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8 13:14: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政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政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本框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变化规律,理论性不是很强。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关消费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1个框题。学生们通过学习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有助于其树立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以后内容的基础。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不同的人群消费内容、水平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消费也不尽相同,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头驾马车,这就需要研究经济生活中背后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实际生活中,居民的收入、总体物价、以及其他的因素都是居民选择消费什么、如何消费的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还原这些因素形成的过程,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出这一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结论,但更注重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1)通过学习探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消费类型和结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对经济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正确看待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其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家庭或个人的消费方案,提高其参与经济涉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学习已经理解有关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同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应该有关消费的感性认识,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从知识逻辑的生长角度来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具备初步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从现实经验来说,所带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见多识广,对相关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3、非认知因素分析

  由于教学设施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先期建立的知识有缺陷和不完善。受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在教学时要做好相关的预设,并有准备地对待课堂上实际生成的问题。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合作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在知识上帮助学生能够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例如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能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在能力上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论抽象思维,能够参与生活实践。例如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归纳出影响消费的因素,从而培养其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的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消费的类型这一理论去认识生活各种具体消费的特点,从而培养其在抽象理论指导下分析具体现象的能力,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培养其关注现实生活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学方法】

  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由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各种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学习消费类型和结构——小结。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展示案例,创设情境。

  2、分析案例,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当然没有那么有好的上帝来帮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想要的东西太多,结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因为,欲望的实现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为人们提供的消费品越来越多,使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对于个人来讲,面对丰富的多彩的、充满诱惑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在选择哪种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以及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主客观条件,如: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基本国情等。否则自己可能会成为物欲的奴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关消费的问题。

政治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典故导课:同学们听说《曾参杀猪取信》的故事吧?

  见阅读材料: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买东西,儿子曾参哭闹着不让去,曾妻为摆脱儿子的纠缠,便哄骗他说:“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让他杀猪给你煮肉吃。”等曾妻赶集回来一看,家里那只黑猪已变成一堆白肉。“怎么把猪杀了?”曾参答道:“你既然已答应孩子了,就应该算数。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像你那样去哄骗别人。一口猪杀了是小事,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

  你们敬佩曾参吗?为什么?

  小结:因为他说话做事,表里如一,答应的事就认真的履行诺言,说到做到,这就是诚信的表现,我们今天就讲讲有关诚信的意义和如何做个诚信人。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入正题,从而为下步打下伏笔。

  活动一:实话实说续故事

  逃票事件

  星期天,小明乘车到少年宫玩,上车后,

  他发现自己忘记带钱了,于是他提心吊胆地躲过了售票员,当他下车后,看着远去的车,久久不能平静!

  师:同学们,小明这样做对吗?他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生:小明得到了一元钱,但感到紧张、不安,因为他不诚实,做了违心的事,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他失去了坦然、心安理得,失去了宝贵的诚实,他那样做是错的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做呢?

  小结:上述内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要讲信用,诚信是一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基础,更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设计意图:这是我们经常发生的事,让学生续编故事,即创设情境,又给学生思辩空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活动二:七嘴八舌谈看法

  选择

  玲玲告诉好朋友红红一个秘密并嘱咐她

  千万别告诉别人,原来小宋丢失的书被玲玲拿去看了,当时忘了告诉他。后来怕大家误以为书是偷的,就把它藏了起来。朋友之间应该保守秘密,可是,这种情况红红该怎么办呢?

  师生讨论结果:我们应该为朋友保守秘密,这个是对的可是,如果朋友犯了错误,我们就不能替她隐瞒,我们要帮助她让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她改正过来。可能玲玲开始会不接受,但是她了解红红的用意后,会感谢她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播种真诚,才能收获友谊,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诚实做人的基本原则(主板书):

  1、什么是诚实?

  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2、诚实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3、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①诚实的心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②诚实的人获的信任和尊重③诚实守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人生业绩④诚实守信推动文明进步

  活动三:事件研讨

  事件一:

  小丁代表班级进行学校卫生检

  查,发现自己班有纸屑,该不该扣分?

  师生讨论结果:老师和同学信任小丁才让他代表班级去检查,如果扣分了,那文明班级可能就会失去,同学们会很伤心,老师也会很难过的。但是扣分以后同学们会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和同学不会怪小丁的。

  事件二:

  果果同妈妈一起去旅游,买门票时妈妈隐瞒了他的身高,不用买门票了,他该怎么办?

  师生讨论结果:如果告诉售票员真相,妈妈肯定会很没有面子,很生气,但是如果不说又失去诚信,那就采用比较巧妙的方法让妈妈接受。比如,妈妈我已经长高了,你没发现吧!等等。

  师:有些人为什么要撒谎?

  生:为了利益、面子等缘由。

  生:有的人认为撒点小谎无伤大雅。

  师:谁能来辨析一下“有的人认为撒点小谎无伤大雅”。

  师:不能认为撒点小谎无伤大雅,凡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说一个谎言就要用十个甚至跟多的谎言来圆,谎言就象身体上的溃疡一样,会从小处往大处扩散,当说谎成习惯,要改就会很难,所以谎言的口是开不得的。那么说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

  生: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心灵上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受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师:所以人要诚实不能够撒谎,这是第一个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要讲求信用,也就是要重承诺。谁能结合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承诺的重要性。

  小结:如果是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不打算做的、就不能去承诺,不要随便答应别人要求,过后就做不到,这样人会失去信用。平常我们要做到“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言必行、行必果”等。

  二、拒谎言,重承诺(主板书)

  1、不撒谎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2、承诺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头。

  3、要“重诺言”,不能“轻诺言”的要求

  ①要重视自己对别人许下的承诺,说到就要去做到;②不要轻易许诺,随便答应别人事情,许诺前要“三思而行”。

  活动四:感悟诚信

  为了加深对诚信的理解,我们一起来朗诵《诚信三字歌》。

  讲诚实,守信用,国之基,人之本,

  人相处,贵真诚,不自欺,不骗人,

  说实话,办实事,有错误,即改正,

  交朋友,做事情,有约定,必遵循,

  言必行,行必果,许诺言,要遵守,

  同学们,要牢记,诚信歌,益终身。

  小结: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多么可贵。

  活动五:联系实际,给你的诚信打分

  下面我们测试一下,你们的诚信程度。

  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实事求是给自己诚信打打分(满分10分,8-10分为优,5-8分为良,5分以下为差)。

  (1)在家里________________(1分)

  (2)在学校________________(2分)

  (3)在社会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与朋友相处_____________(1分)

  (5)与老师相处_____________(2分)

  (6)与他人相处_____________(2分)

  设计意图:通过自查,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行为,感悟到践约守信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

  结束语:诚信是纽带连接你和我,诚信是金桥,沟通五大洲,浩浩天地,朗朗乾坤,是中华的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学生齐读《诚信誓言》

  我宣誓:

  言必信,行必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诚信换取诚信;以诚信获得成功;

  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用诚信鼓起上进之帆。

  我诚信,我光荣;我诚信,我自尊;我诚信,我成功。

  我要做21世纪,新世纪的主人。

  课后拓展:在生活中,要做到诚信做人,那么作为中学生,你觉得可以从哪能些小事做起,请写写你个人的见解,字数不限。

  第二课时:拒谎言重承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展开了诚信的话题,知道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性,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了解了诚实的品德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对于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撒过谎吗?

  (学生答:说过)

  师:虽然你们承认自己说过谎,这确实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老师听了还是很欣慰,至少说明此刻大家是诚实的。说谎是诚实的对立面,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说谎是起码的要求。

  教授新课:

  环节一:办公室见闻

  (板书)二、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就在这节课上课之前,我在办公室目睹了这样一幕。(老师讲述办公室一幕)

  师:这位女同学跟她的妈妈和英语老师都说了谎,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她为什么要说谎呢?

  (生思考,前后同桌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同时师板书)

  (板书)1、谎言的根源及危害

  (1)根源:(生讨论结束并发言,教师屏幕展示)利益、面子,逃避压力

  环节二:批判观点:生活小事,撒点小谎,无伤大雅,只要原则问题不说谎就行了。

  师:这类情景,我想同学们也曾经见过吧!也许会有人想,这不是很正常吗?为这点小事撒谎,无伤大雅的,只要在原则问题上不说谎就行了。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这种想法啊?(生答)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在摇头,说明大家还是很能明辨是非的啊!那么,既然你们不赞同这种观点,说说你们的理由吧!

  (生展开讨论师板书)

  (2)危害:(生发言后师屏幕展示)污染人格、使道德底线在心灵中后退,丧失信用,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今后立足于社会。

  环节三:辩论赛“人是否一定要讲实话”

  正方:人一定要讲实话反方:人可以不讲实话

  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说谎有着这么多的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个诚实的人吧!做诚实的人就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这是同学们都已了解的了。可是人是否一定要讲实话呢?这个观点有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呢?下面就这个观点我们现场来进行一场小小辩论赛,请同学们勇敢的举起手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每方选三名辩手,正反方各陈述1次,时间1分钟;正反方各有3次机会参加辩论。)

  师:他们的辩论精彩吗?其他同学是否还有自己的观点来补充?

  (生补充回答)

  师总结并板书:刚才同学们在发言过程中举的例子是很恰当的,如课本P33,小菊说了实话,但是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她的实话暴露了别人的隐私,给别人带来了伤害,这既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诚实是要拒绝谎言,但是并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

  (板书)2、诚实并不排除必要的沉默(屏幕展示)

  师:在刚才激烈的辩论中,反方同学还提出了一个宝贵的观点,那就是“善意的谎言”。尤其是医生在面对重病的患者时,会经常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病人,是他们能够更有勇气和力量与病魔做斗争,所以这和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多媒体展示善意的谎言的含义。指导学生朗读课本P35_36相关文字,同时,老师板书)

  3、诚实与“善意的谎言”

  环节四:反思身边

  师,刚才的一幕发生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在我们的美丽的校园与和谐的社会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不和谐现象呢?

  (屏幕展示: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生举例,师总结补充,以多媒体进行展示。

  师:对于以上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善吗?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屏幕展示:加强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

  环节五:投资论坛AB剧

  师:与以上同学们提到的不诚信的商家正好相反,老师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屏幕展示)

  提问并思考:

  1、如果你是老总,你该怎么办呢?

  (1)让工人加班

  (2)不加班,跟外商解释

  2、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办呢?

  (1)卸货找到缺腿烧鹅

  (2)算了

  3、看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屏幕展示同时板书)

  三、重承诺信用无价

  1、承诺的重要性

  师:“人无信则不立”,懂得承诺的重要性:是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获得别人的信任;一次轻诺寡信的行为可能对自己的信用造成长期的难以弥补的损害。一诺千金,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可是,老师突然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的同桌经常去网吧玩游戏,花光了爸爸妈妈给的所有零花钱,有一天,他向你借200块钱,目的是继续去上网,你会借给他吗?

  (生答)师总结:重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不能轻诺: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承诺。

  (屏幕展示并板书)2、承诺的要求

  环节六齐读名言

  让我们看看名人们都给了我们哪些关于诚信的忠告吧!让我们一起欣赏并大声朗读。(屏幕展示)

  一生的作业

  “摘苹果”——让自己的诚信之树茁壮成长

  教师寄语

  山是有力量的,水是有力量的,风也是有力量的,但我觉得,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比诚实守信更有力量,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前程和作为。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立足。

  课外推荐

  文章: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人生》

  板书设计

  二、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1、谎言的根源与危害

  (1)根源

  (2)危害

  2、诚实并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3、诚实与善意的谎言

  三、重承诺信用无价

  1、承诺的重要性

  2、承诺的要求

政治教学设计3

  一、课标要求

  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

  2.感悟哲学能开启人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例子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能够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哲学并不遥远,哲学就在身边,并且我们的生活需要智慧,使学生认识到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功能或作用】。

  四、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找回童年的记忆,听一听小蜗牛和妈妈的故事。生: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设问:从上面这个小故事,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生1:答略。生2:答略。

  师总结: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境遇,小蜗牛和妈妈有两种不同的态度,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有的人可以笑对人生、应对自如;有的人则悲观消沉、丧失斗志。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而哲学就是这样一门艺术,它可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怎样的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哲学幸福之旅。多媒体展示板书:开启哲学幸福之旅一、哲学从何而来

  师:老师最近是家里忙,工作也忙,很长时间没有打理我的农场了,农场里到处是杂草,请同学们帮老师出谋划策,如何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

  生讨论:四个小组的同学经过积极讨论后,争相发言。

  第一组:学生回答略。

  第二组:学生回答略。

  第三组:学生回答略。

  第四组:学生回答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分析)

  师总结:谢谢同学们帮老师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在同学回答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都只想着如何去除掉杂草,有没有另一种思路呢?比如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在上面盖房子、种花、种庄稼,我们用种的方式来除掉这些杂草,这就凸显出我们的哲学智慧。过渡: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草,那么如何除掉我们心灵的杂草呢?对,用美德占据我们的心灵。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过渡:而人类有两项基本活动,除了认识世界,还有就是改造世界。下面我们一起进入自然点播台。从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我们是得到还是失去呢?视频播放:

  思考:从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我们是得到还是失去呢?生讨论: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分析)

  师总结:其实,面对自然界频频向人类发出的警告,人类也开始痛定思痛,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改造世界,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之中。通过以上两项活动的分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哲学的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政治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自觉维护正义》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了解了“正义”的内涵、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后,让学生进一步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感悟到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有的优良品质,以升华道德境界,践行伸张正义,激发学生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而努力,为集体的正义而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的情感。

  (二)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还处于逐步认识并付诸行动阶段,尤其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不甚清楚,所以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体验、感悟等活动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三)设计理念

  1、增强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通过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体现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3、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以人性养育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四)对应课标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五)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较明确地了解“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及“自觉维护正义”的内涵,了解正义、正直与人格的关系;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探讨、思考、体悟,使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

  (六)教学流程(附表)

  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主题引入

  从上节课《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导入本课明确:怎样“自觉维护正义”是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利用上节课已学过的知识,找到第十课前后两节课的联系点,从而切入本课

  主题探究活动一:探究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问题投影:(教材中)小赵和小孙保送名额让小敏挤占的短片思考、讨论: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试的方式来确定人选?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3、你遇到过类似事情吗?有什么感受?

  4、归纳总结: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成员的……维护正义。(教材112页)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体悟,得出结论,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

政治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和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呢?这些文化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板书: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环节二:新课讲授

  【展示案例】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对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文化对当前经济政治的影响?

  提问: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对当时的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与当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和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的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师:文化除了对于经济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展示视频】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的纪录片。

  教师提出问题:中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理?纪录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展示案例】图片展示景观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展示图片】迷信算命害人不浅主题漫画和弘扬航天精神给人们带来的鼓舞作用的图片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两幅图片展开讨论,不同的文化对社会有着怎么样不同的作用?

  学生回到(略)

  教师总结:通过图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迷信算命的落后文化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航天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先进的、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列举案例: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怎么样影响了你?又是怎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明确了腐朽、落后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在日常社会中要努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针对不同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影响做一个小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政治教学设计6

  一、总体要求与任务

  1、总体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争取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任务、本学期完成必修3的教学任务和高二(1)(2)班级的会考

  二.教学目的要求

  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的传承、传播、交融和创新。

  在能力目标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会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自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懂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意义,做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

  三、学情分析和方法措施

  由于这个学期高二班级情况不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不同故制定以下方法措施,有针对的开展教学工作。

  1、创设典型的情景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

  3、加强练习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结合时政热点,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学期高二政治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政治教学设计7

  【教学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进而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大纲,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合了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学讲方式”以及我校提出的“做学教”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在遵循本学科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恰当而灵活的教学方法而设计本框教学。

  【教学流程】

  ★猜猜看——导入课题 《文化创新的途径》

  ★自主先学——独立思考任务单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单

  ★交流展示——明确呈现任务单

  ★拓展提升——经典回放与学以致用展示

  ★延伸思考——真题再现

  ★总结归纳——呈现知识树

  在“自主先学”环节,根据本框教学内容和需要,设计了四个问题,即:1.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关系;2.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3.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4.文化创新要克服的错误。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读教材,把握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框架,标记重要的概念、原理,列举出已知内容和疑难问题。在“小组讨论”和“交流展示”环节,出现课堂上的第一个小高潮,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并通过投影、小黑板、展板等形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重点展示对本组讨论问题的认识、理解,并提出尚存疑问。学生听取各小组交流展示,巩固对已知内容的理解;思考、发现小组展示中存在的疏漏,提出质疑、补充回答;参与疑难问题的解决。教师肯定学生正确认识,发现展示中疏漏之处,提请其他小组补充、纠正,并将知识成果通过PPT呈现给学生。最终达到把教材知识看准吃透的目标。PPT展示如下:

  在“质疑拓展”环节,首先为学生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段。在此基础上请各小组讨论并展示:中外文化创新成功事例,并说明其理由。此环节是课堂最热闹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古今中外他们认为最好的事例展示给全班。这往往是课堂的高潮部分,学生拓展和运用知识,进行发散型思维,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检测反馈”环节,教师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布置或展示适当题型和数量的课堂检测试题,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及时矫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结反思”环节,学生以多种形式概括、小结学习内容,自主构建本节课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之间联系,并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师评价学生小结反思情况,并对本课学习在内容、方法、思维模式等方面加以总结性指导。PPT展示如下:

  ★教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教学环节简明清晰,环环相扣,充分遵循“学讲方式”教学理念,体现学讲精神和高考要求。立足于教材,紧密结合考纲,讲和练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2、根据教学需要,采取恰当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在本节课中,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解读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做到了充实、有序、有效。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节课的好坏,可以直接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学生对问题的提出、讨论,以及整个课堂中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的表现等。一节好课能够带动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教材的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带动学生轻松进入课堂,设置的视频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有了深入课堂的强烈愿望。在本节课结束前,本课内容和整本书的总结归纳,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感觉到这节课很完整,有头有尾。

  二、不足之处:

  1、本人在授课过程中节奏和语速还有些偏快,还需加以注意。

  2、课件制作还不够精细、美观,需继续改进。

  3、最好让学生完成整理归纳所学内容,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呈现。

  总之,每一次认真深入上好一节课,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课堂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窦老师具有较高的学科素养,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过程机智灵活,凸显了一定的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能依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确定;尊重学生,把握学生水平实际,在设计问题、引导讨论、提升总结环节上始终关注学生发展,遵循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原则。能围绕课时主题问题,通过“情境串”+“问题串”方式,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通过移步换景,逐一解决问题,收水到渠成之效。

  教学气氛活跃,课堂轻松灵动,师生和谐,教师具很强的亲和力,教学效果良好!

政治教学设计8

  一、导入新课

  “拾金不昧”。

  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

  (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

  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教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教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映?(学生回答)

  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

  教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支持)

  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xx元。

  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

  板书:财产属于谁

  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要想理解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判决,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一)财产所有权

  教师: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定节日)?(学生回答)

  教师: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好。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学生回答)

  教师:你会把这1000元放在哪里?(学生回答存银行)

  老师说,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十分具有理财思想。近期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相信你这时存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教师:如果你去商店看到了自己十分喜爱的物品,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

  教师:(找存银行的同学继续提问)刚才你说会把这500元存入银行。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去银行取钱,钱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的部分叫什么?是归银行还是归你自己。(学生回答)

  教师:如果你在报纸上也看到了类似出租车司机李某听到的消息,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

  教师:从我们拿到这5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5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

  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

  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之后,回过头我们再看看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处理结果,谁能将法院作出处理的理由给我们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好!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呢?(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感到在我们周围可为我们所有的财产越来越多,刚才有同学说到对家庭财产(家庭中的电脑、电视等)享有所有权。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电话:

  6月初,我花3600元买了一架数码相机。三个月后,我发现相机不见了,经再三追问,儿子说他将相机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我找到那位同学及其家长,表示愿以1000元将相机赎回,但那位同学的家长认为:张明是14岁的中学生,不是小孩,说话是算数的,买卖已成交并写有字据,双方出于自愿,哪有反悔之理,不同意退回。请问我该怎么办?

  教师: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张明的卖出行为?(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根据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上述材料看,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进行简单的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4岁的孩子的行为能力。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应是无效的。

  我们在生活中决不能做案例中张明所做的事,虽然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只有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教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下面请看图片,看看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

  (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路边的电话亭等。)

  教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学生回答)

  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

  (二)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财产范围的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教师:我们看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哪些应该属于个人,哪些不属于个人?为什么?

  (学生判断,教师总结)

  所谓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

  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过渡:请同学们看家庭盗窃现场的图片)

  教师:如果你放学回家,看到了图片中的情形,你的反映是什么?(家中被盗了)

  教师:看到如此情景,你接下来会做什么?(打电话告诉家长,或直接打110报警)

  教师:由同学们对刚才情景所作出的反映,我感到大家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即在自己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应该说依靠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有利的武器。

  (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的根本da法——宪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那些呢?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以上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

  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下面的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教师提问:画面中的开车人遇到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抢劫)

  教师提问:抢劫行为使你的什么权利遭到了损害?(学生回答财产所有权和人身安全)

  教师提问:如果该抢劫犯在对你进行抢劫时,恰好被公安机关抓获,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他?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相信大家对他的处理意见是一致的,即交由公、检、法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具体来讲,就是运用刑法这一最为严厉的法律武器对犯罪人进行最有力、最有效的打击,从而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因为这些进行抢劫、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行为的犯罪人,他们的存在不仅会给公民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对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不仅如此,这类实行侵犯财产所有权犯罪的犯罪人,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如果仅用民事手段来解决,根本无法起到威慑、保护作用。因此,国家在规定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可以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政治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友谊的积极作用,也需要很多朋友,懂的朋友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友谊。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锻炼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辩证的认识和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友谊的快乐,认识、理解人对友谊的需要。

  教学重点

  体会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友谊的作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思考并说出所知道的一些关于珍惜友谊的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洲》——王勃)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孔子)

  二、教授新课。

  完成课本P54页,感受友谊请填写卡片:

  (1)你拥有来自:同学、朋友、兄弟姐妹、父母、老师的友谊。

  (2)你们这样相互表达友谊:聊天、写信、学习上互助、生活上互帮、一起玩耍。

  (3)你对友谊的感受是: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情绪激扬、信心倍增。

  (4)你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友谊:宽容、谅解、理解、信任、真诚。

  1、友谊的重要性。(板书)

  (1)每个人都需要友谊。(板书)

  联系“世界上没有真正独立而生存的人”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明白:友谊是把人与人的感情通过共同的活动联系起来的纽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人愿意过百善俱全而独缺朋友的生活。

  友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板书)

  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友谊是承载与实现爱的重要方式。没有友谊的社会就像沙漠。一个长期得不到友谊的人,性格就会孤僻,甚至心理异常。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对中学生在择友、交友方面做专门调查时,在“你有知心朋友吗?”这一栏的回答中,有28%的同学回答没有知心朋友,这些同学也并不是不想有朋友,而主要是因为个性缺陷和接触时间短等方面的缘故,暂时没有找到。另据报道,在我国,每年有1.43万未成年人因抑郁而自杀。

  从上述材料中你发现什么了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个长期得不到友谊的人,性格就会变得孤僻,甚至心理异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敞开心扉积极交往。

  2、友谊的作用。(板书)

  (1)友谊使我们分享快乐,共同面对困难。(板书)

  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分享快乐,一份快乐可以变成多份快乐,以及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应学会与朋友共同克服,充分发挥友谊的力量。友谊使我们分享快乐,共同面对困难。人生有快乐幸福,也不免有挫折困难。当我们享受快乐幸福时,真挚的友谊会让快乐与幸福插上翅膀,使一个人的快乐变成许多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幸福成为大家共同的幸福。当我们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真诚的友谊就会把朋友凝聚在一起,相互安慰与鼓励,排除烦恼,化解忧愁,共同克服困难。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一个篱笆墙,需要有几根木桩帮它夯实或支撑,篱笆才能立得结实牢固;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它的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英国的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友谊使人进步。(板书)

  三、课堂小结:

  (1)每个人都需要友谊。

  (2)友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3)友谊使我们分享快乐,共同面对困难。

  (4)友谊使人进步。

  四、作业:

  为什么我们需要友谊?

政治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

  3.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难点】

  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叔本华的名言: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运用这句话导入今天的新课《尊重从我做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活动一:看图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想一想: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前后桌组成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人与人需要相互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2.缺乏尊重的危害

  活动二:故事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故事:

  有一天,王丽去上学,在学校的楼梯上,她遇到了她们班的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于是她就走上前,说:“我扶你吧。”“谢谢你。”当她们走进教室时,看到两个调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样子,那位同学伤心地哭了。王丽非常生气,上前阻止他们说:“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尊重别人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残疾,还受到这样的嘲弄,会有什么感受呢?”那两个男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想一想:结合上述案例,思考一下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尊重,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如果彼此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的交往氛围。

  3.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活动三:说一说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旁正确引导。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1)尊重的人说:

  请原谅

  对不起

  这是个有趣的见解

  谢谢

  冒犯了,真抱歉

  我明白你的感受不同

  我并不是有意要打断的

  我并不想侵犯你的隐私

  借用一下,行吗?

  (2)尊重的人做:

  等别人说完后再开口

  为女士或老人开门

  不顶嘴、不发牢骚、不说无理的话

  爱护环境

  听话时,不打断别人说话

  真心诚意倾听别人意见

  注意到别人需要隐私

  小心爱护别人的物品

  能耐心体贴得对待老人和残疾人

  环节三:巩固提高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真正地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播放《爱的奉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缺乏尊重的危害;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课下写一篇小论文《如何尊重他人》。

  五、板书设计

  尊重从我做起

  1.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2.缺乏尊重的危害

  3.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政治教学设计11

  【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情形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四种基本的情绪类型

  2.知道情境不同情绪表现就不同

  3.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清醒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人的表情观察情绪,进而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2.能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识别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绪表现,能够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调控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情绪的作用教学难点情绪的作用教法学法活动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知识

  点位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活动

  目的备注导入讲故事

  国外有一位医学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监狱中选择了一名死刑犯,对死刑犯说:“我们决定采用一种安乐死的方法割破你的动脉,让血慢慢流出体外,让你平静地、无痛苦地死去。”行刑在半夜进行,死刑犯被蒙上眼睛带到旁边装有水龙头的一只座椅上,割破死刑犯手腕皮肤,同时拧开水龙头滴水,滴水声犹如流血声。心理学家不时告诉死刑犯:“你现在已被割断动脉,在不断流血”“你的.血液已流去二分之一,开始头晕了”“现在已经流掉了四分之三血液,你将不省人事了”……不久,死刑犯果然安静地死在座椅上。

  实际上,这名死刑犯根本没有被割断动脉和流血,完全是在暗示下“吓死”的。这说明惊恐等不良情绪足以使人丧命!

  到底什么是情绪?它是怎样产生的?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探究吧!听故事吸引学生出示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人类情形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四种基本的情绪类型

  2.知道情境不同情绪表现就不同

  3.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看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知识 学习新课情绪万花筒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看书p60—61,同时思考下列问题:用笔画出重点

  1.人的情绪有哪四大基本类型?这四种类型的表现各是什么?

  2.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思考回答自主学习教师总结1:

  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学生活动:分别请四名同学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喜怒哀惧,其他同学说出相关成语

  还有那些复杂的情绪?喜忧参半、哭笑不得、又惊又喜……活动表演式教学教师总结2:

  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境当中,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讨论学生活动:

  课本P60,用词语形容画中人物表情;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情绪?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讨论加深对情绪类型的认识,理解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情绪与生活自主学习2

  3.为什么说情绪就像“神奇果”?

  4.为什么说情绪犹如“双刃剑”?教师总结:

  3.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有时,它会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有时,它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4.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事情相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学生活动:公元759年,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过一首《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几年后,李白流放至白帝城时,突然得到大赦,所写的诗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李白大赦前后的情绪有何不同?由此你可以看出情绪对人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思考与回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提问:

  上课前小故事中那名犯人的死,说明了什么?回答前后呼应课堂小结请学生概况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概括与总结锻炼学生概括能力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

  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基本类型?3.情绪是怎样产生的?4.情绪对人的作用整理笔记知识梳理与总结当堂检测1.小明父母离婚了,所以他感到非常难过,上课经常走神,与同学渐渐疏远,成绩也逐渐下降了。

  2.丽丽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女孩儿,每逢老师提问她,她都感到非常紧张,以至于非常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3.王冬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他非常自信,心理素质好,虽然球技不是非常高,但却能经常获奖。

  4.一位病人被误诊为癌症以后,非常绝望,什么活也干不动了,只是等着死期的到来。后来医生又查出他得的并非“绝症”,于是他惊喜万分,来了精神!干什么都有劲儿了。

  问题:

  1.这里一共提到了几种情绪状态?

  2.这些情绪对人的行动起到了哪些作用?思考、

政治教学设计12

  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学生互评 教师引导、点拨。

  2.引导学生了解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学会归纳,整理。

  3.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知识准备

  自信的人胆大,自信的人英勇,自信的人坦诚,自信的人开朗,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豁达,自信的人谦虚,自信的人热情,自信的人热爱生活,自信的人无所畏惧,自信的人快乐,自信的人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

  备课组补充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自学内容:P23-26页。

  自学指导:结合下列问题进行学习,把完成的问题在书上圈、点、勾、划出来,把疑难问题写下来。

  1.自负和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2.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3.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学习交流过程:(展示目标,学习交流)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阅读教材23--2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些想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你认为自负者还有哪些心理活动?

  2、阅读教材25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信对于他取得成功,起了什么作用?

  (2)自卑的人会如何面对困难与失败?

  3、阅读教材26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负与自卑的人会如何从事自己的工作?

  (2)回忆一次难忘的成功经历,说说当时的心理状态?

  【合作展示】

  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点拨升华】

  1、请同学们总结: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者的基石?相互点评。

  2、材料:美国作家普拉格曼二战中受伤陷入绝境,他说“虽然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我还在流着血,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希望。我有成功的预感。”最后他们获救。后来普拉格曼回忆说“这次的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使自己有了不可征服的信心----坚忍不拔,绝不失望。”

  (1)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普拉格曼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2)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达标检测】

  1.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 )

  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实现不了

  B.自负者的过分谦卑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

  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虚假,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D.自负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

  2.“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这句话说明( )

  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

  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

  C.强壮的人缺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作业布置:配练上余下的相关习题做完。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自学内容:P23-26页。

  自学指导:结合下列问题进行学习,把完成的问题在书上圈、点、勾、划出来,把疑难问题写下来。

  1.自负和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2.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3.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学习交流过程:(展示目标,学习交流)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阅读教材23--2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些想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你认为自负者还有哪些心理活动?

  2、阅读教材25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信对于他取得成功,起了什么作用?

  (2)自卑的人会如何面对困难与失败?

  3、阅读教材26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负与自卑的人会如何从事自己的工作?

  (2)回忆一次难忘的成功经历,说说当时的心理状态?

  【合作展示】

  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点拨升华】

  1、请同学们总结: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者的基石?相互点评。

  2、材料:美国作家普拉格曼二战中受伤陷入绝境,他说“虽然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我还在流着血,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希望。我有成功的预感。”最后他们获救。后来普拉格曼回忆说“这次的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使自己有了不可征服的信心----坚忍不拔,绝不失望。”

  (1)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普拉格曼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2)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达标检测】

  1.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 )

  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实现不了

  B.自负者的过分谦卑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

  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虚假,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D.自负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

  2.“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这句话说明( )

  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

  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

  C.强壮的人缺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作业布置:配练上余下的相关习题做完。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自学内容:P23-26页。

  自学指导:结合下列问题进行学习,把完成的问题在书上圈、点、勾、划出来,把疑难问题写下来。

  1.自负和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2.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3.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学习交流过程:(展示目标,学习交流)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阅读教材23--2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些想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你认为自负者还有哪些心理活动?

  2、阅读教材25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信对于他取得成功,起了什么作用?

  (2)自卑的人会如何面对困难与失败?

  3、阅读教材26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负与自卑的人会如何从事自己的工作?

  (2)回忆一次难忘的成功经历,说说当时的心理状态?

  【合作展示】

  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点拨升华】

  1、请同学们总结: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者的基石?相互点评。

  2、材料:美国作家普拉格曼二战中受伤陷入绝境,他说“虽然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我还在流着血,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希望。我有成功的预感。”最后他们获救。后来普拉格曼回忆说“这次的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使自己有了不可征服的信心----坚忍不拔,绝不失望。”

  (1)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普拉格曼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2)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达标检测】

  1.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 )

  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实现不了

  B.自负者的过分谦卑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

  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虚假,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D.自负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

  2.“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这句话说明( )

  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

  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

  C.强壮的人缺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作业布置:配练上余下的相关习题做完。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师复备或点拨

  关键点

  注意问题

  课后反思

政治教学设计13

  对应的课标内容

  1. 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悦心态。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

  知识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的区别。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对比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注重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体验化”、“主体化”,注重教法学法的统一。使学生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

  教、学、练案内容学法指导一、测试导入,明确目标。 (5m)

  1、自信心小测试。

  2、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自信的含义与表现。

  (2)正确区分自信与自负、自卑。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7m)

  1、自学一:

  阅读P18——P20,完成问题(1)—(3):

  (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 ),也是一种( )。一句“我能行”,体现了( )、( )的态度。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 )上相信“我能行”,( )上表现“我能行”,( )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 )。

  (2)填写P19上方“我能行”,至少三条。

  (3)自信的含义。

  2、自学二:

  阅读P21——P22,完成问题(4)、(5):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5)自信的意义。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8m)

  1、自信含义:通过学生写(思想)、读(行动)、评(情感)三方面的感受理解自信的含义与表现。

  2、对于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可用马某的故事帮助理解。

  材料一: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xx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1)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相信自己吗?

  (2)他表现出来的是不是自信?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3)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5m)

  学生首先谈收获,再利用所给知识点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树。

  五、巩固提高,达标测试: (14m)

  (一)巩固提高:

  1、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我碰到了不可胜数的障碍,跌倒了,我一次次坚强的爬起来,每前进一步,我的勇气就增加了一分,我相信我一定能到达那光辉的云端,碧天的深处——我希望的绝顶。”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体现出海伦凯勒具有的品质是( )

  A、自尊 B、自信 C、自卑 D、自负

  2、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 )

  A、自信有助于成功 B、成功者都很狂妄自大

  C、自信是科学家才具有的素质 D、自信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

  3、小鹰对自己说“我能行”,便展翅高飞;小猫对自己说“我能行”,便日夜苦练捉鼠本领;小鱼对自己说“我能行”,便畅游于天下大江之间。相信自己行( )

  ①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心态 ②是一种力量③让人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 ④是一种信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漫画中的人( )

  A、往往过高估计自己B、永远不会产生自卑心理

  C、很有能力和志气D、看不起别人,也看不起自己

  5、毕淑敏老师在《甘愿自卑》一文中讲到:很多人述说自己因为种种理由而自卑,个子矮小,家庭贫困,父母双亡,受教育程度太低,不知道某个常识被人耻笑,开运动会买不起新的运动鞋,说话带有明显的乡下口音……面对自卑我们可以( )

  ①想想自己的长处、优势,发现自己好的方面②认真反省自己,寻找自己的问题所在③继续逃避现实,低调做人,免得别人看不起④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达标测试:

  《谁是真正的自信者》: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

  小刚想:前面的几个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的其他两个也不如我,冠军一定是我了!小明虽有些紧张,但他不断的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小亮紧张的手都凉了,心想我胆小,声音也小,肯定不行,可大家非要我来锻炼,看到别人这么优秀,我一定会弄砸的。

  1、根据他们三人的心理活动,请你说说谁是真正的自信者?他们三人分别是什么心理?

  2、他们三人比赛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六、作业布置: (1m)

  1、整理复习笔记。

  2、《》:

  基础过关——选择:1-6、11 文字题: P11 12题

  能力提升——选择: 7、10、11 文字题: P14 14、16题

  板书设计:

  对自身力量的确信

  自信:{ 正确的评价自己

  相信自己

  自负:<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

  看不起别人

  自卑:﹛拿自己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

  看不起自己

  只看到自己得缺点

政治教学设计1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安排为依据,以课程改革实验为主线,以提升我校政治教学质量与加强德育为重点工作,认真组织好本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加个性张扬。

  二、主要目标

  1、继续以课改为中心,抓实政治教学常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对照上一学期的政治教学质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确保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3、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好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推动教学改革。

  4、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开展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内容

  以课题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聚焦课堂、促进教学有效性作为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课例分析和引领作为政治教研组的主要活动形式,以专家的引领作用作保证。根据学校、教研室和福州市教育学院的计划和要求,结合教研组自身情况,本学期教研组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按教务处统一部署,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政治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组织学科教师围绕新教材认真讨论,将学习所得用以指导教学工作。

  (2)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各年级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加强教研组的常规管理。

  深入备课组,了解、检查各年级的教学工作情况。配合校长室、教导处在开学初、期中以及期末对各教师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等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开展校本教研。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教研、集备要有实效,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

  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课堂教学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教研,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按学校要求,每次教研会,须有主讲并做好会议记录,以存资料,以备检查。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好青年教师创优课、优质观摩课以及校本教研公开课,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建议。

  4、开展课题研究

  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基于网络资源的思想政治课“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探究》的研究,组织好校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提升。

  5、继续组织好培优辅差的活动。

  开展的培优辅差的活动,定员、定时、定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学困生进行查漏补缺。

  四、具体时间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主要工作内容

  第1周9月1日—9月5日开学初教学活动的筹划,介绍新教师,教研组网站的建设规划

  第2周9月8日—9月12日继续教育证明的填写和完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布置和经验交流

  第3周9月15日—9月19日教研组课题交流与总结,08—09学年新老师的拜师活动

  第4周9月22日—9月26日朱永钦老师开设公开课及评课活动

  第5周9月29日—10月3日国庆节放假

  第6周10月6日—10月10日年轻教师创优课活动准备,教研组组员的交流、切磋

  第7周10月13日—10月17日教育理论学习一

  第8周10月20日—10月24日青年教师创优课活动,教研组老师听课、评课活动

  第9周10月27日—10月31日青年教师创优课小结;教育理论学习二;谢维兴老师的公开课听、评课

  第10周11月3日—11月7日半期考

  第11周11月10日—11月14日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教师发展规划填写情况的反馈

  第12周11月17日—11月21日黄潮生老师的公开课听、评课

  第13周11月24日—11月28日蔡隆老师的公开课听、评课;半期工作小结

  第14周12月1日—12月5日陈玉兰老师的公开课听、评课;

  第15周12月8日—12月12日朱永钦老师开设公开课及评课活动

  第16周12月15日—12月19日周雪英老师的公开课听、评课

  第17周12月22日—12月26日教育理论学习二

  第18周12月29日—1月2日期末课题总结

  第19周1月5日—1月9日教师常规强调,期末工作总结

  第20周1月12日—1月16日温书假

  第21周1月19日—1月23日放寒假准备

政治教学设计15

  一、合作典范

  联想集团并购IBM公司PC机生产的案例

  联想利用IBM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IBM利用联想的销售网络

  两公司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既竞争又合作。

  从俄美宇航局在太空空间站的合作与商业竞争的关系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二、在合作中竞争

  许多公司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员工步调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员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在合作中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哪里?

  2、“在合作中竞争”的是什么?

  三、班集体的合作竞争

  124/125班是先进集体。这个集体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

  1、良好班级体是怎么体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四、竞争理念:

  围棋高手间的合作竞争

  中韩围棋的棋手马晓春与李昌镐经常在赛场相遇,互有胜负。场上是对手,但他们在场下是朋友,相互切磋棋艺,马还邀请李参加中国围棋联赛。

  1、棋艺如何才能提高?

  2、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从案例中给你什么启示?

  五、在竞争中合作

  美国有一大教堂发生火灾,2000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钟内有序地从4个出口逃生,没有混乱、挤压,在求生一刹那的竞争中他们选择了合作,在合作中求生。

  1、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什么?结果会怎样?

  2、他们求生的经历有什么启示?

  六、共生效应

  4×100的体育比赛中,世界纪录的成绩大于4人100米速度的的相加,为什么?

  什么时候1 1≥2?

  如何参与合作?

  (有效合作)

  七、团队精神

  v火箭队在季前赛的前半期虽有姚明和迈克格雷迪“MM”超级组合,但仍输给弱旅,为什么?

  v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力普斯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5块金牌,并有望获得第6金,但他放弃了美国队最有把握的4×100M混合泳的金牌,把它让给了队友。他在放弃的同时得到了什么?

  八、学会欣赏,学会合作,学会共享

  现代社会更需要有“合作意识、奉献精神”,更需要“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竞争离不开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无力的竞争,因为没有参照系。

  3、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

  运用多媒体依托互联网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

  内容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多媒体成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和活跃课堂气氛;在整个课堂中,多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地优化着政治课堂教学,适应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努力寻找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政治课教学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一言堂”、 (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学生启动问题少,教师启动问题多)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对思想政治课越来越没有兴趣。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为思想品德课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也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中多媒体手段的作用。

第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应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为了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我特意剪辑了《心理访谈》的两个片段:一个是反映母女关系非常紧张的,一个是反映母子关系紧张的。我把它运用在教学中,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就把学生的心灵抓住了。让他们去分析应该如何解决紧张的母女、母子关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积极开展讨论发言,从而懂得了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政治课的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的网络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也很多、很广。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教学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高一年级“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利用网络技术,查找现阶段我国主要有哪些分配方式,分别有哪些特点,并举出一些例子。在上课时,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其他同学根据展示的信息,判断不同性质的分配方式。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在学生亲自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分配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解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的意义、作用,从而促使学生拥护我国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制作一些图片、影片以配合教学。比如在《量变与质变》一节内容中,关于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课本给的一个素材是凉水加热到变成水蒸气的事例,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水的存在状态的变化,清楚而准确的表明了量变与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说明水温变化但液态性质未变是量变,当水温达到一百度后继续加热就变成水蒸气,属于质变。这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能够恰如其分的说明要解决的知识点。但如果只是泛泛的讲授,尽管学生都知道这个事实情况,要通过其掌握哲学道理,感受也不深刻。于是我运用flash将故事制作成了动画,讲授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后学生反映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印象非常深刻。

  第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不但节省时间,而且体系完整、表达清楚。在讲述知识的同时,有关知识要点、有关资料能及时展现,教师讲课配以多媒体展示资料,必然会加强讲课的效果。在练习巩固阶段更可发挥巨大作用,传统教学进行课堂练习,要么教师印发讲义,费时费钱,要么教师板书题目,文字学科练习题的一个共性是题目较长,思考和解决则能在短时间里完成,讲课效率极低,要么是由教师或学生朗诵题目,不利于对题目的理解,也浪费时间,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练习的数量和范围大大扩展,参考答案的展示也变得十分方便,从而提高了讲课效率。

  第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政治课教学的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例如在“矛盾特殊性”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了网络FLANSH歌曲《猪都笑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沉闷的课堂气氛变活跃了,讲课的质量也提高了。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可否认,还具有一定的困难和限制,在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应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多媒体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师的一个辅助手段,要避免不顾学科特点一味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当用则用”这一原则,而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网络教学。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就不必生硬地使用网络教学。例如语文课教学,有的教师丢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功能,让学生上网查资料、谈看法,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整堂课学生对课文阅读的时间很少,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领会、讨论得很少。只有活动没有体验,学生对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对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的理解往往被直观的图像所代替,忽略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沟通。

  第二、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操作不熟练问题。我发现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才用,往往由于不熟练,操作不规范而错误百出,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有的作用,而且适得其反,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更有甚者,上课时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帮助自己完成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因此,作为教师平时应该自觉运用多媒体网络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总之,尽管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把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寻找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点,不断提高自己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政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政治初中教学设计12-29

民族的形成的政治教学设计06-15

政治初中教学设计13篇11-25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04-14

教学设计政治初中5篇12-29

中学政治教学设计08-03

政治初中教学设计(通用19篇)06-30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07-07

初中政治思想教学设计范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