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请假条》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请假条》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请假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请假条》教学设计 1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语言技巧——口头请假。这节课呢,我们就从中选取一种,讲话语变成文字。让我们的信息传递更为多样化,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二、思考交流: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情况不能上课比如:
如果你的家里有事不能到校怎么办?
如果你生病不能按时上学怎么办呢?
这里有一位同学生病了,能帮她写一份请假条吗? 你知道请假条改写什么内容吗?
1.应写清楚请假的'原因,请多长时间的假;
2.注意请假条的格式,包括称呼、落款、日期以及正文的格式;
3.要讲礼貌,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那么请假条该怎么写呢?
(微课展示格式、要求)
三、自主学习:
1、出示内容,思考:
(1)请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请假的时限为多长?
2、学生试着填写。
3、出示请假条,边出示边强调。
3、出示请假条儿歌。
四、实践内化:
1.根据题目要求,完成所填请假条的内容。
2.展示请假条格式基内容。
五、课后作业:
试着写一张请假条吧。
《请假条》教学设计 2
一、课题:
请假条的写法
二、课型:
复习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牢固掌握请假条的格式及内容要求。
2、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请假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让学生懂得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四、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书写请假条。
五、教学难点:
请假条的格式。
六、考点:
根据材料写请假条。
七、精讲要点:
请假条的写法。
八、互动方式:
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同桌互动、师生与多媒体互动。
九、训练要点:
写请假条。
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二)、口头复习请假的方法
(三)、复习请假条的写法
1、小组讨论并记录请假条的格式及内容要求。
2、组与组之间交换发现异同。
3、课件出示写请假条的要领,学生自己评定正误。
4、学生各自回想识记请假条的格式及内容要求,师板书。
(四)、修改错误请假条
1、出示例文。
2、学生自由阅读发现错误、同桌交流。
3、指名口述错误及改正意见。
(五)、练习写请假条
1、为自己写请假条,组内互相修改,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改正。
2、根据材料写请假条,出示答案,同桌互改,反馈学习情况,作必要指导。
3、总结课堂。
十一、板书设计:
请假条的写法
标题 原因 格式 称呼
正文首行
右下角署名、日期
正文内容 时间 礼貌用语
《请假条》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 “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体会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为什么称《告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请假条(板书)
(1)这里有个词,谁会读?(指名读)
(2)平时,你会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生病、有时不能来学校)
(3)小结:理由可以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请假。
2.再来看看这个词,:板书“优雅(yǎ)”(雅是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这个词。)
(1)一起读
(2)请你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雅”,给它找找朋友。
(3)理解“优雅”。
优雅: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
既——优美,又—— 高雅。再来读读这个词。
3.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4 课 优雅的“请假条”(板书:的)
4.一起读(课题)
5.预习课文时,老师曾让大家读了课题之后试着提提问题,你提了哪些问题? 预设:(1)谁向谁请假?
(2)这“请假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请假条要打引号)
(3)为什么叫它“优雅”的请假条?
(4)为什么要写“优雅”的请假条?
6. 那么通过预习,现在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随机板书:《告别交响曲》 海顿 公爵乐师们
(1)介绍海顿:海顿是著名的作曲家,他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海
顿生活在奥地利,那里是音乐王国。(出示第一节,齐读)
(2)“请假条”就是《告别交响曲》,现在你知道“请假条”上为什么要加
双引号了吗?(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请假条,而是一首交响曲,所以要加双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通过预习,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句。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请大家试着用上这四个词把课文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大家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现在自己先用上这四个词来说说看。
3.交流。(补全板书)
预设:乐师们向公爵请假,遭到了拒绝。于是,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
作为请假条。
海顿写了一首《告别交响曲》,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公爵同意了他们的 请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海顿为什么要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呢?自己读读课文2、3小节,找出有关句子。交流出示有关句子:
(1)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但
遭到了拒绝。
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
(2)他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海顿安慰大家,说——
(3)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海顿为什么要替大家请假。请你用上这三个词语,
试着说说海顿替乐师们请假的原因。先自己轻声说一说。
2. 海顿急大家所急,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A 出示:两天后,??先试演一遍。
B 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后,他做了几件事?(2件事)
(师)第一件是—— (师)第二件是——
C 你能用“一方面?一方面?”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轻声说说。
D 交流:a.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一
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同样重要的,说的时候,顺序可以前后交换一下。
b.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
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
小结:正因为海顿做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可以用“一方面?
一方面??”连起来说,而课文用了一个“分号”来连接,起到了同
样的作用。
E 一起读。
四.学习4—6节
1.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课文的第五小节展现了当时
的情景,先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这小节中有几个生字,先来学一学。
1)奏:谁来拼?(注意平舌音)开火车直接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的天第一笔是横,捺改成点)
2)烛(一起拼)你们把翘舌音读准了。蜡:烛连成词语一起读。(蜡烛)熄(一起读)、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字旁。
2. (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
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那就是(出示:美妙绝
伦)。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
3.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指名2-3人读、女生齐读)
4.(播放小提琴曲)但就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乐师们却是有家难回
啊!
5.听!你来读(出示: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乐师们仿佛在说——男生读读这句话。舒缓的'音乐、凄婉的乐声——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女生读蓝颜色的字,男生读黑色的字)。
6.引读:(师)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生)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7.(播放媒体)让我们回到演奏现场,舞台上烛光点点??
正如我们所见,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就这样,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随着乐曲的演奏,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只见他俩也是——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8.你是怎么知道的?再仔细读读第5节。
(1)“每位”告诉我们每个乐师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吗?读读第6小节,找找答案。
(2)在一片黑暗中,也就是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对啊,你学会了联系上
下文,读懂课文。)
五.学习第6节
1.师: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片黑暗中,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2.出示: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个别读)
3.句子中有三个生字
1)艺:一起读 “艺”,给它找找好朋友(艺术、文艺、工艺)
2)式:男女生读。伸出手一起写?
3)效:我拼你读,你拼我读。说说怎么记住它?(加部首)注意:“交”的
最后一笔是点。
4.师: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
然而今天的演出形式却是与众不同,这种演出形式指的是?再读读第一节,找找有关句子。
5. 多么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海顿写的音乐请假条,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用文字写这张请假条,会有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就来试着写一写。
6. 当时,公爵听到了——(多么优美)看到了——(多么新颖)想到了——
7. 于是公爵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指导朗读:注意,这里有个“!”让我们一起大声宣布(齐读)
六.总结
1.而《告别交响曲》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今年是海顿
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交响乐之父”,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就演奏了《告别交响曲》,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所有的观众同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2.朗读第5节。
板书:
34.(请假优雅的“请假条”——《告别交响曲》拒绝同情)海顿 替乐师们 公爵
《请假条》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初步培养遵守学校请假制度习惯。
理介“请假条,发烧按时……”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准备:
投影、写有请假条的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理介第1、2自然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如果你有事不能按时来学习怎么办呢?
2、揭题。
3、质疑,为什么要写请假条?请假条该怎么写?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1、带着上面质疑时间题听录音范读课文,初步了介课文内容。
想一想:课文哪一段写“为什么”要写请假条?哪一段写“怎样”写请假条。
2、自由读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三、生字教学
1、看拼音卡片读生字。
2、说说哪些字难写难记,该怎样记
3、指导书写
4、给生字扩词
四、学习第1一2段
1、分小组自学第一段
思考:请假条是谁写的?写了什么内容?(谁、原因、时间、姓名、日期)
2、交流汇报
3、分学习小组学习第2段
(1)、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2)、理介“按时、制度”等词意
五、小结:说说第1一2段告诉我们什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自读课文,学习理介第3一4自然段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二、学习第3段
1、默读第3段,用“一一”划出有关怎样写请假条的句子。
2、“……”表示写请假条先后的词语。
3、出示投影片,“请假条”,按“先”、“再”、“最后”三个词分成三层。
4、内容:向谁请假、写谁请假、请假原因、请假多少时间、请假人姓名和日期、格式讲介。
5、用自己的话来说怎样写请假条。
6、试写请假条。
三、学习第4段
自由读一读,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介
四、小结:、说说怎样写请假条
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第4题。
第三课时
要点:词句训练,学习写请假条
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说说怎样写请假条
二、写请假条
4月15日,王平感冒了,不能上学,向楼老师请假一天。
1、读上面的'原因
2、自由写请假条
3、评议,说说怎样写(分析)
三、学习第5题
1、自己完成第5题
2、分析:哪些地方写得不对,为什么?
李丽写的请假条有一处不对,没有写明向谁请假。王英写的请假条,没有写明请假多少时间,没有写明请假条的日期)
3、自已择一篇写。
四、作业:
自己编一则事,写一则请假条
板书:
请 假 条
李老师:(称呼)
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请假多少时间
请假人姓名
日期
《请假条》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知道写请假条的意义,初步培养遵守学校请假制度的习惯。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请假条、发烧、按时、如果、制度、顶格、冒号、原因、时间、姓名、日期”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写请假条。
重点:
1、掌握生字词语。
2、学习请假条的写法。
难点:
简明地把请假条应写的内容写清楚。
教学时间:
三教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学会9个生字,假、利、华、按、如、或、制、度。
2、理解1-2段,知道学会写请假条的意义。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有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生病了,不能来上学,那该怎么办?[今天,我们班的××同学生病了,不能来上学,他写了一张请假条。出示,这张请假条写得对不对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2、出示课题:9、请假条。假:读准字音,记记字形,给字找朋友。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⑴、请假条写给谁?
⑵、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⑶、请假条怎么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你解决了刚才同学提出来的哪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回答,结合教学生字。
⑴、谁写给谁的?学习生字:利、华、英。
⑵、为什么写请假条?学习生字:按、如、或、制、度。
⑶、请假条怎么写?学习生字:并、冒、号、另、期。
2、课文一共几段?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王利华为什么要请假呢?出示请假条。(小黑板)
3、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为什么要写请假条呢?自由读课文第二段。
2、李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主要讲了什么?
⑴、理解“按时”,“制度”。
按时:准时,不早到也不迟到。
制度: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制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4、齐读这一段。
五、复习巩固。
1、读字组词。
2、说说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个最难写,学生说一说,教师指导书写。
六、课后作业。
1、抄写前两段中的生字。
2、朗读课文1、2自然段。
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并、冒、号、另、期”,理解词语“顶格、冒号、原因、时间、姓名、日期”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3、4段,知道写请假条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第一节课所学的生字)
2、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怎样写请假条?分几步?(点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讨论填空
什么地方 什么
先在()()
再在()写()
最后在()()
3、结合填表学习生字:并、冒号、另、期。
4、指名看填空,用上“先、再、最后”说说怎样写请假条。(多请几位学生)
5、质疑:
你在填表时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重点理解“顶格,冒号、日期”
在黑板上画一个框,让学生点点顶格的位置、写一写冒号、说一说今天的日期。
6、齐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你知道怎么写请假条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写请假条的格式
四、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拿出来分析
五、作业
1、抄写五个生字
2、作业 本作业 2、3
第三教时
课时目标
1、初步培养遵守学校请假制度的习惯。
2、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语
2、说说写请假条的格式
二、指导写请假条
1、出示课文后面练习5
说说这两张请假条分别错在哪里?
第一张:第一行没有写向谁请假。
第二张:没有写请假多少时间和日期。
2、在书上修改。
3、把请假条补充完整
李老师:
今天()病了,头痛发烧,不能来校上课。请假一天。
()
4月10日
4、再出示第一堂课出示得请假条,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5、根据下面内容写请假条
4月15日,王平感冒了,不能去上学,向楼老师请假一天。
自己写,请一生板演,校对
三、作业
作业 本作业 4、5、6
板书:
9、请假条
先顶格 向谁请假
再另起一行,空两格 谁、原因、多少时间
最后右下方 姓名、日期
《请假条》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3个,积累句子1句。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节。
3、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4、了解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朗读课文。
2、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分层目标: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后)
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中、优)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
1、播放音乐《告别交响曲》。
随机出示:舒缓 美妙绝伦 凄婉
2、这首曲子的作曲是谁,介绍海顿。
3、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
4、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
齐读课题。
理解“优雅”
“请假条”上为何加上双引号?
二、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其他字词。
1、快速阅读,自己解决字词。
2、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聘
(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学生交流。
1)介绍奥地利及圣诞节。
2)你知道这张请假条指的是什么?板书:《告别交响曲》
3、重点学习第五节。
1)师再播放乐曲,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
2)体会其中形容词的意思。
3)指导朗读。
(三)学会质疑。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2、同学讨论。
3、解决问题。
三、实践运用
1、加部首组词
巨()()爵()()虫()()
2、听写句子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音乐家的小故事?说一个给你的伙伴听听。
《请假条》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雅、圣、诞、遭、拒、伦、奏、熄、烛、颖、效”等11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积累“优雅、圣诞节、拒绝、美妙绝伦、演奏、蜡烛、新颖、效果”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了解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学着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出示)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
2、什么时候你要写请假条?
师:是啊,当我们生病或因为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参加学习或工作时就会用写请假条的方式进行请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请假条有关的课文。
3、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
(1)学习课题中的生字。(出示词语:优雅)
(2)“优雅”是什么意思?(优美高雅,不落俗套)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的“请假条”为什么要加引号?
2、出示: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齐读句子)。给“著名”换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师:原来课题中的请假条加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一张请假条,而是大作曲家海顿谱写的《告别交响曲》。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为什么优雅的乐曲会成为请假条了呢?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试着完成填空。
(出示)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但(遭到拒绝)。海顿得知后,十分(同情大家),就谱写了(《告别交响曲》)。试演那天,公爵被(新颖的艺术效果)折服,同意大家(回家过圣诞节)。(《告别交响曲》)也就成了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1)交流填空。
(2)学习生字:圣、诞、遭、拒、颖、效(圣、颖:读准后鼻音)。
师:简介圣诞节。
2、引读第1、2小节,思考:乐师会如何向公爵请假?
师:海顿得知后,十分同情乐师,于是写下了《告别交响曲》。
3、(出示)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优雅的乐曲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读课文第5小节,边读边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学习生字:伦、奏、熄、烛
(2)交流描写乐曲优雅的句子。
(3)齐读课文第五小节。
(4)欣赏乐曲,感受《告别交响曲》的.优雅(播放媒体)。
师: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谁能说说美妙绝伦的意思。你们听,小提琴声是那样的悲哀而婉转这使强烈的思乡之情萦绕在每个人心间,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你们瞧,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提着乐器,起身离去,像是在与听众(……)就这样,在缠绵的思乡曲中,最后一位乐师也起身离去。
(5)伴着乐曲再读第5小节,试着去感受这优雅的乐曲。
4、公爵听了这首乐曲会怎么想?
(1)(出示)公爵听了乐曲,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读句:“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5、小结全文:海顿用《告别交响曲》成功地为乐师们请了假,这真是优雅的“请假条”啊!
6、简介海顿。(出示)海顿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是世界公认的交响乐创始人。
四、复习巩固
1、(出示)认读词语:优雅、圣诞节、拒绝、美妙绝伦、演奏、蜡烛、新颖、效果
2、(出示)比一比,再组词。
雅诞伦颖拒
鸦延轮疑巨
《请假条》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知道“制度、另起一行”等词的意思。
2、学会写请假条。
3、知道写请假条的意义,初步培养遵守学校请假制度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能写请假条。
教学难点:
正确写请假条,养成不上学写请假条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条不好的'消息。出示:
今天,王刚感冒发烧了,要去医院看病,不能来上学。
怎么办呢?看谁的办法多?(生说??)明确写请假条的意义。
结合学习、理解“制度”
出示课题,学习生字“假”
二、自学课文
看能不能帮王刚写一张请假条。
1、自己读课文,可以同桌交流写请假条的方法
2、共同交流,帮助王刚写一张请假条
3、熟读第三自然段
4、用上“先??再??最后??”说说请假条应该怎样写。
三、说说下面两张请假条分别错在哪里
四、小结
根据下面内容写请假条
4月15日,王平感冒了,不能去上学,向楼老师请假一天。
五、巩固练习
《课堂作业》
六、板书:
请假条
先顶格 向谁请假
再另起一行,空两格 谁、原因、多少时间
最后右下方 姓名、日期
请假条
xx老师:
我因xx原因需要请假x天,希望老师能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x
x年xx月xx日
《请假条》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请假条的写法;
2、能根据语境准确地表达意思;
3、知道请假条、留言条的作用,掌握书写格式,会写请假条、留言条,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4、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的方法、格式,学习写留言条;
5、能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话要简短,培养学生清楚明白的写话能力。
6、能在留言条当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格式书写请假条和留言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了解留言条的作用,并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
四、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以某同学的请假展开导入。
二)请假条的概念:
是因故不能上班、上课、参加活动等,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写的一种应用文。
三)请假条的注意事项:
首先,写请假条应实事求是,不能为不上班、不上课、不参加活动等弄虚作假,无病而请病假、无事而编有事。
其次,要注意按请假条的格式写。
请假条的内容有:标题、称呼、正文、结语、署名和日期。
1.标题写“请假条,居中写。
2.称呼在标题之下,空一至二行后,另起一行,顶格写向谁请假的单位或个人。如写个人,通常写该人的姓加上职务,但不必用表示尊称的`词语。如,不必写成“尊敬的李书记”、“敬爱的张老师”,直写“李书记、“张老师”就可以了。
3.正文 称呼之下空两格写。直接写请假的原因及请假的起止时间。写时注意不必像写书信那样先写表示寒暄的话。
4.结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谢谢”、“抱歉”“请原谅”“望批准”之类的客气话。5.署名和日期写请假人和请假时的日期。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空二至三行写。请假人如果是学生,可以在名字之前加“学生”二字,表示对老师的尊重。日期写在署名下面,
另起一行写。有时在日后加写上午或下午,必要时甚至可写到时、分。
第三,请假条要简明扼要。
举例:
请假条
赵老师:
今天因我妈妈有病需要作手术,我要和我爸爸共同去陪护,所以需要请假一天,希望批准。 学生:王明明
20xx年3月26日
请假条
刘老师:
昨天晚上我突然肚子痛,今天我妈妈要带我到医院检查。所以上午不能上学了。特此请假一上午,希望您批准。
学生:李丽丽
20xx年3月26日
《请假条》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的掌握写请假条的格式及要求;
2.能有条理的把要请假的事由、时间写清楚;
3.注意书写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正确的'掌握写请假条的格式及要求;
2.能有条理的合理的把请假的事由、时间写清楚;
3.一节课完成讲、练、评三个环节。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班或上课,不能按时参加某项活动,必须事前向有关单位或有关部门负责人写一个书面说明,这就是请假条。请假条要说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假时间。请假的理由必须充分并符合有关的规章制度。有些请假条须经过有关负责人批准才能生效,假期结束应向有关部门销假。请假条一般由自己写,但也可由他人代 写。请假条不需收回。
(二)自学课文,讨论交流写请假条的格式。
1、请假条的格式与写信相似,第一行中间写上“请假条”
2、下面顶格写上对方称呼,并在后面写上冒号。
3、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多长时间的假
4、常用习惯语有“请予准假”“特此请假”“此致”“敬礼”等
5、最后署名并写上日期。这里特别要强调: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内容要简单、明确,只要写明事实,不用讲道理;不能用语含糊,标点符号不当;字迹要端正,清楚,不要涂涂改改,最好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2.请假条如果用语含糊,标点不当,就会产生歧义,那么就会成为没有效应的纸条了,有的还可能误事。因此,写请假条行文要力求准确,没有歧义,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出差错。
3.请假条的格式,有五点内容是必须要具备的,即:写给谁,请假事由,请假天数,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请假条也可先写请假事由,再写称呼的。请假时如本人不能亲自书写时,也可由他人代 写。
(四)学生动手写作。
(五)完成后小组互评、全班评。
(六)课堂总结。
《请假条》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6个生字。积累词语7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学习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讨论问题。
3、了解著名作曲家海顿的智慧才能,鼓励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请假条 读词,师:什么是请假条?你写过请假条吗?
2、板书:优雅 认读词语,学习生字“雅”(重点字形),书空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见过的请假条,既能在交流中切实体会请假条的作用,又为引出课题《优雅的请假条》作铺垫,“优雅”一般指动作姿势、语言谈吐优美高雅,读了课题后,学生自然产生疑问:请假条怎么能说“优雅”呢?“学贵有疑”,质疑为下文围绕“优雅”展开教学作好了伏笔。
二、自主学习,质疑解疑
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打上“?”
(3)思考:课题上的请假条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学生自读课文时,尝试着圈圈划划,带着问题读书。
三、检查交流,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优雅、圣诞节、遭到、拒绝、美妙绝伦、演奏、吹熄、蜡烛、新颖、效果、
(1)小火车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奏、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可说自己已经理解的或提出疑问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课文中的请假条是什么?(板书:乐曲)理解课题为什么用上“”。
说明:本课生字较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时,要特别注意“雅、诞、遭、颖”等生字。注意自的教学各有侧重,如“雅”可与形近字比较,“颖”则注意后鼻音的巩固。部分词语的理解,“舒缓”“凄婉”等可在课文教学时,听音乐体验,或在语言环境中感悟。
四、学习课文,了解起因
过渡:海顿为什么要写这奇特的请假条呢?
1、自读课文1—3节,思考海顿这样做的原因
2、讨论学习:
出示句子:海顿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
(1)读读句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围绕句子质疑)
(2)联系上下文,练习说话:
海顿十分同情大家,是因为()。
因为( ),海顿十分( ),所以他决定( )。
3、小结:指导朗读1—3节
说明:本单元要求学生能“读课文,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实际,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对词语的质疑到读句子提出疑问,学生的思维逐渐发展。这样的训练不是走过场,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
五、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重点指导“雅”的书写:把握好该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左右不能分得太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抽读生字卡片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第五节:读中感悟“优雅”
过渡:海顿的请假条为什么说是“优雅”的呢?
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五节:想想《告别交响曲》和我们听过的音乐一样吗?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第五小节,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顿请假条的“优雅”之处。
1、交流、体会演奏方式的不同
(1)出示: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2)指导学生读出“无声告别”时场景的优雅与悲壮
(3)你仿佛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
(4)讨论:海顿为什么安排这种方式的演出呢?体会海顿的独具匠心。
说明: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演出,场面悲壮。教学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吹熄蜡烛”“提着乐曲”“起身离去”“一个一个”“引向尽头”,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仿佛看到在缠绵的'思乡曲中的 “无声告别”。在学生的想象说话训练中,进一步体会文中“请假条”的“优雅”。
2、交流领悟乐曲的优雅、内涵的独特
(1)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学生自读句子,注意长句的正确停顿
检查:抽读
(2)听音乐感悟:乐曲是“美妙绝伦”而又“凄婉”的,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旋律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感受一下吧!
说明:借主题音乐欣赏来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乐曲含义深刻,而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配之以生动的旁白介绍,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并能积累语言,为说话练习积累语言材料。
(3)学生说说感受:出示:这音乐是如此的 ,又如此的 ,乐师们仿佛在说:“。”
(4)指导读句,体会乐师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5)此时此刻,乐师们似乎在诉说什么?
(6)海顿为什么谱写这样的旋律呢?体会海顿用心良苦
3、小结并指导朗读第五节
美妙的乐曲、凄婉的乐章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说明: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教学始终以“读”为本。在这一重点段落的教学时,一次次地朗读,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
4、练习背诵
(二)第六节:读中感悟“折服”
过渡:我们被海顿的优美旋律打动,更被他的智慧所折服,那公爵和人们呢?
1、读第六节,理解“折服”
说明:课堂教学逐步从识字向阅读理解过渡。教学时,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感悟文本。“折服”本义是使人信服的意思。教学时,读读句子,想想人们被什么折服?为什么会被“折服”?帮助学生再次感悟“请假条”的“优雅”,海顿的睿智。
2、此时此刻,公爵听着乐曲,看着表演,会想些什么呢?
3、小结、引读第六节
三、总结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总结
充满智慧的海顿以独特优雅的音乐语言书写并递交了一份特别的请假条。
【《请假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请假条》教学设计07-02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0-15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 教学设计05-31
教学教学设计09-30
校徽设计教学设计05-15
设计的分类教学设计06-08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