,怎能不想家乡呢?)

  (4)有人题目中的“想”字似乎太朴素了,你能重换一个字或词吗?(在换词比较中体会老舍用词的通俗而又亲切真诚的特点)

  3、朗读全文(可按学号顺序朗读,朗读时完成以下任务:(1)将容易读错的字注音。(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出段意,同时看看作者笔下的北平到底好在哪儿。(3)在文中划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要求每段的段意用四个字概括,四个字中还要用三个相同的字,那就是“北平”、“真”)

  板书:一、(1—3)真爱北平

  二、(4—7)北平真好

  三、(8)真想北平

  5、讲析第一段——真爱北平

  提问:

  (1)文章第一小节老是强调自己知道的北平太少,这与想北平有关系吗?(反衬下文对北平的感情的深)

  (2)第一小节中最令人感动的短语是什么?(“我的北平”)

  (3)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北平的真爱的?(A、多处说自己爱北平而无法用语言说出来;B、将爱北平与爱母亲相提并论;C、写北平赐予“我”知识、性格、脾气)

  (4)文章第三小节说“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这句话中的“杜鹃”能不能换成“喜鹊”?为什么?(不能。杜鹃,又名杜宇、子规、蜀鸟。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因为杜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归家之念。这里要表达的正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用“杜鹃”甚为恰当。喜鹊是报喜的,用在此处不妥)

  6、讲析第二段——北平真好

  提问:

  (1)北平到底好在哪儿?

  (2)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北平的好的?(对比)

  (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北平的好的?

  板书:

  一好:杂而有边,动中有静(巴黎:旷而太闹)——气氛

  二好:匀调自然,不挤不僻(巴黎:好于伦敦、罗马,差于北平)——布局}(对比)

  三好:物产丰富,接近自然(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物产

  7、讲析第三段——真想北平

  提问:这个结尾仅一行文字,却很打动人,你认为这个结尾好在哪儿?

  ——照应第二小节的“我要落泪”;直抒胸臆,将感情推向高潮。

  8、语言欣赏

  前面读课文时要求大家边看边划出你所欣赏的语句,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把你划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欣赏它的理由。

  总结老舍本课语言的特点: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板书)

  9、20xx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北京的符号》欣赏。

  10、口头作文:我的南通真好

  (这是本人申报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时在南通借班上课时的教案)

《想北平》 教学设计2

  一、情景互动

  有一个地方,她就像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梦一般神圣、纯洁。她封存了我们童年美好的回忆,那里留有儿时稚嫩的笑脸。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无论我们是漂泊在外的孤独游子,还是功成名就的高官显爵,她始终都在召唤着我们,呼唤着我们的乳名。她的名字叫故乡。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是我们不离不弃的老母亲。

  (通过幻灯片或者一小段录像资料介绍老北京城的建筑布局、人文生活环境、自然风景,勾起学生对老北京的兴趣,使学生对北京特色有感性认识,让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由住校生长期在学校居住导入想家,调动出一个在外求学的学子对家乡的眷恋怀念,酝酿情感,燃起学生对家乡的那一种渴望,达到情感基调一致,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指导美读

  由于前面做的感情铺垫,接下来选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由教师做一下简单的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音,如:“差点事儿“”空儿”“白霜儿”等,把“京味儿”读出来。其他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老舍的笔下描写了北平的哪些事物?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说他爱北平,。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老舍先生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三、文章分析

  第一层讲述“我的北平”。

  该段统领全文,同时引出下文将要写的内容———“我的北平”。说明北平与“我的北平”之间的差别,“我的北平”算是北平的牛中一毛。“我的北平”仅仅是我所生活的北平,我所认知的北平,以及用我所看到的北平来书写我心中想念的北平。

  通过对比以下几句话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区分出“我的北平”与北平之间的界限“: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中一毛”。

  第二层,写我爱北平。

  将自己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但是这份爱又是难以言表的,很难真真切切地表述出来。老舍曾说过:“我一生起码有二十多位教师吧,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老舍对母亲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辽阔。这种看似很平常的比拟,恰恰道出了作者对北平故都爱得深沉与真切,爱得沉稳,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先生所爱的是与他心灵所粘合的一段历史,“……都积凑到一块,每一件小事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中,作者没有直接说有多么多么想念,文字里却无处不流露出这一份深情,朴实的描写平易近人。“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作为第三段的首句,表达了该段的意思。诗歌是传达个人感情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传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可惜作者不能像诗人一般赞颂北平。作为小说家的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北平,日日夜夜思念的北平,他愿意变成诗人,去歌颂、去赞美心中的北平,且引经据典,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现了自己对北平极度的思念。

  第三层,说出作者爱北平的理由。

  通过与“历史四大都城”的对比,重点突出北平的特点,北平的美,爱北平的理由和北平的与众不同。伦敦、巴黎、罗马中,巴黎更近似北平,但还是不如作者心中的北平。作者笔下的北平有多方面的特点:既复杂而又有边际,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北平的建设、布置、生活环境显得很自然,让人觉得很舒适;书多、古物多,“花草”多且廉价;生活贴近自然,给人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感,让作者享福。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以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强调自己对北平的爱。显然,这种对比是有失公平的,老舍向我们袒露的是一种直接的、不矫揉造作的偏爱。用这种直白的偏爱来抒发自己的思乡情,因为“她在我的血里”,北平留有他儿时记忆的温存,所以他想念她,想得要落泪。

  第七自然段作者以更贴近生活的笔调来写花菜水果,这正好反映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不图求更多,只希望能够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心理。如要写北平,可写的景物很多,但那时作者为什么唯独只写北京的老城墙、老胡同的院子和树,以及满院子廉价的花花草草?这体现了作者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只有那些融入到他的生活、他的血液里的小事物和景物才能载得起这么一份感情,这样的深情才是最深刻和真切的。作者描述日常生活的果果菜菜,却写出如此亲切、平易近人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功底着实令人佩服。

  最后一段以想念北平,想得落泪结束全文。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简简单单一句话,升华主旨,点明主题,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这是情到深处,不能控制自己想念北平的感情,于是就此搁笔。文章以“想北平”为题,如果只是“写”就会过于客观,缺少了作者的感情色彩。而“想”却有很大的不同,不仅点明了他与北京的亲近,还有那无尽的爱与念,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北平重在平铺直述,想北平重在思念,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并不仅是向读者展示北平的事物,还要说出它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文中作者常说自己爱北平,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呢?作者说不出来并不代表他不爱北平,只是爱得太深,无从说起。在人类情感的表述中,有的可以说,有的可以唱,但有的却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最后,在学习该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的艺术手法有:以小见大,表现思乡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一个文人的思维方式;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北京的一草一木、一城一墙,景中含情,借景抒情。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写作手法。

《想北平》 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想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

  3、细细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

  教学重点:

  细细品味老舍简练俗白、纯净亲切的“京味儿”语言;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想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8min)

  切入文题,直接导入。文题中,老舍在“北平”前用了“想”字,想想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或者换种理解,可不可以把“想”字换成“写”,或干脆就以“北平”为文章的题目呢,二者有什么差别?(提问,阐述)

  【明确】“想”说明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引出写作背景,穿插作者介绍。

  “想”这是一个表现心理情态的词,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或以“北平”为题目,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客观的描写,所以这“想”字更凸显出文章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怎么样的,而且还传达出作者对北平深挚的眷恋之情。

  【补充】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有《龙须沟》、《茶馆》,其中老舍凭借《龙须沟》而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毕生800多万字的创作,鲜明得体现了其“京味儿”的艺术特色,即是用提炼过的北京话来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

  写作背景:写于1936年,作者身在青岛,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加剧,北平已岌岌可危,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作者的民族危亡之感与思乡之情较之平日则更为强烈。

  【知识点】北平:北平是北京的历史名称

  杜鹃啼血:杜鹃,又叫子规,传说,古代有个皇帝叫杜宇,由于被放逐到山中,一个人很孤独,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悲啼,叫声凄惨,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常用来表思乡之情,这里杜鹃啼血是用来表示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5min)

  前面说老舍的语言充满了“京味儿”,“京味儿”实际上是指老舍的语言带有浓郁的北京话色彩,而北京话的鲜明特点就是儿化音与丰富的语气词,接下来,老师请两组同学(两组同桌,先自由后点名)朗读全文,希望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西西地品味出老舍这种丰富的语言特色

  三、点拨字词与词语辨析(到此,导学案前三部分内容结束)(5min)

  四、深入文本,讨论研习(25min)

  【问题一】请同学们先快速默读前三段,宏观上把握住作者的总体情感,接下来我们再深入地对它加以探讨

  【明确】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原文)。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一段,第一段作者想告诉我们些什么?—交代作者写北平的视角,即“我的北平”(原文中的话),“范围上的那点,牛的一毛”—对话栏中说到“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作者就是想通过追忆这种为他所最熟悉、融入自己最深沉的情感的北平来表现这种爱的.

  【问题二】作者既然用“说不出”来定义他对北平的爱,那么第二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形容这种“爱”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以母爱作类比来渲染这对北平的爱—“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落泪。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这种类比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么?这一类比形象且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

  【问题三】作者将对北平的爱与母爱进行了类比后,唯恐读者还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爱,所以作者在接下了文字中就试图向读者阐明他与北平的关系,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我之爱北平也近乎于这个……可是我说不出来!”,想想看,作者认为他与北平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用原文回答)

  【明确】血肉相连的关系。理由:北平“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他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的点点滴滴中有个北平,北平的点点滴滴中有个我。

  【延伸】故乡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这样,而我们之所以对故乡怀有如此深深的眷恋,不正是因为我们从故乡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中看到了自己一路渐行走来的身影么?故乡不正是我们记忆的根,或归宿么?

  【小结】作者是如何层层渲染这对北平所无法言明的爱的?

  1、写作视角:我的北平(作者对北平的追忆是为他所最熟悉的,自然凝聚着作者最深沉的情感)

  2、类比手法:将对北平的爱比作母亲的爱(为作者熟悉的北平,却道不出其中的爱,所以作者选择了以类比手法来传达自己对北平所拥有的那份不同寻常而又如此深沉的爱)

  3、阐明与北平的关系:血肉相连(作者又唯恐这种爱传达得还不够明晰,所以进一步阐明自己与北平的关系,以此确认自己对北平的爱不是虚无而缥缈的,而是真真正正地融化在血液里的刻骨铭心的爱)

  【问题四】作者说,自己对北平的爱是说不出的,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者已经饱含深情地渲染出了这种难以言明的爱了。那么,作者究竟是在爱北平的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4—7段,想想看,羁旅在青岛的作者追忆了北平的那些具体物象或特点来具体表现这种爱的?简单点儿,同学们可以顺着这条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即每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北平(环境、布局、物产)的哪种特点?

  【明确】第四段(小组发言)

  1、“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感到寂苦”,家是温馨的,巴黎作为家会感到寂寞、苦恼。因为要么“太旷”,“太旷”了寂寞;要么“太热闹”,“太热闹”了苦恼。

  2、“使我能摸着──……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用平平淡淡的语言描绘了城墙、水潭,水中蝌蚪,苇叶上的蜻蜓,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安适。

  3、“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动中有静”,这句是老舍讲述安适的北平中的热闹。不像一般人那样,可能会写××地方、××地方热闹,但全城会处于闹和静的和谐之中,在这里他以动静相生的“太极拳”作比,是不是更加形象而富有文学魅力呢?

  第五段(小组发言)

  1、“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使他们成为美景”

  这一段老舍写北京的布局怎么样?(原文中的话)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第六段(小组发言)“我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还不愧杀!”

  这一段老舍写北平的物产怎么样?丰富天然

  【小结】老舍通过写北平与巴黎等其它城市的比较,来凸显北平环境的自然温和,北平布局的人为中显出自然,北平物产的丰富天然,一句话就是通过对比传达出作者对北平处处“自然”(板书)的偏爱之情。

  【补充1】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之道不仅仅渗透在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之中,而深深地印刻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补充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的主体段落4—7段,老舍处处是将其他城市与北平作了比较从而凸显出北平所独具有的特色的。那么,这种用类似的或有差别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的修辞手法便是衬托,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说得典雅点儿就是“烘云托月”,而运用衬托这种手法可以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的鲜明特点

  【末段】华兹华斯说:“诗是情感最强烈的流动”,那么散文作为一种用诗的语言写就的文体,在情感最真、最深而不可抑制的时候,便产生了令人分外震撼的感动,请同学们西西体会老舍的情感并饱含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末段】读诗需要知人论世、需要以意逆志,我们对于文章的深层理解与把握也离不开这两种途径。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老舍写于1936年日本肆虐中国的时候,那么作为历史遥代呼应的今天,在这依然特别的日子里,老师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再次朗读最后一段,深刻地体悟一个饱含民族危亡之感的知识分子所具有那份对祖国的沉沉眷恋之情

  【艺术特色】

  1、京味儿语言。

  2、类比、对比的衬托手法。

  3、生活化的细节描写。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导学案上“课后延伸”的两个问题与“北平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作者为什么不写,却只写了一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在下一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想北平》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3.想飞的乌龟教学设计13篇

4.《想飞的乌龟》教学设计(12篇)

5.《想飞的乌龟》教学设计12篇

6.五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

7.三年级《我想发明……》教学设计

8.被命运碾压的北平车夫作文

9.校徽设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