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同学之间的讨论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学习难点:
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习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学习过程:
一、出示月色图,以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你们一定没少见。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二、自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字。
三、默读课文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五、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在朗读和网上资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国登月知识和中国“探月”计划
2、相关月球知识
3、人类未来的月球计划
七、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2
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意图:在《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上,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重点放在激趣和探疑这两部份。重在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探究、自读自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等。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能来给我们三(2)班的同学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欣,为了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一起朗读。
导入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请同学们自由的轻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什么时候?登上月球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汇报:
2、过渡: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所以他有了更多的疑问。
三、学习月球的不解之谜,鼓励质疑,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让你的同桌来读课文第3—6自然段,看看宇航员又发现了哪些不解之谜?并用笔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体会文中第七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
资料交流:同学们,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为了揭开月球上的奥秘,就让我们来开一次“科学发布会”,请同学们赶快拿出你搜集到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交流完后,提问:假如三十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做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1、课文后也列举了一些诗句,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请把你学到有关月球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
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对象分析:本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科普知识兴趣浓厚,而本课可读性强,趣味性强,要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不难。但要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一定要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但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资料收集有一定得难度,因此教学中主要以小组的探究学习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习惯。
教学目标:1、教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教育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约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2)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点拨法。2、学生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教学资迅媒体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数:共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计意图
一、回顾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回顾上节所学的内容。
观看课件,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课件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主学习,了解月球景色的奇异。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并用-----在书本上画称呼相关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一下月球,感受一下月球的奇异。
观看后指导朗读。
(二)小组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1、出示小组合作任务: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_____________;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汇报学习成果, 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3、师:除了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收集的月球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师先向学生展示几个从课外资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谜,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一)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独自思考: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在书上画线)
2、(1)全班交流。
(2)学生观看课件,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后感情朗读。
(二)小组活动,探究月球之迷
1、小组内认真读学习任务并合作完成。
2、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3、学生自由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月球资料和月球之谜。
1、课件出示月球环境录象
2、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任务
3、展示几个从课外资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谜
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
师: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假如有一天将一部分人移居月球上去,你觉得可以吗?说说理由,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从课外书上学得的知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教学环节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四、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学生从课文中学则喜欢的词语进行积累并抄写。
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22 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实验结果 月球年龄
简洁、清晰的板书是课程重点的最好体现。更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
奇 异
月球之谜 〈 〉 探 索
费 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观看月亮的图片:
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
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
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
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感受月球景色奇异
1、教师描述:
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4、激发想象,交流:
理解“荒漠、奇异”。
⑴ 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 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
(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 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 提问:
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
(板书:奇异)
⑸ 提问:
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
学法提示:
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
⑺ 指导朗读,师述: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 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
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⑼ 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三、学习3~6自然段,探索月球未解之谜,理解“费解”
1、过度:多美的读书声!月球真神秘!更多的神秘还在后边,不信你默默地,静静地读读课文3、4、5、6自然段,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在板书“谜”下打点)
2、师提要求:
然后,画出课文中的问句,待会起来读一读。
3、学生自读,勾画。
4、交流课文中的月球之谜,出示三个问句,指导朗读。
5、提问:
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多么令人“费解”啊!)(板书:费解)《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元日》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一堂课引发的教学思辨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翠鸟练习题嫦娥奔月 教学设计《美丽的南沙群岛》练习测评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6、教师讲述:
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捧起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指导:
读好感叹句,引导学生认识一句话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
7、提问: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8、提问指导学法:
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请孩子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勾画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默读勾画,交流学习收获。
9、体验感悟:
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进行德育教育。
四、激发兴趣,填补课文空白
1、师: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板书:探索)
2、引导猜想,师: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谜”进行大胆猜想,和伙伴说说。
五、课外延伸
1、教师给学生读报:
讲述:孩子们,现在你们虽然知识有限,可你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猜想开始。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还运用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老师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月球之谜的最新消息(出示报纸)这就是4月12日的《重庆时报》登载的消息,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外找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讲述: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类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请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讲述: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习作小练笔。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二 创设情境,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
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
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话)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
大家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是不是感觉他更神秘了呢?想去探秘吧?送给你们一些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好吗?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呀!它到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呢?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3-----7自然段,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4)、齐读月球之谜
4、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交流汇报:
三、合作学习、拓展延伸。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有一个科学的成果。有你们这些出色的探月者,人类移居月球建立月球村的设想一定能早日实现。
1、合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老师提供的资料)
2、交流:交流探究结果
3、小结:同学们月球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地球上的人多么希望能探索这些能源去造福人类,神秘的月球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四、总结升华、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月球之谜 令人费解 探索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资料,可以是月球的知识,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和月亮有关月亮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我们的近邻——月球。板书课题。
2、在小组内交流关于月球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可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小组长带领大家认读要认的生字。
3、开火车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展示朗读
1、学生大声朗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相机正音。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哪个字容易写错,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交流)
2、认真抄写生字词语。
五、抛砖引玉,课外积累
1、我国古代有许多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课后的四句古诗,学生练读、展示读、尝试背诵。
2、你还能找到和月亮有关的诗句吗?抄写在积累本上并把它们背会吧!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月球之谜》(板书、齐读课题)
二、在情境中感受月球的魅力
1、(月景、音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假如你就站在这月下,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想起了些什么?
师生交流。
2、我也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从古到今,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联系上下文,猜猜“遐想”是什么意思?
对呀,“遐想”就像我们刚才一样浮想连翩,想得很多、很远、很美。
3、既然是“美好的遐想”,那你想怎样读好第一自然段呢?指名读、齐读。
4、在第一自然段,你还想积累哪些词语呢?(交流)请你认真地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注意这些生字的写法。(出示生字:幕、临、悬、曾、奥、努)
三、自主读书,感受月球的神秘
1、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了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 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出图)这就是当年宇航员阿姆斯特郎刚刚踏上月球土地上的那只脚,他感慨万千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2、现在我们也来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奥秘。认真读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3、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顺势引导:了解月面景色;了解月球之谜,指导朗读。)
4、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里:(出示句子)
科学家往往是从一个事实中提出了一个疑问再进行探索。你能发现在这个句子中,科学家是从什么事实中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指名说)
5、我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四人小组先交流资料,再提出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用水彩笔写在这张纸条上。
6、上台交流并贴到黑板上。
7、小结:看到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我由衷地祝贺你们,因为科学从这里开始。(板书:?)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板书:……)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四、情境写话
1、20xx年10月16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成功返航,标志着我们航天事业的巨大胜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将登上月球!假如你就是中国登月第一人,当你打开舱门,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什么?心情怎样?放飞你的想象,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2、指名交流,教师评价。
3、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梦想成真,真正揭开月球那神秘的面纱!
五、课堂总结
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结束的时候,我要送给大家一个小礼物。你们看,月亮还有那么多美称呢!我们来美美地读上一遍。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见到这些名字,可不要忘记,它们指的都是月亮啊!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节课以“月球之谜”为“支点”,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广泛搜集资料,了解月球之谜,感受月亮文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情趣,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这节课,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说,随手积累的习惯、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乐于写作的习惯等。我相信,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生受益。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1、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
2、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的描述:
⑴ 知识与技能:
①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奇异”、“费解”等词语。
② 利用课件、网络资源,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自主地查看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
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课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的探索精神。
2、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说明: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月球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是求知欲强的学生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教师将事先做好的网络课件“月球之谜”放在校园网中。网络课件中设有五个部分,分别为“奔向月球”、“登陆月球”、“纵览月球”、“心系月球”和“探索宇宙”。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又包括了共学生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学习情境创设】
上课开始时,教师以一幅优美的月光图把学生带进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们乘上网络快车,自主学习、探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网络课件,创设一个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还利用视频录像,创设同宇航员一起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
教师让学生利用《月球之谜》网络课件,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内容并从网络课件中查阅其他有关月球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师让学生在网络课件中查阅有关月球的资料,查阅后,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互相补充。
3、教学结构流程图。
【课时分配】
1、第一课时:
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扩展。
2、第二课时:
指导写生字,综合性练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们做个猜谜的游戏吧。学生出谜语大家猜。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也给大家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是什么?
师:“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屏显并配乐:一幅优美的月光图)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
(学生汇报)
师:“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请进入‘奔向月球’。”
师:“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我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你们是否会认了。”
先带拼音读生字,然后去掉拼音让学生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屏显: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
2、接读课文:
师:“看来生字朋友是难不住你们了,我们来个课文接读吧,请进入‘登陆月球’。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看谁听得最认真。
(屏显: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
师:“听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月球的确有很多奥秘,现在就让我们乘上网络快车去进行我们的月球探索吧!”
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也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
三、借助网页,理解课文,拓展知识
1、学生自由浏览网页:
师:“课文多有趣啊,请同学们‘登陆月球’精读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进入‘纵览月球’和‘探索宇宙’。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究者。
2、根据浏览,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回到‘登陆月球’,通过进一步地阅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哪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学生随机进入课件的相关链接形象直观地加以理解。
如:学生回答第三自然段,要指导问句的朗读;回答第四自然段,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回答第六自然段,要强化问句的朗读训练;回答第二自然段,要指引学生了解“奇异的景色”“两名宇航员”“环行山”等,在了解这些重点词语时,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理解。
(屏显:宇航员、奇异的景色、环形山、……)
体现学生主体与老师的主导相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汇报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到的月球的知识:
师:“通过浏览网页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月球的知识?”
(屏显:学生汇报的内容)
师:“你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月球知识,课前的疑惑解决了吗?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4、观看视频录像,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屏显:两为宇航员登月的实况录像)
师:“月球,真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星球,想随着两位宇航员去月球上看看吗?那就出发吧。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那样困难,但也没有退缩,他们的探索精神多么可贵啊!”正像他们所说的虽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我们的祖国也成功地发射了‘神州五号’,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才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通过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与宇航员一起登陆月球,了解月球表面的样子以及宇航员的探索过程,共同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心系月球
(屏显:在宇宙中转动的月球)
师:“学到这里,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培养学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节
师:“你们的话让老师激动不已,你们的志向振奋人心,那就请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学习评价的设计】
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奥秘。
(2)学习课文在介绍月球时所用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知识。
(2)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动画片。(课件)
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对,是月亮,我们也把它叫做“月球”)板书:月球(课件)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孩子们,假如你就站在这月下,你们会产生哪些遐想呢?
同学们想得这么多,想得这么美,想得这么远,浮想连翩的,这就是“遐想”。那么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话,好吗?(课件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
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谜》
2、板书课题:之谜。齐读课题,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和资料袋:
⑴ (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⑵ 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
⑶ 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在书上找出来画上喜欢的符号)
⑷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在书上勾画出来)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
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⑸ 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
(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咦,他们是怎么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2、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⑴ 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三个实验? 研究出了些什么结果?(在书上勾画出来)板书:实验、研究(全班交流)
⑵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⑶ 在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⑷ 汇报交流。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找出来,画上喜欢的符号)(令人费解)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生说或者演示)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用摇摇头来表达;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
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课件)这么多谜文中用什么来表示? 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我们有很多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会背哪首?
还有很多这样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课件展示)(开火车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明月出天山,苍茫支海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课后收集一些感兴趣的月球资料与大家交流。
四、总结全文
月球是个神秘的世界,但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让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登月的研究员。板书:继续探索,解开奥秘
请全体起立,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遐想、实验、研究。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达到“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二、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当然,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是有缺陷的。在本堂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猜谜(月亮)
2、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记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或词做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用不同的形式。
3、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如:联系课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4、学生互测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检查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提到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一听。相互评一评。
3、生汇报朗读。
(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师范写易错、较难的字,如:
悬、奥、努等。
2、生练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⑵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⑶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⑷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解开?
是 否
向大家结识谜底,这个谜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解开?
如果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资料。
四、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深深吸引了我,他们爱思考,能想出还有许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真了不起!
看来,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这篇科普类文章,采用了登月行动的方式,把读书,答题作为奖励,激励学生,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安排分组自学、《春江花月夜》配乐、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月球相关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月亮妹妹非常爱美,喜欢穿新衣裳,可是她一会儿胖一会儿又很瘦,知道现在也没有一件衣服让她满意。这不,今天她又约了一位裁缝师傅。裁缝师傅来了,替她量好尺寸,就回去做了。没过几天,新衣服就做好了,拿来月亮妹妹一试,怎么也穿不进去,裁缝师傅只好拿回去重新做。这样重复了很多次,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月亮妹妹伤心的哭起来。裁缝师傅不解地问:“你怎么这么善变呢?”月亮妹妹哭着说:“因为我和地球哥哥要围绕太阳转,我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就时而胖时而瘦。”“原来是这样啊!”裁缝师傅想了想说,“我给你多做几套衣服吧!有胖的,有瘦的,有圆圆的,有弯弯的,当你变成什么样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太好了!”月亮妹妹高兴地笑了,天空也明亮起来了。
月亮在天文学中又称为月球,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这位月球妹妹,板书:月球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皓月当空的.情景
问:这样的夜晚美吗?这时候的月球像什么呢?
2、出示:月儿弯弯的情景
这时候的月球又像什么呢?
3、看到这两幅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又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好吗?
你们真是聪明,有一位大朋友和我们的想法是那样相似,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课本93页,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4、我们谁也没有到过月球,也不知道月球是啥样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月球表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启发学生多说)
5、月球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1969年7月20日,跟随两名美国宇航员到月球上看看吧!出示月面图,师解说:这里黑沉沉的,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是一片荒漠。
6、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吧!月球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吗?(奇异)
从什么地方看出月球上的景色很奇异?
a、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阳光。
与地球做比较,理解奇异
b、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抓关键词语“环形山”、“满是”理解奇异
c、月球上是一片荒漠。
结合第二句理解
把这种奇异通过读书展现。(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
7、这两位宇航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月球,他们还为我们带回了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板书)。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请大家分组自学相关部分。别忘了自学要求。
8、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3—6自然段;想一想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
9、学生分组自学。
10、汇报交流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a、月球上的尘土与地球上的有什么不同?对此,你又什么疑问吗?(强调:科学家也没有弄明白,这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b、还有什么不同呢?你能读出来吗?理解“没有明显不同” (强调:科学家也没有弄明白,这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c、指名读“这一连串实验多么令人费解啊!”
“这一连串实验”指哪些实验呢?
月球上还有些什么与地球上不一样呢?
d、这同样令人费解!“费解”是什么意思呢?这也可以称为“谜”,补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1、快速默读相关课文,加深对月球之谜的理解。
三、拓展
月球上只有这些未解之谜吗?(揭示省略号的作用)月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谜等着我们去探索,你知道哪些谜呢?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四、古诗欣赏
月球神秘而富有魅力,古人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赞扬它,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吧!出示诗句,配乐诵读。
说说你知道的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五、小结
(播放嫦娥一号登月的简短视频,解说。)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探月计划,如果我们好好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解开这些谜!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引入(课件)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二、遐想引入第1段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
2、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2段和资料袋
1、引入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
2、指导朗读
(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
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抽读)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
(4)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
(5)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3、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咦,他们是怎么走的呢?(一跳一跳地走)怎么会这样呢?
a、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真能干呀!你真会读书呀!
这个谜已经被科学家解释出来了,就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里,你们小声读读资料袋吧!现在明白了吗?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答案。
b、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读课外书)你多了不起呀!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也给了我们的答案,我们去读一读吧!
四、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
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
1、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1)全班交流
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
(2)科学家把尘土带回地球,做了第一个实验,是什么呢?接着科学家又用植物做了什么实验呢?最后科学家又对月球上的岩石作了研究,他们有什么发现呢?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3、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小组汇报。
(1)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b、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组内说组内补充
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6、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月球留给我们这么多未解之谜,才更加激发了人类探索它的欲望,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五、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学习还可以继续下去,课外,你想做些什么?
这一段时间,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许多关于月球的资料。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可以办什么小报呢?(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看图说话:
师: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学生说。
看到如此美妙的情景,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说。
老师把你们所想到的用一个词来概括──遐想
(板书:遐想)
师:在黑暗的夜空中,出现的那一轮月亮是那么迷人,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来读读这几句话吗?──自己练──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它?(自言自语,充满想象)──生说──指读。
2、揭题:
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这轮明月,总会激起无限的遐想。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
(板书课題:22、月球之谜)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
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学生自读。
反馈: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等会要请他评一评。
3、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
4、读通难读的句子: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注意不漏读“满”字,不读破句。)
三、精读品味
1、课文读通顺了,老师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反馈,媒体出示: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
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情况不同?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3、师: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月球之谜都打出来了,那你们看看,能给这些月球之谜分分类吗:
⑴ 可以按照登月前,登月后划分。
⑵ 可以按已解之谜,未解之谜分。
4、那登月前的月球之谜有答案了吗?你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⑴ 研读月球的奇异景色:
请同学们来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从这段话中读懂些什么?
① 我了解到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两名宇航员。
② 我了解到登月的时间是在1969年7月20日。
③ 我了解到月球的样子……
课文中有一个词来评价宇航员所看到的月球
奇异(板书)
你看到了哪些奇异之处?奇异在哪里?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请学生遐想)
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宇航员,你第一眼看到这样奇异的景像,感觉怎样?
(惊讶、奇怪、激动)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试读──指名读──小组读
同学们,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这之前,人们为了探究月球的真面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宇航员一脚踏上月球表面时,你认为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
(激动、自豪)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这是小小的一步,却是整个人类伟大的一步,它承载了全人类的.梦想,跨过了五千年的时光。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可宇航员们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媒体出示资料,请同学们来读读:
面对这么伟大的宇航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宇航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出示: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 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齐读: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⑵ 研读月球难解之谜:
登上月球,仅仅是探索月球奥秘的开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登上月球后发现的难解之谜:
媒体出示四个月球之谜。
你能根据课文猜想一下这些月球之谜的答案吗?
(板书:猜想)
这些难解之谜现在有答案了吗?你无法确定,老师甚至是科学家也无法确定,真是令人费解啊!
(板书:令人费解)
这一部分你准备怎么来读?
四、小结
月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也从未停止。随着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还有更多的月球之谜被提出来,但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同学们会加入到解开这些谜团的队伍中去,让月球不再有谜。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建立月球相关网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月球之谜。
(生齐读课题。)
2、复习,背诵月球相关的古诗词: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勾起了人们多少遐想,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赞美和牵挂,谁来吟诵?
(生吟诵相关古诗人)
二、了解月球,引入新知
1、师: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出示课件1,即人类登上月球的影象资料。
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⑴ 当学生答到宇航员行走很松时,出示课件2,即书上资料袋的第1段。学生齐读,明白其中的奥秘。
⑵ 当学生答到月面上的情景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段:
①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月球上奇异的景象。
②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了解“环形山”。
出示课件3,即环形山图片及文字资料,即书上资料袋第2段。
2、学生齐读。
3、想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的详细情况吗?
出示课件4,即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4、看完之后,你想说什么吗?
三、朗读感悟,引导探究
1、导入:
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勇于探索和实践,人类才了解了许多月球信息,课文就收集了其中几条。
请自由读第3、4、5、6自然段,思考:人类了解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里藏着什么谜?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用“_____”划出文中介绍的月球信息,用“ ~~~~”划出文中提出的不解之谜。
2、学生汇报:
汇报时相机引导学生补充第二个信息中隐藏的`谜。
(如:一样是植物,都生长有月球尘土里,为何它们的生长情况不同呢?)
3、合作读第3、4、5、6自然段:
生读信息,师读问题,包括自己补充的。(读出月球的神秘)
4、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感受到,月球太神秘了)
5、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月球的神秘:
生答,相机出示课件5,(这一连串实验……这又是一个谜)
指导读好感叹句,强化月球的神秘。
6、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第3、4、5、6自然段。
四、阅读拓展,读写结合
1、导入: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更让人感受到了月球的神秘莫测,月球之谜仅此而已吗?
学生可能会从两方面回答:
我在课外也收集到了有关月球之谜的资料,此时,引导学生交流资料。
我从文中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知道,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月球之谜没有列举出来。
2、同学们想了解更多的月球未解之谜吗?让我们走进校园网,进入“神奇的月球”网页,你会了解更多的月球知识。
3、学生浏览网页,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从网上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
5、仿写课文段落:
⑴ 小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看出你们对了解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了解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你能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学着课文的样子,在留言板上共同编写一段话并完成递交。
⑵ 学生编写作品;
⑶ 师生共同评议:
师:大部分组已经完成了作品,开始浏览其他组的作品了,你觉得谁的写得好?为什么?谁的还有不足?为什么?
(学生评议)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学习第8段:
师:你们的评价很有水平。同学们,这堂课即将结束,然而,对神秘的月球,你们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吗?(生:不会)
2、出示课件6: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最后一段。
3、小结:
师:老师相信,解开月球之谜,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你们已经懂得: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附课件流程〗
1、人类登上月球的影像资料。
2、课本后资料袋中的第一段。
3、环形山图片及课本后资料袋中的第二段。
4、阿波罗11号登月情景简介。
5、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6、句子:
这又是一个谜。
7、网页:
奇妙的月球。
8、课文最后一段。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e、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f、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h、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 二 课 时
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的板书设计03-10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0-27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08-25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04-05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04-19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01-0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02-26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新版02-26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篇11-06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三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