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01 10:57: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家族民歌,会唱这首歌。

  2、运用《乃呦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看课件、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游戏、表演、小组合作达到学生会唱这首歌。

  3、通过听、看、唱、演,让学生明白土家族有自己的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会<五十六朵花>这首歌。

  [教学难点]: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具准备]:《乃呦乃》光盘、一段录像(课件)、碗、盘子、茶杯、皮筋和小药盒,漂亮的贴画(用于奖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快乐有序

  学生听音乐《乃呦乃》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景 学唱歌曲

  导入: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听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一样吗?

  这是一首土家族的民歌。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土家族的小伙伴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课件,看完后请同学们讲出土家族小朋友生活中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歌曲《乃呦乃》。

  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拿出碗、盘子、茶杯为歌曲进行伴奏。

  老师教大家唱歌。会唱后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上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来玩游戏: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动手用皮筋和小药盒做一个有三根弦的小琴,用皮筋的松紧来调整音高发出1、2、3的音。并能在自己制作的琴上弹奏歌曲的乐句。

  三、小组合作 激励评价

  3—4位同学一组自由组合,练习表演歌曲。(1位同学弹琴,1位同学用碗等伴奏,1—2位同学表演唱)

  请几组同学表演,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

  老师为表演最好的小组的同学发漂亮的贴画。

  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教师与同学们根据自己制做的乐器做活动。

  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热爱祖国大家庭的好孩子。

  〔备注〕:本节课通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歌曲《乃呦乃》,能利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进行伴奏。并能在自己制作的琴上弹奏歌曲的乐句。

  〔教学反思〕:同学们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2

  课题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课时

  6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技能目标

  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重点

  学唱歌曲《乃呦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难点

  用茶杯、碗、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乃呦乃》。

  课前准备

  音乐挂图 录音机 电子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集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 范唱

  要求学生安静得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三、 学唱歌曲

  1、 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

  2、 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出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它动作。

  3、 学生跟教师分乐段模唱歌词数遍。

  4、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 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涂色小节。

  6、 学生跟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 课下活动

  1、

  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里装上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2、 请查找关于高山族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乃呦乃》

  1、 齐唱歌曲。

  2、 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 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呦乃》。

  三、 请同学用其它“乐器”演奏《乃呦乃》。

  四、 欣赏《杵歌》

  1、 请同学介绍有关于高山族的资料。

  2、 欣赏《杵歌》

  3、 随歌曲《杵歌》作舂米的动作。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模唱练习

  1=F 2/4

  5 5 3 5 5 3 3 5 5 1 3 3 2 1 3 3 2 1 2 6 6 2 1 6 1 1 6

  1、 跟老师分句用“la”模唱。

  2、 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 欣赏《快乐的罗梭》。

  1、 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 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 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 请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欣赏第四遍)

  5、 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

  6、 介绍弹拨乐器。

  三、 下课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资料。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查找的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教师小节补充

  二、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 跟老师学唱歌曲。

  3、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 请同座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 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以由一位同学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呦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五、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教师小节补充。

  二、 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 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老师学唱歌曲。

  3、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 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 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 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 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 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 复习歌曲

  1、《乃呦乃》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六、 总结

  本打不按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字吗?请你说一说。

  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 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 数数练习

  1、 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 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四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 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 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替换尔格、替换乐器等)

  了解土家族的简单知识。

  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呦乃》。

  听辨乐曲的情绪。随着音乐律动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了解有关鄂伦春族的简单知识。

  会唱歌曲《保护小绵羊》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

  (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

  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的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这一单元的主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方面存在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传统、文化信仰和地理环境的不同;知道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知道各族儿女不论身在何处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个主题教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56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并不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因此,教材内容选择的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教学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5 6个民族知识。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体验多彩民族,并为此而自豪,产生民族团结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但对所收集资料的筛选、归类还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对于他们而言,56个民族知识,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是比较陌生的,而且涵盖量大。而本主题教学内容的呈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师课前应给予指明方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教师就要做足功夫,让学生为56个民族灿烂文化而赞叹,进而为身为56个民族成员之一而自豪。幸运的是我们所处的地域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域的优势,通过了解身边的少数民族,并和少数民族同学交朋友,而达到让学生切身体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民族团结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及民族团结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的搜集相关民族特点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并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相关知识。

  3、知识:初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着重了解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畲族。

  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我们身边民族——畲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及民族团结的情感。

  设计思路

  1、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并做成资料卡,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探究热情; 3、透过民族风情大展台,让学生体验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一样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4、充分利用了本地的地域优势,我们所处的地域————闽东,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通过畲族风情展示,让学生较充分了解这个我们身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各民族知识的了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透过畲汉两族学生融洽相处的点点滴滴,升华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相亲相爱的民族情感。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导入、揭题

  1、设疑导入【我今天带来了一张民族“全家福”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合影图) 猜猜这张“全家福”里总共有多少成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领略这56个民族的万种风情。(板书:五十六个民族)】

  (设计意图:称民族兄弟姐妹大合影为“全家福”,并让他们猜一猜,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和睦的大家庭,同时设疑,导题,自然入课。)

  活动二:民族知识大比拼(课件:民族知识大比拼)

  (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各民族分布区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检查预习情况。)

  1、引言:【我们这56个民族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咱们先来场比赛“民族知识大比拼”】

  2、宣布活动规则:【先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两队,男生、女生队。各队都有两题必答题,另有两题抢答题,答对一题加十分。】

  第一题,: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56个民族名称):这是我国的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

  第二题:这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外,其余的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我们都称之为什么?(汉族)

  第三题:“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习俗?(藏族)

  第四题:炎帝与黄帝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说?(汉族)

  附加题:(课件出示:腾格尔肖像图)他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他的名字叫腾格尔,他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传遍大江南北。请问他是哪族人?(蒙古族)

  附加题:这是一个听力题,请认真听歌曲《高高的兴安岭》,这首个歌里唱到了一个少数民族,请问是哪个民族?(鄂伦春族)

  3、宣布比赛结果。【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束,本次“民族知识大比拼”的冠军的得主是……】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充分体验比赛游戏带来的刺激与快乐,活跃课堂气氛。本环节的赛题设计有两个意图,其一,本课中需要传授的知识点融入比赛中,化枯燥为趣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选择的赛题都是比较常见的民族知识,且具有的代表性。比赛掀起学生学习探究本主题知识的热情。)

  活动三:民族风情大展台

  1、小组活动:交流收集到的民族知识

  【课前,老师也发动同学们收集你所感兴趣的民族知识,并做成资料卡,这个任务完成了吗? 太好了!那就赶快拿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上下桌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先在小组里交流。结合课文70~83页,把你感兴趣的资料展示、介绍给你的组员。】

  (设计意图:56个民族知识,学生也许有所了解,但要让他们比较具体的描述,会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更好得展现的机会。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从中获的更多的知识。)

  2、反馈

  (出示课件:民族之花)【56个民族丰富多彩,我都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了。谁先介绍。】

  A、民居

  【根据学生反馈板书:民居。根据反馈介绍:傣家竹楼、蒙古包、石板房、藏族碉房、土楼。】

  B、服饰

  【根据反馈板书:服饰。展示:苗族服饰、白族服饰、鄂伦春族服饰、彝族服饰、傣族】

  C、歌舞

  【根据反馈板书:歌舞。展示傣族舞、侗族大歌……

  D、体育运动

  【根据反馈板书:体育运动。展示蒙古族摔跤、朝鲜族荡秋千。】

  E、传统节日

  【根据反馈板书:传统节日。展示“火把节”】

  F、习俗礼仪

  【根据反馈板书:习俗礼仪。展示“献哈达”、喝“八宝茶”、俄罗斯见面礼。】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民族知识展示,梳理民族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民族知识风情的魅力,感受多彩中华,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活动四:感受闽东畲族风情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引出闽东畲族。

  2、学生介绍畲族知识。

  【我们身为闽东人,畲族知识一定也有所了解吧。你知道哪些?】

  3、感受畲族传统节日 (课件:三月三影像资料)

  4、畲族“三月三”都向我们展现了哪些畲族风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饮食 (课件:饮食链接粽子)

  【根据反馈介绍:乌米饭、糍粑、粽子。】

  b、畲歌

  【简介畲歌。】

  c、传统节日

  【 粗略了解一些畲族传统节日。】

  d、畲族武术

  【粗略了解畲族武术。】

  …………

  (设计意图:畲族是我们闽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当本地的汉族学生却极少了解,透过本主题,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走进畲族,领路这个民族的美丽,从而关注、了解、尊重这个民族,对各少数民族的了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活动五:感受畲汉友谊之花

  1、结识畲族同学 【请两位身着畲族服饰的同学客串课堂。】

  2、学说畲族话【畲族同学用畲族话向同学们问好,并教同学们说畲族话从1——10。】】

  3、了解畲族服饰【畲族同学介绍身着的畲族服饰。】

  4、体验畲汉两族学生相处点滴【发动全班同学与他们交朋友。师自我介绍:你们知道吗?我也来自一个少数民族乡,福安坂中畲族乡,并且在一所畲族小学里任教,这所小学里不仅有畲族学生,也有很多汉族学生。(课件出示:畲汉学生相处场景)在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畲、汉两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把畲族学生请进课堂,让美丽的畲服展现在学生眼前,让畲家孩子亲口教他们畲族话,与畲族同学交朋友。这些就是最生动的课程,给与学生最深刻的体会。了解各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从自己的身边做起。)

  活动六:绽放56朵民族之花

  1、结语:【不仅仅是畲汉一条心,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团结一致,心心相连。我们的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和睦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称这56个民族为56朵花了吗?(板书:勾勒花瓣)。只有将这56个花一样的民族紧紧簇拥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2、涌动真情,歌唱《爱我中华》。 (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与身边的不同民族同学交朋友,了解、尊重他们的礼仪习俗,欣赏他们的风土人情。升华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创造锦绣中华。)

  作业:

  回家继续收集56个民族的知识,做一张“民族风情”手抄报,咱们下节课将举行一次民族风情展

  (设计意图:作业应具有拓展、延伸性。本课只是一个了解民族知识的起点。而了解民族知识的步伐正在迈开。)

  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民居

  服饰 歌舞

  传统节日 习俗礼仪

  体育运动

  (设计意图:精美、简练的板书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的板书设计美观、大方且切合文本,让人过目难忘。)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相关文章:

1.《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课件PPT

3.鄂教版5年级品德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说课稿

4.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5.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6.an教学设计

7.an教学设计

8.风会记得那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