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8 09:24:55 宜欢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

  活动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甚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激发学生重视传统节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对春节有更全面的了解,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体会节日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信息。

  3.提高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体会节日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 ,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描写春节的诗句春联等,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传统节日

  (一)同学们,老师说一句诗你知道它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老师说一个传统节日,你能用一句诗来描述吗?端午,重阳,春节

  我们上个月围绕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个月我们一起走进春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课前准备,走进春节

  课前,我们围绕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梳理出了三个问题:春节的又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食俗。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做了哪些准备?(学生介绍自己的准备)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为你们点赞,相信这节课你们的汇报一定很精彩。

  三、汇报展示,体验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当今社会,很多传统节日都已经慢慢变淡,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唯有春节这个节日千百年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牵挂和难以割舍的情结。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请春节由来小组先给大家介绍

  第一小组:

  孔旭佳开头:我们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的?为什么要过春节?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春节的起源,春节的正式称为,年兽的传说,年的意义)

  孔旭佳结尾:先用原来的

  小结:几千年来,春节早已在人民心中植下了根,融入华夏民族的血液里,春节,满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播撒明天的希望,历史在发展,社会在演变,春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又保留了哪些风俗习惯呢?

  第二小组展示:

  组长进行开场白:下面就由我们组为大家汇报春节的习俗

  逐一汇报:

  1、童谣,带着大家读童谣,提出问题:从这首童谣中你们看出来哪些习俗?除了这些习俗你们还知道哪些习俗?下面由我们组的同学来一一介绍这些习俗。

  2、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汉族传统年俗之一。起源于古代汉族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汉族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这一天,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应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 (配图片)

  3、贴年画,贴门神,贴窗花,中国结,(教师参与)贴春联,(教师参与)

  4、放鞭炮(教师参与)拜年, 压岁钱,守岁看春晚(春节序曲配乐)

  春晚自1983年起,已陪伴我们走过了33个除夕之夜。它的娱乐方式为我们送来了浓浓的年味。除夕看春晚成为了我们现代人一种新的习俗。

  总结:春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这些风俗之外,春节的食俗也有着深刻的寓意,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请春节食俗小组来汇报春节的美食.

  组长:年夜饭

  生1:中国人的年夜饭不仅吃出了美味,更吃出了文化,首先讲究四平八稳,谁知道年夜饭中这”四平八稳”都是什么?(配乐)

  年夜饭、饺子、年糕等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各个地方,你们老家春节餐桌上的美食又有哪些呢?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除夕夜的过法不断翻新,餐桌上的菜肴所承载的那份亲情和人们祈求来年的吉祥平安的愿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穿戴起新衣,品尝起美食,与家人共享团圆,共享欢乐,这就是年的味道。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词语去形容,你又觉得年的味道是什么呢?

  四、升华情感,团圆在春节

  (一)自古至今,春节的魅力深入人心,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也不管是从前还是以后春节,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你觉得是什么呢?

  小结: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让中国人对家有着深深的眷恋。某种意义上,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春节期间,我观看了央视一则有关春节回家的公益广告,深有感触,想与大家分享:

  送礼(配乐难忘今宵):春节是喜庆的,春节是欢乐的,让我们把这份喜悦之情与到场的老师们共同分享.

  中国的春节如同西方人的圣诞节一样,是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如果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春节

  3、问题如下:

  (1)年最怕什么?

  (2)人们用什么方式来驱赶年兽?

  过渡:

  春节所包含的内容在变,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在变,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浓浓的民族情感没有变。

  4、过渡:这第一个小组的汇报给我们 的汇报开了个好头,让我们 期待下一个小组的精彩表现.

  (二)春节的风俗

  A、习俗一组:

  1、以童谣形式展示,教师可带动其他组学生一起拍手打节奏,调动课堂气氛。

  2、指名学生评价,教师可适当对童谣进行梳理。

  师:这大年初一扭一扭,扭是什么呀?给我们 扭一个呗!

  从童谣中,我们知道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3、过渡:我知道还有一个小组研究的也是春节的习俗,是哪个组,请举手示意一下。看!他们都迫不及待了。来!请上这个小组。

  B、习俗二组:学生通过解说配合实物展示。

  1、放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人们除了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师补充:爆竹声后,碎红满地,俗称“满堂红”,乃大吉大利之兆。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桃符等,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对联,你们会读吗?

  学生出示春联,指名学生试读。

  3、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请欣赏我们给大家带来的窗花。一幅是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窗花,一幅是象征年年有余的全家福。(PPT)

  师补充: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具有强烈的民俗色彩,老师也搜集了好多窗花,想不想看?这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剪纸,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4、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 一张张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师补充:还记得你家年夜饭桌上有鱼这道菜吗?年年有余有着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在里面。

  5、拜 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拜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贺新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还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看!这是爷爷给我的一个大红包。 师补充:说说你是怎样给爷爷拜年的?你们还给谁拜过年?怎么说的呢?(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祝福话语。)

  (三)春节食俗

  年夜饭: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介绍:年夜饭、饺子、年糕等

  8、小结过渡:再次用掌声感谢这个小组的精彩展示,让我们感受到了魅力无穷的食俗文化。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每一道食品都展现了我们悠远凝深的文化。

  (三)春节的诗词

  1、学生汇报展示搜集的'相关古诗,并简说诗题及作者、朝代。

  师:我们 不听诗的内容,光听诗题就能充分感受到这些古诗与春节有关。如:元日指的是?除夜指的是?

  2、小组齐诵《元日》。师提问:为什么要特别把《元日》这首诗展示给大家。

  3、老师也搜集了一首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请同学们试读一下吧!(投影出示古诗词)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3、教师播放视频,并加以解说。

  这是一群农民工骑摩托车回老家过年的真实故事。画面中的男主人公叫汪正年,夫妻二人外出打工6年,为了节省车费,每年他都骑摩托车带着妻子回贵州老家过年。穿透夜色,揣着温暖,迎着太阳,向着家的方向进发了!全程1350公里,要骑行五天四夜啊!一路崎岖的山路,风餐露宿,雨雪交加。有重重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危险时时刻刻在等待着他们。然而,所有的困难所有的危险在他们眼里都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亲手为一年未见的女儿穿上过年的新衣的那一刻,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团圆饭的那一刻,一年的辛苦,一路的奔波都有了幸福的意义。这一刻,人欢笑,家合美,幸福吉祥!

  3、请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

  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是个多民族、多节日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 积淀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走进璀璨的历史文化宝库,收藏节气、节日的经典,采撷一朵朵素淡清香的文化奇葩,领略唐诗宋词、绘画、书法、民风民俗感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春节,就让我们一起从这里出发,寻足踏迹,继续探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芳华。

  四、学科整合,布置作业

  1、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次《走进春节》为主题,各个小组把你们的汇报成果制作成手抄报展示出来。

  2、继续搜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日习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2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春节更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活动以“漫画春节”作为活动主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轻松喜庆的氛围中参与活动,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从春节的由来,到春有哪些习俗……,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跳跃,有太多的问题等待着学生去探究,去实践。

  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通过对春节的了解,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收集春节相关的信息,了解“春节”的内涵和它历史特点与地方特色,及其春节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继承。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关心参与社会问题和生活现实问题逐步形成小学生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春联、年画等节日用品。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及体会。

  五、教学实施过程: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提出主题,确定小组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问题阶段。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活动延伸

  第一阶段:主题确立阶段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收集春节的相关信息,了解春节的涵义及特点。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设计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哪个节日?那么过春节时,你们家里会有哪些变化呢?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地方的小朋友要在春节前做什么?(课件展示)

  3、你们每年的春节都是怎么过的啊?大家一起来说说。

  (二)提出问题,归纳问题

  1、大家都喜欢过春节,那我们从哪些方面来研究春节呢?

  2、提出问题,归纳问题。

  (1)春节的由来

  (2)春节的风俗

  (3)不同的地区过春节有什么不同

  (4)春节与春联

  3、选择你喜欢的活动主题,重新组成活动小组。给小组起一个年味十足的名字,并选出组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归纳出相关子课题,明确活动方向。

  第二阶段:完善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阶段。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整理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设计过程:

  (一)制定活动计划

  各小组重新进行组内角色分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二)修改活动方案

  1、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

  2、其他小组帮助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共同提出可行的方案。

  (三)、实施调查活动。

  各小组按照活动方案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搜集相关信息。并记录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调查结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查找资料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学生会随着调查活动的深入开展,遇到许多的实际困难。教师在紧密关注学生动向,确保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适时辅助学生,对学生加以方法指导,以确保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热爱中国传统民俗的情感。

  (一)、各小组汇报成果:

  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本组的实践成果。教师指导学生要具有自己组内的特色。

  (二)、活动延伸:

  1、各组汇报本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自己的解决方法。

  2、对过春节发现有哪些问题或有哪些好的建议提出来,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3、开展写春联、包饺子等系列活动的小比赛。

  【设计意图】学生在展示自我成果的同时,通过小组间的汇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春节的了解。并且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与自豪感。“小比赛”这一环节,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3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新同学,对同学有初步的了解。

  2、学会和同学相处,喜欢和同学做朋友。

  3、熟悉班级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活动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陌生的。本次活动选取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最常见的事例,帮助学生熟悉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认识新朋友,体验认识朋友的快乐。

  基本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自己。从“我”的角度主动让别人认识自己,主要是介绍姓名、民族、年龄和兴趣爱好,主动争取与别人交朋友,努力消除陌生感和羞怯感。

  第二部分:我想和你做朋友。喜欢同学,想和同学做朋友,就要学会倾听同学的介绍。了解同学,从细小处去发现和欣赏同学的可爱之处,学习他(她)的优点,通过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第三部分:数一数,说一说。通过数一数、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班里的各民族的同学,从小树立民族团结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三、课时

  1课时。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或演唱《找朋友》歌曲,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

  (二)活动的组织

  1、介绍我自己: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的姓名、民族、年龄和兴趣爱好,可以是纸上设计的,也可以是布贴、叶贴、绣品等形式。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个性化名字牌”,也可找出自己的一、二点可爱之处,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还可以通过游戏、分组“开火车”给“个性化名字牌”找主人等活动,分享认识朋友的乐趣。

  2、我想和你做朋友: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交往范围。建议组织我想和你做朋友“说说你、真快乐”的活动,分成小组相互说说别的小朋友介绍的内容。建议师生动手布置一棵非常漂亮的快乐树,将自己的名片修饰成树叶,装扮这棵快乐树,明确我们都是班级里的一员。目的是体验交朋友后作为集体一员的快乐。

  3、数一数,说一说。同学相互介绍以后,可以分组数一数、说一说小组内都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立友谊,从小树立民族团结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4

  活动设计思路:

  叶子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事物之一,对他们来说,是现实的,触手可及的,而玩叶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使学生在采集叶子、观察叶子的过程中,了解叶片的构造、叶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知道不同类型叶片,从叶片联想到叶子和人的关系,从而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保意识深入儿童幼小的心灵。在玩叶子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儿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想象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2、通过观察叶子,联想叶子与人的关系,开扩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习适材、适形、适色的即兴创造,制作精美的叶画等工艺品。

  4、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5、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使学生能自己操作,独立思维,以及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尽量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叶子,最好是种类不同的叶子。cc

  2、教师自备若干叶子。

  3、学生每人准备一张16开纸张大小的薄纸板以及胶水一瓶,剪刀一把、水彩笔。

  4、闪光卡若干(作奖品用)。

  5、课件、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激起兴趣,导人活动。

  教师举起自己准备的叶子,微笑着问学生:“你们瞧,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你们有吗?”(学生争着把自己准备的叶子给老师看。)

  老师接着提议:“我们大家一起举着叶子唱一首儿歌好吗?”

  [这个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部分感官,激起他们的兴趣。]

  二、观察研究,认识叶子。

  1、激发观察兴趣:

  小朋友,你觉得自己跟叶子熟吗?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大家跟叶子到底有多熟悉。大家可以先分组讨论一下叶子的用处,然后我们来看看哪一组小朋友知道得最多。(学生分小组讨论。)

  2、学生说叶子的用途。

  请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说得最多的一组每人可以获得一个闪光卡。

  [学生除了能说出教材上所列的一些用途,还能举出其他一些用处,比如,有同学说到了叶子可以吸灰尘、叶子可以当遮风挡雨等,这些其实就是叶子在环保方面的作用。这样的谈话式教学可以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观察叶子。

  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出了叶子的很多作用,老师很佩服你们,那么,你们有谁仔细地去观察过叶子呢?(学生都纷纷摇头。)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认真地观察叶子,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

  4、交流发现。

  随机点名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将有价值的作简单板书。

  5、欣赏叶子。

  说得真棒,看来大家的小眼睛都很亮,现在,老师想再给你们看一些你们平时很少看到,或者从来没看到过的,你可要看仔细啦。(课件出示不同类型的叶子,开扩学生的视野。)

  三、发挥想象,制作叶画。

  1、教师提议。

  小朋友,现在我们跟叶子已经成了真正的好朋友,那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制作成精美的叶子画,用作装饰呢?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看谁做的最美,最有意思。

  (集体制作叶画,教师巡堂。)

  2、小组评比。

  每组选送一幅叶画参加班级评比。

  3、班级评比。

  首先由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展示台(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及含义,然后由全班民主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环保奖”,分别奖励闪光卡。

  四、活动延伸。

  把自己制作的叶画送给爸爸妈妈,课外向爸爸妈妈了解叶子的害处。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全面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5

  一、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

  二、活动主题的产生背景:

  在语文课堂上先给学生观看相关的流浪动物的影视作品,《忠犬八公》,《导盲犬小q》,《在世人狗缘》主要讲述的是一条流浪狗被抓进收容所后再逃出来,遇到了一个捡破烂的人,最后这个捡破烂的人说:“我感觉不舒服,在像以前一样休息一会儿 你在这里等着。”结果这个老人再也没有醒来。最后流浪狗遇到的一个好朋友,它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使学生对流浪动物的无家可归等地方有初步的理解和体会。再让学生写下观后感。随后师生共同生成“它是一个生命”的主题。随后去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的各种动物。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参观几类动物,同时讲解各种注意事项。学生在和不同的动物接触后展开以“流浪动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积累大量的实践素材。流浪动物的救助是一个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流浪猫狗都没有采取过防疫措施,身上可能携带各种病毒和寄生虫,流浪动物的排泄物、呕吐物甚至可能带有病毒,所以学生和他们接触的时候,要有所防范。甚至,一些流浪动物还有可能会袭击、伤害儿童,危及人们的安全。同时,动物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培养学生保护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师还要让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教材关于保护动物的文章,而且开展课外阅读搜索有关资料。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观看影片以及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增强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安全卫生意识,同时通过影片导入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流浪动物的兴趣。这是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所以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导小朋友认识到与动物共存观念,学会如何正确与流浪动物相处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组织学生搜集,调查有关流浪动物的基本知识。学生学会策划简单的活动方案,在实施阶段引导学生对材料的整理归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能能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实地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小组讨论研究中学会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参观救助站,让学生感受到流浪动物的可爱和可怜。由此生出对流浪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自我安全卫生意识。

  四、活动规划

  1.参观时间:一天

  2.参观地点:流浪动物救助站

  3.参观方式:实地考察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讨论,学生写作;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等。

  五、活动准备

  1.规划线路,确定交通工具,带好必备物品。

  2.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一本笔记本。(每个人有小本子,小组要有一本小组综合小本子)

  3.必要情况下可以照相,摄影等。

  4.老师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文明礼仪教育。

  六、活动过程

  (一)开题(学生感兴趣的媒体手段下手,启发谈话)

  1.播放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除了你们的家人,有其他的动物一直和你们相伴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家里面的宠物无家可归的话,没有你们的照顾的话,他们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被称为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

  ①宠物。

  ②没有吃的'东西,没有住的地方。

  ③流浪动物和宠物的区别是,流浪动物被遗弃了,无家可归只能流浪。

  ④流浪动物。

  师:没错,它们是被遗弃的,有些动物可能一生下来就无家可归。所以他们被称为流浪动物。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影视作品,关于流浪动物的。(首先先用话语导入流浪动物,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流浪动物和宠物的区别。最后播放关于流浪动物的影视作品《忠犬八公》《导盲犬小q》《在世人狗缘》等)

  2.讨论观后感,引出主题

  师:看完这部影视作品后,你们的感想是什么?讨论一下。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生:(各学生小组待发表自己的观后感)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大家都明白了,流浪动物是一个生命,大家要尊重生命、爱护动物。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去“流浪动物救助站”参观这些小生命。

  3、成立小组,拟定方案

  1.自愿选择小组(教师适当调节),由学生自由竞聘各研究组小组长。

  2.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拟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方案表。(教师适当指导)

  制定方案的具体要求:

  (1)小组所有成员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协商出最优观点。

  (2)小组长认真发表感想以及倾听和收集同学们的建议,大家共同拟定活动方案。

  (3)各小组成员应团结协作、合理分工,体现活动方案的可操作性。

  “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表

  小组研究课题:

  小组成员:

  小组研究结果: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成员分工:

  时间地点:

  注意事项:

  (二)实施(参观流浪动物收容所,组织活动,整理资料)

  1.提前了解参观动物需要注意的事项。

  2.走进救护站,有目的的开展研究。可对不同的流浪动物进行拍照,观察其生活习性等。研究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3.查阅相关于流浪动物在流浪以及被救到救助站的整个过程。交流探讨

  在研究中学生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救助站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工具,像上网查询等。

  (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配合各小组做好调查、研究的协调、联系等工作,并随时对学生的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要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

  (三)结题(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将围绕“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这个话题,把各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

  1.汇报成果, 在无形中形成竞争。师:经过参观前的准备以及参观后的酝酿,在展现时同学们能各显其能,“各有所长”。其中,在综合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1)各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汇报了所收集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评选这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小组。

  (2)小组推选并公布结果。

  3活动总结,撰写报告。

  从开题到结题的过程中,记录好自己的研究过程,整理记录的内容,有参观时的照片。有收集的相关资料手抄报以及打印的图片等。同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增强了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到了流浪动物也是一个生命,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 保护动物。同时要知道,不要随便带流浪动物回家。要做好安全措施后再做决定。这次活动非常成功。

  七、课后作业:

  观看了相关的影视作品以及参观了流浪动物救助站,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以写关于拯救流浪动物的办法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语文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拓展语文教育新天地,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

  一、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尽到环境保护的义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2、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和,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认知目标

  1、在小组合作中开展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照片、数据、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

  主持人: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回忆前一段时间,我们对校园扔垃圾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大家说说你们小组采取了怎样的调查方法?

  (一)各小组成员在班上相互交流。

  (二)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同学们分小组采取了多种方式,有的在书海中尽情遨游;有的到网上尽情冲浪;有的到校园里实地拍照、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发放调查问卷,到同学老师们中收集数据.........这些方法都被同学们所利用起来。这节课,我们就请各小组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二、小组汇报

  (一)摄影小组汇报

  侦察员向大家展示并交流:

  (1)展示在学校老师办公室垃圾箱内拍到的大量饮料瓶,及在校园垃圾箱边分时间段拍摄的残存食物的照片,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展示在学校垃圾箱里发现的大量废纸(即作业本纸)及自己的感想。

  (3)展示班级垃圾箱里拍到的大量零食包装袋及学生饮用奶盒,并谈自己的感受。

  (二)演艺小组汇报

  (1)情景再现:"残存食物的`形成"。

  (2)情景再现:"废纸山的形成"。

  (3)情景再现:"垃圾箱在哭泣"。

  (4)师随机采访:小品中虽然演的有些夸张,但是在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呢?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调查员小组汇报

  (1)调查A汇报作业本纸用纸调查情况。然后请同学结合实际谈谈感想。

  (2)调查员B汇报同学乱扔饮料瓶和零食包装袋的调查情况,并随机进行现场采访,向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验证调查数字的可信度。

  (3)调查员C汇报同学食物残存调查情况,从而谨请同学"爱惜粮食,不要浪费"。

  (4)调查员D汇报各班产生垃圾的调查情况,就调查报告里提到的"净化校园,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四)网络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以下相关资料(结合多媒体展示资料及图片)

  (1)有关垃圾对地球危害的相关资料。

  (2)有关垃圾回收的相关资料。

  (3)有关如何处理垃圾的相关资料。

  三、学生自由展示

  (一)提供机会:据我了解,在前一阶段的活动中取得成果的,不止以上四个小组,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收获与体会。下面,就请你们来说说吧。

  (二)学生自由展示:说说自己还调查到了哪些资料,以及是怎样获取的。

  (学生在课下不但在小组内交流,而且也打破了小组的限制,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学习。所以,在自由展示中从校内说到了校外,由现象说到实质;展示形式也十分丰富:有绘制的宣传画,有在课下自己制作的课件,还有手工制作及科学小实验等。)

  四、小结延伸

  (一)谈感受:听了大家汇总的资料及调查结果,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想?

  1、学生谈。

  2、教师谈。

  师生们都感受到了校园产生垃圾情况的严重性,而且,都意识到了垃圾对地球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并且纷纷为减少校园垃圾情况献计献策。

  (二)献计策:

  1、请大家发挥智慧,献出自己宝贵的金点子,让我们的感受用尽快的时间变成行动,并且争取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实践队伍中来。

  2、由各小组到学校、社会上广泛发放"金点子"调查表,征求大家有效减少垃圾的计策。以便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7

  一、课标相关要求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纲要》中对综合性学习是这样进行描述的。“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方式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学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起点不能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注意保护学生的成功感。”

  二、活动主题分析

  主题分析:《废旧物品利用》这一课是根据在平时生活、学习的时候,有很多物品我们用完后就把他们遗弃了,有的时候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学习,有的时候又有碍环境的美化和保护,有的时候甚至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为了减少废旧物品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减少环境的污染等。本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重新认识废旧物品的价值,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让废旧物品变成我们生活、学习的有用物品。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光要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各自的特性制作出生活、学习的有用物品,还要能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清楚的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及保护环境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好处,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与别人合作的快乐,懂得与人协作的生活意义,从而明白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的快乐。学会赏识自己,让学生树立只要肯动脑自己就能制作出精美的物品的自信心。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意图,从培养能力、技能,实践意识,情感态度三方面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到参与的价值,培养自己分析、动脑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和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把废旧物品制作成各种有价值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协作精神,体会活动的真正价值。

  教学重点:合理利用废旧物,制作有创意、有价值的学习或生活用品,以及其它具有创新的物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探究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找好一些废旧物品,提前进行制作,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再有选择的制作几件学习用品。要自己熟练掌握制作技巧,在给学生进行讲授时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讲解清楚。同时还要有能用相同废旧物品想象到还可以制作出其它物品的方法。

  2.学生准备

  能按老师提前布置的搜集任务,准备好需要的一些废旧物品。同时能把自己在家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作品带到学校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展示时能说清楚具体制作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材料。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1.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本节课我紧扣现实生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激发兴趣法”、“谈话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创新实践的情境中,在老师鼓励、引导下愉快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使教学内容既富有趣味性,学生又有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创新、高效中进行。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展开教学。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创新体验——协作探究——展示交流”。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创新、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实践,使学生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参与的价值,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锻炼、思维的训练、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废旧物品利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废旧物品利用

  创作才能的展示

  依据本课特点,确定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

  第一课时

  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自己单独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大胆创新与实践,即使制作的不好也可以;也可以以2—3人设置为一小组进行制作,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实践。制作出的物品要有实用价值,如果实用价值不高但必须有一定的创意。教师进行检查,对于做的不好的作品进行指导,对于做的好的作品鼓励学生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在教学第2课时进行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准备工具

  各种旧纸盒、塑料袋、塑料瓶、食品袋等自己觉得能用得着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水彩笔、小刀、树叶、蜡笔、硬卡纸、胶水或胶棒、皱纹纸、软卡纸、等辅助用具。

  【设计目的】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为学习新课教师安排任务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后面安排学生进行制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激趣引课,调动积极性,明确学习任务。

  1.引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梦想。有的同学可能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过生活用具、学习用具;有同学可能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过小发明、小创作;有的同学在教师节的时候利用它们制作成礼物送给过老师;在母亲节的时候做成礼物送给过母亲;制作过生日礼物送给过同学、爷爷、奶奶等;还有的同学曾利用它们做过笔筒、盛瓜子、水果的盒子等;还有的同学曾做过小汽车、小轮船等,还有的小制作连自己也起不上名字,但都有创意还对周围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今天这节课我们或自己制作,或与同学合作、或与老师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制作出我们喜欢的用品。

  【设计目的】巧妙引课,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告诉学生,我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既可以利于环保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自己需要的有用物品。

  2.板题:废旧物品利用

  创作才能的展示

  从课题入手,抓住“利用”、“创作”、“才能”。

  利用:利于使用。

  创作:创造、制作。

  才能:聪明和才智。

  【设计目的】通过板书三个重点词的讲述告诉学生明白制作的要领,同时告诉学生只有能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制作出能发挥很大作用的物品。

  (三)进行活动

  1.提出要求:

  (1)在使用剪子、小刀的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他人的安全。

  (2)制作时要细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创作才能,合作的同学要有合作意识,合作时

  要商量好分工,心平气和后的成功更有价值。

  (3)温馨提示:制作时不用的物品一定要扔进垃圾桶,不能随地乱丢。制作时不能影响到其他同

  学。

  (4)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你们一定能制作出非常有价值的物品。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一

  起说:我能行、我最棒。

  【设计目的】提醒学生注意正确使用小刀、剪子等用具,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是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和探究是对学生创新才能的考验和锻炼,教育学生懂得环保、合作、学会自信是对学生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还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树立自信的意识。

  2.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活动中。

  3.作品展示:

  (1)选出优秀佳作全班展示,重点谈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制作过程以及所用的材料。

  (2)请制作人说自己的作品名称,并简单的谈作品的使用价值。

  【设计目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对学生制作的肯定,让学生介绍作品名称、制作过程,目的在于加深同学的记忆,还利于同学进行语言组织和表述。

  4.利用废旧物品不但可以制作出有用的物品,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才能对保护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一个启发式问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对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认识。

  (四)活动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制作才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还有同

  学的制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声声赞扬,的确你们都很棒,在你们的内心世界、头脑世界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你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发挥好你们的创造才能,努力把我们身边的废旧物品变成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宝藏。

  【设计目的】此环节教师意在肯定学生的聪明和能力,鼓励学生只要肯动脑筋一定能制作出有价值的用具,进一步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作品选一个最成功的送给自己想送的人,让他们使用。并记录下在他们使用过程中对自己作品优缺点的评价,然后自己再想办法进行改进,让自己制作的物品能更有效的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设计目的】此环节意在鼓励学生对已经制作出的作品进行改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1.提前安排学生,自己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或者按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告诉学生要大胆想象和创新,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捡或者去找自己能利用的废旧物品,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制作。小学生本身就对发明创造或者动手操作有一定兴趣,教师利用好这一点在学习时就会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这一课学习,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且学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自己需要的用具,学生兴趣能被调动起来,而且老师也布置了学生提前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在老师讲解后再进行制作效果就会更好。

  3.学生预习充分,就能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制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1.部分同学没有准备材料或者根本就没有尝试着自己进行制作,这样教师在讲的时候这些同学就会有听天书的感觉,那么在课堂进行交流这一环节时,就会毫无价值、学习的积极性是无法调动起来。

  2.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制作,制作过的同学他们就会不认真听老师讲,上课也可能影响到其他同学。

  3.教师在课堂上激励评价语方面,有可能不能及时评价或者评价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突发事情,教师有可能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5.对于事先安排好的优秀作品展示,有可能有同学展示不出来,或者是忘带了。

  (三)预设改进的设想

  1.教师应及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到位的评价。

  2.应能灵活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3.对于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独特的制作要能给以肯定,并能鼓励、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而对于做的不好的作品也不能打击,应该鼓励改进,或是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4.对于课堂没有充分准备材料的同学把他们分配到材料齐全的小组参与活动,对于课堂上已经掌握制作方法的同学,发挥他们“小老师”的作用,把他们具体安排到小组中,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并鼓励他们能再进行创新更好,尽量鼓励他们敢于挑战。

  总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发挥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把废旧物品制作成有创意、有特色的生活和学习物品。废旧物品利用是一种劳动技能,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技能和审美技能,当中还包含着一种创新技能和探究技能。在设计本课时,我力图体现“从生活中消除废旧物品,用创新来改造废旧物品”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生活、学习中注意随时收集废旧物品,改造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有用物品。

  六、板书设计:

  废旧物品的利用

  创作才能的展示

  利用:利于使用

  创作:创造、制作

  才能:聪明和才智

  学会合作、敢于创新、大胆探究

  【设计目的】板书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所学内容,对于指导学生的发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又对所学内容重点进行小结。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知道整地的过程、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珍惜粮食。

  3、让学生热爱劳动,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翻地、整畦、调垄

  难点:拔草、搬石头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由于工具有限,让学生从家带一部分镢、锨、戴帽子防晒、穿运动鞋

  2、教师准备:工具:锨、镢、锨、戴帽子防晒、穿运动鞋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分组行动,地头分工

  1.把地平均分给5个小组,由组长带头工作。

  2.干完分骨的`活可以去给其他小组帮忙。

  3.温馨提示:注意安全,注意合作,学会互相帮助。

  2、搬运石头,清除杂草

  1.各组把自己分得的一小块地里的石头、杂草清除掉,放到老师指定的地方。

  2.大石头可以几个人合作进行。

  3.注意别掉到路上,更不能踩别的班的地。

  3、翻地(施肥后)

  1.各组成员从两端同时向中间翻地。

  2.使用镢头、锨注意安全。

  3.可轮番进行,累的可休息。

  4.翻好的土随即整平,把小石子挑出来。

  5.口渴的可到地头喝水。

  4、平地整畦、调垄

  1.根据所种蔬菜或庄稼的不同作不同的调整。

  2.1组种葱调垄,2组种北瓜,直接点种。(不用调整,整平即可)3组种油菜调畦,4组种玉米点种。5组种棉花,点种封膜。(4、5组整平即可)

  5、喷洒肥水,明天待种。

  各组把自己的地喷适量水。

  6、地头休息,教师讲评

  1.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劳动所感。

  2.指出不足

  3.教师小结:表扬、鼓励,体验劳动的快乐。

  4.布置作业

  (1)回取采访邻居或问家长,根据分工自己的菜或庄稼如何种?

  (2)回家好好休息。

  7、教学流程

  分工——运石、除草——施肥、翻地——平地整地——喷水——休息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室外课,同学们都喜欢上,干得那真叫热火朝天。主要因为我施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每组分得自己的一小块地,不樊比,不等,不靠,而且每个小组都在跟别的组比,但我并没有说比,因为如果干得太快会不安全。我专门跟班长和组长开了会,注意提醒大家(穿插中间)注意安全。一节课下来都累得满头大汗,还有几个同学都磨出血泡来了,他们感叹到:劳动真不容易呀,我们以后珍惜粮食吧!但通过这次劳动课我也发现了一部分同学不热爱劳动,爱说话,拈轻怕重,看着老师干活,对这部分人提出批评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旅游大使》是s版语文十二册百花园五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挑选某处古迹或景点,扮作旅游大使,有条理地向大家宣传、介绍。

  学情分析:

  在第五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故宫》、《敦煌壁画》等课文,也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或亲身的旅游中了解了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但如何有条理地,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生动地把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特色介绍给别人听,还需要老师有效的引导。

  设计理念: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旅游大使》,本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理念。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提高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了解一些有关古迹或景点的知识。

  2、通过播放课件,创设交际情境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3、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听、说、评等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的交际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把自己见到的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与大家共享。

  3、理清介绍次序,并绘制游览路线示意图,用例子或数据来说明此处是旅游景点。

  4、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并能获得知识,感受乐趣。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的取舍,及如何灵活应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交际内容。

  2、绘制旅游线路示意图,并用举例子或数据来说明此处是旅游胜地。

  教学难点:

  通过理清介绍次序,并绘制游览路线示意图,用举例子或数据来说明此处是旅游景点。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或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搜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氛围,激发交流兴趣

  1、播放学生熟悉的风景名胜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一处。【先播家乡的,再播全国的。】

  2、说说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风景名胜或名山大川。

  师过渡:我们这节课要交流的内容就与我国的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有关,请同学们打开书127页。

  二、学生自读导语,明确要求

  (一)、话题内容

  1、指名读导语,其他同学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内容。

  2、生说,师板书:当旅游大使,说名胜谈风景

  3、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成语的意思。【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师引导:也就是说本次旅游大使交流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也要有生活知识,把书中学到的.或搜集到的知识与观察实践得到的知识结合起来。

  (二)、交流要求。

  1、熟悉自己要介绍的内容。按照自己绘制的游览线路示意图,有条理地介绍某一处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说话速度、语调要恰当。

  2、运用例子或数据来说明文物或者景物的特点,使人信服。

  (三)、活动评价

  1、是否能有条理地介绍某一处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说话的速度、语调是否适当。

  2、是否能举例子、用数字来说明文物或景物的特点,使人信服。

  3、听介绍时,要留心地名和表示方位的词语,还要留意描绘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的优美语句。听的同学要专心,不明白的及时提出来让“旅游大使”解答。【这两项内容是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生动具体的主要方法。教师让说和听的学生都注意这两项,对培养学生有序地描写景物有很大帮助。】

  三、组内交流

  1、自由组成“旅游团”,给自己的旅游团起个名字。

  2、组内交流:轮流当“旅游大使”,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鼓励学生灵活使用旅游线路图、课前准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小组内推选出最佳“旅游大使”,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

  四、展示交流,评选最佳“旅游大使”

  1、每个组的最佳“旅游大使”上台为全班同学介绍。(有图片的放在展示台上让大家观看或者把游览路线示意图贴在黑板上)【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在适当的时间予以正确的引导】

  2、听众对自己喜欢的旅游大使的内容进行采访、询问更详细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可适当让听众向介绍着发问,有介绍者回答,强化口语交际的全员性、互动性。】

  3、师生评价:他们介绍得怎么样?【评价要依据本次口语交际提出的评价要求。既要有教师的点评,也要有学生的点评;既要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更要肯定优点、表达赞许。体现口语交际评价的及时性、激励性】

  4、评选几个最佳旅游大使和最热心听众!

  五、活动小结

  1、颁发最佳“旅游大使”奖。

  2、被评为最佳“旅游大使”有何感想?

  3、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大家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要启发学生多角度谈,如:保护名胜古迹;今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加深对祖国的了解,热爱祖国;多与同学交流,提高交际水平;想亲眼目睹祖国的山山水水……】

  六、课堂小结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拓展练习:交际主题相同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归类、整理成一份剪报。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旅游大使

  当旅游大使,说名胜谈风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0

  教材分析:

  《永葆童心》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童年趣事的回忆,采撷记忆中的颗颗珍珠,又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认识到值得我们珍惜的不仅仅是一些重大的事件,还有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活动目标:

  1. 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进一步认识自我,体验“成长”,展望未来。

  2. 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由己及人,了解不同的童年生活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一步理解童年与亲人师长的密切关系。

  3.通过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再“酿”童年生活,记录、珍藏自己的童年,体会语文与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时期,童年的生活是甜蜜的,童年的趣事是难忘的,童年的记忆是优美的,童年的梦幻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甜甜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唤起甜美的回忆,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二.复述故事:

  1.几个人一小组讲讲长妈妈说的故事。(复述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复述可以反映阅读效果,“是不是真正读懂了,还要看你说得出说不出”。)积累一些生动有趣的句子,并讨论哪些该详,哪些该略。

  2.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任选一篇故事开展表达交流活动。

  三.回眸童年:

  1. 从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搜寻一件童年趣事,全班开展一次故事交流会。( 讲故事的要点,一是“趣”,二是“尽量与众不同”。)

  2.了解长辈们的“童年”,并和他们作一次坦诚的情感交流。(采访的要点,一是“童年”“童心”的主题,二是要努力实现“坦诚的情感交流”。)

  四.童年的我:

  1.从自己的童年照片中选出最满意的几张,将其设计成“纪念卡”的样子。

  2.“纪念卡”的题名和题词要新颖别致。

  要求: 照片要有特点(反映本人童年生活特征),题名恰当(符合照片内容),题词别致(表现个性追求)。必须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卡,至于其材质、工艺等方面,则不必要求过高。

  五.永葆童心:

  1. 从记忆的仓库里挖掘有趣味的事件。

  2.要求多一些形容和想象自由的表达真情实感。

  3.题目不限,要大胆地用多种方式来表达。

  这项写作活动贯通了“听”、“说”和“写”。要把握如下要点:

  ①写作题材的“限”与“不限”。主题必须是童年、童心,这是限;可以写欢乐、烦恼、梦幻……这是不限。

  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联系和区别。本次的重点,是让学生先讲故事,再写文章,形成比照,感性地认识到:“口说”与“写作”在内容事实、思想感情、趣味格调上是一致的,但在结构、用词、句式和表达方法上有差别。

  总结: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将永远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珍藏一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1

  活动时间安排

  4课时

  活动目标

  1、培养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空间利用概念,能从方便、舒适、实用等角度布置家庭环境。

  3、培养测量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4、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找出家庭布置方面的不足

  1、观察家中的各个房间,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不方便之处,写下所发现的问题。

  2、询问父母对现有布置的看法。

  二、提出布置的初步设想

  1、针对家里各个房间布置不合理之处,思考在可能的条件下如何改进。

  2、所想的改进方案要合理、实用、可行。

  三、进行测量,确定最终的布置计划

  1、测量房间、家具的尺寸。

  2、调整原先的部分设想,形成布置计划。

  3、画出各房间的布置简图。

  四、交流与完善

  1、介绍自己的.设计,重点说明设计的特别之处。

  2、根据其他同学的建议,对布置计划作修改。

  3、动手布置。

  五、总结、反思和评价

  对于学生的最终作品应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吸收好的建议。此外,教师应提醒学生:能根据现实需要考虑问题且拥有个性化的设计是关键,切不可抄袭模仿他人的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2

  一、活动名称

  “探索自然奥秘,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

  自然探索: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观察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种植实验、生态调查、环保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

  种植实验:指导学生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规律。

  生态调查:组织学生对校园或社区进行生态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环保制作: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成果展示:学生将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如展示种植成果、分享生态调查报告、展示环保手工艺品等,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四、活动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来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活动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成果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

  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了解环保设施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

  垃圾分类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手工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如废旧纸张制作纸艺品、废旧布料制作布艺品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如制作环保海报、拍摄环保视频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环保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亲身感受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环保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保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讲授新课: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了解环保设施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环保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环保手工艺品和宣传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和进步。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环保手工艺品和宣传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和收获,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明白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xxx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明白xxx同学今日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你怎样明白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样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仅有经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日,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此刻,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十分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所以仅有经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并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头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经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头有一些小孔等,之后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我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经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

  附:(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外延伸:期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2、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也是人类的朋友。

  3、激发学生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

  教具准备:

  录音机、动物头饰、森林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学小动物飞。

  2、师生问好。

  二、动物模仿秀

  1、揭示课题。

  师:你们真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喜欢小动物吗?

  今日,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一些可爱的动物并给它们安个家。

  板书:给动物找家

  2、游戏:动物模仿秀

  1)猜一猜:我喜欢什么动物?

  师:教师想明白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嘘,不用小嘴告诉我,用动作来告诉我,好吗?

  方法:请学生个别模仿、按小组团体模仿出动物的姿态,请小朋友猜一猜,评一评,谁模仿得最像?(评出几名小小表演家)

  2)唱一唱:小青蛙找家。

  师:刚才,你们用动作展示了自我喜欢的动物形象,演得真不错。此刻有没有小朋友愿用歌声来唱唱小动物的叫声?

  师师范,让小朋友熟悉旋律。

  学生创作:根据教师所给的音乐即兴按句式编唱。

  团体与教师对唱,模唱小动物的叫声。

  三、创:给动物找家

  1、猜一猜:教师请来了哪些动物?

  师: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动物,今日教师就请来了六位动物朋友,它们是谁呢?

  出示挂图(上头贴着六种小动物):这些动物没有家了,心里很难过,这是为什么呢?

  2、分别出示图1—6:

  这些小动物原先生活在哪里,此刻,为什么找不到家了?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无家可归的呢?

  抽六位学生,。(说得好的学生奖励其带上相应的'头饰。)

  师:那么,我们怎样帮忙这些动物找到自我的家呢?

  (说理由)

  3、想一想: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每个小动物都一个幸福的家?

  (植树造林、节俭用水、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等等)

  4、玩一玩:团体舞《找朋友》

  (1)师生聊聊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2)游戏活动

  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齐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随着《找朋友》的旋律,指导学生用不一样的形式跳邀请式团体舞。

  (前八拍能够模仿动物走路的样貌。)

  四、小巧手

  用我们灵巧的小手制作出《欢乐的小苯熊》。

  五、总结、拓展

  1、总结:生活中有动物和我们做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动物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让所有的小动物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2、拓展:

  (1)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

  (2)用我们灵巧的小手画出《动物狂欢节》的场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3-22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9-29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3-2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模板09-28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最新09-28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5-12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05-24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03-24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4篇03-27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