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压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强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
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
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
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
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
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
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
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
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
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
方案三更为适合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
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
、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
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由上面的实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能不能利用方案三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学生交流,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并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由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交流探究结果和经验
向学生渗透控制变量思想。
完成交流合作过程。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何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总结,同时完成“学习评价表”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的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活动5【讲授】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展示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课后练习题1、3题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
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
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
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
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
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
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
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
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
方案三更为适合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
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
、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
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由上面的实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能不能利用方案三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学生交流,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并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由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交流探究结果和经验
向学生渗透控制变量思想。
完成交流合作过程。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何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总结,同时完成“学习评价表”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的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活动5【讲授】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展示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课后练习题1、3题
Tags:2节,液体,压强,教学,活动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2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用具: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
六、教学设计
1 / 2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压力与重力的比较
2、活动10.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公式:P=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10.3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猜一猜设计实验实验并收集数据思考与讨论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布置作业
2 / 2
压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理解1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1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引入课题:出示课件2思考: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认识压力。出示课件3—4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一)压力:杯子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接触面。
3、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事不等于重力,但与重力有关;有时与重力无关。
(二)压强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用两手指挤压使用过的铅笔或圆珠笔。出示课件:5—6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
2、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出示课件(7—8)
(1)提出问题
(2)进行假设和猜想
(3)设计方案(实验)
(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
(5)分析现象
(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3、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压强:出示课件9
(1)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是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4)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压强———帕斯卡(Pa)(简介帕斯卡。)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1Pa = 1N/㎡
(5)1Pa的物理意义: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5、讲解例题课本31页,出示课件10,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
6、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出示课件11—12—13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7、出示课件14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本P32————2/3/4
六.附板书设计:
一、压力
二、压强
三、增大或减少压强
1、定义
1、物理意义
1、增大压强的方法
2、方向
2、定义
2、减小压强的方法
3、作用点
3、公式
4、单位
压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 使用控制变量 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学工具
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文76页14.1-1蝉 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 :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2.突破 难点的方法:
练习:利用图几种情 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
(二)压强
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1.提出问题
2.进行假设和猜想
3.设计方案(实验)
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
5.分析现象
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 、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 F-- -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m 2)
1Pa = 1N/m 2
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P=20Pa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0N。
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
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2 )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 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 变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4.5dm2,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压强教学设计5
1新设计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实验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2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共、单位,并能有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少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第一年招生,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差,能力不强,学习信心不足,但他们好奇、好动、好胜,思维活跃,兴趣深厚,在教学中多鼓励、多引导、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4重点难点
1.重点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
2.难点是正确区分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观察媒体图片,一只小小的蝉能牢牢地爬在树枝上任凭风吹雨打,它有多大的力?一只骆驼那么高大,再驼上重物在松软的沙漠中自如行走而没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课题并板书
新课探究
活动2
【讲授】
二、新课探究
〈一〉、压力
1、展示媒体图片:
〈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按图钉时钉对墙的压力
2通过分析,总结: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受力面积垂直,并指向其内部
大小:有时与重力相等,有时不等
〈二〉、压强
1.展示图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
〈1〉.压力的大小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谁有关
〈2.〉受力面积的大小
2.实验探究:播放媒体资源“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老师演示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
A、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作用效果呢?设疑引出压强概念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压强/受力面积P=F/S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单位换算:1KPa=1000P
1MPa=1000KPa
1MPa=1×1000000Pa
〈5〉例题: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
F=G=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S=0.05m2
P=F/S=2.5N/0.05m2=50N/m2=50Pa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a。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的大小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三.小结:
1、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活动3
【练习】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几种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缝衣针头做得很尖
B、坦克车上有两条履带
C、鸡蛋在桌边易敲碎
D、用订书机订书时要用力按
3、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
4、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活动4
【作业】
作业布置
课本第3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二、三、四题
第1节压强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1节压强
1第一学时教学
活动活动
1【导入】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观察媒体图片,一只小小的蝉能牢牢地爬在树枝上任凭风吹雨打,它有多大的力?一只骆驼那么高大,再驼上重物在松软的沙漠中自如行走而没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课题并板书
新课探究
活动2
【讲授】
二、新课探究
〈一〉、压力
1、展示媒体图片:
〈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按图钉时钉对墙的压力
2通过分析,总结: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受力面积垂直,并指向其内部
大小:有时与重力相等,有时不等
〈二〉、压强
1.展示图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
〈1〉.压力的大小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谁有关
〈2.〉受力面积的大小
2.实验探究:播放媒体资源“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老师演示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
A、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作用效果呢?设疑引出压强概念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压强/受力面积P=F/S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单位换算:1KPa=1000P
1MPa=1000KPa
1MPa=1×1000000Pa
〈5〉例题: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
F=G=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S=0.05m2
P=F/S=2.5N/0.05m2=50N/m2=50Pa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a。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的大小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三.小结:
1、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活动3
【练习】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几种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缝衣针头做得很尖
B、坦克车上有两条履带
C、鸡蛋在桌边易敲碎
D、用订书机订书时要用力按
3、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
4、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活动4
【作业】
作业布置
课本第3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二、三、四题
压强教学设计6
一、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内容来源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三、主题
压强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六、设计者
雁鸣湖中学慕智勇
七、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由“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节内容集情感体验、实验探究、计算、应用于一体,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
九、学情分析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十、学习目标
(一)、能举例说明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练应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会解释和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一、评价任务
(一)、通过图片、学生举例和列表格的方式来检测目标一达成
(二)、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三)、通过例题和学生练习来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点
复习提问
展示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目标(一)压力1.什么是压力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目标(二)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目标(三).1、压强计算公式
2、习题练习
目标(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习题检学部分
课堂小结
作业展示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1.播放本节节首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
1.师生共同分析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表面受到压力的情形,并画出表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问:它们所受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总结什么是压力及相关知识:(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压力作用点:被压物体的表面。(3)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内部。(4)压力产生条件:物体之间接触且互相挤压(压力本质是弹力)。
3.请同学们分别画出上面几种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讲述并总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5.演示:压气球。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使物体发生形变)
6.演示:指导学生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压气球,观察形变程度。问:形变程度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7.指导学生按图所示用笔尖和笔尾扎手。问: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8.讲述受力面积,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9.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认识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2)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本实验中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海绵的形变程度)
②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③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3)总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10.讲述:根据实验结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既要比较压力,又要比较受力面积。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11.指导学生根据压强定义并利用课本写出压强公式:p=F/S
认识各字母的含义。
12.(1)指导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计算:一辆推土机重200000N,
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
,求推土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推土机每平方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讲述:①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②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
13.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课本第31页例题。
14.提出问题:(1)钉子、缝衣针为什么要做得很尖?刀刃为什么要磨得很薄?(2)铁轨下面为什么要铺放枕木?推土机为什么要装宽大的履带?15.老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对物体的压强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任何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破坏(例)。
1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和32页有关内容,回答: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各用什么方法?17.总结:(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18.讨论:为了把菜切断,可以用力切,也可以把刀磨一磨,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利用公式讲述,在压强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省力)
师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回答问题
阅读、体验、思考。
聆听、分析、画
图、总结。
聆听、总结、记笔记。
实验、观察、思考。
聆听、记笔记。
阅读、实验、总结。
聆听、记录、阅读。
解答,分析。
分析解答。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并回答。
总结、思考。
复习相关知识。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学习从实例中总结知识。
学习压力和重力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压力概念。
了解压力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要求。
学习利用实例归纳物理知识。学习用压强公式解题。
学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板
书
设
计
第九章第1节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压强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压强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 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知识并重。
3.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
4.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第七章力的概念,知道里的三要素、施力物和受力物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让学生构成了学习本章的前概念。通过情景引入,学生容易提出压力概念。进一步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进行探讨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重点难点
1、压力的理解;
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压强定义的理解和基本应用。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一、压力
分析实例:
1、钢片受到的压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3、手对图钉的压力。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
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巩固加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懂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G)
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手对图钉产生的压力。
活动2
【练习】压力大小方向的练习
如课件:几种情况下压力大小的判断。
活动3
【导入】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情景观察1:在雪地上用滑板滑行和步行的区别;
用手指压住一端削尖的铅笔的两头,观看两只手指的区别。
分析讨论1:雪地上步行的人和滑雪的人对雪面都有着压力,都让雪面发生了形变,不过在雪地上行走的人踩出的痕迹更深;手指对铅笔都有压力,手指都发生了形变,在尖的那端手指形变大。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
情景2:在沙地上玩耍的两个同学一个同学重一个同学深,他们发现脚印深浅不同。
用力挤压洗碗用的泡沫发现泡沫变成了很小一团。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活动4
】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可能有两个因素同时影响着压力的作用效果,应选用(xxxx)进行实验。
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可利用什么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的什么方法观察到了现象。
设计实验:
1、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是否有关,应保持(xxx)不变,改变(xxx),观察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保持(xx)不变,改变(xxx) ,观察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仪器选择:实验小桌、砝码、海绵垫
实验过程参看课件
结论:相同接触面积,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接触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活动5
】压强
物理学中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定义了一个物理量——压强。
1 、定义: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
2、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公式:P=F/S (各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
4、压强的单位1Pa=1N/m2
活动6
】压强的应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几个常用压强的参考值
压强 单位(kPa)
一般有缝钢管能承受的压强 1960
无缝钢管能承受的压强 7840~78
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137~196
六轮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122.5
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 39.2~58.8
炊事用高压锅(安全塞熔化时) 120~130
任何物体能够承受压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压坏。为了不压坏物体,要设法减小压强,而有些情况下又需要增大压强。请看下面的图,讨论并回答图中的问题。
图片分析:(图片参看课件)
得出结论: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学以致用:(情景分析讨论)
压强教学设计8
《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第1课时)
备课人:黄明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
(3)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1)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2)压强的概念理解和压强公式的运用。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紧接着图片展示让学生交流讨论找共同点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被压物体。然后通过重物压钢尺和玻璃瓶微小形变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再次让学生受压气球和手压笔尖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并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压强的概念,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
讨论与观察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图钉、气球、铅笔,海绵,钩码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比一比谁先扎开奶茶,展示所用的吸管(一个平口,一个尖端)。
饮料的吸管一端为什么要做成尖的呢?这与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新课学习
(一)什么是压力?[教师引导]:观察图片,
学生思考讨论:(1)三幅图中的力有什么共同点?(方向和作用点方面引导)
(2)压力的大小和重力相等吗?(演示实验)
[师生总结]: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符号:F,单位:N
3、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挤压。
4、方向:垂直于受力物的表面且指向受力物。
5、作用点:受力物的表面处。 6.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铅笔的两端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压手心,谈感觉。
2、用手心和手指压气球,观察接触处的形变程度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提出问题:
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具体谈谈怎样控制变量?
(2)根据问题引导,明确了设计思路,下面制定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完成活动二。看哪一小组设计的精彩,有创意,一会儿给大家展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教师总结]:
1、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有关。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动脑筋:压力,受力面积均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引导类比速度的定义)引入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 = 1N/m=1Nm
4、物理意义:每m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三、课堂练习:
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D)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C)A.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
22-2B.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C.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D.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上的留下的痕迹深
3、下列有关力学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举重运动员在将杠铃举高的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压强越来越大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四、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学过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作业布置:自我评价与作业
1、2 【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压强
一、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与受力物的表面垂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压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公式: p=F/S单位: Pa 1Pa=1N/m2
压强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原理
教学难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各液面静止时相平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使用希沃功能的手机同屏功能,展示录制的实验)
通过导管从四楼向一楼的压得很扁的水瓶注水,观察瓶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容器底,容器壁有压强。拓展:水柱很深,高达10米,产生的压强很大。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并且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
二、进行新课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为什么说有?
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引导类比
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
1、直接类比
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地告诉我。
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2、拟人类比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3、象征类比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地承受。现在以“无奈地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
在圈中的羊、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状况是如何无奈地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适用问题
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的每个液滴的感受?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
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五)检验论证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六)评估
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②操作中有没有失误?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知识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边阅读,边讨论)。
请一位同学说明什么是连通器?举几个连通器例子。
三、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
压强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2.了解打气筒的构造和原理。
3.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定量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打气筒的工作过程的叙述。
(四)教学过程
一、前言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即包围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的压强,今天我们介绍某一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所谓某一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例如一个乒乓球内的气体、自行车胎内的气体的压强。
二、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1.实验。我们先做一个实验。这是一个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这样筒内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气,空气跟外界隔绝。这些气体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在,我们向前推活塞,筒内的定量气体的体积变小,手指有什么感觉?(请几位同学试试看)。这个实验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觉,怎样解释。
2.实验。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装有水银的容器内(边讲解边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内封住了一些空气,而且这部分空气的质量是不变的。请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这段空气柱的长。管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将管轻轻上提,下口仍在水银面下,我们看到管内水银面上升,说明管内气体的压强变小了。再用刻度测量空气柱的长度,显然气体的体积增大了。
3.这两个实验中的气体温度没有变化。可见,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4.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得到应用。我们人体的呼吸就是这个道理。
人吸气时,胸部扩张,肺泡同时扩散,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将新鲜空气压入肺中。呼气时则相反。胸部收缩,肺容积减小,肺内气体压强增大,超过了外界大气压,肺中的一部分气体呼出体外。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缩和舒张,对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处。
三、打气筒
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还应用在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和喷洒农药的喷雾器上。
这是一个打气筒,将它拆开,我们发现它的构造很简单(边讲边拆)。在金属圆筒中有一个活塞,活塞上安装一个橡皮圆盘,俗称皮钱。它和金属筒之间有空隙。活塞下压时,活塞下的定量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橡皮盘紧贴筒壁使气体不能漏出,较大的压强冲开轮胎的气门芯进入轮胎。活塞上提时,活塞下边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筒外的空气顺着橡皮盘周围的缝隙进入活塞下边。这样往复运动,可以将大量的空气打进轮胎(学生叙述)
根据打气筒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可知,打气筒中的关键部件是橡皮盘,它必须大小合适、且成凹形。这为我们维修打气筒提供了线索。
打气筒可以使定量气体的压强增大到三个大气压,要得到压强更大的压缩空气,应使用空气压缩机。我们这里只简单介绍压缩空气的应用。
四、压缩空气的应用
在很多机器设备上都要使用压缩空气,矿山上用压缩空气开动风镐、风钻,电车和汽车用压缩空气开关车门;火车上用压缩空气制动等等。
请大家看课本第137页的图。这是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的示意图。我们应练习看这种机器的示意图。能根据平面图想象出立体实物,根据静止情况想象出工作时的运动情况。
1.我们先看构造。给大家一分钟,能记住它。(学生回答)
2.再看图,分清哪些部件是静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动的。(学生回答)
3.可运动的部件怎样动(学生回答)。
4.谁主动、谁被动(学生回答)
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认真阅读课本第137页,结合示意图填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一定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以及应用这个道理制成了打气筒。并介绍了压缩空气的应用。
六、作业
1.叙述打气筒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2.复习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的过程。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压强教学设计11
第二节 压力和压强(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破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 10 × 10 ×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 200克的破码 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实验室准备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
1. 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4)压强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教师板书:压强= )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户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P=
(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
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子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根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教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考,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教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P= 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物理教案《压强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一3的实验,如果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未复习时进行,以免充谈本课“压强”这一重点知识。
3.关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或“毫米‘”换算成“米‘”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课前给予辅导,特别是采用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安排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给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2课 时
(一)教学目的
1. 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出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的办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强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
2.讲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一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3.实验:
(1)学生随堂实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
由以上学年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讨论)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关嘴变钩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6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教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
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1~2例。
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l~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本课安排的演示实验,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压强教学设计12
第九章
第1节压强
教
学
设
计
学校:古浪县定宁初级中学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师:刘彦文
日期:20xx年4月11日
【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提出问题: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二、新课讲授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呢?我们把压力作用面积叫做受力面积。 PPT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结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引导:
从刚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办?
那要是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么办?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能借鉴的方法。非常好。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给他起个新名字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p。 FS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提出问题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特别是压强知识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帕斯卡。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Pa。 1 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PPt展示例题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 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过程略)提出问题
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了不陷进土里,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的?类似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展示各种减小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坐软沙发比坐硬板凳要舒服呢?展示各种增大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而形成压强的概念,并讨论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四、反馈练习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
。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3.小丽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pF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S。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六、课后反思:
压强教学设计13
《压强》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第六初级中学李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
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具准备:
课件、气球、针、铅笔、小刀、橡皮泥、勾码、弹簧测力计、细绳、长方体木条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分别用手掌手指按压,并没有破,用一根小针轻轻一碰,破了,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播放幻灯片,看图片:蝉能将口器插入树皮中,骆驼能行走在沙漠中,水杯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向墙面按图钉,用物理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力的作用方向都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都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提出压力的概念,教师才此期间强调压力不是重力,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带领学生用铅笔的笔尖和笔尾感受压力的不同效果提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和施力的大小有关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法,学生自主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用时十分钟左右)
鼓励几个小组上前演示(学生展现个人风采,增强自信),总结结论。
(二)压强
通过数据(比值定义法)得出压强的表达式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牛每平方米表示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因为压强单位很小,压强常用单位还有:百帕、千帕、兆帕,举例: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就有0.5帕,一粒西瓜子放置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就有20帕等
例题练习PPt(学生通过练习将公式与实际联系起来,巩固知识点)
(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老师提出问题:利用橡皮泥和小刀,在橡皮泥上切一刀,怎么才能使橡皮泥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一半?(学生设计实验,并到前面演示,通过这个实验,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学生讨论怎样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用时四分钟左右)。教师总结: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2)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3)既增大压力同时又减少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2)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3)既减小压力同时又增大受力面积
这节课,从压力的作用效果认识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并且利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比值定义法得出了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学生亲身验证了一下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扣题)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课前的现象(学生解释),教师说明,任何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增大压强,而有的时候需要减小压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并说明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1、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单位:帕斯卡(Pa)
3、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当堂练习
设计关于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及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方面的练习题,巩固新知识点,用PPt展示。
五、
作业
探究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实例,举出五个以上实例并说明运用了本节课的哪部分知识。
六、
板书设计
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单位:帕斯卡(Pa)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教学设计14
压强
马畈中学李志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
·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
【教法学法】对于压强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对于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定义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具准备】
铅笔,海绵,压力小桌,砝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图片并欣赏音乐《脚印》
1
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2.动手体验
如图,两手指受压时的形变和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又有何变化?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1.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2.设计实验:
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
5.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板书: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压强及压强的计算
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同时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示: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速度的?)
师:总结比较压强大小时即不能够只比较压力,也不能够只比较受力面积,应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最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表示压强。
板书: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说明: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下定义的研究方法。)
例题:计算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通过问题和实例让学生总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我们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
五、当堂练习
1.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原处站立不动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河岸跑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的重力为8×103N,底面积为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3.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把木箱放在面积为1 m2的桌面上,桌面全部被箱子盖住,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4.某工厂要建造一个烟囱,设计总重是2×108N,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则烟囱的基础面积至少是___________m2。
六、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在研究问题时,采取了几种思维程序?
压强教学设计15
情景引入,趣味感知“快去救人,有人掉冰窟里了”
这是去年冬天发生在泰安市东郊某冰冻河面上人们勇救落水儿童的场面:只见见义勇为者在冰面上平放一长木板,然后走上木板去接近落水儿童并把他拉了上来。作为知情者,我们即佩服救人者见义勇为的豪迈,同时也惊叹救人者出奇制胜的智慧。试问一下:为什么大人站在长木板上就不会踩破冰面呢?
潜能开发,自主探索压力
A
B
CA图:压路机对地面的作用力垂直压向地面将地面压平B图: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垂直于跳板使跳板向下弯曲C图:图钉对墙壁的作用力垂直压向墙壁将墙壁压出小孔
观察上面三幅图可知,压力是指__,它的作用效果是__,它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吗?__
压力的作用效果:
做一做:两个手指用力夹住削尖一端的铅笔一回儿后,观察两个手指肌肉的凹陷程度。讨论后回答: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1 如图所示:把两块或一块砖分别按图A、B、C三种放法放在装有沙子的容器中,看一看哪种情况压力的作用效果大(沙子的凹陷程度明显)?
试回答:(1)图A和图C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图A和图B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为了表示压力与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可以用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它称为压强,用P表示。单位帕斯卡,符号Pa。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猜一下:一粒西瓜子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__,一块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__,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__。
试回答:大人们站在木板上为什么就不容易踩破冰面呢?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分析一下:以下情景中,需要增大压强的是__,需要减小压强的是__。1、切菜刀切菜2、背书包3、打孔器打孔4、用针缝衣服
5、盖房时先筑起比墙厚的地基6、缝衣服时用顶针7、用扁担挑东西
想一想:以上事例中,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动动脑: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你还能想出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呢?素质提升,分层训练
如图所示,斧头的刃越锋利,越容易劈开木头,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__从而增大了__的缘故。
如图所示,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入沙盘中,观察陷入沙中的深度,比较图a与图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有关。
如图所示,采用减少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2
A、切刀要磨的锋利B、书包用宽的背带
C、拖拉机用履带与地面接触D、铁轨铺在路枕上
4、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砂地上,它的质量为400千克,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2平方米,问:
(1)骆驼对砂地的压力为多大?(2)骆驼对砂地的压强为多大?拓展视野,主动阅读魔术师睡钉床不受伤的道理
我们听到或看到过魔术师躺在布满铁钉的床上而毫发无损的现象,这是什么道理呢?让我们来揭开睡钉床的谜底吧。当魔术师睡在钉床上时,他的背与所有钉子的接触面积的总和,可能与你睡在一般床上时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差不多。这就是他不会受到伤害的原因。
魔术师躺在一颗钉子上,肯定要受伤,钉子多了,接触面积增大,压强就减小了。不过,他在向钉床躺下及从钉床上起身时,应当非常小心!你可千万不要模仿。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魔术是有科学道理支撑的,并非特异功能。
3
【压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压强》教学设计05-08
压强教学设计05-20
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09-0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06-07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07-08
压强教学设计15篇06-12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15篇)07-18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07-16
压强教学设计15篇03-01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8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