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老妇人心灵的美、追求树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同时也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后谈感受。
3、小结:同学们的感受值得珍视,就让我们走进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庄子是如何审视美与丑的。
二、读通语句,感知大意
1、老师范读,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验古人运用文字的魅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相机解决“颦、挈、亦”字读音及字义。
3、学生齐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大致内容。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文意。 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译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学习,联系说句意。
3、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要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错即可,还可适当的穿插有关的背景资料。
四、细读课文,读懂句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划。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没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东施丑: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5)学到这里,你想对东施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要请教大家:
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呢?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
3、东施听了大家对她的评价和建议后,我想她定会有自知之明,同时也会明白美与丑的真正含义,大家想象一下,东施今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小结:是啊!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再读这篇寓言,去体会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阅读《邯郸学步》。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东施效颦》;
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
(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续写要求:
(1) 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连贯;
(2) 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 自然流露——赏心悦目
东施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课后反思: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的事情发生。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东施效颦》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楚王好细腰》说明刻意模仿------适的其反。
学情分析;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方法的指导。但故事都配有译文可供帮助理解,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译文,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寓意。
2、朗读,诵读古文寓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及含义深刻,给人启迪的语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提高生活品味。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和寓意熟读成诵。
2、用心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联系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评论,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教学准备:
1、自制的本课演示文稿
2、网上下载的《东施效颦》falsh动画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观看动画片你们愿意吗?在观看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画面中每个人的形态。
2、课件播放;
师:谁能说说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看的动画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墨子写的寓言,课文题目叫《东施效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东施效颦》。《庄子》)。
师:谁能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庄子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庄子的资料,培养了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回忆古文寓言方法,自主探索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生古文寓言的方法是什么
(主要通过自学的方法,先认真地多读几遍课文,熟读后,结合文中的译文来理解句意,最后朗读体会寓言表达的寓意)
2、师: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学有所获的,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先自学,你们在自学当中如果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觉得和谁合作得愉快就和谁一起研究,下地也可以,只要能把知识学会。
(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生活动:自由结合学习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4、师:“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5、指名朗读。
课件显示朗读古文寓言方法后,教师范读。
同桌之间自由,轻声地互相听读课文。
指名读后评议。
齐读。
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6、发挥想像,拓展思维。
师:丁丁,冬冬和智慧老人他们有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课件逐一出示人物图片和问题)
丁丁;村里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为什么都紧闭的门不愿出来?说说看。
冬冬:穷人为什么远远避开?猜猜他们是怎么想的?
智慧老人:谈谈你的看法。
(让学生大胆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
三.讨论寓意,说说启发
学生谈寓意和受到的启发。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丁丁的视角”
把你的独特感受和看法写在“我的视角中”。
结合生活实际,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造句。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反思。
2、教师反思。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的故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绵长。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译文和对重点词语理解读懂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产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师生交谈中完善体验并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学生通过读故事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感悟运用这一成语。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寓言大意。
2、精读寓言感悟寓意。
3、以学生感兴趣的参与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体会文章的主题,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与收获。
教学准备:
课文幻动片,寓言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图片出自那个寓言故事。学生说出成语,老师导入今天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
二、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东施是谁? 效:效仿 颦:皱着眉头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得字、词查字典或问同学解决。
2、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颦pin皱眉,挈qie带领 妻子:指妻子和儿女。 走:跑 亦:也。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两人合作学习,一个读原文,一个读译文。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老师范读,交给学生读课文方法)
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美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东施丑: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丑陋无比 、丑人多作怪)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重点句子,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情况。用词概况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考察学生词语积累)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请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 同是皱眉捧心,为何一美一丑呢?
b、什么是真正的美?
c、你是怎么看待东施的?
d、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学生也明白了课文所要告诉的道理)
小结;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自然之美,而东施是刻意造作,模仿别人。可见本身的美,是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美。告诉人们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六、试着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
七、看课文幻灯片,看完演一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掌握情况,通过演一演,亲身参与,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理解)
八、 拓展训练
东施是模仿西施为何招来众人的笑话,以后她该怎么办?请你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
(设计意图:拓展训练设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让学生关注生活)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庄子天运》,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点浅显的基础,能借助工具书和译文理解大概内容,但对具体词语的理解还有困难。
教具准备:
1、布置收集课文的有关资料。
2、布置预习,作好自读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美与丑”,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同时也有一些丑的事物和行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从中来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二、出示课题:东施效颦。
指名提示“颦”的写法。齐读课题。
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有关资料。
三、全班交流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认真听。
互评,纠正字音。
2、交流预习中发现的难词。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 挈 亦……
3、、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4、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颦:皱眉 挈:带领 亦:也
5、根据你的理解复述课文。
四、深入理解课文:
1.课文里有两个人作出“颦”的表情,分别是谁和谁?
西施和东施“颦”的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呢?勾画有关语句。抽答。
2、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讨论。交流。
3、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4、你想对东施说点什么呢?
五、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点明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结合事例)
六、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西施(美) 病 而颦
东施(丑) 见 亦颦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课后反思: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古文教学不好把握,如何把枯燥无味、离学生感知比较远的东西 变的生机昂然让学生乐学于接受,是每位授课教师思索的难题!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向孩子渗透先整体——再局部——回归整体的意识,强调学生对于文章整体把握,理解寓意为主。学习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的事情发生。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在古声古色的基调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进行个性化朗读训练。效果会更好。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5
教前分析:
本文出自《庄子·天运》,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这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方法的指导。但故事都配有译文可供帮助理解,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交流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热身小游戏怎么样?平时谁的表情最丰富?好,他的表情一变化,你们的表情也要随之变化,看谁学得最像,明白了吗?(集体模仿“火冒三丈、伤心欲绝、矫揉造作”)知道老师在考验你们的什么能力吗?
1、齐读课题,哪个字表示“模仿”?
2、那“颦”又是什么意思?师解释(颦:皱眉头)一起来表演颦。请大家再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
1、生自由读。
带着这些宝贵的问题,我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争取先读准字音,自由读吧。
2、谈初读古文的感觉。
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古文,这第一次读的感觉如何?大家觉得难是很正常的。这则古文出自哪里?[课件出示:庄子的图片]这可是距今两千多年前写的文章啊,初读时肯定不太顺口。但是,“距离产生美。”仔细品味起来是相当有韵味和魅力的,不信,郑老师为大家吟诵一番,想听吗?
3、教师配乐范读。
你们品出点儿韵味了吗?
4、教师配乐带读。要不郑老师再带你们找找感觉。
4、个别生配乐读。 谁想单独试试?
5、全班配乐齐读。
既然大家都想来吟诵,那就把这里当成古香古色的“庄子学堂”,我们一起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畅快淋漓地吟诵起来。各位书童们,准备好了吗?妙哉!妙哉!
(二)精读:
我听出来了,咱们跟古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们读懂了吗?
1、第一句。
a、谁知道开头这一小句话的意思?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你能现场对照译文,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在街上、村子里)(走过)。]
b、对照译文或注释来理解,特别简单明了,大家会用吗?那同桌之间试着解释接下来的这句话。[课件出示:“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c、想看看东施效颦的样子吗?
d、你们猜猜东施见到西施之后,心里回想些什么呢?是啊,看到沉鱼落雁的西施,能不羡慕吗?谁能读出东施心中的羡慕之情?[课件出示:“美”变色](“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个别读、开炮读、全班读)
所以,西施颦,东施也颦,这两个“颦”字的意思都是——皱眉头,意思一样但效果一样吗?一个太——美了,一个太——丑了,谁能读出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呢?[课件出示:两个“颦”变色](个别读、男女生读)
男女生都读得这么好,那咱们一起为刚才的动画片来个“古文版”的配音吧!好吗?要注意,看到相应的画面再配音,看谁的配音最生动!(师旁白,全班配音)用掌声感谢一下自己精彩的“幕后表演”吧!
2、第二句。
东施这么一颦啊,在村子里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瞧!邻居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请生看图说话)
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全班读)[课件出示:第二句]
古人常云:“之、乎、者、也。”短短的.一句话就有几个“之”?意思一样吗?谁读懂了,为我们解释一下。[课件出示:“之”变色,随机注解](学生解释,师随机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再读这句话。发现语言什么规律了吗?[课件出示:诗歌式]
能借助句子的规律背一背吗?(师生接背、分两大组带上动作背)
庄子先生了不起啊,他用不着写东施的相貌,只要说说邻居们的反应,就让我们想象到东施到底有多丑了!(板书:丑,归纳板书——侧面描写)村子里除了富人和贫人,还有谁和谁呢?他们又会做何反应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继续创作,一会儿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生动有趣!(小组创作展示)东施效颦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3、第三句。
本来,东施效颦是为了变(美),可效颦之后却(丑),这是为何?假设,我就是那个奇丑无比的东施,现在我已伤心欲绝,各位街坊邻里、三姑六婶、大爷大妈,谁能为我解开心中的这个结呀?(情景对话后请生将见解归纳在黑板上)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错就错在“知颦美而不知颦所以美”。街坊邻居们,你们再为我念叨念叨,敲敲警钟吧![课件出示:第三句]我也再看看墙上的这些忠告,大家帮我一起念念。
(三)总结:感谢各位好心人的开导,我相信,只要我崇尚自然、立足实际、善良热情、造福邻里,总有一天,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练习
最后,我建议大家用最生动、最美妙、最有韵味的背诵,结束今天快乐的 “古文之旅”,好吗?(生起立齐背)
希望将来,大家能带着这份快乐与自信去学习每一篇韵味十足、魅力无穷的文言文。
教后反思: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由于庄子受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所以在庄子笔下,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会说话、会辩论、会讲道理,这也体现了庄子著作的先进性。
教学本篇课文,我注意了四个要点:
1、突出妙趣横生之处。
妙在课前谈话与新授学习浑然天成,妙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自然读出古文的韵味,妙在录像的引入使学生加深感悟古文的意思,妙在抓住空白点演绎村里人见到东施的表现。
趣在走进东施的内心,有感情朗读能力在提高。趣在表演中理解“之”、“走”、“去”的意思。趣在情趣盎然中达成了背诵的目标,趣在用灵活的手段使学生感悟表达方法,并灵活运用表达手段。
2、 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见西施“颦其里”而“美之”,写东施对美的关注和倾慕,然后用一个“亦”字写出她爱美心切,盲目仿效的心情。但由于只注意形态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本质上的极大区别,弄出了邻里避之而唯恐不及的笑谈。那么,东施丑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坚闭门而不出”和“挈妻子而去之走”这样的侧面烘托写出了东施的丑态。
教学策略:不急于告诉学生作者对东施丑态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而是带学生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学生弄懂了意思,老师追问,“从‘坚’和‘去之走’,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穷人和富人对东施的样子感到害怕,甚至把她当作怪物一样,远远地避开,可见东施的样子实在是不堪入目、难以忍受。教师再问:“作者并未写东施的样子,可读者如见其人,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学生短暂的思考后,脱口答道:侧面描写。教师顺势引导,对事物的描画不直接写其样子或形态,从侧面体现,这就是侧面描写。接着马上举例:汉乐府中的《陌上桑》,作者表现罗敷的美,以“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烘托罗敷的美。这里的描写手法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一个醉汉斜靠在街角,过路人避开,要求是表现醉汉醉熏熏的丑态。学生欣然提笔。有的写“空气里弥漫着烈酒的味道”,有的写“行人捂着鼻子匆匆走过”,还有的写“流浪狗似乎知道什么似的,低声咕噜着,走开了”。通过这样的教学,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学习并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3、 写作方法“一事一议”。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不切合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策略:在学生知晓了本文揭示的道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事一议的文章的写作方法。
①、要选好议论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感受最深刻、针对性强、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事物。
②、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③、叙和议详略得当。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收获,学习《楚王好细腰》,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相对容易了。
《寓言二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训和道理,对笔者来说,如何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应好好思考的。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东施效颦的教学反思02-13
《东施效颦》作文11-08
东施效颦的故事03-29
东施效颦作文11-18
东施效颦的故事及寓意06-30
历史典故:东施效颦06-02
东施效颦的作文习题教案08-28
东施效颦作文(精选37篇)10-21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东施效颦双语成语寓言故事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