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业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工业教学设计1
一、【课标解读】:
课标:2-3-4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解读: 交通技术的进步,爱迪生与电的利用,工厂制等相关工业革命成果的了解,体会工业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七单元第五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之后,旨在突出工业革命在对西方帝国主义对外殖民扩张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成果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2.教材结构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成果带来巨大影响
(积极、消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材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昨天对书本内容的预习,你觉得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哪?
设计意图:
通过书本资料阅读,让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同时抛出问题,展开今天的新课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科学的世纪
活动:观看投影仪上的两张图片,思考问题: 比一比,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科技受到重视
设计意图:引出人类对科技越来越重视和关注。
1、原因:
活动:
阅读课文P78,思考:为什么说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归纳:
一、西欧各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
二、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1)宽敞的实验室、精良的实验仪器。
(2)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出现了专门的理工大学。 (3)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 三、重大突破:X k B 1 . c o m
19世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2、补充:19世纪人类的三大发现: (1)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施莱登 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3)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提问:
阅读表格,你能获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
归纳:
电的发明和应用 内燃机出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设计意图:
通过表格填写观察,探索第二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领域,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归纳,总结。
三、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提示:从不同领域回答,联系生活)
1、科技改变生活的:
2、科技影响生产的:
科技开启现代生活
3、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的:
小组回答,教师总结
四、展望工业革命
你期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能解决当前社会的哪些问题? (畅所欲言)
五、科技是把双刃剑——流水线
通过视频《摩登时代》——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完成当堂练习(见学习单) 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感悟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业布置:
作业本
工业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2.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布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
1.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2.从图中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搜集、整理自己所感兴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资料。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出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转:通过同学们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工业产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设计意图: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知识的兴趣。
2.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下列各题:
二、工业及其重要性
1.教学引入:观察图组“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小组讨论:(1)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结合图片,举例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准备的照片,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贴近生活,学生思路易于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国工业的分布
活动一:读图验证
1.角色扮演
师:下面就让我们当一回来华投资的外商,如果你准备在华投资开办外销加工厂,你认为把你的工厂放在哪才能最赚钱?讨论完毕,让各组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说明原因。
生:回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分小组讨论,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中标注自己的厂址,并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己主动查找、获取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读图验证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首顺口溜来记忆:
工业分布似弓箭,弓在沿海箭穿江。东密中多西部少,四个基地沿海靠。辽中南、津京唐,长珠三角少不了。
设计意图:对于上一环节设置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急于做出一个评价。设计“读图验证”这一环节,推动了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以及辨图、析图、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通过顺口溜的形式,形象生动,方便记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究一:
教师展示《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主要工业基地的区域图,学生分组探究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教师可进一步对每个区域进行介绍,如各个区域的位置、主要工业城市等。(此为扩展性的内容,老师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斟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引入: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高科技产品我们用的很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请大家举例说说你所知道和了解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活动二:读图分析
教师:我国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请同学观察图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回答:
1.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2.找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中城市。
2.在图中找出: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区、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区。
合作探究二:
1.阅读课本P107阅读材料《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理解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2.话说家乡美,谈谈家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乡土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因素,灵活运用到自己家乡的高新区发展,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后拓展:
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所感兴趣的高新技术产品(如机器人、电子产品等),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人们生活的贡献。
梳理归纳: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从内容上看,从学生生活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一下子拉近了地理与学生的距离,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地理学习的价值。从学习过程看,能利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创设地理情景让学生参与,体现了地理学习的探究性,关注了过程与方法教学,培养了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乡土地理知识的涉入,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家乡发展的自豪感。
工业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了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
三、教学策略
从知识本身来看,本节需要识记的不多。本章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交通运输和农业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尤其要突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差异,有利于学生理解工业生产特点及分布特征。
生活中学生接触工业部门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接触到的工业产品很丰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用的工业产品为例展开教学,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工业部门或进行网上学习。
生活中学生接触工业部门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接触到的工业产品很丰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组织实地考察或网上学习,搜集当地主要工业部门的资料,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加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的两个经济部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业;一个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解决完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就要思考如何提高生活品质,这时候需要我们发展哪个经济部门呢?
教师:在我们家里仔细观察,就会找到这个经济部门的很多产品。
学生:完成活动“认识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追根溯源,激发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特点的学习兴趣。】
教师:工业生产是指开采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对原材料(矿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工业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展示学校不同时期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对比我校建立初期与现在的办学环境的差异,反映出的我国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分析,得出我国工业取得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用鲜活的事例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工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学生:扮演学校后勤主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校长提供改善办学环境的设计思路,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填写申报表。
产品名称
价格
产地
主要原材料
工业部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信息,逐步了解各类工业产品的特点及各种工业生产部门,有助于学生对“什么是工业”这一难点内容的理解。】
教师:我们设计的方案中涉及的产品多属于工业产品,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对社会其他部门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讨论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工业生产的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随着我国的工业发展,不仅在产品种类和产值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中心的数量和分布上也有变化明显。(教师补充一些资料,例如,新老工业分布图,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读“我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说出我国四十年来工业中心分布的时间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落实德育目标。】
教师:依据“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总结现阶段我国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读图分析:
步骤1
教师:现阶段我国主要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读图,找出有4个及以上工业中心的省级行政区域。
步骤2
教师:工业中心密集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注意方位用语)?
学生:读图,说出我国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及沿海、沿江地区。
步骤3
教师:在图中确认我国工业中心密集的四大工业基地(绿色区域)及位置(包括省区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附近河流分布)。
学生:读图,找到四大工业基地,说出它们的位置特点。
步骤4
教师:通过分析读图找出的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基地集中分布的区域,请同学们归纳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的地区差异是什么?
学生:归纳出我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征。
教师总结: 我国工业中心主要分布特征是:
1.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2.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读图、探究,学生能够读出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的地区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联系第一章疆域中的知识重点:行政区划,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
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落实知识。】
教师:为什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江、沿海地区呢?
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分组考察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搜集“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工业基地的发展资料,完成探究活动表。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学习进行预习和知识储备,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探究活动表中的内容,从位置、交通、地形、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接触很少,工业概念又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利用丰富的图片或视频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尽量浅显易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学习概念的枯燥乏味。
工业教学设计4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二:教材分析:
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又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工业分散,它是工业联系的结果,这种分散的前提条件是科技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小,运输费用较低,②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同时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导致全球性跨国公司出现,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形成世界性生产网络,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当地案例,注意分析问题方法的学习,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和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过程与方法:以乡土地理案例“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口,探究工业联系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结合“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陈埭鞋业”等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的形成条件、发展优势、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
1. 理解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和优点
2. 理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优点。
难点: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地域联系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天津滨海新区新貌”展示(PPT)
2、设问:图中有哪些工业企业?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工业地域联系等问题。
情境展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概况(PPT)
教师提问:你能举出开发区的一些著名企业吗?
这些企业为什么集聚在一起?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略)
师生共同分析:这些工厂, 有的存在产品与原料上的联系,例如:海盛鞋材和三兴集团、华珠集团等。
又如:“与钢铁厂有关的原料和产品”(PPT)。此外许多企业还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例如:“纺织—印染—服装厂间的联系”(PPT)
教师小结: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
教师提问:开发区内大部分企业之间并没有这种生产上的联系,如泉州神州电子有限公司、九牧王(福建)服饰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安记食品有限公司、泉州美加美仿瓷餐具有限公司等。但它们共同布局在泉州经济开发区内,为什么呢?
学生代表回答(略)
师生共同分析: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PPT)
板书:
1、 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2、 空间上的工业联系
工业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大庆油田在我国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
教学准备:
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石油)这种黑色的液体是什么?
生:石油
师:石油能做什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我国的
石油工作发展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第七课《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2.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石油究竟是什么呀,为什么课文的第一句话说“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谁能说一说?
师:原来石油有这么大的用处,所以这一段的最后作者说(课件出示:石油是工作的血液,一个国家缺少石油,就像是得了贫血症的病人,不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会瘫痪,而且国家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师:读一读这句话,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在这句话里把石油比作(血液),把缺少石油的国家比作(贫血病人),甚至于会瘫痪,可见石油确实很重要。
2.石油这么重要,那么在旧中国石油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的情况呢?
生:汇报(板书)
师:由于缺少石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什么不便?(学生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却缺少石油,每个中国人的心情怎么样(心酸,沉重),谁能读一读(指导阅读)
3.中国幅员辽阔,难道就真的没有石油吗?(学生回答)
师:是的,我国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考察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大油田正逢建国10周年,于是这个大油田就命名为“大庆”,发现了大油田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迅,人们马上投入到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战斗中去。(课件:开发大庆油田记录片)在这当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认识,是谁呢?
生:王进喜
师:是的,就是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铁人。(课件)
师: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他暗暗下定了决心,是什么决心呢?(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教师指导阅读)
4.他的决心有没有实现?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他和他的战友们是一帆风顺的吗?他们又遇到了什么困难?读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然后用笔划出来。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
生:汇报
师:是的,他们遇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但困难并没有压倒他们,反而让他们的工作精神为之振奋,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影像资料)
师:看了这些,此时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正是他们的奋不顾身,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铁人”,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究竟什么是铁人精神?
(心系国家,不怕困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这就是铁人精神)。
5.其实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就是以这种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高质量的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6.由没有石油到基本自给,此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那谁能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课文(7自然段)
7.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相继又出现了许多大油田(课件)
这些油田的出现让我们国家终于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由年产几百万吨到年产上亿吨,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啊!(板书)
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摘掉这顶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究竟靠得是什么?(地质学家大量的考察,工人们为国争光的决心以及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课件,工人们开发石油的影像资料)
8.在开发石油工作过程中可以说贡献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石油工人师傅们,是他们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结:
正是这些伟大的石油工人让我们摘掉了这顶落后的帽子,他们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你我的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可敬的石油工人吧!
工业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阅读第一、二子目内容,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主要条件和主要发明创造。
(归纳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要注意角度:从前提、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归纳,主要发明创造要进行归类、便于记忆。)
(1)主要条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可能性前提资产阶级的确立(政治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资金扩张贸易
劳动力运动
技术时期的积累
市场最大的形成
必要性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对工业品的需求(直接原因)
(2)主要发明创造
生产领域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动力突破1785年,英国瓦特蒸汽机
交通领域1807年美国富尔敦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子目的内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
(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①生产组织形式: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生产;
③生活方式:出现了浪潮;
④阶级关系:出现工业和工业;
⑤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
(3)、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影响)
3、阅读第三子目内容,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形成条件:
①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世界市场。(英国:1840年前后,工业基本取代、成为世界第一个,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②资产阶级拓展,抢占,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③的改变,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①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亚非拉地区)
②发达国家主动扩大世界市场;(英国成为世界、世界贸易中心)
③,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
(3)影响:
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
和,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当饭吃”———鲁迅
思考:中国的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如四大发明),为什么没能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在同时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呢?
2、忙了一天的William到了家中,他收到一封来自法国表兄亨利的来信,亨利也是从事棉纺织业的工厂主,以下是信的大致内容:亨利准备到英国考察纺织机械,进口机器,一行人准备7月28日启程,预计7月31日可到达,请他尽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此外亨利抱怨最近法国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他的企业的产品准备销往亚洲一个叫China的国家,问William有没有兴趣和他合作?……
质疑一:亨利表兄的来信中的“进口机器”、“3天到英国”、“准备向中国销售产品”,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质疑二:1837年亨利表兄选择进口英国先进机器而不是直接将产品销售到英国,1837年英法之间的贸易是否存在某种障碍如贸易壁垒?如有,那该如何解决?
3、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4、概括指出当时英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促进英国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工业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对家乡工业发展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养成为家乡繁荣发展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2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包括“工业与我们”和“工业的空间分布”两个标题。第1个标题下,讲述了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了解;其次,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第1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学难点:以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为例,理解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一、导入
用实物投影仪打出钉子和火柴。提问:同学们,请看屏幕上这两件物品是什么?(钉子、火柴)钉子、火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日常生活用品,但同学们能想像得到吗?在中国,工业落后,工业体系残缺不全,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就连这些普通的东西也需要进口,所以人们以前把它们叫洋钉、洋火,当时全国能生产工业产品的地方屈指可数。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已经形成了独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地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二、讲授新课
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空间分布
(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高新技术产业
地区、优势、方向
沿海地区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
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
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
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
工业基地、示意图、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煤、铁和石油资源丰富;②海陆交通便利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限制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
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
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
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①煤、铁、石油、盐等资源丰富;②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③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①煤、铁和石油资源丰富;②海陆交通便利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限制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沪宁杭工业基地
①工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坚持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②水、陆、空运输便利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①煤、铁和石油资源丰富;②海陆交通便利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限制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工业地区和城市沿河、沿海和沿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而且知道了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还分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辽中南地区和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懂得了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四、板书设计
工业的空间分布
一、分布趋势
1.沿河、沿江、沿海
2.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基5特14开放
二、合理分布工业
1.辽中南地区——资源配置好,交通便利,重工业为主
2.沪宁杭地区(上海宝钢)——资源匮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综合型工业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工业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工业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工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工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要尊重从事工业劳动的人们,爱护工业设施,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智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由原来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了工业社会,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新授:
1、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工业产品?
学生们自由发言(电灯,帽子冰箱空调)
2、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分类
教室里--电扇、日光灯、课桌、凳子、门窗、班训、垃圾桶等
学习用具--书包、课本、本子、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个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袜、红领巾等
家里用品--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沙发、电脑、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师导言: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东西都属于工业产品,那你对"工业"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工业;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4、教师:我们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下分类
(面包-食品业 衣柜——加工业 服装——服装业 冰箱——家电业)
生自由发言:电扇微波炉——家电业 床椅子——加工业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家庭中处处都有工业产品,工业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三)、和我们紧密相连的工业产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制造一个工业产品需要多少行业的人付出劳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最爱吃的冰激凌是怎样生产的。
1、议一议:冰激凌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当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时,你知道有哪些行业的人付出了劳动?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一个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对于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东西我们是不可以浪费的。
(四)、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另一种工业食品,说一说这种食品的生产过程。
(五)、穿衣与工业:
教师围绕服装的历史与发展、衣料的成分与生产过程、服装的生产过程等内容组织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吃饭与工业: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各种食品需要什么原料?
2、讨论:食品与工业的关系。
(七)、住房与工业:
师:也许同学们会问,住房与工业有许多的关系吗?其实住房所用的各种建筑材料,都是工业产品。你能举例说明吗?
(八)、出行与工业:
1、师: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2、试想,假如没有工业,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3、观察我们学校的各种设施,与工业有关系吗?
4、电力工业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什么?
5、停电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6、电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对待这些电力设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九)、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工业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工业和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再一起了。每一个工业产品是由无数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完成的。我们应该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
教后反思:
通过了解、观察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之中,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有着很多的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业,工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了解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感受社会协作的必要性,并从体验中体会到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工业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及;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工业革命后果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进一步理解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给被掠夺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难;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作为基础而爆发的,使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政治事件。在工业革命中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进一步要求扩大权利,他们不断推行革命或改革,巩固资产阶级在本国的统治。同时,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前提。
重点分析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本课重点。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要说明它的必然性必须讲清其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革命后不足三百年的今天,人类世界从使用第一架机器发展到原子能、信息时代,这种巨变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变,而且导致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它使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它使人类历史上最先进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诞生。
重点突破方案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时,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入手,注意归纳前面讲过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所需客观条件的同时,注意分析工业技术本身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比英国更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为何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较早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比较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难点分析
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 ;“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去学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类的“自由平等”等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积累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优越得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学生容易只看到工业革命物质方面的后果,不注意分析它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没有政治影响,因此,对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的结论难以理解。
难点突破方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讲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再次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后集中起来解决“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两个难点。为解决这一点,让学生回忆“重商主义”的产生条件、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自己得到答案。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有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 ,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 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 因此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较深入的理解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初步领悟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工业教学设计10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一)青铜冶炼
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
2.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商周时代青铜铸造技艺已臻于成熟,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二)钢铁冶炼
1.技术成就
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1)春秋时期的钢是块炼钢。
(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灌钢法的出现,提高了钢的质量,产量大增,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钢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燃料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用木炭做燃料。
(2)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北宋时用煤治铁已经相当普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治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衣被天下
(一)丝织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3.唐代:出现缂丝技术,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二)棉纺织业的发展
1.成果
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线。
2.影响
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三、从烧陶到制瓷
(一)制陶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成就。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纹饰缤纷的彩陶,薄如蛋壳、黑亮如漆的黑陶,熠熠生辉的白陶等。
(二)制瓷
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1.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
(1)东汉晚期:我国已经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瓷器,胎坚质细,釉色光亮,胎和釉结合牢固。
(2)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实现了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质的硬度、釉色的纯度都远胜前代。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以后,瓷器生产水平继续提高。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瓷器的外传及影响
至迟从唐代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一)家庭手工业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建立在小农经营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农民通常以耕田为主,兼营副业。不但地主田庄“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小农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防碍了市场发育。家庭手工业不能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二)官营手工业
1.地位: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朝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经营管理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
3.优势: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且是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4.缺陷: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三)私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国家的“四民”。
(2)此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2.经营方式
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其经营方式也在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工业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
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
3、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而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的图片,“武汉光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特殊的带“洋”的称号,引入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课本找出我国解放前后工业产品的增 长,了解我国工业品产量的增长和布局的变化。
板书:一、我国工业的发 展
讲解:旧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产量少,部门不全,只有几个大城市工业相对发达。如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
转承:课前, 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收集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资料,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作简要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资料。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 识,展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从互联网上收集资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了我们收集资料的方式,体会到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呢?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分布如何呢?发展方向怎样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了解的内容。
板书: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出示课件、提问:“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介 绍我国 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学生抢答]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出示板书]1.高新技术产业[
[出示课件、教师承转]通过观看中关村的视频材料,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什么特点呢?填写下表。
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
[学生活动](加深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
[出示板书]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师承转]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电子和信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
[出示课件、提问]对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说出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的特点。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学生抢答]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出示板书]3.高新 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
[教师承转]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地理位置不同,就具有不同的开发重点。沿海、沿边、内地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抢答]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以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内地以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教师承转]高新技 术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请阅读P115活动1的三则短文,然后回答活动2的(1)(2)(3)小题。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问题(1)高新技术 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问题(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问题(3)国际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会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
[实例分析讨论]最近几年,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软件行业成了各路求职人员眼中的“香饽饽”,相比之下,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的吸引力就小多了。在不少人眼中,传统工业“老气横秋”,不如所谓“朝阳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前途。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探讨、教师提示点拨]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缩短一个产品从开发、 生产到销售的周期,保证企业产品能紧跟市场需求。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找米下锅”的局面。纳米技术在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新产品的开发;环境技术使工业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并为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 社会产业结构越来越多元化、高效化,为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
[学以致用]1992年,经批准设立的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对临 沂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什么建议呢?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将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凭借高新技术,传统工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作业设计】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工业教学设计12
总结:(教师就授课计划、教案、教具、理论讲授、实训指导、讲评、评分、教改、教书育人等方面有重点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色彩三元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色彩呈现的质的面貌。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某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鲜艳度。
明度: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
五大调子:
高光、中间调(统称亮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暗部)
高光的色彩:基本是来自于光源色的直接反射。当高光不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和固有色共同作用。
中间色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和光源色的综合,这两者谁的纯度高强,那么亮部的色彩就倾向于谁。
解释:光源色暖,亮部就偏暖;光源色冷亮部就偏冷。光源色冷暖倾向越明显,亮部色彩受的影响也就最大,比如朝霞黄昏。
光源色不明显时(纯度不高),则以固有色为主形成亮部色彩的冷暖。比如阴天物体受光影响较弱,可以清晰的看到固有色本来面貌。
色温
固有色的暗部是什么颜色呢?撇开其他因素,一般来说蓝的暗部偏紫,黄的暗部偏橙,橙的暗部偏红。
明暗交界线的色彩:基本不受光源影响和环境色影响,与暗面色相一致,明度纯度降低。
暗部的色彩:由固有色和环境色综合(受环境光影响较大),同时明度减暗。
互补色平衡论:
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色彩会要求它的对应补色,如果补色没有出现,眼睛会自动将它生产出来,正是因为这个,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互补色的配合也是和谐的。
色彩规律:
1.补色规律: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亦然。(例如画皮肤阴影时,亮部用暖色,耳朵则可以用冷一点的玫瑰红,可以让耳朵部分相对颧骨更靠后些,暖色的感觉近,有膨胀感,冷色的感觉比较远,所以善用色彩特性结合素描关系可以塑造真实可信的三维空间效果。)
2.固有色相同且在室外光照情况下,近暖远冷,近纯度高远纯度低。(远处受环境光大气影响较多)
3.一般亮部最灰(最不纯)中间色最饱和,暗部比中间色不饱和一点,最好从背景起步,确定主色调和光源(袭日)
4.暗部色彩的冷暖受固有色和环境色影响,但不是二者的等量相加,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取决于固有色纯度的高低与环境色影响的强弱(如果固有色纯度很高就影响大点,如果环境色很刺眼那环境色影响多点)。
5.色彩黑白对比或冷暖对比越大则越强,越小越弱,晴天和阳光下的物象色彩对比强,阴天和弱光下色彩对比弱,室外比室内对比强。
工业教学设计13
【教材依据】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指导思想】
遵循新课标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设计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
【设计理念】
情景导入、基础自学、合作探究、自我展示、回归生活,是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分析家乡陕西省为例,掌握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能源工业的分布情况。最终达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有所提升。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分析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过去,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向西部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介绍了我国的第一、第二大能源,以及主要的工业分布。
【学情分析】
1.认知心理特征
八年级学生年龄尚幼,感知觉有了一定发展,想象力比较丰富,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自我意识明确,自主、独立,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其心理发育略显不成熟。
2.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
八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地理课程学习,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有所提高,已经对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初步分析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分布情况,并能进一步说出能源工业的分布省份。
3.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八年级学生虽已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但大部分学生浮于表面,只能就文读文、就图读图。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例,进行识图、析图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4.课堂中可能随机生成的问题
由于各教学班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同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可能会生成一些问题,如“我国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我国主要水电工业分布在哪些河流?哪些省份?……”对此,应有所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生成性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 日趋合理。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 。
3、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对比学习等方法了解中国工业发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
2、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3、了解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掌握能源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读图观察法、小组活动法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展示几幅图片
提问:你知道下列几幅图片描述的是哪种产业活动吗?(学生回答)
明确:第一幅图是煤炭工业,第二幅图是石油工业,第三幅图是水电工业,第四幅图是汽车工业,第五幅图是机车工业。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工业。
二、 新课学习
(一)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根据五幅工业活动图片引出工业的重要性。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2、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学生活动:以山西发展煤炭工业的实例,讨论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明确:应当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的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二) 中国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图”
提问:从1978年到20xx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项?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快,其中最快的是彩电;可以得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部门,比如:彩电、冰箱等。
展示图片“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分布变化示意图”
学生讨论:从旧中国到现在,我国的工业布局情况有什么变化?
明确: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新中国——加强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作用,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学生活动:根据所见所闻,说一说家乡工业的发展情况。(小组讨论)
(三) 中国工业的分布
1、工业的分类:
重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为生产提供资料)
轻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等(为生活提供资料)
2、能源工业的分布
提问:你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能源?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能源?(学生回答)
明确: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展示图片:“20xx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统计表
指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第一大能源和第二大能源分别是什么?(煤炭、石油)
明确: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70%以上。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
展示:“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分布图”
指导学生找出我国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安徽的淮北、淮南,贵州的六盘水,陕西的神府煤田等。
展示:“山西煤田分布图”
指导学生找出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东煤田等。
明确: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
学生活动:讨论将山西省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这种方式与运输煤炭相比,有什么优点?(分组讨论)
明确:可以更加省时、省运费,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减少输入地环境污染等众多优点。
过渡: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
展示:“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
指导学生找出我国著名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和海上油气田。
展示:“中国主要水电基地图”
指导学生找出龙羊峡、小浪底、二滩、三峡天生桥、丰满等水电站,并说出它们所在河流和省级行政单位。
阅读:展示“清洁能源”资料、图片,学生阅读。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了解了我国工业的发展,重点学习了我国能源工业的分布,尤其是第一大能源煤炭和第二大能源石油的分布情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工业
一、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 我国工业的发展
三、 我国能源工业的分布
1、 煤炭工业的分布
2、 石油工业的分布
3、 水电工业的分布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我国工业的发展;三是能源工业的分布。在教学时要注意:(1)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联系身边生活实际,举出适当的例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综合分析能力:在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某地经济发展条件,要能从各个方面加以综合全面考虑,分析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多个因素,并进一步确定其主导因素,然后进行深刻的分析。
工业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掌握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相关图表,理解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工业发展情况,应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由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起工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以理论为指导,多联系实际,分析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及其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区位的原理及应用,激发学生灵活思维,合理选择优势区位,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具准备
将中国工业分布图或某城市工业分布图,制作成多媒体软件,供课堂使用。
收集新闻资料,了解某新建工业所选择的区位因素,并了解工业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内容;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的投入—产出的要素、工业不同发展类型的特点以及工业的发展状况。其中也简要涉及到了一些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原料等),即工业的区位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有的工业(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有的工业(厂)则遭到被淘汰的威胁,那么,一个工业企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并立于不败之地呢?今天我们就先从工业的区位要素谈起。
[新课教学]
5.6工业的区位选择(板书)
投影:用投影仪将课本中的两幅图(图5.24.图5.25)打出、指导学生看图形,分析以下问题:
1.两幅图中分别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兴建的两个大型钢铁公司──鞍钢和宝钢的区位,两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老师要向学生作简单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转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为以下内容作铺垫。
第一个问题,两个大型钢铁公司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在辽宁中部,本地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另一个在长江入海口,海陆交通比较便利。
第二个问题,两者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的距离远近不同。鞍钢本地有丰富的铁矿,周边省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供应,所以能成为我国的一大型钢铁基地。而宝钢及其附近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资源,相对于鞍钢来说,它的煤炭来自内地省份,而铁矿需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等国运入,原料和燃料的运输距离较远,但在上海宝山同样也能形成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其原因则与上海的消费市场、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有关,方便了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看来,工业企业所选取位置不同,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工业企业同样能够发展下去。那么,影响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想一想,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工业?可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思考,然后,老师作概括总结。
1.工厂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板书)
工业的生产,首先应考虑工厂的选址。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厂商做出合理的决策,假设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者,以社会现实为例,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我们知道,决定工厂的区位,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并以其主要因素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宝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费市场,又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动力、劳动力等因素,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板书)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则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业。主要有以下五类。
3.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板书)
(1)原料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使用这类原料的工业企业多把工厂选择在原料的产地。节省运费,减少损失。这类工业即原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例如饮料厂,其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中又易损耗,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销售较好。类似的工业还有:家具厂、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一个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就需要有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所以这类工厂多建立在电力生产成本低的大小电站附近。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5)技术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求工人素质较严,其内部生产分工很细,专业化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这类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课堂活动:由上可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实际上的工业布局不可能做到全部兼顾,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对学生可分五组参照下列表中的内容要求,分别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填表,老师可及时提示、概括,做到语句精练,内容准确,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方便地好学易懂,并进行区别,提高学习效率。
工业教学设计15
如何从互动性的教学内容,互动性的教学成果展示以及互动性教学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互动性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本文浅谈工业设计专业英语互动性教学,一起来了解:
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听讲”的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让原本对英语兴趣不高的理工科学生,更加提不起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互动性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参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者、参与者和实践者”(程玮,20xx),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英语习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英语习得的主导地位,教师英语教学的引导作用,从而弱化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被动性”。
1互动性的教学内容
1.1互动性场景对话的设置
在正常授课的中设置互动性的场景对话可以及时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在正常教学中,增加了模拟英语面试场景。笔者事先准备5-6个面试场景,给出相应的关键词和句型,让学生预热准备。笔者将班上同学分为3-4人/组,小组成员轮流充当面试官和应聘者(2-3人为面试官),其他小组同学担任裁判,给出相应的分数。在每次模拟面试完毕后,教师先点评,再给出分数;教师分数占总评的60%,而学生小组分数占40%。这样的模拟面试场景既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入内,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真正的“主导者”,为他们日后进行面试预先做好准备。
1.2设计作品PPT展示
设计作品PPT展示仍以小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从设计理念、造型设计、材料选择、人机互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英语论述。展示结束后,别组的学生对该小组同学提2-3个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们对于整个设计流程的理解。
1.3“角色互换”课堂
“角色互换”课堂已经不是新的教学方法,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还是益处良多。笔者挑选一篇关于国外参赛表格讲解的课文,让学生分组事先进行准备,学生们充当教师,而教师作为“学生”听讲。如此“角色互换”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深入了解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1.4“头脑风暴”讨论
教师就某一产品的设计为议题,让学生们运用英语讨论每个产品的优缺点,集思广益,效果加倍。笔者曾以中国传统餐具的改良设计为议题,引导学生在课题上对该类产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构思,并以英语口语方式进行创意陈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能力,还巩固了创意思维的开发能力,为今后开展国际性的设计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
2互动性教学成果展示
以往,很少学生会用心看教师批改的作业,最后修改的结果就不了了之,教学效果甚差。而互动性的教学成果展示则是转变这样被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教师先展示分数低的英语摘要翻译,让全班同学找错误,找出错误多的小组可以加分,纠错完毕后,为了给学生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教师让学生再重写一篇摘要翻译。这样的“改作业”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作业讲评也变得更有意义。接着再展示优秀的英文摘要翻译,让学生找到翻译的“闪光点”,这样能加深学生对高阶词汇和优秀句型的掌握,并恰当的运用。
3互动性教学反思
3.1对自己课堂互动性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自己的互动性课堂反思,将课堂互动的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互动性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改进和完善教学。互动教学的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记录成功之处,如达到的教学目的、引起的互动氛围的做法,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等,还要记录不足之处,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并在原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教师需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索和研究,吸取经验教训。
3.2听课
教师可以到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课堂听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听课,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将讲课者开展互动性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进行对照,使自己少走弯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3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开展互动性教学中,应及时有效的收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在互动教学的总结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思考和反馈意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意见,共同促进互动性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