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
知识目标: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标: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读单元学习提示,看看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1、生活是一本书。
2、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词语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一会儿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词语和句子。
(1)交流字形词意。
(2)屏幕出示词语检查。
(鱼饵、鲈鱼、操纵、鱼鳃、翕动、皎洁、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
(3)把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为什么坚持要“我”这么做。
(老师出示关于鲈鱼捕捞开放日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5、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提示:如果课文里有合适的词语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他画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词语,你可以自己找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把这个词语写在书边上。)
6、交流学生概括的词语,指导朗读相应的语句。
(重点指导读出“急切、难过、依依不舍、沮丧”的语气。)
7、完成书后练习题二。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作者当年放掉大鲈鱼时的那份无奈和沮丧。课文中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交流这些句子的含义。
(提示学生抄写本课要求写的字,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
1、我小心翼翼地将鱼竿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2、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的是与非的选择时,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听写后对照屏幕自查改错)
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后三自然段)。
2、默读思考,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试着体会其中的含义。
3、交流语句及自己的理解。
(1)体会第一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引导学生思考: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诱惑人的“鱼”指的可能是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2)体会第二句:当我一次次……
引导学生思考: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里的是与非简单吗?做起来难在哪里呢?
“我抬头……目光投向了父亲”,结合这句话请学生想象,当时“我”的心理活动,以及父亲面对孩子委屈的泪水时会说些什么?
思考:“我”失去的是鲈鱼,但“我”得到的是什么?
(3)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遇到诱惑的时候,“我”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引读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
三、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有启示?请你把这些语句摘录到笔记上,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述了史学家谈迁两次创作明史巨著《国榷》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面对厄运,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使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
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
3、指名读题
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⑴、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
(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
⑵、导读第一节
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
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
⑶、导读第四节
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
3、交流学案第四题
⑴、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⑵、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0字),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课文内容。(预设:谈迁矢志不渝著《国榷》)
4、指导写字
⑴、出示生字 浙 迁 博 抄 锁 挣 诞
⑵、教师范写 博 诞
⑶、学生完成课后第一题
三、质疑问难
初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完善学案第五题)
四、课堂小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继续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排,共编排了八个单元,八个主题,分别是:“热爱花鸟”、“我爱阅读”、“民间故事”、“热爱祖国”、“学习说明文”、“父母之爱”、“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书山有路勤为径”。全册共安排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分析理解一些浅显的文章,会运用通顺的语句进行语言表达。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书写、阅读,表达等当面比较欠缺,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1、生字认识200个,会写220个,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方法,会根据需要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2、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读书能力。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详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运用灵活地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3、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各种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用结合,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我会读会写本课12个生字。
2、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会有选择性地积累语段。
3、我能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3、弄清楚奶奶是怎样让“我们“找到太阳路的。
方法指导:
1、“猜”是平舌音,“缠”、“柿”、“傻”、“顺”、“谁”是翘舌音。
“谁”还有一个读音“shuí”
2、“攀”与“葵”较难书写,请看清字形再书写。
3、自学理清文章思路,但是要准确填空,需动脑概括哟!
4、学贵有疑哟!请大胆质疑,我们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读通课文。
扫除读音障碍。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注音了:
猜()悬()缠()柿()葵()核()
隔()截()傻()顺()谁()攀()
(2)我能正确抄写这些字,并组词:
猜()悬()缠()
攀()傻()截()
隔()核()葵()
顺()柿()谁()
(3)我能根据要求填空:
“攀”字一共有()笔,第12笔是(),按笔画查字法,它应该查偏旁部首()。
“截”字一共有()笔,第一笔是(),第12笔是()
(4)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把词语的意思批注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旁。
居然陆续莫名其妙攀登
2、我知道作者围绕太阳路写了这几件事:
梦想太阳路→___太阳路→ ___太阳路→ ___太阳路
3、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
问题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质疑的焦点问题,我们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奶奶用什么办法让我们找到了太阳路?”
重点探究:孩子们和奶奶对话的部分。
(1)我们能找出第2自然段“我们”种园子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能找出的3自然段奶奶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知道苗儿这样努力成长最终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知道不只是这些苗儿有通往太阳的路,我是从这些语句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会有选择性地积累语段。
2、我能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方法指导:
1、在文本中找关键句来分析理解,那样体会文章主旨就很容易了。
2、仿写句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3、你的收获也许是最独特的,要大胆与大家分享。同事你在聆听的.过程中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4、你会读这篇文章,能否和大家合作来读这篇文章呢,把握每个角色的感情,你一定会读得很出色的!
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质疑的焦点问题,我们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太阳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2、我们知道文中这些句子告诉我太阳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如:第18自然段“这条路太陡了。”
3、理解主旨,重点探究:
理解文章内容展示:第21自然段奶奶总结的那段话。
(1)奶奶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2)“在攀登中,西红柿会长出果实,葵花会开出花结子儿,桃树会张大成林”,我们会仿照这个句子写句子。
朗读文章展示:
我们这个组能把奶奶说这段话的语气与感情读出来。
二、全班共同探究主旨:
太阳路指的是:
我们学了这篇文章,我们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全班分角色朗读展示:
1、分组分角色朗读。选派读得好的同学参加全班分角色朗读。
2、班级分角色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摄氏”等13个词语,会写“繁”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说明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在本课中为了提高孩子的生字学习兴趣,设计了识字闯关游戏。
2、《太阳》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说明方法,本课运用多媒体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这样说明的妙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并体会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启情导入
出示《后羿射日》的动画。
提出问题:太阳能不被后羿射下来吗?
活动2【讲授】识字写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读词语
出示9个生词。
出示旭日东升图片。
第二关:读生字
出示8个生字做后羿射日游戏
出示太阳的真实图片
第三关:选词填空
出示问题: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
出示九大行星的图片
第四关:书写生字
教师利用白板上的汉字笔画功能出示“繁”字圈画“每”部分的横折钩不出头的写法,并启动笔画顺序功能,帮助学生书空笔顺。
运用拍照功能出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出示太阳系图片
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描写了太阳哪些特点?
3、出示任务:画出描写太阳特点的相关语句。
4、全班交流汇报(随机)
汇报太阳离地球非常远。
a、出示句子:太阳离地球有1、5亿公里远。用图片把1、5亿公里遮盖住。拖出列数字说明方法,并讲解。
b、出示句子: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提出问题:从哪个词语看出太阳的远。
提出问题:二十年是7300天,那3500年呢?时间用的多,也说明太阳非常远。
(2)汇报太阳的大
出示句子:130万个地球抵得上一个太阳。
教师白板上的画图工具,按比例画出太阳和地球,让学生比较大小,体会太阳的大。
(3)汇报太阳的热
a、出示句子:太阳的.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b、出示句子: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教师指导,这是用钢铁碰到太阳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太阳的热。
c、出示句子:太阳是个大火球。提出问题,把是字换一个词,就是比喻句。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为了让学生体会打比方的生动形象,出示了一张太阳的真实图片。
活动3【活动】突破难点
出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画出相关语句。
全班交流汇报
钢铁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雨雪的形成离不开太阳。教师出示相关文字图标,提出问题,你能摆一摆说一说,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风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冷热空气的流动性成了风,那么风是怎样流动的呢?教师通过画图演示风形成的过程。
活动4【练习】巩固拓展
谈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观看视频太阳黑子的相关资料。
作业:课后找到老师的博客学习更多的太阳的知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鸵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来安排写作顺序。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过虎,
身披花点衣,
羚羊填饱肚。
——打一南非动物
生猜谜语。
同学们,我们知道,猎豹是动物界非常著名的运动健将,它奔跑的瞬间时速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猎豹厉害吧?可是,还有比猎豹更厉害的呢?它们是谁?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速读检测。(出示课件5)
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能把握文章内容。如果我们能加快阅读的速度,那么阅读的效果是不是就会增强呢?下面,我们就进行速读练习。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阅读速度为_______分钟。
2、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
3、速读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设计速读这个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生读课文,交流。(预设)
生1: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先根据题目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这样读得更快一些。
生2:我读这篇文章用了4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我也不纠结,而是直接越过,继续读下去。
生3: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钟。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用的时间比较多。因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稍作停留,思索一下,这样就拖慢了阅读速度。
生4:我用了大概四分钟多点,不到五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抓住每段的重点句子,重点读,其他的地方,我会加快速度。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速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速读课文,能尽快把握课文内容。
生2:速读课文,能节省阅读的时间,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课文的理解上。
生3:在做题的时候,加快阅读速度,能提高效率。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明白了速读的好处后,要经常练习,这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理解课文,使学生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总体把握。】
四、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指名朗读课文,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事物的速度?由慢到快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速度名称速度人二十四千米喷气式飞机鸵鸟火箭猎豹流星体游隼光声音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知道了速读的好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运用速读,提高学习效率。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熟记本课的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继续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鸵鸟善于奔跑,是鸟类中的奔跑guàn jūn( )。
2、他在超市的专柜买了yì méi( )chì hóng( )色的胸针。
二、选词填空。
轻易轻松
1、人不要( )做出承诺,做出了承诺就要做到。
2、面对考官的提问,他( )应答,没有一丝慌乱。
三、填空。
文中提到的速度最快的事物是( )
A喷气式飞机B声音C光
【答案】
一、1、冠军2、一枚赤红
1、轻易2、轻松
C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8
一、导入
快要上课了,请大家听一首歌,会唱的一起唱。(媒体—《好汉歌》)
1.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
2.是的,这是《水浒传》的主题歌作者施耐庵就用他那一枝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汉的形象,演绎了一段段生动曲折、为后人传颂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读题:林冲棒打洪教头,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施耐庵的妙笔一起来欣赏人物的形象,体会他文笔的精妙。
通过早晨的熟悉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见面,第二部分是交手。
(板书:见面、交手)见面讲的是(文斗),交手讲的是(武打)
二、学习第七小节
1.文章的第七小节直接写了两人精彩的武打场面,我们就先来欣赏两人交手情景。
2.自由读读第七节,想想第七节写了他们几个回合的交手?(3个)
⑴板书:回合齐读、什么叫回合?怎样做了才能算一个回合?课文共写了几个回合的打斗?点清了吗?几个?是否找对了,我来检查一下
⑵分别指读三个回合(谁来读第一个回合,看看他分得对不对?)
3.这场武斗虽然只有三个回合却扣人心弦十分精彩。那么精彩在哪里呢?我们来品读一下。怎样品读呢?请看提示:指名清楚响亮地读读要求
1.媒体出示:
1.洪教头打了哪三棒?用直线画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每一棒的用意何在,从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
2.面对洪教头的三棒,林冲回了哪三招?用曲线画出(每招只能两个字),说一说这三招妙在何处,想一想从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
要求看懂了吗?请大家先围绕第一个问题轻轻地读读,细细地想想,一边读一边悟,一边读一边想。
4.欣赏感悟体会
●⑴谁来做做洪教头,通过朗读来打出他的第一棒?
你打这一棒用意何在?何以见得?
(恼恨林冲——柴进对他的看重和款待。“想赢银子”“使出浑身的功夫”。
他用了什么招式呢?——把火烧天。齐读,顾名思义,这个招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把火”怎么拿?烧天,天在哪儿?——谁来做做看?
请问洪教头,你第一棒就使出了这个招式,想干什么?体会的`真好,这个洪教头第一招就是一个杀招,而且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摆明着要致林冲以死地,用心何其险恶何其毒也!)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洪教头的第一棒,读出这个洪教头的用意
⑵谁来代表洪教头打出他的第二棒?
你这第二棒用意何在?从哪里看出来?
“劈头打来”——还是打脑袋,还是那么用心险恶!看来,他就是要借着比武把林教头干掉!
跳起来大喊,喊什么?——“来!来!来!”读读看,这三个字怎样读好它?(来,让我打!让我打!让我打!)
光说不练不行,一起来读读他这招险恶的第二棒。
⑶好,谁来代表洪教头使出第三棒?请问,这一棒你用意何在?
(还没站稳脚跟,又提起了棒——想快点早点,迫不及待搞定林冲,还没有站稳就提起棒了。)
全班一起来迫不及待一下。这三棒下来,我们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鲁莽、凶狠、残忍)
⑷ 小结评点:洪教头这三棒表面上看去仅仅是比武的三棒,但一棒紧似一棒,每一棒都欲置林冲于死地。作者施耐庵的一支笔是多么了不起!名著就是名著,几笔下来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的如此生动、传神。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读一读洪教头这用心险恶的三棒。读出他的用心读出他的特点。齐读课文。
●那么面对洪教头野蛮凶狠恶毒的三棒,林冲应了哪三招?这三招妙在何处?
大家做一下小林冲,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回招妙在哪里?
⑴首先第一招,谁来?(一横)——你有“把火烧天”,我有“拨草惊蛇”。草在哪里?伸出手来拨拨看。示范,这就叫一横。有什么好处?说不出来,指名表演(我做洪教头,使出什么来的?用把火烧天攻,你做做拨草惊蛇的动作试试。我双手举起来了,破绽在哪里?拨草惊蛇可以打哪里?
这一招妙在哪里?(攻其破绽)巧不巧?——板书:攻破绽
让我们通过朗读帮助林冲使出这高超的一着。
⑵“一退”。谁不会退,退又有什么好?(敌进我退,避其锋芒)——板书:避锋芒。
林冲们一起来,灵巧的一退,避过洪教头。
⑶“一扫”。看准机会,迅速出击,洪教头一个踉跄,立脚未稳就急着进攻,破绽百出,浑身上下全都是弱点,这么一扫,哪有躲开之理?正如歌里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板书——攻弱点
来!拿起棒,打他的弱点。
体会了这三招之妙,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武艺高强、武德高尚)
引导:洪教头的三棒,棒棒致命,而林冲,特别是在最后一棒时,却仅仅是打了他的小腿,可见林冲的武德(高尚)
林冲这精妙的三招在施耐庵笔下仅仅只用了六个字——“一横、一退、一扫”。却是那么生动传神,这就是名著的绝妙之处、这就是名家的风范所在。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这名家的风采。(男生:读洪教头的三棒,招招致命。女生:读林冲使出的三招,招招精妙,最后两句全班一起读。)
5.小结、指导学法
在第七节中,施耐庵就是这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细节描写给我们展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通过品读言行就了解了人物的个性,感悟了人物的内心。像这样精彩的描写,文章中比比皆是。让我们用刚才的这种品读方法自学课文其他的部分。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重点来学习他们的见面——第三小节
三、学习课文3节
1.提出要求:
请大家默读文章的第3节,一边读一边想,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洪教头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体会到的?读的时候划划有关的句子。你觉得初次江面的洪教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林冲呢?
2.先讨论洪教头
三个主要部分,灵活掌握(a.人物神态b.人物语言c.人物动作)
A.人物神态描写
边汇报边板书:
挺胸歪戴
全不理睬神态描写
也不相让
(一介武夫、高傲、骄横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神态描写。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体会人物的个性。
B和C用媒体交互
交流后汇总提高
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神态写出了傲慢、骄横的洪教头
●人物语言
施耐庵运用了人物的语言,体现了洪教头的特点,这些语言都相当精妙。还有哪些?
媒体演示:有道是锣鼓听声听话听音结合上下文,读读洪教头的话,想想这三句话用意何在
①指读第一句
(评:读的外表上像,内心却不像。不理睬林冲,只对柴进说了这句话,他有什么用意?
如果说不出,听老师来读——强调“犯人”。——这是对林冲的嘲笑、讥笑)
齐读,读出讥笑
②那么第二句的用意又是什么?谁来读读说说?
(仅仅还是讥笑吗?犯人尽管是犯人,但还有人格,然而这里用了“依草附木”、“冒称”、两个“骗”,仅仅是嘲笑吗?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贬低。
谁来做做这心高气傲的洪教头,贬低一下林冲?
③第三句呢?谁来读读看,体会到了什么?(逞凶好强,藐视他人,对林冲的紧逼)
④初次见面,他先讥笑再贬低最后逼迫,步步(紧逼),用意(邪恶)让我们一起做一回洪教头,把他言语中的讥笑、贬低、侮辱、逼迫都读出来。
⑤面对洪教头的傲慢无礼,步步紧逼,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让了几次?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不敢不敢“。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为人谦和)
书上写得十分精彩,想不想看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这段有趣的情节?
齐读第三节,让我们一起完整地体会一下人物的形象和作者描写的细腻。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四、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结识了一位好汉——林冲,还认识了一个社会小丑——洪教头,我们更领略了一位名家——施耐庵的妙笔生花。关于水浒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细细读,慢慢想,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品味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特点。
五、作业
1.全文对洪教头的描写是浓墨重彩,而好汉林冲却只有寥寥几笔,但他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挥之不去十分仰慕,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2.有声有色的把这个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9
教材解析
《松鼠》是部编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说明方法,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一是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二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松鼠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生充分答。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请看图片。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根据课前的预习情况,你觉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用你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充分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那么,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板书:松鼠
认识作者。
了解科学小品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字词学习。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2)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会写字: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梳
词语:松鼠、乖巧、清秀、玲珑、歇凉、追逐、警觉、触动、光滑、狭窄、勉强、脱落、梳理
教师指导写生字:重点强调如“鼠、滑、梳”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边是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滑”的右上边的里边是横折;“梳”的右下边是撇、竖、竖弯钩。
(4)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可以轮读。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
(2)你认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松鼠的特点的?
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掌握生字、词;
3.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运用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词语、句子的重点,让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体会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在“故事创编”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原文与新作的不同,从而让他们明白创编故事的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摒弃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模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多读,达到当堂成诵。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乞巧》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致使同学们对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讲解详细,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这首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中国古时风俗,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乞巧的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学设计05-26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4-23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12-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12-3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10-1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0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10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设计03-23
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