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1 10:01: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

  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本曲,使学生初步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么是圆舞曲等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展开一定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 教师先弹奏一首圆舞曲类型的小乐曲,结束后提问:a刚才老师弹奏的歌曲每小节有几拍?b如果将这样的乐曲拿来伴舞也就是说将他看作一首舞曲的话,那它应该是一首四拍子的舞曲呢?还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

  总结:其实三拍子的舞曲有它自己专用的名词:圆舞曲也叫华乐兹(waltz)板书: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曲。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她的特点一般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速度为小快板。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也是欣赏一首世界闻名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我将同大家一起领略多瑙河上美妙的异域风情。

  板书:

  标题,作者

  2、作者生平

  在以前的音乐欣赏课上,我和同学们讲过,如果要较好的欣赏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如果条件的话,最好能了解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同样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欣赏这部作品,我也找了一些关于这首圆舞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首先是这首圆舞曲的作者生平。板书:作者生平。约翰。施特劳期[Johann Strauss]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于1825年10月25日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家的家庭里。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舞蹈音乐作曲家之一,他自己组织乐队,在国内外宫廷舞会、公园演奏,颇负盛名。老约翰原想培养自己的儿子当银行职员,但小约翰却觉得自己非常喜欢音乐,所以他就跟他父亲乐队的队长学小提琴,又跟一位捷克的作曲家学习作曲。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十五人的乐队当众表演他自己的作品,同他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了。1849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便负责领导他父亲的乐队,从此,他不断地创作乐曲,拉小提琴以及指挥自己的乐队,接受国内外无数次的定期邀请到处巡回演出。他演出活动的活动的最高潮,是在1872年到美国的访问,据说他在波士顿指挥十四场音乐会演出,音乐会在特地建造的大厦举行,可以容纳十万个听众,而演奏者竟有二万人之多,为此,安排了一百名指挥给他当助手,盛况确实可谓空前。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表现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2、在听辨、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感受、体会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理解乐曲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乐曲内涵

  教学难点

  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局部听赏,初步感受

  1、听赏乐曲序奏和第一个小圆舞曲,同时按组别完成不同的思考题:

  (1)乐曲节拍及速度、力度;

  (2)乐器及演奏形式;

  (3)旋律线走向、调式及风格;

  (4)乐曲情绪或音乐形象。

  2、各组依次回答听辩的问题。

  3、教师点评

  二、整体欣赏,进一步理解

  1、点题并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略)

  2、“圆舞曲”体裁及乐曲结构讲解。(“圆舞曲”又译“华尔兹”,是一种流传极广、种类繁多的三拍子舞曲,其节奏轻快,旋律流畅。维也纳圆舞曲源于奥地利北部和德国南部的民间舞蹈边德勒舞的音乐,由序奏部、组成主体部的三到五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组成。主体部的各个圆舞曲被依次乐为“第一圆舞曲”、“第二圆舞曲”……在每个小圆舞曲里都有各不相同的两个主要旋律,一刚一柔,一呼一应,像是一对性别不同的舞伴。《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就是由序奏部、组成主体部的五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组成的,每个旋律都十分精美,各具光彩,有的稳健,有的活泼,有的豪放,有的抒情,有的宁静柔和,有的热烈辉煌,当一个个小圆舞曲连续演奏时,就好像一串闪闪发光的钻石。)

  板书:

  序奏部 (一)(二)(三)(四)(五) 结束部

  3、小圆舞曲片段谱例分析、视唱。

  (1)圆舞曲(二)略

  (连续的隔两拍一休止,隔两拍一休止,继而六度大跳成一个上扬宽广的旋律,让人自然联想起圆舞曲一步两顿,左荡、右荡一转圈的舞蹈形象。)

  (2)圆舞曲(五)略

  (连续级进上行后又附点五度下行,给人以流畅、深情之感受,像是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歌唱。)

  4、完整欣赏全曲。同时学生思考:

  (1)在各个小圆舞曲的`衔接上,作者用了哪些音乐表现手段?(如节奏渐疏,力度渐弱,速度渐慢,转调,改变主奏乐器等等。)

  (2)作者在塑造小圆舞曲中的没音乐形象对采用了什么音乐表现手段?(如利用不同性质的旋律、不同类别的乐器等。)

  (3)序奏与尾声有何联系与区别?(尾声是序奏的变化再现,首尾呈上行走向的旋律,充满生机,奋发上进,而尾声奋进、欢乐的情绪,比序奏来得热烈、辉煌。)

  5、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三、作品简评,提高巩固

  1、学生思考讨论。

  (1)1876年的普奥战争,作为战败国的奥地利,空气沉闷,国民心情忧郁,而《蓝色的多瑙河》是那样的欢快激昂,充满生机。试想作者的创作意图何在呢?

  (2)试分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1)创作意图:唤起民众,振作精神,为追求自由、和平而舞蹈、放歌。

  (2)艺术价值:旋律优美,风格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典范,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喜爱。

  (3)社会价值:被奥地利人民称之为“第二国歌”;维也纳公园里有作者约翰。施特劳斯极其豪华的铜像;国际50周年和平纪念音乐节中,作者曾指挥近两千人的乐队、近两万人的合唱团演出过《蓝色的多瑙河》,这样的演出盛况,在西欧音乐史是罕见的。

  四、复听全曲,并让学生随着圆舞曲的节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根据特长学生可自由组合成若干组合。(有舞蹈基础的可成对成双翩翩起舞,节拍感强的同学可随着音乐划出乐曲的节拍,对乐器较熟悉的可模仿正在进行的乐器的演奏动作,对色彩敏感的同学也可用色块画画,擅长朗诵的同学可即兴配乐朗诵卡尔。贝克赞美多瑙河的诗歌,对节奏感受兴趣的同学可即兴编配节奏等等。)

  1、分组讨论表演方式。

  2、各组按小圆舞曲的顺序依次进行交流表演。

  五、课堂小结。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蓝色的树叶课件设计

2.蓝色的自由作文

3.蓝色的伞记叙作文

4.阳光里的蓝色作文

5.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蓝色巴士》

6.蓝色蛹作文

7.《点金术》的教学设计

8.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9.《乡愁》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