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龙》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了解舞龙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2.探索协同蹲起、拐弯等基本动作,锻炼臂部、腿部力量,提高协作运用身体力量的能力。
3.乐意参与协同舞龙游戏,体验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的成功感。2.在赛“龙舟”过程中两人甚至多人协调一致地活动,发展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事先观看过舞龙的精彩场面,了解舞龙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初步探索龙头、龙尾配合的动作。
2.节奏欢快的音乐、红绸制作的绣球一个。
活动建议
1.谈话交流,引起幼儿参加舞龙游戏的兴趣。
创设游戏情境:“端午节就要到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舞龙比赛,让我们先来练练本领吧!”听音乐,师幼一起做热身运动,重点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腰腹。
2.探索多人舞龙动作,初步体验合作舞龙要领。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位置站好,随音乐自由舞龙。
讨论交流:你在舞龙游戏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让龙腾飞起来?引导幼儿说出让力气大,长得高的小朋友当龙头,矮小灵活的小朋友做龙尾。
(2)幼儿自由调整位置,探索舞龙游戏人员的合理站位。
(3)探索整齐、协调合作舞龙的方法。
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舞龙人步伐整齐不掉队?怎样让龙像飞起来一样?幼儿说出办法后,试一试,探索最适宜的舞龙方法。
小结:舞龙时后面的舞龙人要跟紧前面的人,手里举起的拖龙棒跟随前面的龙身,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蹲起,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上下翻飞,做到左右协调,蹲起统一。
(3)随音乐游戏,重点练习左右摇摆、蹲起动作。
创设游戏情境:现在要拐弯了,大家要一个接一个,又快又稳地拐弯。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拐弯、左右摇摆、蹲起、原地颤动等动作。活动后及时放松身体四肢及腹部。
3.更换龙头,随绣球走,体验合作的快乐。
(1)请一名幼儿举绣球做指挥,自由探索舞龙动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创设情境:抢绣球活动开始了,大家可要随绣球舞动龙身。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尝试新动作,然后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动作练习丰富活动内容。
(2)两队进行舞龙比赛,合作设计路线图,避免互相碰撞。
小结:小组成员要保持动作一致,步调一致,尽量不要让龙尾掉队,齐心协力,才能快和稳。
4.创设“舞龙队回家”游戏情境放,随音乐做松整理活动。
《舞龙》教学设计2
一、指导依据
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初一年级把开展民俗传统项目──“舞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内容安排
1.舞龙的知识、技术和造形学习;
2.游戏“锣鼓喧天”。
三、课的步骤与设计
本课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结合课的.整个教学环节,在课的常规履行执行情况完全由学生骨干(体育委员)操控,避免教师单纯指挥,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良好的自我参与锻炼学习的兴趣性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
第二部分采用提问诱发学生的课堂思维、想象能力,把民俗舞龙与实际课堂练习紧紧相连,使舞龙的文化背景与课堂练习的走、跑、跳、转、蹲、摆?结合起来,同样达到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和效果。开展民俗舞龙,不但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提高,而且是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体现龙的传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三部分舞龙技术的学习,从舞龙的握、举、走的步伐和集体队列不同学习,在遵循运动锻炼循序渐进的原则上,让学生从简单动作开始,体会民俗舞龙与课堂技术学习衔接的连贯过程和全程技术动作练习,应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不同的技术学习中,让学生获得上、下肢活动的协调能力,发展力量和灵敏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部分在完成舞龙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舞龙动作造形中的编排与练习,应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动作造形编排上,完全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程度与认识进行创编。教师疏导总的编练动作(三种),在练习上进行点拨,建立课堂和谐、民主和共同学习的风格,培养学生的灵活性、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创新钻研的学习风气和团队协作配合的精神。第五部分游戏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乐器敲打与舞龙动作协调配合的节奏感,渲染舞龙热烈磅礴的活动氛围,使民俗舞龙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第六、七部分通过放松活动,使学生各项身体机能得到放松,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使整堂课在祥和舒坦的气氛中完成。
【《舞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喜欢舞龙灯
6.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7.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8.an教学设计
9.an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