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3 12:17: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初秋雨后的天空变化和小鸟的活动情况,感受天空的美丽和小鸟的活泼,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老师: 课件小鸟头饰 白云形状的生字词卡片

  2、学生:小鸟头饰 白纸

  教学过程:

  复习: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云房子》,齐读课题

  天空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出示课件)

  有一些白云飘呀飘呀,飘到了老师的手上。它们的后面藏着《云房子》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声地把他们读出来吧!(出示生词卡片)

  (默读——齐读——指名读)

  还有哪些同学胆子比较小?你能勇敢地站起来读好吗?读好了,老师就把这片白云送给你!(上课时,学生对这些白云形状的生字卡片很感兴趣,都想得到奖励,因此学生的回答非常踊跃,一些胆小的孩子也想表现一番了,但是奖励给他们以后没有提示他们作好管理,所以导致有些得到卡片的学生在后来的课堂中玩弄它,注意力分散。)

  (一)引入美

  1、(课件出示“雨过后天空飘浮云朵”的图画)

  你们看,这些云朵漂亮吗?你想怎样夸夸这些白云呢?

  看到这些美丽的白云,你还想说什么?(生交流)

  2、一群小鸟也非常喜欢这些白云,看,它们飞来了!(课件出示:一群小鸟飞过来)

  师:小鸟在哪里呢?哦,在这里(为孩子戴上头饰),在这里,在这里呢?还有小鸟吗?还有吗?

  3、师:呀,这么多小鸟,这下,天空可热闹了!

  听!它们还在那儿叽叽喳喳地叫呢!(放小鸟叫声)

  (上课时,因为课前的准备较匆忙,没有提前在上课用的电脑中试课件,所以上课当时放不出声音来了,因此,当时我只有灵机一动,让学生自己学小鸟叫的声音,学生的兴趣反而更浓了,效果也不错。)

  4、哪位小朋友当一当翻译,猜一猜小鸟在说些什么?(多指几名学生发言)

  5、它们到底在说什么呢?看课文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来,让我来听听,还有哪只小鸟最想来造云房子?

  从“哇”感受到了什么?那你也高兴地读一读。

  师:是啊,大家看到这么多漂亮的云,实在是太高兴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小鸟看到这么多白云,可开心了!它们想造云房子了,你们也想跟着一起造一造吗?

  那现在我们就来造云房子了。(师边飞边造云房子,做造房子的动作,加上语言: 首先,捧一团白云作为地板,四周造起高高的墙,开一个小门,再开一扇窗,屋顶盖好真漂亮!(生继续)你可以把你的云房子打造得更加特别更加漂亮的!盖好了吗?来,坐下来休息一下。)

  (教到这一环节时,学生比较害羞,在许多老师在后面听课的情况下,不敢放开来学动作。)

  (二)感受美

  1.师:小鸟们心灵手巧,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想知道他们都造了哪些房子吗? 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呢?(指名说)

  2.师:老师也找到了这些云房子,一起看看吧!(课件依次出示五幢云房子图片)这一幢像什么?另一幢呢?……

  (师根据学生所述,出示相应的云房子图像及句子,并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好。学生自己加上动作,读得很美。)

  3.师:这些云房子真可爱,在这各式各样的房子里,你最喜欢哪一幢云房子?把你最喜欢的云房子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这些云房子真可爱、真漂亮、真有趣呀!谁能把这些云房子连起来读读?老师也很想来读,把机会让给老师吧!想不想听老师读?(师范读)

  师:这么美丽的云房子,你还想再读一读吗?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站着读,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也可以带上动作读。(生读)

  师:这么美的云房子,想不想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呢? 试一试,看看能背得下来吗?

  (生自由练背第二自然段,看课件,指名背诵)

  不看提示,还能背得下来吗?

  4.这些云房子多有趣啊,瞧,天上的白云还多着呢!小鸟们,你们还想多造一些云房子吗?如果要你来造云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

  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快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小伙伴,并完成老师给大家的小练习。(课件出示小组合作)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现在同学们拿出白纸,每组的小鸟们精心制造一间云房子,你们先讨论一下造什么云房子,再把它画下来,好吗?(四人小组讨论,并一起在同一张大白纸上画出自己设计的云房子)

  (本来应该有音乐伴奏,音乐停了以后学生就可以停下来,但课件当时放不出声音,所以只有看表来控制时间了。但是因为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很多学生在我示意停下来的时候,还在继续画,场面比较难控制,导致后面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来练习句式,练习的时间也不够。其实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参赛的前一晚我还请教许多网友,她们大多建议我保险一点的话这一个“画云房子”的环节就改成“让学生想象,说一说”就行了,但我后面还是让学生来画,也是想挑战一下。还有,我让每个小组的四个人在同一张白纸上画,当时用的教室的桌子都很小,有的学生不习惯,因此课堂有些吵闹。)

  5、(展示学生造的云房子,贴在黑板上)看,小鸟们的云房子造好了,谁来介绍介绍你们组造的云房子,看谁介绍得最出色?(指名说)

  (呵呵,因为有些紧张,因此教时找不到固体胶了,就没有给学生把云房子帖到黑板上。我只有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来自己介绍。但是他们画得太小了,许多学生看不到,后面听课的评委和老师更看不到。)

  6、师:能把你们造的漂亮的云房子,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出示:不一会儿,我们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生自由练说,指名说)

  (因为怕上课超时扣分,就删减了让学生自由练说的量,所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的练习说不够充分。后来评课的老师也指出来了。)

  7.小朋友们真聪明,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云房子 。(板书:各式各样)

  8、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云房子,小鸟的心情怎样呢?它们在干什么呢?读一读第3、4自然段。

  9、(出示: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好“开心极了”(表扬:你真的很开心。)你能学小鸟的样子飞一飞吗?

  10、这时小鸟们开心极了,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互相说着“叽叽喳喳叽叽喳”。请同学们来做小翻译,说说它们说的是什么?(指名说)

  读好词“叽叽喳喳叽叽喳”

  小鸟们开心极了,想一想,它们飞来飞去地干些什么呢? 生答

  11、小朋友,你愿意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去做客去玩耍吗?那就飞起来去做客,去玩耍吧。老师请两只小鸟先来示范一下,边飞边去请客人来你家玩,其他小鸟先看,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好吗?

  12、其他的小鸟你也想邀请好朋友到你家去吗?好,那现在请小鸟们飞起来吧,去邀请你的好朋友吧!(学生边飞边表演,邀请好朋友到你家去做客)

  (同开始的学造云房子的动作一样,学生对这个表演也比较胆小,因此参与的学生不多。)

  13、小鸟们开心吗?那请男女生比赛朗读这两段,听一听谁读得最高兴?

  14、小鸟们,你们玩得高心吗?就在我们快快乐乐玩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吹来了一阵风。

  云房子怎么样了呢?

  (课件出示句子: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板书:变小了,不见了

  (一紧张,连板书都忘记了。)

  谁愿意帮小鸟读好这一句?(指名读)

  小朋友们,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指名说:小鸟很奇怪,很惊讶)

  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很惊讶、很奇怪?(生齐读)

  还有谁也想读?师:是谁把天空洗干净了呢。

  15、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指导读好词“笑眯眯”,“水汪汪”。

  师:风就像妈妈的手,拿着云这块毛巾,像洗小朋友的脸蛋一样,把天空洗得干干净净,师:在这干干净净的天空中玩耍,小鸟们,你感觉怎么样啊?

  把你的感觉,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齐读第6自然段。

  (五)总结

  1、师:小朋友啊,喜欢云房子吗?叫叫它。(手点课题,齐读两次)

  师:是呀,不光是云房子,因为有了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也同样惹人喜欢。大自然变化无穷,美不胜收。看到美丽的天空,你们想说些什么呀?

  2、对啊,尽管云房子不见了,但笑眯眯的太阳公公、水汪汪的蓝天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雨过天晴后的清新、明净、清纯,我们立刻被这一切陶醉了。老师也被这美景陶醉了,想送大家一首诗。

  (配乐《安妮的仙境》,师朗诵诗歌《给一片纯净的蓝天》。)

  (课件放不出声音了,所以就没有了配乐,朗诵诗歌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

  3。、天空多么美,大自然多么美,让我们陶醉。这些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去发现,需要我们去维护,让我们从小做“大自然的维护者”吧。

  4、最后,让我们拿起书,再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好吗?

  (师生一齐朗读全文。)

  5、布置作业:看到天空中各种各样的美丽的云朵,你能编一个关于“云”的童话故事吗?

  板书设计:

  云房子

  各种各样——变小了不见了

  附:给一片纯净的蓝天

  是谁把你

  洗得那样明净?

  多像弟弟脸上

  水汪汪的眼睛。

  是谁替你

  打扮得如此美丽?

  为你宽广的胸膛,

  披上了蓝蓝的纱衣。

  我把小鸟悄悄放飞,

  让它们唱出甜甜的歌曲;

  我让白云慢慢飘游,

  就像花儿开在你的发际。

  啊,蓝天,

  你像童话一样纯净。

  我在你的目光里,

  让梦儿——

  向你轻轻飞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情景说明】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板书:

  黄山

  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

  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 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 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认读“峰、胳膊”。

  ⑶ 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试背诵。

  ⑷ 表演读:

  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⑸ 换角色读:

  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

  (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 情景表演:

  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三、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 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 “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 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出示奇石图片。

  ⑴ 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 指名说。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教学反思】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更会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发自老师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靠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才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知识生成,它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因而自主对话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唱主角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近年以来,我一直想在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方面做些实践研究,为此我不断地在教学中大胆的摸索,利用网络,不时的搜索学习别人在一个方面刊登的文章。因为这些知识都比较零散,加之本人的能力有限,总觉得在大脑中对比较阅读缺乏一个系统的架构。

  一天,我在当当网上无意中看到《小学语文比较阅读微格教学设计》这本书,当即买了一本。等书到了后,我便急忙的阅读了起来。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比较阅读概说、指导比较阅读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课的设计、比较阅读微格教案的编写、比较阅读课案例、比较阅读研究成果这六个方面。读罢此书,让我对比较阅读教学有了清晰的认识。现把我阅读后的感受梳理出来,以便和大家分享。

  一,对研究比较阅读教学的认识。

  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其中在小学阶段更偏重从微观方面比较,到了高段或初高中时偏重宏观比较。微观比较,可以在教学中从文章标点符号、词语、句段和情感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宏观比较,可在教学中从文章体裁、写法、题材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最好要遵循发展性、协同性原则、选准比较点,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表彰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中的成功,只有这样,比较阅读教学才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稳步提高。

  二、对团队课题研究的认识。

  课题研究,一定要合理组建团队,只有真正的做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三结合,才有可能把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一定要长期持久的进行,绝不可能追求短期速成。课题研究,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和成果的提炼,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论文、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叙事,还有学生记录学习感受和收获的习作,这本书中最后一个版块——学生讲故事,就呈现的很有新意,一方面充实了课题研究呈现结果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性,此外见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三、对学校科研发展的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法宝。哪个学校的科研发展领先,其教育教学工作必定领先;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其学校的高位发展是难以持久的。学校的科研发展,从最早看学校教师发表论文的篇数,逐渐发展到看学校课题研究的数量,现在已渐渐看的是学校课程研究的水平。也就是说科研已从论文、课题,发展到了课程阶段。要做课程,就得整个学校一盘棋,所有教师一条心,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协同进行。必要的时候,学校还要和高校的教授或是当地的教研员合作,获得人家额支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介绍什么事演讲词的特点。

  2.课件出示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3.介绍毛泽东和张思德。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读课文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三句。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这次追悼的人物。并列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四、学习第三段。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3、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五、学习第四段。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各层层意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目标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六、学习第六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花钟》一文提到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

  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本教学设计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这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 齐读)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三、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利用电子课本进行阅读)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3、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4、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

  3、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生边回答边或展示网站中的资料)

  A、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句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

  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处理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

  5、真能干,一个个都简直成了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网上的花,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

  6、读了这段课文,小朋友们又会很自然地发出哪些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五、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由同学解答一部分)这样吧,现在大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

  电脑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六、出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七、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之语,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1、利用本校校园网的BBS发表贴子“当当小诗人”

  2、师生互评。

  3、总结本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爷、到、给、穿、暖、冷、开、伞、热9 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

  (1)教师指导书写开字。

  (2)教师指导书写朵字。

  6、将书上田格中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5 爷爷和小树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作者

  1.组织交流作者的资料

  (板书课题及作者)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清人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龄的诗歌有边塞诗,宫怨、闺情诗,送别诗等。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宫怨、闺情诗善于细节描写、心理刻划和艺术概括。总体来看,王昌龄的诗意境高远而情致深长,语言婉曲含蓄,风格偏于清逸明丽,缠绵婉转。

  2.教师出示幻灯片

  二、练习朗读古诗

  1.组间巡视,随机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

  三、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1.组织学生通过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所言: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四、指导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1.学生有感情读课文

  2.个人读-自愿读-齐读

  五、指导学生背诵

  1、学生默背,准备参加比赛

  2、全班一齐背诵

  六.课外延伸

  教师用幻灯出示,组织学生阅读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组织学生背诵《从军行》。

  二、学习新课

  1.导语:出声地读一读古诗《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看一看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么?组织学生汇报针对这首古诗你都了解了什么?(教师相映出示幻灯)

  2.组织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3.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意

  4.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讲不通。

  润州:州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行营:主将出征驻扎之地。

  事鼓鼙:从事军务。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楚:古代楚国,现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5.教师幻灯出示有关典故的资料

  6.小组内讨论诗的大意

  7.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激昂、充满豪情)

  8.组织学生背诵。

  三、课外延伸(出示幻灯片)

  四、作业

  预习下一课(自学生字、读通古诗、查阅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情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两首古诗,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情感。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可以让同学收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句,在课上进行交流。

  一、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四、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夜书所见》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八、拓展活动

  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

  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5.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五、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六、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

  七、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促、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

  八、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夜书所见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听:寒声孤独寂寞,感:动客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家乡、亲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爆竹的由来。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俗传说的趣味性;通过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关于爆竹的传说,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趣引课题:

  1、猜谜(课件出示)

  有个小孩脾气暴,

  发起火来不得了。

  嘭啪一声蹦上天,

  身上衣服全撕掉。

  ─打一节日用品

  自己读,猜一猜.课件演示燃放爆竹的图片,出现课题和闹新春的音乐。

  2、听这音乐,你联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给生字正音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叫爆竹)

  2、在小组内读3 ─ 5自然段后,说说为什么新春时家家放鞭炮?

  谁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从此,每逢过年,人们就要烧竹子来吓跑怪物,以求得新年的平安。你知道现在除了春节,还有那些场合也放爆竹?请用上“每逢……就……”说一说。

  3、指名齐读6、7自然段后回答爆竹的制造是怎样演变和发展的?

  再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爆竹?

  4、小组内练说。

  学生在小组内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出来,重点讲清放爆竹这个风俗的由来及爆竹的演变过程。(爆竹的作用有二千多年前开始时的吓跑怪物,发展到现在成为节庆时营造欢乐气氛的民俗。)

  四、超越文本

  为什么燃放爆竹?燃放爆竹的好处和缺点是什么?

  我们一起去看看燃放爆竹和它的孪生妹妹烟花好吗?

  课件演示:燃放烟花爆竹的盛况。

  同学们,我国的大中城市大多规定,只有春节期间可以定时定点燃放烟花、爆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见解?

  自由发言。

  小结:美好的事情也有缺点,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头脑和聪明的智慧去解决,那么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爆竹声和欢庆的音乐声又一次响起)

  五、朗读课文,回顾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学会四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累积好词佳句。

  2.有情感地诵读课文,捉住重点文句,领会我感情与了解的变化及其缘故,感受黑人门生拾金不昧、爱惜情况的公德之心。

  3.掌控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梗概。

  4.引诱门生从文中遭到开导与教育,晓得用实际行动遵循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

  捉住重点文句,领会我感情与了解的变化及其缘故,感受黑人门生拾金不昧、爱惜情况的公德之心。

  教学难点:

  联络上下文,理解“但那位黑人门生可真是位特别很是卓越的教师!”这句话的含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开导发言,导入新课。

  1.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没有规则,任何事变都没法做好。我们生存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国家的司法是一种规则,社会公德是一种规则,黉舍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规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我们的生存、工作、学习才能有序正常地进行,才会更为协调、美妙。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与规则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题目预设归纳:这个卓越的教师指的是谁?为何称他为卓越的教师?)

  小结学法:读一篇文章应当从标题入手下手,从课题中读出意思,发现题目,设定目的,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2、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的:

  (一)自读课文一-二遍,画出生字、新词,自主识记生字、联络上下文、小组讨论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

  (二)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情感。可一人读,也可组内合作。

  (三)小组讨论:这个卓越的教师指的是谁?为何称他为卓越的教师?

  (四)默读课文,用几个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次序。

  门生分组学习

  2.搜检学习结果

  (一)出示生字,交换记字法子,夸大易错、疑问字形。

  区分:揣——端——湍——踹昧——味屉——届

  (二)指名读课文,初步理解“这个卓越的教师指的是谁?为何称他为卓越的教师?”

  (三)指名说说故事的原由、经由、效果,理清文章写作次序。

  ①先引诱门生用3句话概括。

  原由:我丢失了心爱的电子腕表。

  经由:一名黑人门生拾金不昧把腕表还给我,却又告密我不守校规使我遭到重罚。

  效果:收罚金老太太的一席话使及其狐疑的我幡然觉醒,认识到黑人门生是一名特别很是卓越的教师。

  ②再引诱门生用三个词概括

  丢表——得表受罚——幡然觉醒

  3.小结学法

  高年级的门生看到一篇课文,起首要自学字词,概括出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次序。

  第二课时

  1、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丢魂失魄冥思苦想拾金不昧

  合浦珠还兴尽悲来坐立不安

  及其狐疑愤愤不平幡然觉醒

  2.同桌相互修正改正。

  3.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络,快速把它记住。

  4.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故事的梗概。

  2、品读课文,领会感情。

  (1)找出中心句,引诱质疑。

  1.阅读课文,画出中心句——“但那位黑人门生可真是位特别很是卓越的教师!”

  2.引诱质疑:一开始,我就以为那位黑人门生是位特别很是卓越的教师吗?我的感情是怎么样变化的?

  (2)品读课文,领会我的感情变化及其缘故。

  1.出示学习目的:

  (一)默读课文,用“——”画出描述我情感变化的语句,认识变化的缘故。

  (二)组内交换,相互补充。

  2.门生分组学习。

  3.集体交换,老师捉住重点文句,引诱深切品析、理解课文。

  (一)“但是,这块腕表却在一次晚饭时丢失了,可以想象我其时是多么伤心,就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样平常。”

  ①理解“魂魄”,晓畅“丢了魂魄”对一个人来讲,意味着甚么?理解这块表对我的首要和我丢表后的伤心。

  ②去掉这句话中“就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样平常”这半句,和原句对比表达结果有甚么差别,从中领会作者把自己伤心之情写得真实、生动的写作法子。

  ③认识丢失腕表云云伤心的缘故。

  a.老师追问:这只是一块通俗的电子腕表,丢失了可以再买,作者却为何云云伤心呢?

  b.门生联络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领会这块腕表对我的意义。

  “一对朋分万里的腕表,时候却一块儿活动。再来美国的飞机上,我不时地看着表上的时候。”

  “在加州的日子,我也往往看着上的时候,揣度伦捷这时在干什么。”

  “由于丢失的绝对不只是腕表,也不仅仅是时候。”

  (腕表传递着真挚的友谊,依靠着我对祖国、摰友的亲热忖量,在异国他乡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④指点门生有情感地诵读第四自然段。

  (二)“我雀跃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金不昧的黑年老示意谢意。”

  ①“雀跃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用一个成语说叫——喜极而泣。我现在的心境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欣喜若狂、大喜过望、喜不自胜)

  ②认识雀跃的缘故:黑人门生拾金不昧,使我的腕表合浦珠还。

  ③带着惊喜之情再读这句话,再次领会我对腕表的珍重。

  (三)“我一看,立刻露出了感激的笑颜,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年老吗?”

  领会反问句式表达的我碰见黑年老时欣喜与激动的心境。

  (四)“我用一种及其狐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竟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①理解“及其狐疑”。商讨:心存感激的我为何会用及其狐疑的目光来看那位黑人同砚呢?

  ②理解“真不仗义”。假设你是作者,你以为黑年老应当怎么样做才算仗义?

  ③有情感地诵读第10自然段,领会我狐疑与诉苦的心境。

  (五)“以后,我愤愤不平地去校园管理处缴纳罚金。”

  ①理解“愤愤不平”:非常朝气,觉得不公平。

  ②商讨:“朝气”是由于甚么?“觉得不公平”又是由于甚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1、开启学生心门。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楼房高了,蓝天少了》、《我与凡卡比童年》、《步行街呼唤文明》、《"三国"卡热潮》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有情感地背诵这篇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有韵味性、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在春色烂漫的大自然中快乐植树的情景。

  3.读懂树木的对人类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同学们,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新的学期开始了,相信大家会怀着百倍的热情,来学习我们的第一篇课文。可是,在这之前,有两位新朋友,央求老师带着他们和我们一起学习呢!看,他们来了。

  1.电脑出示,一个阿联酋的小男孩

  过渡:同学们快停停,听,又有一个朋友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2.电脑出示一声鸟鸣,出现一个满身污泥的小云雀:“同学们,我有一个心愿--你们愿意帮我实现吗?”出示《云雀的心愿》的教学视频故事。

  (二)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1.齐读课题

  2.齐读指导

  过渡:小云雀的心愿,愿意帮它去实现吗?请你号召一下大家,读题目。

  这位红领巾,你愿意帮助完成小云雀的心愿吗?读题目。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全文共几个小节,并且思考:诗歌中写了树的哪些作用?

  (二)检查预习

  1.沟渠2.形近字,栽、裁、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3.指导关键字:“乖”书空。

  4.句子,红领巾的欢声笑语,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什么叫“欢声笑语”?文中是谁在欢声笑语?

  5.文中写了树木的哪些作用?请你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小结。

  三、精读品悟,体验美读

  (一)学习第三小节。自主阅读,以学定教。

  1.出示句子: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2.师引导理解“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光合作用)

  3.结合旧知理解光合作用

  4.小结

  5.创境体验,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五小节

  1.出示句子: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2.学生谈理解

  3.总结:是啊,所以树木能够抵挡风沙,让小云雀这样的小生物和人类一起快乐生活。

  4.创境体验,配乐朗读。

  (三)学习第四小节

  师创境朗读

  四、总结升华,激情表达

  (一)知道了树的作用,你想对身边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二)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你们能说出来吗?(鼓励学生不看书,并用书上的语句说出。)

  (二)同学们,多植树对我们大好益处,我们得用自己的双手去植树-我们的身边,荒山、野岭还都等着我们去植树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植树吧。

  二、深入品读,感受情境

  (一)师生配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歌的情境。)

  (二)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心情

  1.同学们,你们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2.少先队员们又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你出来的?

  (1)默读,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讨论,勾勾画画谈理解

  (3)引导学生理解

  ①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心情愉快)

  ②表演理解:迈着(昂着头,大步走,叫做迈,说明少先队员心情愉快!)

  ③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抓“到处回荡”,体会愉快心情)

  ④抓住标点谈理解: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走,一停顿,很有号召性,“!”说明少先队员们兴致很高。)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关注“……”他们去了许多地方)

  2.你能想象一下,他们还可能去了哪些地方吗?

  三、对照板书,背诵指导

  1、帮学生理清一下诗歌的脉络。

  1-2节写的是我们“一起去植树”的情景。

  3-5写植树的作用好处。

  最后一节总写我们离不开树木,号召去植树。

  2、分段落背诵。

  3、指名背。

  4、小组比赛背诵。

  同学们,3月12日植树节马上到了,老师希望大家利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祖国增绿添绿,更为我们肩负的责任,爱绿护绿!让我们再一次用高昂的斗志喊出--“走,我们去植树”。

  总起欢声笑语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板书:1、走,我们去植树树的作用增添绿色染绿版图

  总结绿色宝库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板书课题,指名读,强调“泊”字读音。前不久我们学过一首诗,诗题中也有这个“泊”字,是哪首?(泊船瓜州)“泊”是什么意思?谁能完整说说诗题的意思?是谁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边呢?简介张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读这首诗,多读两遍,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表扬读得字正腔圆的学生)

  3、谁还能读出古诗的味道和节奏?指名读。(表扬读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的学生)

  4、范读指导:我读前四个字,你们接后三个字,再反过来读。

  5、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味道,还要读出自己的感觉。读了几遍,你能感觉到张继当时的心情怎样吗?(愁苦、孤独、寂寞……)

  三、精读理解:

  1、再仔细找找,是诗中哪个词带给你这样的感受?(愁眠)“愁眠”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因愁思不断而无法入眠的时候吗?诗人张继又是因何而愁眠呢?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读读这个词。

  2、正是因为“愁眠”,才有了这首诗。诗人在“愁眠”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分别用——和~~划出。学生自读自划。

  作者孤单出行,一夜难眠,在不眠中他看到了什么?(板书: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3、诗人最先写到的是“月落”,古往今来,写月亮的诗句数不胜数,看你们能说多少?这些诗句大都以月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张继也不例外,但有一点不同,人家都写“月升”,而张继写的是“月落”,“月落”是什么时间?上弦月升起得早,此时残月西沉,天将破晓。天地之间一片幽暗,在朦胧之中,诗人在江边又看到了什么?(江枫、渔火)

  4、想象一下江枫什么样?渔火什么样?

  5、还看到什么?(霜满天)霜一般在哪?(地上)“疑是地上霜”嘛!霜是指由于气温低,水露凝结在地表上的小冰晶。可张继为什么会看到“霜满天”?(秋天夜晚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再加上情绪低落,让他感到寒满天,冷满天。)

  6、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吗?学生自由描述。

  7、指导读前两句诗。

  8、不眠之中又听到了什么?(乌啼、钟声)乌啼好听吗?可能会让人感到更加悲凄。而有一种声音悠远回荡,仿佛在安抚着张继那颗孤独的心?(钟声)在哪里?(寒山寺)学生简介寒山寺。什么时候?(夜半,就是半夜)夜半怎么会有钟声?你听!(播放录音)钟声传来了,一声又一声,一下又一下,敲打着张继的无眠,传到那客船上。指导读后两句诗,声音越来越轻。那种声音好像在对张继说——学生自由想象安慰张继的语句。

  9、小结:月落、江枫、渔火、霜天是景,乌啼、钟声也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一个词——(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笼罩着——(愁眠),用诗中的说法就叫——“对愁眠”,“对”在字典中有6种解释,出示选择题,学生选择正确解释。

  10、让我们伴着这份“愁眠”再读读这首诗吧!

  四、再读升华:

  1、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背井离乡的张继,浪迹天涯的张继,无法入眠的张继,最希望谁来陪伴他?(父母、妻子、朋友……)。

  漫漫长夜,没有父母妻子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月落……”

  没有亲朋好友的关心问候,有的只是——“姑苏……”

  这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愁使他情动而辞发,《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

  2、(配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整个秋天;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寂静的秋夜。此情此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张继情不自禁地轻吟——再读全诗。

  五、总结全诗:

  今天,我们学了这首诗,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丝丝痕迹。如果你有机会去苏州,一定会去看看那座桥——枫桥;在枫桥上,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继;想起张继,你一定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试背古诗。

  从此,我们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我们相隔千年;从此,我们对寒山寺、枫桥都不再陌生,尽管我们相隔千里。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

  1、熟背古诗。

  2、拓展阅读:陆游《宿枫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1.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教学重视情境引入,激发学生交际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影响学生,并在交际过程中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大方、有礼貌的听说态度,训练交际能力。

  2.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地球家园。

  2、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的文字

  一.教学过程:

  1、感受环境:

  导入: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引出主题:

  1、说说本大题板展示全球生态环境状况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数字,以及个别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2、看到以上数字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到什么,想说什么?跟老师说说。

  3、小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现在我们的家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如果这样下去,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同学们,拯救人类生存的家园,为保护地球出谋划策!

  三、分组讨论: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板书主题)

  (一)分析具体问题,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自由分组,拿出自己带来的资料,讨论现实环境存在的问题。2、为你们小组研究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策划保护环境的点子。

  (二)创设情境,激励发言

  1、引导:

  一:采用头脑风暴法,学生发散思维。你的环保措施是什么?想对谁说?因对象不

  同、情境不同,交际形态也不同。可以对本组同学说,对全班同学及全校同学说,也可对

  全体地球村民说。

  二:结合每一种具体情境,思考如何开头、怎样介绍。

  三:选择情境,组内尝试交际。

  1、讲述中不打断,讲述后提问交流进行互动,在这过程中讲述人和听众达成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

  (三)环保从我做起:

  1.节约水资源,从节约一滴水做起,不往江河、小溪、池塘里扔垃圾。

  2.垃圾不乱扔,分类后交回收站处理。

  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4.自觉抵制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5.节约每一度用电,随手关灯。

  四、引导学生:

  同学们,环保从我做起,请留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对铺张浪费和随意破坏环境的行进行提醒,提醒时注意语气要和谐。

  教学总结与反思:

  这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反思:

  讲述人与听众达成信息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因为口语交际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以目光的交流、语速的调整、语调变化、讲述后的提问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本次活动中,学生注重表情、神态、语速、语调的调整,与听众达成情感交流。

  照顾全体,关注个体。刘伟同学手术恢复,正在语言训练中,借口语活动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这次表达他语速适中,虽吐字不比其他同学清,但他很努力,愿助他一臂之力,早日恢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教学设计06-21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02-2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6-21

小学语文画教学设计02-15

小学语文《蜜蜂》教学设计05-07

小学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01-29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1-21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设计07-18

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