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1 11:13: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化学教学设计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是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D、H2+S====H2S

化学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本课题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电子的运动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真实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今年我区定为教学改革年,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没有涉及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指导学生阅读、预习课本,组织学生讨论,分板块来解答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预习、讨论、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程序: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互动、形象比喻等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3、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4、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你能想象原子的结构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入新课——原子的`构成,学生可能会回答原子象皮球,珠子,铅球,西瓜,桃子等)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一、原子的构成

  1、学生预习后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前三个小组各解答3个题目,后三个小组各解答2个题目)

  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质子、中子、电子带什么电?原子核带电吗?

  (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6)什么是核电荷数?

  (7)观察表4——1,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都很小吗?谁的质量最小?(为下文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质子加中子做铺垫)

  (8)观察表4——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9)你能想象电子在哪里运动吗?

  设计这样的几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解答完毕,学生头脑中已清晰的构建了如下知识点: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10)为什么要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用原子的真实质量不行吗?

  (1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用公式来表达?

  (12)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单位各是什么?

  (1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近似地等于什么的和?

  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此题考察原子的构成

  2|、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B、12c、1.66x10kgD、1/12g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4、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5、已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中子数是12个,那么核电荷数是()

  A、11个B、12个c、23个D、35个

  6、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

  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四)、分享收获,情感升华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反思

  以前的教学一般是自己讲解的多,今年是教学改革年,上个星期教研组长开会提出了独狼口中学的“10+35”模式,这节课也是首次运用这种“懒方法”教学,俗话说懒妈妈培养勤快的孩子,那么懒老师也培养勤快的学生。本来这一单元的内容也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就首先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知识结构,好比有了知识铺垫做准备,上新课就容易多了。那么课堂上再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相关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从而打消了先前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一定很难”的观点,体验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教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兵教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那些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同学也参与了进来。老师在下面转的时候可以起一个督促的作用,而以前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难以发现不参与的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魏书生老师也说过,现在的教材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看懂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等着老师来解答,形成了处处依赖老师的思想。这种方法一旦形成,不仅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

化学教学设计4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课后记]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教学设计5

  一、引入:

  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哪些分类概念呢?

  二、课堂教学: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①: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你是怎样区分的?请你各举2个例子。

  2、找出下列物质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①空气②氯化钠③液氧④氢氧化钠

  ⑤铁⑥赤铁矿⑦干冰⑧铝合金

  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②: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什么是氧化物?

  2、你能快速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吗?

  ①Fe ② Na2CO3 ③H2 ④CaO

  ⑤SO2⑥KNO3⑦ KCI ⑧CaCO3

  (1)属于单质的有,化合物的有,氧化物的有

  (2)怎样区分一种纯净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单质是由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组成的。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填空形式归纳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关系。

  ※氧化物

  1、概念: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分类:氧化物

  ※酸、碱、盐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③:给下列纯净物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①盐酸②氯化钠③熟石灰④氢氧化钠

  ⑤硫酸铜⑥硫酸⑦氯化钾⑧碳酸

  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盐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酸是由组成,

  碱则是由组成,盐是由组成。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酸、碱、盐的关系。

  三、※小结:

  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结小结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能力检测:(PPT出示相关练习)

  ※中考怎样考?(PPT出示相关题型)

  ※结束。

化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完整规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和步骤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99-10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书写正确的化学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相等,把短线改为等号。

  三、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中“△”表示加热;“↑”表示生成物是气体,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当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的右边要标注↑。反应物中的气体不能用↑。“↓”表示生成物是固体,当反应物中有固体时,生成物中的固体不用标注↓;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生成物中固体的右边要标注↓。反应物中的固体不能用↓。“===”表示生成。

  四、查检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原子的个数应相等。

  【名师归纳】

  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反应能否发生,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4)反应条件是否注明,符号“↓”或“↑”使用是否正确。

  【反馈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

  A.C+O2===CO2

  B.Zn+HCl===ZnCl2+H2O

  C.H2SO4+NaOH===NaSO4+H2O

  D.2KMnO4K2MnO4+MnO2+O2↑

  2.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NO B.N2 C.NO2 D.N2O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C+O2CO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Mg+O2MgO2违背了客观事实。

  H2+O2H2O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内容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00页中间的“方法导引”,完成下列填空。

  1.奇数配偶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他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最后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2.最小公倍数法

  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以求得相应物质的系数。例如:NH3+O2―→NO+H2O,N与H在方程式两边各出现一次,但N是平的,H原子个数两边不等,故从H开始配,方程式两边氢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应为:2NH3+O2―→NO+3H2O,这时N不平,应配N,最小公倍数为2,故应为:2NH3+O2——2NO+3H2O,最后配O,最小公倍数为10,故应为:4NH3+5O2===4NO+6H2O。

  3.观察法

  例如:CO+Fe2O3Fe+CO2,一个CO分子变成一个CO2分子,需要一个氧原子,而这个氧原子来自Fe2O3,Fe2O3中有3个氧原子,所以需要3个CO分子,生成3个CO2分子,故式子变为:3CO+Fe2O32Fe+3CO2。

  【名师归纳】

  配平的技巧是:有氢先配氢,无氢先配氧,最后配单质。有原子团的先配原子团。当H2、CO、C作还原剂时,用观察法配平。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化学式要写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等号连接,不要忘记注上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好后要检查。

  【反馈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4)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

  (5)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

  (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2.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2)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R↑,则R的化学式为CO。

  (3)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未来的新能源,其反应方程式为Si+O2SiO2。

  3.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用下,可使汽车尾气中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P2O5+

  (2)(红热)+(气)Fe3O4+

  (3)N2+===

  (4)+Fe2O3+Al2O3

化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M(平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化学教学设计8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所有东西的基础,所以要想使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值,首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化学现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素材为学生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或者情境,经常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灵活用脑,增强其思维能力的运用。

  二、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课堂主体实际上是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45分钟的课堂时间全部用于教师对学生不停的灌输上面,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应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更应该将时间还给学生,不断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解决学习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实验理解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由化学理论以及化学实验两部分构成,化学实验是与化学理论知识相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化学理论都是通过不断的化学实验而产生的。但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却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分开讲解,化学实验与实际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符,从而导致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实验产生现象的意义。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再为学生进行讲解,在实验的演示过程中将其中的原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消化所学的化学知识,加深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四、中学化学探究实验中教学情境和资源的设计

  创设探究情境,其中包括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一些外在因素,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两者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教学方法一般都需要教学媒体的配合,教学方法有物质性的特点。所谓教学方法的物质性也就是它对教学媒体的依赖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教学媒体的使用必须贯穿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是互为作用的,任何一方不恰当,均会影响教学效果。

  不断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之外,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魏红保。初中化学有效探究性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

  [2]吕妍。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xx.

  [3]李旭东,李谷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J]。化学教学,1993(04)。

化学教学设计9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2》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5.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强学生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理解化学键的内容。

  2、关于离子键的形成,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1)成键的主要原因——得失电子(2)成键的微粒——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当吸引与排斥达到平衡时形成离子键。

  3、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搞清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学生概念的形成。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应用”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展开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预习“离子键、共价键的内容及化学反应实质性问题”

  (二)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前边通过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学习,知道目前已知的元素种类只有一百多种,可这些元素却构成了已发现或合成的一千多万种物质,元

  素的.原子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说明形成这些物质的原子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下面以电解水为例:

  【投影】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2H2↑+ O2↑

  【思考质疑】

  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够发生分解,为什么要通电?

  【归纳】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要破坏这种相互作用就需要消耗能量,通电正是为了提供使水分解所需要的能量。

  【分析归纳】

  水在通电时分解成H2和O2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水分子中

  氢原子和氧原子间的化学键断裂,形成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氢原子间、氧原子和氧原子间分别又以新的化学键结合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投影】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过渡】

  而我们目前元素有一百多种,这些元素从大的角度分两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得电子。我们发现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之间都可以通过化学键构成物质,他们之间的化学键是否一样?下面我们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为例。

  【联想质疑】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形成氯化氢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形成氯化钠,在形成化学键方面是否相同?

  【点评归纳】

  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钠是金属元素很容易失电子,

  氯是非金属元素很容易得电子,当钠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时,钠原子就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得到钠的一个电子形成氯阴离子(两者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化学键——离子键,构成氯化钠。

  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获得能量,化学键分别断裂,从而形成氢原子和氯原子。由于氢和氯都是非金属元素,都有得电子的趋势,最终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完全得到,氯和氢都没有完全得失电子,而是氯原子和氢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两者的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这样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媒体展示——板书】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归纳比较】

  键的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定 义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方式

  成键元素

  判断依据

  【课堂练习】

  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⑴ NaF ⑵ CH4 ⑶ H2O ⑷ CaO

  ⑸ KBr ⑹HF ⑺ BaCl2 ⑻ O2 ⑼ CO2 ⑽ MgCl2 ⑾ Ar ⑿NaOH

  【过渡】

  我们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知道物质分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又分单质和化合物。通过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也是有区别的——又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于是,人们根据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的不同,把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媒体展示——板书】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设问】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讨论回答】

  关键在于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若有离子键时,该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练习】请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分别属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⑴ NaF ⑵ CH4 ⑶ H2O ⑷ CaO

  ⑸ KBr ⑹HF ⑺ BaCl2 ⑻ O2 ⑼ CO2 ⑽ MgCl2 ⑾ Ar ⑿NaOH

  【归纳强调】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

  (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 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化合物内部的键型和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 H2O NaCl NaOH CaCl2 KNO3 H2SO4

  内部的键型

  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

  2、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4、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1、物质的'分类。

  2、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结物质的分类、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综合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请学生小结有关物质的分类(具体见板书设计),并复习有关的。概念。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

  氢氧化钠、氧化铁、硫化锌、盐酸、硫酸钠、胆矾、氢氧化铜、三氧化硫、生石灰、硝酸、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钙、硫酸亚铁。

  二、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提问)请依次说出酸、碱有哪些通性?盐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用图示法找到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见板书设计)

  (练习)请学生对每一个具体反应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口述)

  三、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Mg+H2SO4

  (2)Fe+HCl

  (3)Ag+H2SO4(稀)

  (4)Zn+HNO3

  (5)Zn+CuSO4

  (6)Ag+ZnSO4

  (7)Cu+AgCl

  (8)Cu+Hg(NO3)2

  (讨论)可进行分组讨论,并小结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

  (小结)

  1、金属跟酸: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以后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因此(1)、(2)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3)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如(4)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盐: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5)、(8)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新的金属。而(6)的反应中,Ag排在Zn的后面,反应不能发生。(7)的反应不能发生是因为AgCl不溶于水。

化学教学设计1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资源,能说出我国资源的现状,能列举出重要的资源。

  2.认识、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3.能理解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4.初步学会解释、区分、说明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

  2.通过对比图片和环境材料的影像资料,使学生产生情感冲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步步设疑-解答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通过影像资料和小组研讨,教师指点突破本课难点。

  4.通过讨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精神,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表达能力和正确的化学符号表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感受和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意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体会和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生存环境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2.通过问题和问题的讨论总结,使学生产生对资源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人类驱害谋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小组讨论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和体会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关注资源和环境,遵守规则。

  4.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法制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方法

  2.加聚反应的产物的书写

  3.应用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合成实验路线。

化学教学设计12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xx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 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阳离子、子、阴离子原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目的: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化学教学设计14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②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通过对摩尔概念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与价值观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引言】

  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与质量分数的区别,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联系及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5、溶液的稀释

  引导学生分析:

  (1)含义:溶液的稀释就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溶液浓度变小的操作。

  (2)实质:溶剂增加,浓度变小,溶质不变。

  (3)规律: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

  【板书】

  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预备知识】

  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分数。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溶液的体积:

  v特别提示:液体的密度单位通常是g/mL,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体积单位是L。

  在一些教复杂问题中,已知条件和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如果直接从已知条件正向分析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由于目标不明确,可能导致使问题复杂化,有时候还会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中,误入歧途。

  如果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逆向分析,步步为营,即可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题时,再将思路理顺,然后去解决,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直接计算

  例题1:配制500mL0.2molL–1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

  例2:将28.4gNa2SO4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强调】

  ①在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时,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在计算时要注意被溶解的物质是否能与溶剂反应,真正的溶质是什么。

  [练习]

  1、把4gNaOH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把6.2gNa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把5.6gCa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把4gCuSO4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把4gCuSO45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过渡]在实际生产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还往往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如喷洒农药时,须把市售农药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施用,实验室所用一定浓度的稀H2SO4也均由浓H2SO4稀释而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3.配制250 mL 1 mol/L的HCl溶液,需要12 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例4:配制250mL1molL–1的硫酸溶液,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

  (3)【过渡】从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都可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二者之间必定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

  例4.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现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液的密度为ρ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某溶质的溶液,推出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

  【说明】

  不能依赖公式,应根据题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过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密度,又怎样求其质量分数呢?

  例4.已知75 mL 2 mol·L-1NaOH溶液的质量为80克,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牛刀小试】

  1、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计算市售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实验室有一瓶4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2 g·cm-3,求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现有一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磷酸溶液(H3PO4),密度为1.12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4)溶液混合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①同种溶液混合

  【说明】

  一般在计算中,没有特别说明,可以认为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若已知混合后的溶液密度,则一般要用总质量除以密度计算体积。

  例1、将300mL2 mol/L的HCl溶液和200mL4 mol/L的HCl溶液后,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例2、将2 mol/L的NaOH溶液和4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②互不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

  例3、将300mL2 mol/L的NaCl溶液和200mL4 mol/LMgCl2的溶液混合,求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和Cl—。

  1、将100mL3mol/L的NaOH溶液和150mL4mol/L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将400mL2 mol/L的Na2SO4溶液和100ML2 mol/LAl2(SO4)3的溶液混合,求混合后的溶液中Na+、Al3+、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3、将448LHCl气体(标况)溶于1L水中,得到的盐酸溶液的密度为1.25g/mL,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

  四、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1、计算依据: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m A + nB = pC + qD n(A):n(B):n(C):n(D)= m:n:p:q

  2、解题思路:

  ①求什么;②已知什么;③怎么求。

  3、解题方法: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求出所需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出题目要求的量。

  例1、现有250mL 0.8mol/L的H2SO4溶液,用2 mol/L NaOH溶液中和,使溶液显中性,求需要NaOH溶液多少mL?

  例2、现有250mL2Na2CO3mol/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5mol/L HCl溶液使其充分反应,求参加反应的HCl溶液的体积和反应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

  〖活学活用〗

  1、现有100g含杂质的Zn使其与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况5.6LH2,求Zn的纯度。

  2、现有200gCaCO3,使其与盐酸充分反应,并将生成的C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制取Na2CO3,求可以制得Na2CO3多少g?

  [小结]表示溶液组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解有关溶液稀释的问题,遵循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作业]P17 1、2、3、4(要求有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计算

化学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 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 + 2O2 Fe3O4 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 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1)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 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 假设②不成立。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学设计12-14

化学教学设计11-13

化学教学设计12-11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优秀02-10

化学空气教学设计11-23

《钠》化学教学设计12-19

化学《硫酸》教学设计12-16

溶液的化学教学设计11-29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11-30

化学的教学设计1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