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30 07:52: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学会论证,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明确论证的思维方向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同学们好,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和如何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我们的观点,以便学会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让我们的观点社会化。

  二、教学过程:

  (一)论证的概念

  【学生思考】

  什么是论证呢?

  【教师讲解】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认为:“论证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为什么接受它,以及别人为什么也应该接受它的理由。”

  (二)论证的三要素

  “一个完整的论证”有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1.阐明论证的论点

  【学生思考】

  对于论点应该有怎样的要求?

  【教师讲解】

  论点必须是鲜明的,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论点必须是准确的,要通俗地向读者讲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要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范围上的.解说、界定。

  2.明确论证的思维方向

  【学生思考】

  而要进一步论证;就要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寻找能够证明论点的论据;应该怎样进行关于“凭什么”的思考。

  【教师讲解】

  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我们都要按正确的思维方向去寻找论据。根据哲学中真理的融贯论、真理的符合论和真理的实用论,我们提出三个论证思维方向:

  第一,某一主张与社会公认的理论系统是不是相融贯一致的。

  第二,某一主张在社会实践当中,是不是符合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代表了事物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三,某一主张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

  【教师讲解】

  要运用合理的论证方式由这些论据推导出论点,从而让人们接受这个论点。论证方式是由论据到论点的推理形式。

  (1)归纳论证

  【教师讲解】

  归纳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一些个别或特殊性判断,结论是一般性原理。

  (2)演绎论证

  【教师讲解】

  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结论是特殊性论断。

  (3)类比论证

  【教师讲解】

  类比论证就是运用类比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

  (4)间接论证

  A.排除法

  【学生思考】

  什么是排除法?

  【教师讲解】

  排除法:又叫“选言证法”或“淘汰法”,这是一种通过否定与论题相关的其它几种判断,从而确定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

  B.反证法

  【学生思考】

  什么是排除法?

  【教师讲解】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自己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C.归谬法

  【学生思考】

  什么是归谬法?

  【教师讲解】

  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三、反馈与评价: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分析《拿来主义》中有一段论述,请回答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四、课后作业: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说明邹忌运用了那种论证方式,并简要写出其论证思维过程。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论证,论证的三要素,如何阐明论证的论点,如何明确论证的思维方向,并简要介绍了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和间接论证这四种论证方式。希望同学们学会论证,准确表达自我,让我们的观点社会化。希望我们短暂的逻辑之旅,能够帮助大家感受逻辑的魅力,彰显论证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概念

  阐明论证的论点

  论证的三要素{明确论证的思维方向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

  归纳论证

  论证方式{演绎论证

  类比论证

  间接论证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2

  本单元为活动单元。分为三个学习专题。专题一是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给出两个学习任务:

  1、分析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2、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专题二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给出的学习任务是之处所给案例中的前提和结论,简述其推理过程,并从中提炼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推理形式。专题三是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包括三项内容:

  1、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2、学会间接论证;

  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给出三个学习任务: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任务3、尝试写驳论文。本课完成的是专题三的第三项内容,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自我追问法,完善论述过程,使论证更严密,更深刻。

  重难点:如何使论证更严密,更深刻。

  一、环节一:生活中的逻辑。话题引入:我的同事说:无花果吃多了,太长肉了,这个国庆假期我胖了好几斤。教师指导:对于一个因果论证来说,要保证结论成立,它的理由一定是充足的。也就是说,要满足逻辑的“充足理由律”。如果有人对这个结论存疑,那么他首先会从哪里入手去质疑?如果我们要确保结论成立,也会不断地想要去丰富理由。

  引出活动1。

  活动1:如果你是我的同事,请试着展开一场自我追问,看看上述结论是否会有所改变。预设:我:国庆期间我吃了很多无花果,我胖了,可见无花果会增肥。反例追问:我吃无花果胖了。其他人吃无花果胖了吗?怎样证明天鹅是白的?证明的方式是所有,证伪的方式是寻找黑天鹅。

  追问:胖的因素有很多,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运动量,饮食习惯,个人体质。追问:有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无花果可以增肥呢?我:我搜索之后发现,成熟之后的无花果,糖分含量极高,占果实重量的15~20%,其中大部分都是葡萄糖和果糖,并且还含有较高的淀粉,因此,这种无花果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便可能出现肥胖。

  活动2:如果一定要以多吃无花果会导致肥胖作为结论,怎样表述更严谨?科学表明,成熟之后的无花果,糖分含量极高,占果实重量的15-20%,其中大部分都是葡萄糖和果糖,并且还含有较高的淀粉,因此,这种无花果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便可能出现肥胖。国庆期间,我吃饭和运动情况与平时差别不大,就是无花果吃的更多,然后我就胖了好几斤。而和我身边和我情况相似的朋友有很多。可见无花果确实是会增肥的,平时还是要少吃。

  小结:经过刚才的自我追问,我们发现结论在悄悄变化,从最初的直觉和经验,到现在通过加入前提使论述过程不断丰富,这个结论变得严谨可信了。这个小互动,我们初步体会到自我追问法在提升逻辑严密性上的作用。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引入,一方面降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追问对完善思维和准确表达的意义,初步感受自我追问法的好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运用自我追问法,完善论述过程,使论证更严密,更深刻。

  环节二:哲学家的逻辑教师从生活中的逻辑引入哲学家的逻辑,即苏格拉底的追问艺术。展示苏格拉底与拉凯斯的对话。

  问题设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苏格拉底是如何展开他的追问的?

  教师示范,学生树立追问的思维链条。

  总结:在这场对话中,拉凯斯是一位阐述者,苏格拉底则是一位追问者。我们知道追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批驳,譬如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展开的追问,他的目的是驳倒对方;另一种是自我追问,启发思考,不断完善,直至结论足够严谨。

  在这场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追问显然属于后者。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之问——始于怀疑,终于真相。这个追问的链条实际上呈现的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思维最终是指向写作的。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练笔:

  活动3:练笔:依据上述对话完成议论性语段,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要求:逻辑严密,200字左右。

  什么是勇敢?有人说,勇敢就是在战场上往前冲。不可否认,向前冲是勇敢的表现,但先撤退再包抄,以退为进,岂非另一种更明智的勇敢?也有人说,勇敢是坚忍不拔。如果坚忍不拔就是勇敢,那么做一千个俯卧撑也很坚韧,难道能说做俯卧撑就是勇敢吗?

  显然不是。那么勇敢到底是什么?冲锋陷阵、坚韧不拔、不计风险的`确是勇敢的特征之一,但却不是勇敢的准确定义。

  我认为,真正的勇敢不是鲁莽,它是一种以冲锋陷阵、坚韧不拔、不计风险为外衣,而以智慧为内核的优秀品质。

  第一层:承认合理。

  第二层:反例和归谬,否认对勇敢的偏颇理解。

  第三层:勇敢的定义,否定一部分,肯定一部分。

  小结:拉凯斯常有,苏格拉底不常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凯斯——感性、直觉地给出结论,需要在不断地追问下完善论述。苏格拉底不常有,但我们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假设苏格拉底是存在的,也就是开展自我的追问。

  苏格拉底之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自我追问法?

  (1)引入虚拟论敌,它的通常说法是“有人说”,“也许你会说”等,促使论证从平面走向深刻,富于层次性;

  (2)引入反例,发现逻辑漏洞,从而完善论证过程;

  (3)引入归谬法,指出现有论断的谬误,不断完善论证过程;

  (4)引入对比。我是这样的,别人呢?在对比中丰富。当然,“真理无法抵达,只能逐渐逼近。”我们的追问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只要在已有认知上多走一两步、两三步,文章的深度就不一样了。

  环节二设计意图:从苏格拉底之问这一经典对话追问法引入,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追问法的好处,能够运用追问法来完善论证。并且,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人应当坚持正义》也是取自《对话集》,体现苏格拉底之问的说理风格。本节课让学生提前感受了对话说理的魅力。

  三、环节三、练一练

  活动4:“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请试着运用今天所学的自我追问法,完成一个论述类语段,表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300字左右。提示:第一步,我们可以试着运用自我追问法激活思维。大家可以先肯定这句话的合理性,并能举出事例加以证明。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角度,通过追问法,向纵深处发掘,通过一步、两步的追问去丰富这个论断,完善论证过程。第一步学生构思与教师点拨。

  下面,同学们可以先交流一下,看看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采用怎样的自我追问法展开思考?譬如改变。是的,很多人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举出一组事例。如果仅止于此,那就是印证,而不是说理。

  但,改变是什么,可以变好也自然可以变坏。再举例。对比分析,为什么同样是改变,有的人让世界美好,有的人却让世界更坏。给出结论。

  第一层,先承认这句话的合理性。举出一二例子,承认很多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第二层,寻找这句话的追问点。但真的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吗?那些小人物,低到尘埃里的小人物,他们微不足道,何以改变世界。结论,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才可能去改变世界。

  第三层,反例,也许你会问,白芳礼老人不是小人物吗?为什么他会骑着人力车感动全中国?可见,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前提是你足够强大,或者你拥有足以感动世人的美德和坚毅。

  第二步:写作第三步:分组交流研讨,课堂展示

  环节三设计意图:思维训练的终极目的,是能够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去,让学生能通过自我追问法不断完善论证过程,丰富文章层次,最终实现论证深刻,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写前的交流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写作后的交流是通过碰撞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进行课堂展示。

  四、课堂小结总结简单议论文的两个误区:

  一是思维感性化,依据直觉、经验做出判断;

  二是说理平面化,确立观点,只用例证证明观点的合理性。

  总结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思维的严谨性——追问,发现漏洞与谬误;

  层次的丰富性——追问,理性推导,不断完善;

  论证的深刻性——追问,由浅入深,理性思辨。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论证方法教案设计08-15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四种常用论证方法08-12

论证方法的特征有哪些05-29

论证方法有哪些及作用06-21

写作论证方法全解析03-24

申论写作常见论证方法07-19

有关论证方法的基础知识05-30

说明文论证方法03-15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08-12

说明文论证方法及作用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