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02 14:32: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故宫》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宫》教学设计15篇

《故宫》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软件、视频投影仪等。

  五、教学设想:

  ⒈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⒊采用合作探究、质疑研讨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去过北京的故宫(也即紫禁城)吗?请你说说游览后的印象。唐朝诗人骆宾王有这样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感受故宫独特的魅力。

  2、检查预习:

  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殿檐(yán);藻井(zǎo);蟠龙(pán);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

  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òu)

  慈禧(xǐ);额枋(fāng);妃嫔(pín);翊坤宫(yì)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配有读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1)请同学们在文后练习一“故宫平面示意图”上注明各部分建筑的名称,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互相交流,补充一下)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说明顺序,说出屏幕上所指各处名称。

  (3)通过这副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浏览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多媒体展示)

  明确说明顺序:沿紫禁城中轴线由南向北,空间顺序

  (4)教师小结: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的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

  4、研读课本,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征。

  (1)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中概括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的语句。

  明确:第2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总说)

  第16节“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总括)

  (2)请同学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共同点:都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统一)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同义词的变化运用来形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多样化。

  (3)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故宫建筑群这两个特征的语句。

  当堂交流,边读边体会。

  (4)再请同学们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是否发现了两者在概括故宫建筑群特征时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建筑精美

  前者:从午门出发,就近游览,逐一观察,比较清晰,细致。

  后者:站在景山的高处俯瞰故宫,得到的是一个整体印象,而建筑的精美大都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

  教师小结:立足点不同,观察得到的感受后不同,评价也不同。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精美的地方。太和殿

  5、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师引导: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故宫建筑的艺术风格,也是本文说明的重点。

  (1)请同学们读一读5—8节,思考:太和殿的精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如:色调相互衬映

  色彩绚丽鲜明

  图案多态多姿……

  (2)太和殿作为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它除了体现精美以外,也体现出外观的雄伟壮丽,布局的和谐统一。找出具体语句,读一读。

  如: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

  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上……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太和殿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也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6、延伸拓展

  (屏幕显示)故宫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人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是否对建筑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请你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说:“建筑是”。

  7、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学习本文后的启示:

  1、抓住说明对象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8、布置作业: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是个老篇目,而且是讲读课文。以前讲完这课,自己都觉得没有滋味,所以我想重新设计。 就说明条理而言,《故宫博物院》一文,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就内容而言,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特点、布局等,详略分明得当。这两点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者,我非常清楚,但我不能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应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觉认识到,并能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因为多数学生对说明文很厌烦,他们认为说明文无故事情节,单调、乏味,没吸引力,实在不愿意读。针对这种情况我也费了番心思。最后终于想出了比较满意的构思。首先通过一组故宫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设计一副故宫博物院的动态平面示意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然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学习激情。

《故宫》教学设计2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

  一4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自读课文,掌握字词

  金銮(luán)殿蟠(pán)龙鎏(liú)金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

  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划出主要词语。

  1节:故宫的位置称属、历史及现状

  (北京的中心,城中之城,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五百多年历史)总写

  2节: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节:午门及护城河

  4节:三大殿概况(总写)

  5、6节:太和殿(分写)

  7节:中轴线(插写)

  8节:太和殿(分写)

  9节:中和殿(分写)

  10节:保和殿(分写)

  11节: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

  12节:乾清宫

  13节:交泰殿

  14节:坤宁宫

  15节:御花园

  16节: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

  (2).理清结构层次

  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分——前朝(前三殿)

  内廷(后三宫)

  总——强调艺术价值

  四、课堂练习: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作者在介绍时抓住了它怎样的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完成课后第一题。

  五、作业设计:

  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建筑及布局,然后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重点研读

  1.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作者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时,有褒有贬,但其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想一想,作者褒的是什么?贬的是什么。

  建筑文物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爱和赞颂

  封建统治的中心——为封建统治服务——憎恨和揭露

  三、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按照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四、写作方法:

  1.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详略得当。

  3.恰当安排说明顺序。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介绍学校校园的说明文,字数不限。

《故宫》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第二课时

  1、学生分组交流所查的资料

  2、上台交流

  3、学生评价

  4、教师总结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故宫》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打出收上来的图样)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得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得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满意于大家的解说。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7、当堂作文,当堂交流。介绍自已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

《故宫》教学设计5

  一、原有的教学课例

  原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教给学生清理说明的顺序和学习说明事物的写法。通过完成课后练习一,来理清说明顺序;完成课后练习二,来学习说明事物的写法,

  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原教学环节:

  教师以介绍故宫特点为内容导入,学生倾听。

  朗读课文

  分析课文

  首先,根据读课文,检验学生是否把练习一中的平面图填队,如果填不对教师给予指正。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空间顺序排列的,学生边听边记。

  然后,分析本文说明事物的写法。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同学们逐段分析,每段都仔细地讲解。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全文重难点和本文写作特点。

  做文布置:

  发现问题:

  课堂上学生是纯粹的听者,他们只是在机械记录,并没有动脑思考。

  教师是“地道的传授者”,课堂上所有问题,老师实行“三包”即“包

  读、包分析、包思考”。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上可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不会独立地学习语文。

  二 、分析问题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师生的位置关系没有找对。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战领了课堂的“主阵地”。这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不到发展,个性无法张扬,再加上学习方法单调,久久之,就算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学生也不动于衷,麻木不仁的。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句到以上问题后,我和教研员及其他语文教共同商讨,细细地学习了课标。大家一致认为: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方法要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由教者变为导师和促学者。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的探究问题,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在备课中,要考滤到学生主动的探究问题,无论那个环节都要考录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又仔细研读了教研员宁铁霞老师的“读── 悟──赏“的教学模式。在教研员的帮助上,对《故宫博物院》一课做了改进。

  四、改进后的教学课例: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课前准备:

  1、知识和能力: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 学生:作好预习准备,搜集有关故宫明的写法,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知识,为课堂交流作好充分准名方法准备。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事物说明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 作者以空间为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成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侧,诼次并详略得当的介少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教学设计】

  导入:课堂上以“我所知道的故宫” 为题进行交流。用多媒体展示故宫有关图片,让学生右故宫,同时教师口述导入:同学们,如果站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你就回看到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春亭 .在湛蓝的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是故宫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代建主群。今天,我们就跟随黄传惕一起走进故宫!

  课题:故宫博物院!

  感知课文内容

  检查生字词。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间题组: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有什么历史意义?

  读了课文,你能画出故宫平面图吗?结和画面你能填写下边的平面图吗?

  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教师导学)

  “读” 是学生接处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得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本文大体按照浏览参观路线,以空间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自由到北逐次个绍建筑物。

  研读赏析:

  大屏幕逐个投影问题:

  故宫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你能找到体现故宫特点的句子吗?请完成下表: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为了准确生动说明故宫特点,文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教师导学 )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然后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读体现“重音,语气语速“入手。

  (教师小结 )

  故宫所具有的独特的我国古氏建筑材料。彩画。雕饰及建筑物式样上等,着都是我国传统审美观的表现。

  重点研读:

  大屏幕出示问题:

  再故宫的诸多宫殿中,作者详细介绍是哪个宫殿?除此之外,还介绍了那些宫殿?为什么如此安排?

  作者把太和殿介绍的清晰明了,其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导游人员,你如何为你的游客介绍太和殿?

  (教师小结 )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故宫重点建筑物。是封建黄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他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者以从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再介绍太和殿内部时,用了一定的方位词,使说明简洁明了。

  速读课文,理解全文结构的安排。

  质疑释疑

  学生经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如果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说明顺序。说明结构。)介绍我我们的校园。

  体验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再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及理解了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又了解了故宫的知识,更能激起我们的民自豪感。

  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和布局,然后采用与

  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五、反思性的总结提练

  “读”是学生接触文章的第一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看大屏幕中展示的故宫图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故宫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悟” 和“赏”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的能力尤其是画屏面图时,学生热情很高。通过对课文理解,画出有创意的平面图。画不出来的再一起参看大屏幕上的平面图。这样,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题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间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里采用的说明顺序。在重点研读时,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模拟导游。这一环节不仅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能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和布局。并能锻炼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学生表现得也十分有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以上课例,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导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故宫》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1、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2、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3、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4、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金銮殿(luán)蟠龙(pán)鎏金(liú) 玉玺(xǐ)妃嫔(pín)湛蓝(zhà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坤宫(yì)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2、解释黑体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⑴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⑵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⑶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⑷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⑴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⑴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②庄严肃(穆)③大肆挥(霍)

  ④重重殿宇⑤举世(闻)名⑥(焕)发光彩

  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

  ⑨龙凤(呈)祥 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 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 主谓短语①⑦⑨

  ⑵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

  ⑶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故宫》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打出收上来的图样)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得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得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满意于大家的解说。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7、当堂作文,当堂交流。介绍自已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

《故宫》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 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⑶ 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⑵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3、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2、图示法:

  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3、延伸拓展法:

  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设计(二):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造句略。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⑴ 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⑵ 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⑶ 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中国,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⑴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⑵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⑶ 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

  ⑴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的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⑵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⑶ 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六、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故宫》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说明古建筑的一般顺序,同时了解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同时树立一种大文化观,珍视自己的身边文化载体,同时学会保护鉴赏一切人类的文化成果。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二、导语:学生讲解自己游览故宫的所见所闻导入

  三、识记重点字词

  四、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按照说明的顺序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本文的说明顺序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2、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根据课下查阅的关于故宫的各种资料,与全班同学更加详实地了解故宫的特点。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的顺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读全文,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六、教师总结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布置作业: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第二课时

  1、学生分组交流所查的资料

  2、上台交流

  3、学生评价

  4、教师总结

  课后记:本课需要图文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被动接受永远不及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力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达到更好学习课内知识的教学效果。

《故宫》教学设计10

  课题:第一课

  《长城和故宫》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宏伟建筑奇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成就;知道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是一座辉煌的建筑群。

  2、技能目标: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城和故宫的位置、及长城的起止点,培养阅读使用地图的能力;能介绍相关的长城和故宫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同学的介绍补充知识,培养倾听能力。

  3、情感目标:我国有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故宫,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

  重点:人类工程的奇迹——长城。

  难点:长城和故宫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被称为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被称为美丽神奇的东方国度。这些令人向往的历史遗迹和名山大川,吸引着中外游客,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今天就开始学习第十三单元——我国的旅游胜地。

  (2)新课部分:

  第一部分:人类工程的奇迹

  1、进入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介绍: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想想他们看到雄伟的长城时,会说什么?

  (真长啊!太壮观啦!了不起!)

  (2)引导质疑:第一次看到长城的人随后会问导游一些什么问题?

  (长城有多长?长城是什么时候建的?怎么建的?为什么要筑长城?)

  (3)小结:人们最想知道长城的长度,修筑的时间,修筑方法和它的用途

  板书:

  长城

  长度

  时间

  方法

  用途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讨:能解答哪个问题,怎样解答更清楚。

  学生以“小导游”身份介绍长城。

  2、解答疑问,汇报成果

  (1)长度

  1

  学生介绍:长城长度

  (长城位于我国北方,西起甘肃省嘉峪关,东至辽宁省的鸭绿江,全长一万多华里,5000多千米,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板书:长万里

  2

  组织分析:长城“全长一万3

  多华里,4

  5000多千米”,5

  这是多长?

  (如果从长城的起点步行止终点,每天走50千米,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走完。)

  (2)时间

  学生介绍:修筑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即20xx多年前,各诸侯国在自己的管辖境内修筑城墙,秦、赵、燕在北方修筑了长城。秦统一六国后,在三国长城的基础上继续修建,形成万里长城。秦以后,历代都修过长城。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时修建的。长城的修建历时一千多年,清朝以前从未停歇,是世界上建筑时间最久的人类工程。)

  板书:春秋战国

  明朝

  (3)方法

  1

  学生介绍:修筑方法

  (劳动人民用肩扛、手抬、土堆等最原始的建筑的方法,将每块重达一二百千克的条石运送到陡峭的山岭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人为此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据粗略计算,修筑长城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长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圈多。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艰难的建筑环境,即使是在拥有大量高科技的建筑工具和运输工具的现代社会也是难以达到的。可我们的古代劳动人民却做到了,让人惊讶赞叹。)

  2

  组织归纳:长城的真正建造者是谁?

  (长城的建造者是古代的劳动人民。所以说,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创造了一切。)

  板书:肩扛手抬

  (4)用途

  ①学生介绍:用途

  长城是一项用于军事的防御建筑工程,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修建。在历史上,对遏制冲突扩大,维护当地人民的生产和安全,保护当时中原地区较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方便各民族的友好往来,起着重要作用。

  ②组织介绍:今天的长城发挥什么作用?

  (今天的长城成为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旅游胜地)

  板书:防御

  游览

  3、小结

  组织分析:长城为什么被称为“人类工程的奇迹”?

  板书:人类工程的奇迹

  (长城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

  第二部分:宏伟瑰丽的紫禁城

  1、

  进入情境,

  ①提出问题

  ②组织介绍:故宫过去叫什么?紫禁城在什么地方?

  (故宫过去叫做紫禁城,位于首都北京的市中心。)

  3

  组织质疑:看到这么大的紫禁城,4

  人们想知道什么?

  (紫禁城有多大?都有什么用途?)

  ④小结:人们想知道紫禁城的规模和用途。

  板书:故宫

  紫禁城

  规模

  用途

  2、解答疑问,汇报成果

  (1)规模

  1

  学生介绍:紫禁城规模

  紫禁城

  ,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房屋9999间半,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紫禁城由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外朝有著名的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由后宫和御花园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以神武门、三大殿、午门、天安门为中轴,宫殿层层叠叠,万户千门,异常壮观。

  板书:宏伟壮观

  2

  组织分析:这么宏伟的紫禁城是由谁建造的呢?说明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令人赞叹和佩服的。)

  (2)用途

  1

  学生介绍:紫禁城用途

  (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以及眷属居住、游玩的地方。)

  2

  组织分析:紫禁城的用途是什么?为什么叫紫禁城?

  (紫禁城是皇帝生活的地方。“紫”是指紫微星座,象征帝王。“紫禁”的.意思就是帝王的门户有禁,不得随便入内。在封建社会,没有皇帝的准许,皇亲国戚都不得入内,老百姓甚至连走近看看都是犯禁的。)

  3

  组织介绍:今天的紫禁城的用途是什么呢?

  (今天的紫禁城已建成为故宫博物院,供人们参观游览。)

  板书:禁城

  博物院

  第三部分:总结

  说一说:在了解了长城和故宫的过去及现在后,自己有什么想法?

  板书:

《故宫》教学设计11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学生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学生反馈: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生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生反馈: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

  3、生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指名读(评价)

  小组读

  男女生读

  4、学生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

  (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文二、三部分的内容: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四人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

  小组反馈: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学生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

  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5)交流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

  (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

  (8)指名小导游介绍自己“拍摄”的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

  (9)评价导游。

  (10)学生用学法迁移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

  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2、生齐读第10自然段。了解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3、生介绍:

  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

  四、总结拓展。

  1、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谈谈读了课文,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故宫吗?

  4、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

  五、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喜欢的描写太和殿的一句好句。

  2、赞美故宫的一个好句。

  3、自己写一段话,可以描写你想象中的一个宫殿的摆设,也可以描写你印象深刻的一处建筑的样子。

  板书设计:

  20 故宫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故宫》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故宫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谈谈观后感,通过资料感受到故宫的美。

  放视频,导入: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说说自己在预习时记住的故宫的宫殿的名称。并将宫殿名称板书。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根据板书指名读相关的自然段。

  3、正音:学习生字词。

  齐读: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

  4、练读:个人读;小组读;

  5、学生自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矗立:矗,直立,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亭阁:亭,亭子,盖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阁,风景区或庭园里的一种建筑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筑在高处,可以凭高远眺。

  永恒:永远不变。

  矫健:强壮有力。

  烟雾缭绕:缭绕,回环旋转。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珑)

  雄伟壮丽:有气魄,十分壮观而美丽。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无价之宝)

  6、学生谈自己对故宫的印象。

  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

  交流:(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的。)

  2、学生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试着分段。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明地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序来介绍。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极为简略地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了评价。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

  3、组词。

  风()雕()

  凤()碉()

  玲()矫()

  岭()娇()

  潦()珑()

  缭()胧()

《故宫》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多角度学习《故宫博物院》。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

  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展示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

  (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

  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

  4、在文中找出说明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

  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五)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

  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六)课堂小结:想一想文章到底是怎样把规模如此宏大的故宫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呢?

  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故宫》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3、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和总分结合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方位名词的准确运用。

  一、导入(3分钟)

  用多媒体展示关于故宫的图片。(提问:班里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如果有的话就请那位同学谈一谈游览故宫的感受。)老师:“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全面地了解这座宫殿的建筑结构。”

  二、扫除字音障碍

  把课文中难读、易读错的字词标注出来。分别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来,写完后让底下的同学找出写错的地方,老师再次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识记。

  三、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

  1、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2、读准字音,圈划重点的生字词。

  3、把握阅读说明文文体的相关知识,学会提取信息。(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以及体味说明语言的特点等)。

  4、尝试划分段落,同时概括每一层段落的大意。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明确文章主旨)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院的特征?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五、结合示意图来完成本篇课文的学习,找一名同学上帮助老师板书。(在黑板上写出故宫的总体特点,并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划出来。在黑板上标划出南北的方向,便于学生寻找出景点的方位。在太和殿那一段让学生逐行寻找方位名词,并把同学找到的方位名词依次写在黑板上,如: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六、在第6自然段穿插一个知识点,提问:为什么在太和殿内会有那么多关于“龙”的图案?

  明确:龙是皇权的象征,龙就是皇帝的化身,而故宫又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太和殿又是故宫的中心,那么龙的图案自然多了。

  七、根据该示意图,让同学们逐段找出故宫里的景点,其中重点介绍太和殿。分别让学生找出太和殿的外形特点、殿里的布局特点及作用。底下同学们一边找,讲台上的同学一边写,同时底下的同学会监督台上的同学是否书写正确。老师则负责播放PPT上的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风采。学生老师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要同学们学会按空间顺序描写的说明方法,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勉强说到第6自然段就下课了,还来不及讲就下课了。这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详略得当这个重点突出的不是很明显,就只是让同学们在老师引领下去自己感知故宫的空间顺序。还做得不足的地方是,没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被点名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就耗费时间,导致整个班都在等,这是以后身为老师的我要注意的地方。一节课,是否紧凑、连贯、充实,一定要做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故宫》教学设计15

  一、教材

  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建筑之美。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通过“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通读全文,并找出答案。这时学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由南向北依次去写故宫的”(板书:南到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这一句“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和这一句“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通过这两句中的“笔直”和“中心”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始终是在围绕着“中轴线”去写故宫的,(板书:中轴线)。

  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为下面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学生纷纷得出答案:大多是:太和殿、御花园等等,这时我会用质疑的语气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所选择的参观地点都是文中大段描写的部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作者并不是详细介绍每一个宫殿的,而是有详有略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去体会“详略得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这时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对于太和殿和御花园的印象比较深。我顺势给出引导: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太和殿描写他们所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找到“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高处和低处去描写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能将复杂的事物全面并有重点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随即板书:总分结合。

  (四)延伸作业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时我提问学生,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并适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上来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减负的理念,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故宫》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1.《故宫》教学设计

2.《故宫》教学设计

3.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4.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5.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6.an教学设计

7.an教学设计

8.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