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天》教学设计1
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板书课题:秋天到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 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 蟋蟀对()田野对()红对() 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八月:天转凉、风变爽 秋天到 九月:鱼虾肥、瓜果香喜爱秋天 十月:枫叶红、菊花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画一画秋天。
《秋天》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能通过品尝、触摸区分一些水果。
2、知道水果有营养,喜欢吃各种水果。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带两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橘子、橙子、葡萄、梨、猕猴桃等等,每种水果洗净一些,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放在盘子里。
2、准备盘子放水果,人手一个小包。
3、水果照片。
活动过程:
1、随音乐 “摘果子”律动,引出活动。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许多水果怎么样了?(成熟、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摘水果,说说你在果园里摘到了哪些水果?
2、开“水果品尝会”,引导幼儿通过品尝区分水果。
教师出示切好的水果,请幼儿品尝。
教师请幼儿边吃边猜猜,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样?
初步知道水果的不同吃法:剥皮吃、连皮吃、切开吃等
请孩子将水果的原样放在对应的桌子上。
3、通过游戏水果店,鼓励孩子根据触摸到的水果特征来辨别一些水果。
我们摘了许多水果,那开个水果店吧,来买水果的小朋友只能摸不能看,要摸出自己需要买的水果,幼儿自选想“买”的水果,带上照片到水果店买水果。
请幼儿谈谈“买”水果的经过,你摸到想买的水果了吗?是怎么找到的? 集体交流后请幼儿将水果放在前边桌上并再次感知水果的特征,体验水果是多种多样的`。
4、拓展幼儿有关水果的经验。
除了这几种水果,你还吃过哪些水果?
引导幼儿发现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看照片让幼儿了解秋天丰收的水果有多种多样。引导幼儿了解多吃水果是身体健康,有营养,解渴,还有维生素c。我们每天都要吃水果。
5、延伸:有些水果还可以制作干果,有的水果皮还可以泡水喝、制作药、酿酒,有很大用处呢!
6、结束。
《秋天》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板书:秋天)
2、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在建国以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
(板书:北大荒)
3、齐读课题。
4、过渡:那么,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呢?
二、初读课文。
1、拼读生字表内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
huang bi xi lǚ yinhui jǘ jiang zi jin
北大荒 一碧如洗 几缕 映照 银灰 橘黄 绛 紫 锦缎
tou yang wen jia pang zhen
透明 (荡漾) 波纹 热闹非凡 豆荚 脸庞 榛树
ran shao ling
燃 烧 金黄 山岭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齐读。
3、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放课文录音,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读。
4、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怎样?课文用哪句话来概括?
齐读第六自然段。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全文共6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景色优美,哪几个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学习第一节。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学第5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思: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物产丰富的?
3、交流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等词。
4、练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碧紫燃。
3、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秋天》教学设计4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秋天》以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绘出秋天的特征。课文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读文、生活体验和观察图片等方式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 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重点是借助拼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一”字有三种不同读音,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读准轻声。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来读准音。
字形方面:
独体字的字形识记:
“飞”可以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识记。
“片、个”都是量词,可以通过说一说“一片( )、一个( )”。
“了、大”可以对比“子、人”来识记。
“气”可以采用组词的方法识记。
合体字字形识记:
“秋”可以联系枫叶、禾苗图片形象记忆。
“树、叶、会”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字义:重点是理解“树”和“木”有关,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初步了解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认识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了解木字做偏旁时,四笔捺变点。
(2)写字
本课4个生字,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重点写好横撇。“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联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加以区别。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2. 阅读理解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感受秋天的美丽。
②语言特点分析
课文语言生动,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孩子朗读。文中用到两个“那么”着力刻画出天高云淡的秋景,可以通过看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秋天的美景。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③课后习题分析
◆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
◆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要求是: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每个自然段的前面空两个空格。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本课课文和拼音单元所学的儿歌做对比观察不同,然后再数本课有多少个自然段。
3. 积累、表达板块
(1)积累部分
文中“片、个”都是量词,可以归类积累“一片( )、一个( )”。
(2)表达部分
拓展表达练习:结合插图和生活观察说说“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训练学生模仿课文语言说句子。
4. 综合学习板块
通过亲子阅读《秋天的童话》进一步了解秋天。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展现评价)
五、资源链接
1. 北燕南飞的小知识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初读课文,正音识字
1. 结合课题识字。
(1)出示三张图片(课件):黄叶飘零、大雁南飞、稻谷丰收。看到这些能让你想到哪个季节?(预设:秋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秋天有关的课文。板书:秋天
(2)齐读课题,结合字形特点识记“秋”。(课件出示图片:绿色的禾苗和;火红的枫叶和火字)结合图片描述秋天到了,田里的禾苗成熟了,热情的枫叶红似火,你们瞧“禾”遇上了“火”就变成了“秋”(课件演示禾字和火字慢慢靠近组成秋字)。试着给秋找朋友,组词。(预设:秋天、秋风)
(3)联系生活:秋天到了,你身边的'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一同走进书中的秋天。
2. 读文正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正音。
(3)指名读正音。
3. 集中识字。
出示带拼音词语(课件)小老师带读。
秋(qiū)天 天气(qì) 树(shù)叶(yè ) 一片(piàn)片 大(dà)雁 往南飞(fēi)
4. 重点正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和轻声。
(1)出示词语(课件):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都有“一”字但读音不一样)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排成个“一”(yī)字
(2)出示词语(课件):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指名读,齐读。
一个(ɡè) 一人 一只(zhī) 第(dì ) 一
(3)出示轻声词语(课件):范读、指名读。
凉了(le) 黄了(le) 来了(le) 叶子(zi)
(4)出示句子(课件):长句子注意读出停顿,先原句呈现,再加节奏线呈现。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过渡:看来生字宝宝难不住你们,现在还有个更难的任务,谁愿意来挑战。
【设计意图】
能够读准字音尤其是“一”的不同读音和轻声,落实课程标准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师的范读能够起到点拨的作用,小老师的带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区分段落,随文识字
1.认识自然段。
出示拼音单元学过的儿歌和本课课文(课件)对比发现什么?(预设:发现两首小儿歌前面都是对齐的,课文中的不是。)
一篇课文中,每段话的前面空两格就叫一个自然段。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序号①②③。展评,纠错。
过渡: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能够读准字音,还认识了自然段,现在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2.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方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②出示“气”(课件)。“气”是生字,谁能给它找朋友,组词?(预设:天气、气球)老师也给它找了几个朋友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生气、空气、力气(课件)。
③出示“树”(课件)。“树”是生字而且“树”字中还有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偏旁,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出示“木”和“木字旁”(课件)。这是“木”字,这是木做偏旁的样子,你发现什么?(预设:我发现木做偏旁变瘦了,而且捺变成了点。)出示词语和图片柳树、桃树、杨树(课件)。你又发现什么?(预设:我发现这些字都有木字旁,这些都是树。)那你猜一猜,木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呢?(预设:与树有关。)是呀,木字旁的多与树木有关。
④出示“叶”(课件):这个字里有你以前学过的字吗?(预设:有口和十。)(课件动画演示“口”和“十”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叶”)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口”+“十”就是“叶”字。学习新偏旁:口字旁。
⑤出示“片”的甲骨文
(课件),猜猜它是谁?(预设:是片字。)在古代“片”指被劈开的木片。出示“一片叶子”及一片叶子图和“一片片叶子”及一片片叶子图(课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叶子很多。还能说?(预设:一片雪花)
⑥齐读第一自然段,巩固生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②出示“飞”字理图(课件),猜猜这是什么字?(预设:飞)
③出示“会”(课件)。这个字由我们熟悉的两个字组成。学习新偏旁:人字头。
④我们将“会”字的云去掉加一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个”字。出示“个”(课件),你能这样说吗?(课件出示一个( )和苹果图)(预设:一个苹果)你还能这样再说说吗?(预设:一个桃、一个梨)
⑤齐读第二自然段。
3.识字检测,落实评价。
(1)巩固识字活动:小小树叶带回家。
出示写好词语的树叶卡片,读对了,就可以把树叶带回家。
(2)伙伴互相检测。
同桌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全部正确的在蓝线格旁画一个笑脸。
过渡: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那现在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4.整体朗读,巩固生字。
通过随文识字及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课标中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语境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加强字形、字义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既识字又学文。
观察汉字,指导书写
1.认识横撇。
2.学写“了、子”。
(1)通过观察,比较异同。(课件出示 “了”和“子”)(预设:他们都有弯钩和新笔画横撇,“子”比“了”多一横。)
(2)小老师讲解:(从整体观察字形、笔顺笔画和占格三方面讲解。)
“了”的弯勾压在竖中线。
“子”的弯勾压在竖中线,横从横中线起笔。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描红、临写。
(5)评价反馈(从正确、端正、整洁三方面评价),再练写一个字。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落实课程标准中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老师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复检字词,整体回顾
1.闪视词语:天气 树叶 一片片 大雁 往南飞 一会 一个(课件)
2.出示生字:树 叶 会(课件)指名读。这三个字里藏着昨天咱们认识的三个新偏旁,分别是什么?(预设: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
3.我们把这些词语宝宝送回课文中,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课文写了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在课文中圈出来。
(预设: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谁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对应的自然段的位置吗?
走进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天气和树叶的变化的?(预设: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2)天气凉了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预设:不是特别热也不是特别冷,是比较舒服的感觉。)那天气凉了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预设:会穿长袖。)
(3)不仅我们会感觉到变化,就连小树也会感觉到不同而发生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夏天的柳树和秋天的柳树图片)
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变化?(夏天柳树的叶子绿绿的,秋天柳树的叶子变黄了。)是呀,秋天来了,树叶黄了,这时候一阵秋风吹过,你看。(课件出示落叶纷飞的动图)
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预设: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指导朗读: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不是一片、两片,那是好多好多片叶子,谁再来读读?
(4)秋天来了,有的树叶会变成黄色,有的树叶还会变成红色,站在高处往下望。(课件出示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预设:我看到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预设:美丽、漂亮。)你喜欢这美丽的秋天吗?(预设:喜欢。)那你能试试带着这种喜欢的心情读读第一自然段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天空是什么样子,大雁又有什么变化呢?(预设: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大雁往南飞。)
(2)出示第一句(课件),指名读。谁能试着给“那么”换个词语?(预设:非常、很。)你们想看一看那么高那么蓝的天空吗?出示图片(课件)。
那么高,那么蓝的天空是秋天独有的景象。你能试着通过朗读读出秋天那么高,那么蓝的特点吗?指名读。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3)大雁有什么变化呢?出示第二句(课件),齐读。谁知道为什么到了秋天大雁会往南飞吗?(预设:因为天气冷。)指名读,范读,指名读。试着读出雁群一会儿……一会儿的变化。
补充资料和图片:(课件)
大雁往南方飞是飞去过冬,南方属于热带气候,比北方暖,食物也会比北方充足所以大雁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往南飞。在长途旅行中,雁群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和队形起到相互照顾的作用。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课文读到这里,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很美。)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预设: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美。)那我们借助图片来一起读一读1、2自然段,试着读出你的感受。(课件)是呀,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多么美丽的秋天呀,让我们不禁感叹,老师引读啊!(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接读秋天来了!
啊!秋天来了!
两个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赞叹,谁再来读一读。
结合生活体验,模仿课文说一说
1.秋天不仅天气、树叶、天空和大雁会有变化,你还知道秋天来了,什么会有变化吗?(预设小草会变黄,苹果会成熟)那你能这样说一说吗?出示:秋天来了,。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借助板书和图片背诵课文
1.看看课文变成这样子了,你还能读下来吗?(课件)
出示: 天气( ),树叶( ),一片片叶子( )。
天空那么( ),那么( )。一群大雁( ),一会儿( ),一会( )。
啊!( )!
2.我们看着图片来试着背一背。(课件)
3.老师要加大难度,看着板书来试着背一背。
观察图片和联系生活了解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落实了人文目标和语文要素目标。
1.学写“人、大”
①通过观察,比较异同。(课件出示“人”和“大”)(预设:大比人多一横)
②小老师讲解:(从整体观察字形、笔顺笔画和占格三方面讲解)
“人”的撇要从竖中线起笔。
“大”的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点起笔,竖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横中线下起笔。
③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④描红、临写。
⑤评价反馈(从正确、端正、整洁三方面评价),再练写一个。
综合学习
1.通过亲子阅读《秋天的童话》进一步了解秋天。
《秋天》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美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秋天的美。
[指导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美的情感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想象美的.图景,体验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感受,最终达到培养美的情趣的目的。
[设计思路]
一、单元回顾,诗情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这里有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有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还有梁衡所描绘的“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本单元课文里有没有对秋的描写呢?
(生背诵《三峡》中写秋的语句)
你还知道哪些写秋天的诗词?(生背诵)
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体验美情。
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
4、说说初读后,你感受到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合生发言板书:
栖息在农家里露珠、稻香、瓜果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冷雾、白霜
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蟋蟀(叫声)、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
诗歌每节以相似的句子结尾,构成了一唱三叹的美,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乡村秋景”呢?(讨论板书)5、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
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指导朗读:停顿,节奏,轻重,缓急,语调语气
总结: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硕,雾冷、露清、霜白,有秋虫低鸣,有蟋蟀弹琴,有溪水清冽,这样的秋天谁人不爱,这样的秋天谁不赞美。
6、那么你们能将这首优美的诗歌背诵出来吗?
当堂背诵,指背,齐背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有感情的诵读融合在一起了。
三、挑战美诗,学写美文。
1、何其芳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抒发了热爱秋天的情怀。我们每一个同学同样也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你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景象吗?在你眼中秋还美在何处?
(生交流)
2、我们不但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要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
3、全班交流,评点。
角度:
1、秋天特有的景物及特点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融情于景,寓理于景
四、总结:
同学们笔下的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的美吧。
四、拓展延伸,课后学习。
、比较课文和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
《秋天》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秋天》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 、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 、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 、请看书,听录音或师范读。
3 、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 、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 )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 )指导读。
(4 )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 、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 )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 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 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 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 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 )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 )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 、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 )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 )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 )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 )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秋天》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诗歌,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明白秋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巩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原野,和大自然尽情地拥抱,这节课,我们再去重温一下那美好的时光,好吗?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二、精读细品 感悟诗情
(一)指名读第1节,其他同学评议。
1、说说秋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
太阳更红更娇
2、生答,师板书:
空气更甜更好
(二)秋风是秋的使者,秋风来了,秋天也就来了,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
1、自由读一读第2小节
2、你知道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吗?
生自由说
3、那么秋风所到之处都留下什么痕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画秋天,大家都画了吗?指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图画。
4、学生自由说出秋风所到之处的变化。(看图说话)
5、同学们画得好,说得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3—5小节看看课文中的秋色图吧。
6、生自由读(3—5)小节。
7、女生齐读第3小节。
a、问:秋风来到哪里?(田野)
b、田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c、指名说。(理解:羊肠小路、肥膘)
8、男生齐读第4小节。
a、问:秋风又来到哪里?(果园)
b、果园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c、指名说。
d、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果园的变化?谁能说秋天里还有哪些水果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指名说。
9、全体学生齐读第5小节。
a、问:这次秋风又来到哪里?(山坡)
b、山坡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c、说一说:“一曲酒歌在心里酿造”是什么意思?
10、师范读第6小节
a、刚才同学们把秋风所到之处的变化说得真精彩,秋风吹到哪里,哪里就发生了变化,田野里、果园里、山坡、高高低低的庄稼啦,果树啦都显得很整齐,错落有致,所以在这里把秋风比作什么?
b、这些丰厚的礼物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怎样得来的?(农民种出来的)
c、有首古诗写得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丰收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它。
d、指导有感情地读。
(三)合作探究,回顾前文
1、学完这几个小节后,大家找到了“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的原因了吗?
2、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师贴图片。
4、小结
过渡: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觉得秋天怎样?你想对秋天说些什么?师板书:迷人的景色,丰收的景象。
(四)引导体悟 升华情感
1、指名读,评议。
2、为什么要捡黄叶珍藏呢?谁来说一说。
3、那么,你还可以说出用什么留住秋天?
4、齐读。
三、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这首诗写出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写得真好,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把你眼中的秋天描绘出来好不好?
《秋天》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二、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我会读〉黄澄澄、池塘、梧桐树、藏在底下、当做、催
2、轻声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选择:先来欣赏哪个地方的美景?
1、秋天的天空。
1)自由读,读后,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高、蓝]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多么)
3)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出示:我知道〉
天很高,很蓝。蓝天上飘着白云。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4)朗读。
2、秋天的.池塘。
在池塘的周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板书:落叶]
这些落叶实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同时贴上这些动物的图片]看见这些落叶,会把它当做什么呢?
1)自由读三、四两段,完成练习:
〈出示:我会说〉( )把落叶当做( )。
2)指名回答。[板书:——伞
——运动场
——电报]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喜欢谁就扮演谁,选择书上写你的那句话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采访活动:秋姑娘送给了你们这么好的礼物,你们难道不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小鱼:你想对秋姑娘或对这顶伞说什么吗?
蚂蚁:你呢?
燕子:你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内容?
5)想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请你模仿书中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我也会〉
有的落在(哪里?),(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
3、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三)小结,拓展延伸
秋姑娘送给我们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们准备回送给秋天什么礼物呢?
(四)作业
〈出示:日积月累:〉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去找一找描写秋天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秋天》教学设计10
设计简说:《秋天》一诗为写景之作,语言清新活泼、富有诗情画意。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因此,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绝妙的意境成为突破本文的关键。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品、绘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领会诗歌活泼自然的语言美,清丽温润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绝妙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绝妙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说“秋”
情景导入:(播放秋季美景图后)大自然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尤其是秋天,更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知道哪些咏秋的诗文呢?(生“引”秋)你眼中或心中的秋又是怎样的呢?(生“谈”秋)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都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让老师对秋也充满了憧憬与留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的美妙多彩吧!
二、读“秋”
1、有人说,读诗读出情感就必须懂得诗或懂得诗的情感。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告诉大家,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下文品味诗歌作铺垫。)
2、宋代词人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我要求同学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朗读时做到:①字正腔圆 ②有板有眼 ③有情有味(生自由读)
3、生自告奋勇选读诗歌片断,师生点评、指导。
4、师生齐读诗歌,再次感受诗歌的感情和节奏。
三、品“秋”
师述: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要真正领略她的魅力,不仅要读,更要用心去“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品秋论诗”环节。
1、师配乐朗读诗歌,生闭目聆听并展开想像的翅膀,尽量想像文中所呈现的画面。
2、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头脑中所呈现的画面或景象。(露珠、镰刀、瓜果、农家院;渔网、渔船;蟋蟀、牧童、牧羊女。)
3、在这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生品评、欣赏自己喜爱的诗节或诗句,小组交流后,师生共赏。)
示例赏析: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4、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练的语言给自己喜欢的诗节命名。(提示: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四、绘“秋”
师述: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自己理解到的秋天,肯定是件快乐的事。就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描绘心中的秋天吧!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呢?(绘画、写作、背诗文、歌唱等)
1、学生准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交流。(播放背景音乐《庆丰收》)
2、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延伸作业:
1、学习本文后,你收获了些什么?(可以从用词技巧、写作方法等方面谈)
2、充满感情和想像的阅读散文《秋之韵》,你会领略到秋天的另一种美。
板书设计 :
读
说 秋 品
绘
《秋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6个字。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的美丽。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认识9个字。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知道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3、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秋天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儿歌或诗吗?
2、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秋天?
3、(电脑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了。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笔圈出来,然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电脑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寻找 野外(是哪?) 蓝色的( ) 黄色的( ) 红色的( ) 到底
5、再读课文 ,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看看你在数话中会发现什么?
6、认识 :“ ” ? (电脑出示问号、引号。)
7、你能说一句话用上“?”号吗?
8、那课文到底有几句话呢?找5个同学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学生回答。
3、第一句。
(1)你从哪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
(2)“野外”刚才我们说过了是哪儿呀?
(3)老师带小朋友到野外寻找秋天,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是怎样?
(4)在读这一句话时应该读的怎么样?(高兴)谁来读一读。
4、第二、三、四句。
(1) 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2) 电脑出示三句话,指名读。
(3)为什么说秋天是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4)电脑加重: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5)学生回答。同时电脑打出: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 ?填空并读一读。
(6)你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5、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结: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电脑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
五、指导朗读、背诵。
1、看了刚才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配乐)
3、指名读。
4、老师给你3分钟时间,自己试着背一背课文。
5、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学习生字“王”。
2、笔顺跟随。(电脑演示生字笔顺)
3、师范写,生自己写。
流程图:
七、教学反思:学生在朗读课文上有所进步,对于问号的`语气读的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学会4个生字,能按田格里的生字正确书写。
2、学会背诵课文。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能力。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王老师 小文 是 小方 小力 寻找 野外
蓝色 黄色 到底 什么 颜色 呢 说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抽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二、新授:
1、出示“文、力、方”,指名认读,分析字形,组词理解。
2、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仿写。
(2)指导,评价书写。
(3)完成书写练习。
3、练习。
(1)说说,还可以填上哪些词?
蓝色的( ) 黄色的( ) 绿色的( )
(2)你还可以说一说别的颜色吗?
三、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 5、寻找秋天
蓝色
黄色 五颜六色 美丽
红色 色彩缤纷
………
四、教学反思:对于生字“方”的书写学生遇到了困难,第2笔写的不够规范。
《秋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加强预习力度,分层次检查词、句、段。
2、 重点学习第二段,分层次朗读,从读顺到读出动态美到读出颜色美。
3、 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教学设计:
一、拓展导入,加强感受
师:同学们,一提到雨,我们的脑海中肯定能浮现出好多有关于雨的词语,谁能来给雨找一找朋友?
生反馈:倾盘大雨、绵绵细雨、雷雨、暴风雨……
以第一段作为导入语导入:从同学们的词语中,我们领略到了雨的多彩多姿,今天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秋天的雨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进入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读准词语,把句子读通顺了。
生自由读课文。
1、检查三组词语: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轻轻地 香香的 甜甜的 厚厚的 油亮亮的
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 你挤我碰 争着 频频点头 勾住
a、 第一组颜色词指名读,正音。
b、 第二组叠词要求轻读“的”。读中说这组词的特点:叠词。朗读指导:使轻的更轻了,香的更香了,再指名读。
c、 第三组动词教学: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可以做动作的词语,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读好它。生加动作读词。
2、检查句子
师:下面的句子更长了,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了。
点击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总结:咦,大家发现了吗?这五句话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它包含了无限的情趣和韵味,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生齐读。
3、 有目的通读全文
导入:多么有趣的小诗啊,更有趣的是小诗里的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里,最有趣的还是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些话展开的。不信,让我们再去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再次有目的的读文。
三、品味语言,重点教学第二段
师:很有趣是吧,作者笔下的秋雨也有趣极了,美极了。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一段的秋雨最有趣,最美,我们用手势告诉大家。
学生反馈,教师发表意见:看来同学们都觉得第二段最有趣,最美了,老师也这么觉得,第二段确实很值得我们好好探究,好好学习。
1、 检查朗读
请几个学生指名读第二段,检查朗读。
2、 重点教学第二句话。
板书:五彩缤纷
生说五彩缤纷的意思。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要真正理解五彩缤纷,可不这么容易,不过答案就藏在第二段的话里面,你能找到吗?用“~~~~~”划出来。
师:你读懂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吗?
生反馈。
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比较读:a、不同的语言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用心去读读前半句话,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谈(把银杏叶当作了小扇子,把银杏叶写得更美了——指名读)
b、读读下面整句话,带给你的又是怎样的感受?
生谈,朗读指导(感受你的这份感受读一读)
a扇哪扇哪,你扇得真温柔,多像妈妈手中的扇子。
b扇哪扇哪,你的这把扇子现在握在了谁的手中?怪不得扇得这么有力(或轻快)。
总结: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扇,使原本静静的画面立刻动了起来,不但把银杏叶写美了,更把银杏叶写活了,相信这回我们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齐读。
3、教学第三句
同样的写法,同样能把树叶写美,写活的句子还有吗?
生读——谈感受——再读。
两句话合起来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4、教学四、五、六句
秋天还会把五彩缤纷的颜色藏在哪里呢?
生反馈:第四、五、六句话。(指名读后,教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了无边无际的海洋等),也可学生自己评价或谈感受,再次指导朗读。
5、理解后回到五彩缤纷
现在你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吗?生答——出示第二段全文
让我们注意这些颜色词,注意这些极富情趣,活力的动词,把第二段读好。
(此设计,品味语言,由扶到放,为下环节的运用语言作好铺垫)
四、 内化运用语言
出示图片:落叶,大雁,桂花树,石榴图片
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着课文中的样子向我们介绍秋天的美景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四道风景,同学们用上自己刚学会的语言,方法,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来介绍一下,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交流。
《秋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述能力、发散思维。(过程与方法)1.课前:使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剪报、上网、翻阅图书画册、明信片、广告宣传品等;查找资料或跟家长学会一句描写秋天的诗文、句子或词语。2.课中: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对秋天的观察、图片资料,体验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天。3.课后:用彩色笔描绘秋天;做秋天的游戏。(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会赞美大自然。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颜色。教学难点:感知、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秋天的图片制作课件;2.将学生查找的电子版图片制作成课件;3.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佳句、歌曲等,制作课件。4.写秋天的赞美诗。5.绘制学生填涂用的图案并复印。学生:1.观察秋天:校园里、小区里、街道上、公园里,秋天植物的变化;关注秋天的天气预报;对比秋天和夏天温度的不同;人们衣着的变化,什么时候感觉凉了?2.填写调查表。3.查找资料:秋天的图片;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诗句等,每人学会一句赞美秋天的诗句,或者一句话。4.捡树叶。5.带水彩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反思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板书:秋天
2.你怎么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秋天
3.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课前的观察和自己的体验,抓住秋天的特点。
(二)秋天的变化
1.过渡语:我知道,你们不仅看了,还记下了呢!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秋天还有哪些特点?数一数,看看你们发现了多少个秋天的特点?
4.不一样的还有什么?请补充。
5.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记录得也很详细。秋天到了,天空好像更高了,天更蓝了;白天越来越短了,温度越来越低了,衣服越穿越多了;菊花竞相开放;树叶慢慢变黄了、变红了,飘落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堆满仓,果实沉甸甸;大雁去南方了…
2.小组交流。
3.组长或代表汇报。
补充回答
将课前的调查报告在课上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三)秋天的颜色
1.学生资料交流:
(1)问: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谁愿意把你找来的图片给大家看看?
2.观看老师查到的资料:
过渡语:刚才那些图片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秋色,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在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秋天是什么样子的?除了树叶美,还有什么美?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课件。
3.看过这么多秋天的图片,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请你用手中的画笔来告诉我好吗?每个小组都有几个图案,请你挑选一个涂上秋天的颜色。
教师巡视
4.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5.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2)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
带着问题,欣赏老师提供的秋天图片。
分小组涂色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按组号顺序说。请1-2个小组发言。
秋天是五彩斑斓的。
将学生查到的图片资料贴在黑板上,秋天的颜色一目了然。
体验秋天的颜色
带着感受,用语言描述秋天的颜色。
(四)赞美秋天
1.过渡语:秋天太美了!你能不能用学过的课文、句子、古诗文,或者自己的语言来形容秋天?
3.你们说得真好!彭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赞美秋天!朗诵自己编写的小诗:
秋的赞美诗
彭松梅
是谁把小草染黄,
是谁让树叶变红,
是谁让枝条上挂满沉甸甸的果实,
是谁让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
是甘甜的美酒,
是壮丽的诗,
是动人的`歌,
更像是五彩斑斓的图画。
让我们赞美秋天,
赞美它的奇光异彩,
赞美它的绚丽多姿,
赞美它的硕果累累!
2.学生发言:朗读、背诵等形式。
(五)全课小结
1.提问: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你会用哪个词?将学生说得比较恰当的词写在黑板标题的位置。好,老师就用你们说的词来给今天的课起个名字。
美丽的秋天,行吗?
自由发言
发散思维训练
(六)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在一起谈论秋天,感受秋天,赞美秋天;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画秋天,做秋天的游戏。
三段式教学模式
机动环节(一)
秋天,大自然有很多小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究。比如:小虫子去哪了?树叶为什么变黄了、变红了?等等……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去调查,看谁能找到^答~`案?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的问题,并通过查资料,向大人询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动环节(二)
彭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打算送给你们。先请你们来猜猜我带来的是什么?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小的、扁圆形、表皮桔黄4534535aaa色、里面一瓣一瓣的、吃的时候要剥皮、味道酸甜……
猜对了,彭老师把秋天的果实送给你们,请你们下课以后洗干净手品尝。
学生猜
为后面品尝秋天的果实的教学打下伏笔。
《秋天》教学设计14
1 秋天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5、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过渡: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过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学习生字“秋、了”。
秋: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3.熟读课文。
4.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2.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
三、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秋天》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荒、灰”等十个生字,借助偏旁区分形近字“岭”和“铃”并能组词。体会文中表示颜色的词“银灰、血红”等,了解构词特点,并能积累类似的词语。
2、疏通课文,在读熟字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从风景之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丽。
3、学习课文1-2小节,从北大荒的天空色彩的丰富与多变来感受其美丽,并给予下节课自学指导。
4、指导书写“铃、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2、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1、品读文字,能从关键词中,读出北大荒天空的一碧如洗和五彩斑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荒”这个字型,你能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吗?(荒芜,荒凉,什么都没有)那北大荒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荒凉的地方,美丽的地方)正确,这不是矛盾了吗?
过去的北大荒确实是一个荒凉贫穷的地方,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辛勤劳作,默默付出,如今的`北大荒变成什么样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感受,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师范读)(美)
2、你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不要急,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课文)
3、1)、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
出示生字词
抖动大豆燃烧顿时
摇铃山岭明镜波纹
锦缎演唱白茫茫转眼间
学生自读,指名读,集体纠正,开火车读
2)同学们,有两个词语都有变化快,时间短的意思,你知道是哪两个词语吗?(顿时、转眼间)
3)“锦缎”你理解吗?(出示图片)锦缎是一种布料,它是用蚕丝做的,绣上美丽图案,摸起来光滑舒适,书上哪里提到锦缎呢?它指的是什么?(流云)这就叫作打比方,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还有哪些打比方的句子,看谁找的快!
4)这里还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自己读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银灰血红橘黄金黄(像金子一样黄)雪白、碧绿、乌黑、桃红、火红、天蓝
4、同学们生字词读熟了课文一定读得更好,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呢?(学生自读并思考)
板书:自然风光(天空小河原野)
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1-2小节
1、出示第一小节,齐读,北大荒的秋天来了。大自然正慢慢变化,有人说,走进北大荒你会被那里的天空吸引,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此时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天空一碧如洗,天空:蓝,干净,像被水洗过一样干净,清爽极了,水汪汪的,湛蓝湛蓝的。)放到句子中你能读好。
2、这一句中你还读懂什么?(
颜色丰富:银灰、绛紫、橘黄、血红(成语,五彩斑斓)
变化快:转眼间。
3、下节课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读读北大荒小河和原野的特点。
四、指导书写
岭铃
1、同学们,这两个字很相似,但是如何区别呢?(通过偏旁来区分,组词)
2、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旁边“令”的撇捺要撑开。
3、学生书写。
【《秋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教学设计10-19
《秋天》教学设计05-17
秋天教学设计04-12
精选秋天教学设计09-01
秋天-教学设计10-16
秋天教学设计08-29
《秋天》教学设计05-13
秋天教学设计07-01
秋天教学设计01-12
秋天教学设计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