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04 13:16:39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掌握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以蛔虫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

  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

  二、新课讲授

  (一)线形动物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提出问题)雌蛔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

  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 cm,雌虫较大,体长15~35 cm。

  教师板书。

  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蛔虫生活。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蛔虫的生活史,思考并得出蛔虫的生活方式,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学生回答: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教师给预提导。

  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总结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是钩虫和蛲虫。

  (二)环节动物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取出活蚯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

  1、蚯蚓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2、怎样区别它的前后、左右和背腹?

  3、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有什么感觉?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1、身体细长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靠近身体前端的地方有几节较大,这是蚯蚓的环带,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3、可以感觉比较粗糙或刺手,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些小突起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师(提出问题):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蚯蚓的运动。

  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不断的变粗短或细长,并在粗糙的纸上快速的蠕动,这是蚯蚓刚毛和肌肉配合作用的结果。

  师(提出问题):触摸蚯蚓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通过触摸感觉体壁呼吸。

  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要靠分泌的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故称体壁呼吸。所以用手触摸蚯蚓时,可以感觉到其表面有一层黏滑、润湿的粘液。

  注意事项:

  ①在观察时,应当常用湿润的是用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②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归大自然环境中。

  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蚯蚓生活。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思考并得出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提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认识其他环节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沙蚕和蛭(蚂蝗)。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总结出环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三、课堂总结

  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环节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①作为饵料;

  ②医学药物;

  ③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质,消除环境污染等。

  四、课后练习

  课本第11页练习第1、2、3、4题。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主要代表动物

  2、过程与方法:继续使用思维导图多媒体白板进行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命的进化

  二、指导思想

  立足于学校倡导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深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与学的方法,使学生逐步从“自己学会”到“自己会学”,最后达到“自己爱学”的美好境界。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美好的目的,我仍然采用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并且以思维导图为引领,力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本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这一章所有的内容都是新增设的,教师也第一次接触,并且内容繁杂,涉及到的动物多,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个恰当的把握,什么该让学生重点把握,什么该让学生大概了解,这些教师都要处理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给了学生一个主线,就是动物的进化方向,从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教师要牵引着学生,跟着这个主线来分析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点是如何体现出进化的,从而了解本节课最精华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明确本节课的主线:动物的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和学生一起来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的两个一级主题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请同学们 通读教材9页到11页,找出软体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找出节肢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提示学生:通读教材的同时请大家不要纠结于自己不懂的内容,如果有请跳过,找出问题的最关键的词填写在导图本上,尽量避免写过多的文字。时间限制为10分钟,力求使学生自己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对本节课重点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3、细读教材,各个击破

  学生已经轻松的自己找出本节课所有重点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孩子们真的懂吗?可能在刚才通读的同时,还没有完全消化,需要细细品味,这就要求教师设置一些新的问题继续引领着学生细读教材,各个击破。

  具体做法是:关于软体动物,请同学们细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贝壳和外套膜的作用是什么?

  2、软体动物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细读13页前2段内容。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多媒体电子白板的作用不可缺少,各种动物的`图片以及录像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图片以及录像。

  五、反思

  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与鼓励每个学生。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时,我力求每个学生的导图本都查看一遍,学生很乐于让我展示他的学习成果,这样一对一的检查或许更能带给学生学下去的信心,有的时候甚至时间到了,有的学生还在举着手让老师检查,那种学习的尽头着实让人感动。

  我想当老师给学生的作品一个中肯的评价的时候,学生的心里是温暖而幸福的,我将继续努力让这种温暖的幸福延续下去!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比较蛔虫和猪肉绦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通过学习猪肉绦虫的形态和结构知识,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别于绦虫的蛔虫,在结构上、生理上又有哪些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呢?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认识蛔虫,让学生们一方面要找到二类生物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要区别二类生物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和综合,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各自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最终目的是能更好地预防蛔虫对人类的感染所造成的危害。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

  虽然蛔虫也是寄生生活的种类,但它不同于猪肉绦虫的'特点是:身体是细长的,消化道已有口和肛门的分化,身体表面有防止消化液浸蚀的角质层,这些特征有的是线形动物独特的特征,有的是进化的特征(与前类比)。可以说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在进化的方向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

  (1)教师可以根据上章所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上章我们学习了有关猪肉绦虫的知识,知道猪肉绦虫是一种能够寄生在猪体内和人体内的寄生虫。除了猪肉绦虫,人体内还有哪些寄生虫呢?——蛔虫、蛲虫、钩虫等。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出本课课题。

  (2)教师也可以用蛔虫的浸制标本,引出本课课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蛔虫的浸制标本(最好是雄、雄在一起)。然后提问:

  ①大家认识这种动物吗?——蛔虫。

  ②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寄生在人体内。

  ③它的形态和结构与猪肉绦虫是否一样呢?然后,再放一段录像片,示意蛔虫的生活环境、体色、体形、外部结构以及雌虫和雄虫的区别。最后,请学生说出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2、关于蛔虫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结合录像片或挂图,由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①人体的消化道能够消化鱼、肉等食物,为什么不能将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消化呢?

  ②蛔虫在结构上有哪些比猪肉绦虫进化的地方?

  ③蛔虫与猪肉绦虫共有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要始终围绕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同时要有意识地与猪肉绦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归纳出: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有哪些,各自具备的特点有哪些,以及结构上比绦虫进化的地方有哪些。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同时也可说明线形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线形动物出现原体腔的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说明。如果在扁形动物门中提到过三胚层,在这里介绍一下原体腔也可以。千万不能过多展开,避免喧宾夺主。)

  3、关于感染的途径,可以这样安排:教师课前绘制出蛔虫卵、幼虫、成虫的剪贴图,边讲边按蛔虫的发育顺序依次贴到黑板上,并写出一定的文字说明,最后形成蛔虫生活史的图解。

  也可以结合录像片,请学生看后,自己写出蛔虫的感染途径简图。同时请一个学生到前面,在黑板上贴出剪贴图的正确顺序。

  4、关于蛔虫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的措施,可以请患过蛔虫病的学生现身说法,介绍一些症状。也可以结合录像或幻灯进行说明。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患蛔虫病的危害和症状,如蛔虫的幼虫在体内移动时,由于它的机械损伤作用、分泌物以及死后分解产物的毒素作用,能引起人的肠壁、肝脏和肺的病变,以及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蛔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并分泌毒素,可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精神不安,如失眠、烦躁、夜惊、磨牙、抽筋、神经痛、头痛等。蛔虫数量较多时,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

  我国蛔虫病分布较广,受蛔虫感染的人较普遍,一般说,人群的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论讨:蛔虫病有哪些传播途径?预防蛔虫病可采取哪些措施?怎样克服不良的卫生习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总结。

  5、关于其他线形动物,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介绍1~2种。

  (1)钩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长约1厘米,乳白色,活时微红,略呈“C”形,成虫用口腔吸附在寄主的小肠壁上,以血液或组织液为营养。成虫可以不断更换人体小肠壁上咬附部位的习惯,造成肠壁新老伤口流血不止,使寄主长期严重贫血、浮肿、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钩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我国南方比北方更为流行。人感染钩虫病是因为用未发酵的粪便施肥,使丝状幼虫(钩虫的幼虫)污染了土壤,后来人又赤足走过那块土地或用手在那里劳动,钩虫的丝状幼虫就钻入了皮肤。

  (2)蛲虫:主要寄生在人的盲肠、阑尾、升结肠及回肠下段,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分布较广。蛲虫的成虫像白棉线头一样,雌、雄虫大小相差很大。雌虫长约10~12毫米,因尾部长而尖细,所以显得两头尖。雄虫长约2~5毫米,尾部向腹侧卷曲。雌虫成熟后,到了夜间爬到肛门四周产卵,产卵后即死去。产卵时刺激肛门,使患者失眠、疲劳。儿童感到痒时,用手搔摸肛门,手指和指甲内就会带有虫卵,饭前便后不洗手,就可能重新感染。蛲虫的虫卵也可以通过被褥、衣服、空气重新感染人体。蛲虫除影响睡眠外,还可引起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其他线形动物时,要有意识地点出钩虫和蛲虫与蛔虫相似的特点。为最后总结归纳出线形动物门的特征奠定基础。

  6、关于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的教学,可以在教师讲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不同于扁形动物门的特征,最后,可以说明一下线形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有哪些比扁形动物高等,有哪些属于低等的特点,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们的进化观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4

  一、学习目标

  1.能识别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会概述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蚯蚓的运动及呼吸过程。

  三、教学流程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

  (一)自主学习

  1.线形动物有些是,有些是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

  2.常见的线形动物有哪些?

  3.蚯蚓的身体呈形,由许多相似的构成。

  4.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环状的结构是。

  5.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依靠和配合完成运动。

  6.蛔虫主要以为食;蚯蚓主要以为食。

  7.常见的环节动物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1.蛔虫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

  2.蚯蚓是怎样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巩固提升】

  蚯蚓平时很少到地面活动,但雨后它们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活动,这是为什么呢?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03-19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10-18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2-24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2-24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07-20

在线形象设计网站广告语12-28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06-20

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06-12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