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7-29 17:59: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九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九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简介】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

  二、【学情介绍】

  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会。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

  三、【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五、【教学重难点】

  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制作课件PPT

  2.学生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听) 1、 故事(心灵烛光)导入 (PPT)

  2、 顺势提问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读法

  3、 就课题质疑(预设:别人没想到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事?),相机板书在黑板右侧

  4分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思) 1、初步检查预习:召集;多音字:禁,曲,数

  2、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3、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巡查,点拔,学生齐读)(PPT)

  7分钟 放手让学生自学,练习默读;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填补式地概括全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直奔重点

  (拨—理)

  顺势衔接:小徒弟为什么赢得了画师称赞?

  A、找出三个徒弟画骆驼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和近义词。(根据《全程学练考》设计这一环节)

  B、分组讨论:画师说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自由说原因

  13分钟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课后作业积累词语;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解决学习重点

  四、升华主题,突破难点

  (理—悟) 画师是怎样称赞小徒弟的画的?

  1、 抓住关键词句诵读最后两段,深入体会。

  2、 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词语和最后一个反问句: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6分钟 诵读体会,

  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P46页的学习伙伴说说你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哪些事?(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或者说说你自己读过的类似故事,并且讲述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2、引读《买椟还珠》。

  3、教师推荐书籍。 9分钟 以读引读(结合学校“读历史故事,评书香少年”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故事)

  六、总结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1分钟

  七、作业布置

  (1)《全程式学练考》第12课

  (2)阅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历史故事,简写读后感(阅读评价表)

  (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完成课文中老师的考题(3号本)

  (4)按要求预习第10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加法含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看图列式。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铅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黄色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看课件学着试一试。师:一共有几枝铅笔?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2.摆圆片。教师出示幻灯片课件,演示摆桃子的过程。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生:1+3=4。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参照课件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图画。)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2、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题复习

  一首美丽的诗好像是一座魅力无穷的喷泉,不断地涌出智慧和快乐的泉水。从《快乐的节日》这首诗歌里首先冒出的是这些快乐而调皮的小泡泡,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字词,四个小组开火车认读,看哪列小火车开得既通畅又稳当。吹由祝贺希羽丰祖国敬度老地师 敢乐快祝贺 希望 祖国 自由 羽毛 丰满 勇敢 敬爱 度过欢快 老师 理想 歌唱 流淌 开放 鲜艳

  二、找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找四个同学起来开火车用快乐的语气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快乐?师总结:小鸟、风儿的热情,小溪、花儿的祝贺,祖国妈妈的温暖都让欢度“六·一”的小朋友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三、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一)第一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找同学起来读。

  2、让学生初步感知比喻句。师问:在这里作者说小朋友们像什么?(春天)还像什么?(花儿)为什么说小朋友像春天、像花儿呢?(小朋友穿着美丽的衣裳,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3、让学生理解鲜艳的意思。师问:我们除了说鲜艳的红领巾外,还说鲜艳的什么?(鲜艳的衣服、鲜艳的花儿……)

  4、教师通过渲染图画的美来体会小朋友过节时的欢乐心情,教案《《快乐的节日》教案》。请同学看,小朋友们穿着五彩的衣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了花园里,来到了草地上,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他们,这真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用一个词来形容。(美丽,幸福、快乐……)身在画中游的小朋友心情怎样?(高兴)所以,我们在读这一节的时候,要读出画中的美,读出小朋友心中的喜,要读出诗情画意。

  5、找两个学生分别起来读,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评价。

  6、找声音动听的女同学齐读这一小节。

  (二)第二节

  1、过渡:在快乐的“六·一”儿童节里,流淌的小溪,摇摆的花儿也高兴地跑来了,它们是来做什么的呢?找同学读这一小节。(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小节)2、花儿、小溪来做什么?(祝贺)它们怎么向小朋友祝贺了?(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师:是我们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是我们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感到怎样?(骄傲、自豪)

  4、找同学用自豪、高兴的语气读这一小节。

  (三) 第三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节,过渡:你知道是谁让我们拥有了快乐的“六·一”,幸福的生活吗?我看谁善于从课文中找答案。(祖国)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板书祖国)。

  2、师问:我们祖国妈妈的'名字叫什么?(中国)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大家一起大声说,我们祖国妈妈的名字叫什么?(中国!)

  2、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现四张图片,教师随机讲解。

  (1)这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

  (2)万里长城在我们祖国妈妈的身上蜿蜒盘旋。

  (3)第29届奥运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胜利召开。

  (4)祖国妈妈放飞了神舟七号,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们之所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我们身后由强大的祖国。

  3、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一小节?找一生起来朗读这一节。

  4、师:“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丰满”是说小鸟身上的羽毛长得怎样?(长、密)

  5、这一节主要讲了小朋友们远大的什么?(理想)你有什么样的理想?你想怎样报答给了你幸福生活的祖国妈妈?

  6、师小结: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努力,长大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7、再找同学带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充满激情地朗读这一节。

  8、找声音洪亮的男同学齐读这一小节。

  9、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咱们一年级五班的五十个同学像天使一样插着理想的翅膀,在空中越飞越高。

  (四) 第四节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四小节)让我们带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声情并茂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注意脸上的表情,高兴起来,笑起来。

  、男女同学展开朗读比赛

  1、老师从男女同学中各找四个同学有声有色地读课文给大家听,要读出诗的节奏,做到抑扬顿挫;要读出感情,要用自豪、高兴的语气去读。

  2、让我们一起鼓掌为女同学喝彩,因为女同学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

  、四个小组展开朗读比赛。(共计两轮比赛)

  1、每组读一小节,比赛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听得认真仔细,二是读得声情并茂。同学们要用心去读,用心去记,比赛结束后,老师希望你能背诵诗歌中的某一个小节。

  2、第一轮的比赛结束了,你记住了多少?第二轮的比赛马上开始了,赶紧想办法把诗歌的内容存进你的脑子里。

  3、比赛的结果是四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凝神聚力地去读,像四匹小马驹一样齐头并进。

  六、背诵课文

  1、找四个同学背诵课文,每人背一小节。

  2、全班同学齐背课文。

  、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它象歌一样美妙动听,唱出了小朋友心中的快乐。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给它谱上曲子,就成了好听的歌曲,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由《快乐的节日》改写的歌曲(出示动画flash歌曲)。请同学们起立,拍起你的小手,唱起来,跳起来,载歌载舞,我们同庆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预案:

  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1、引言

  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

  3、提出问题

  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5、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

  (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总结学习方法

  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8、揭示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总结学习方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考过程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

  2、思考解决方法

  (1)独立列式,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

  第二种:8×10=60(人)80×3=240(人)

  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

  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

  第五种:80×3=240人

  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

  [预设处理: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解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助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相同的做法,展示不同的算式。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

  3、课堂小结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判断出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补充问题并解答:

  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时: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与隔阂的原因,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老师主动沟通的能力,形成和谐师生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感受老师工作辛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社会。

  二、教学重点:正视师生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并应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实现师生和谐。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反馈教学法

  五、教学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欣赏蜡烛的图片并联系蜡烛的精神。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如何?由此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二)、对比引入师生间的矛盾:通过同学解读古诗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欣赏歌曲《谢谢老师》来说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引入‘师生之间也有矛盾’。

  (三)、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引入一个学生被老师误解的材料,提出问题。

  (四)、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导致刘浩气冲冲的原因有哪些?(同学思考再回答)

  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个大组代表‘刘浩’,另一个大组代表‘老师’,来出谋划策。看看哪个大组的同学讨论积极,回答得好。

  2、假如你是刘浩,你应该怎么办?

  3、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五)、问题延伸,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先调查一下学生中有多少人被老师误解并受到了批评的,然后请这些同学来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说的内容包括:

  1、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2、你当时有没有去解除这个误解?如果有,你是怎么做的?

  (六)、学有所思

  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刘浩的这个材料并思考:师生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哪些?先请学生回答,然后由老师做总结。

  (七)、活动设计

  辩一辩:老师的表扬对我的作用很大,所以学生只需要表扬,不需要批评。

  一二大组为正方,三四大组为反方,进行辩论,时间在十分钟之内。

  (八)、课后调查:请大家去调查你的老师,调查的项目包括调查表里的几项内容(调查表见后面的附表)

  (九)、老师总结

  七、板书设计

  师生之间

  一、师生间也会有矛盾

  (一)、正视师生间的矛盾

  (二)、产生的原因

  附调查表:

  调查的老师所教科目:___________

  每天工作时间:____________

  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 ____________

  她(他)对本班级的期望:____________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高兴的事:____________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烦恼的事:____________

  她(他)承担了:____________

  她(他)得到了:____________

  通过调查,我们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密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3:经历密铺认识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密铺图案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

  教学过程

  一、 情节设计:

  出示俄罗斯方块的动态图,引出密铺。

  观察图片,感知密铺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奇妙而美丽的图案,它们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平面图

  形拼成的。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五幅图案)

  2.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 想好的同学同桌之间议一议。

  3.你认为什么是密铺?

  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

  1.质疑牵引、激起兴趣。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形大家熟悉的图形。(课件出示圆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你们猜猜看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呢?

  2.鼓励猜测、大胆想象。

  师:谁愿意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的猜测一下?“

  学生大胆的发表各种猜测。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师:刚才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些猜测都对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来操作验证吧。

  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操作课件中的各种图形分别进行拼铺,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验证好的同学,可以把你的观点合同组的同学一起交流。

  4.汇报结果、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验证的结果。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平铺作品,并让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们发现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 生2: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对于他的验证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赞成他的观点吗?

  5.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师:老师也很赞成你们的观点。从大家拼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组图形中,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三、综合运用、创作设计。

  1.谈话牵引、激起激趣。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密铺,探索了密铺,接下来就让我们动手创作美丽的图案吧?

  2.动手实践、自由创作。

  “咱们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更美观、更新颖、更富有想象力。”

  学生动手设计,同组互相欣赏,说说自己的创作感受。

  3.展示欣赏、交流感受。

  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说一说创作的感受。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如下:说说你的作品吧。

  四、扩展提高、课外延伸。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简说:

  这个语文园地有四项内容,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学习目标:

  1、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2、读通、读懂简短的课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3、学习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才能,并善于和别人交流。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1、出示基本字:牙、令、皮、隹,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给这些字加上偏旁,学生上台板书。

  3、出示书上的内容,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4、展开想象,记住这些字。

  (二)看看说说。

  1、读学习伙伴的话,仔细观察图画。

  2、看谁说的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2、创设情景,理解意思。

  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二)我会选。

  1、读读“飘浮、飘扬”。

  2、启发学生想象“云、红旗”,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思考后填空,朗读填好的句子。

  (三)我会写。

  1、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藏在心里没有说,找个好朋友说给他听,好吗?

  2、展示例话,师生共同朗读。

  3、学生写心里话。

  4、交流学生作品,注重真情流露的作品。

  (四)我会读。

  1、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比赛读,当小老师读。

  3、讨论:为什么先生说韩愈是个聪明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一)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

  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二)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1、创设情境:大家看了这么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了这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小专家了。我们组织一个“动植物讲解团”,向别人介绍动植物,你们愿意吗?

  2、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一头大熊猫作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然后,咱们再学着大熊猫的样子进行讲解。(播放录音)

  我叫大熊猫,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别看我的体态笨重,显得笨手笨脚,实际上我却出奇的灵活。告诉你们,我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我还能够轻而易举地爬上树。哈哈,怎么样,我厉害吧!哪位小朋友要是不服气,可以和我比一比,看谁先爬到树的最顶端。

  3、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小组内练习讲解(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二、展示台。

  1、日记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摆出来参观,或是打印成册发行。

  2、中华鲟等资料可以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

  3、由于只有少数学生去过温州科技馆,可以让去过的学生说说所见所闻。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熟字加笔画”是一种有效的记字方法。

  2、积累ABAB式的词语。

  3、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5、重点练习相关的基本笔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并交流书写的感受。

  6、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达训练,鼓励学生敢于与他们交流。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的字、词、句的训练。

  2、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

  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

注重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练习卡。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感受并巩固“熟字加笔画”的识记方法)

  引导观察,发现规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带读:口、四、古、田、白、由。

  2、再读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后五个字都是给口字加上两笔所组成的。

  3、请你也来试一试。(及时鼓励、表扬组成其他字的同学)

  4、扩展训练:

  (1)试着给口字加上三笔或四笔。

  (2)小组学习:自己找可添加笔画的字。

  例:“日”加一笔:田、申、白、旦、旧……

  加两笔:百、自、早……

  (3)小组汇报。

  (二)词语超市。(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特殊形式词语归类积累)

 读中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词卡,指名带读。

  2、请学生再读:发现了什么?(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式)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听出了什么?(体会ABAB式词的强调作用)

  4、请学生自己练习读。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用到过这样的词语吗?

  丰富词语积累: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ABAB式词积累到“我的词语库”中。

  (三)选词写话。(口语表达训练)

 1、请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带读。

  3、教师带学生理解词语大意。(提示词语的使用范围)

  4、请学生自选词语练习说话。

  有兴趣的学生可选用两个或多个词语说句子。

  5、指名反馈。(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四)阅读欣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古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请学生再练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指名反馈。(配乐朗读)

  (五)作业。

 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请学生自读所给汉字。指名认读。

  2、学习“迟”字。

  (1)学生按笔顺自学“迟字”。(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后外)

  (2)重点指导写好走之旁。(三笔写成)

  (3)学生练写“迟”字。

  3、小组学习:观察其余的字。

  (1)重点观察,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二)语文生活。

  1、看图思考。

  课本第51页图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举着相机照什么呢?

  2、想象训练。

  小小的照片能记下美好的时刻。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

  3、小组学习。请学生介绍自己照片的故事。

  请小组推荐本组说的最好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指导,要求不要过高,说出给谁拍照,为什么拍照即可。

  4、请同学们动笔,把这个拍照片的故事试着写一写。(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写)

  (三)作业。把想象的内容写成几句话。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

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九篇

4.【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

5.【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6.【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

7.【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4篇

8.【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八篇

9.【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