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1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
听完《母亲》的颂歌,我们的内心被触动着、感动着。母爱平凡而伟大,无私而深沉。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林莉一起走进深深的小巷去感受母爱亲情。
二、学习目标(齐读)
1.美读课文,读出情感;
2.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3.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三、预习环节
1.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来概括)。
2.文中的盲目对女儿的爱无处不在,那么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回答。
明确:
1.母亲收养“我”。
2.母亲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
3.为“我”改变了泼辣的性格。
4.为了“我”苦心经营。
5.把“我”调养的像个千金小姐。
6.为“我”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
7.“我”厌恶家务,母亲依然称赞“我”。
8.母亲克服艰难为“我”送财物。
内容概括:
一位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过渡语:宋代大词人苏轼说过:“诗词三分写,七分读。”我想散文也应做到七分读,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要通过美读,读出情感。)
四、导学环节一:美读课文,读出情感
美读课文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美读要注意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重音、认知文字、感受音韵、体味词语、领悟情感、充满情致、声情并茂、拨动心弦。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感触最深的地方美读课文。(音乐)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朗读课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学生再读)
这一次同学们读出了情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过学课文,我们不但要读出情感,还要学会品读课文,品出美点。
导学环节二: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品读课文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就是找出课文中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最强烈的美感、给人最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等等的内容。即美的绘景、美的语言、美的表达、美的修辞、美的结构、美的个性、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看点:据说,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赏读: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我”的不幸遭遇,也为下文抒写盲母对“我”的爱和“我”的无知和虚荣做铺垫。
过渡语:你们可读懂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读懂了作者?读懂了对母亲的怀念?请用文字表达出来。
五、训练环节: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请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下列提示写一段话: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真想对你说……(音乐)
要求:
1.第一人称续写。
2.字数在100字左右。
(学生、交流展示)
六、教师小结:
母爱如水
陈卫星
小巷深深情深深,母爱悠悠赛真金。
盲眼洞察世间事,竹棒敲出一片心。
身上衣服口中食,丝缕美味手做针。
千辛万苦念儿女,任劳任怨天下闻。
莫忘乌鸦反哺意,牢记羊羔跪乳恩。
有情有义真豪杰,求美求善做真人。
七、反思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明白了、懂得了)什么?
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
(1)体会瞎眼养母和养女之间深深的母子之情。
(2)学习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瞎眼养母和养女之间深深的母子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1.初步感知
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提炼课文所体现的情感。
2.分析、讨论标题——《小巷深处》的作用。
问题:能不能把标题《小巷深处》的“深”字去掉,改为《小巷处》?
讨论、明确:“深”指小巷的长,幽深。与“小”字配合,突出了“我们”住的偏僻,“我们”家的贫穷。
追问
①深”字有幽深的意思,突出了我家的偏僻和贫穷,在情感上有什么作用呢?
讨论、明确:“深”突出了“我们”住的地方很偏僻,“我们”家很贫穷。可是养母却收留了我,可见养母对我情深。
②:哪些地方体现了养母对我情深呢?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③:养女对养母的一片深情又是什么态度呢?有什么变化吗?文中找找,抓住关键词句或自己概括回答。
归纳小结:养女对瞎眼养母的情感深不深?现在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小巷深处”中的“深”的含义有哪些?
讨论、明确:"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深”是幽深的意思,与“小”字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我们”住的偏僻,“我们”家的贫穷。
更突显出瞎眼养母和养女之间的深厚感情,她们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血缘关系,是难能可贵的。
3.学习文章借助具体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
问题(1):第27段中“路”“小巷”“竹棒”“人影”顺序能不能调换,有什么规律?真的看到了这些吗?为什么要重复“长长”?
讨论、明确:不能调换。范围由大到小最后聚焦到母亲身上,这些都是“我”和母亲一同生活时熟悉的事物,能够引发人的联想、勾起人的想象,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借助这些“物”形象具体地抒发了“我”对养母的思念和自己的悔悟。这里是“我”想象的情景,表现“我”对母亲的这种感情是翻越千山万水,没有空间的阻隔的。“长长的”重复,是强调了我对养母的情感的深沉。
追问:想象三年来“我”不与瞎眼的养母见面,母亲对“我”思念的情景。使用原来的句式。路,小巷,竹棒,人影应该是什么顺序?改后读一读。
问题(2):课文还有哪些段落是把抽象的情感通过记忆中典型的“物”,具体形象地来抒发的?读一读体会这种感情。
4.作业:
以下句式,任选一条,写一段通过具体的“物”来抒情的文字,
⑴我开始淡忘了……那……甚至淡忘了……
⑵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还记得……还记得……还有,还有……那……那……
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文中最精华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
教学设想
1、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事情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2、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以“这是一个 故事”、“养母是一个 的人”、“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贯穿其间,以学生谈感受母爱、理解母爱和根据对“爱”的理解,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进,让学生自由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相互质疑,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受母爱,学会做人。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
4、用孟郊的《游子吟》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导入,用感动人心的MTV《懂你》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引起共鸣,真正感悟、理解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播放MTV《懂你》,创设氛围,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导 入:
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
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聆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
第一个教学板块:理解课文
1、学生各自圈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
2、教师点出需要认读、积累的'字词。按句式说话:这是一个 故事。
瘦瘪 炫耀 执著 揶揄
落寞 哽咽 蹒跚 憧憬
3、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4、进行写法指导,阅读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用“这是一个 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
5、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养母为“我”做了哪些事?
(学生回答)
6、分角色朗读:“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又仿佛在等候”,请同学们用“养母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示范,学生发言)
7、同桌相互讨论,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
8、质疑: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作点拨)。
小结:
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第二教学板块:品味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自己先小声地各自说,然后发言)
2、教师:预习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从任何一个角度说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 ,写(用)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
3、教师示范: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妙在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学生们按句式发言)
4、教师指出最重要的是:
①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②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③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④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小结:
通过理解课文、品味课文,我们感受到小巷深处那深深的母爱,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受。
第三个教学板块:感悟课文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前后桌讨论交流,而后上台发言)(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播放MTV《懂你》,创设氛围。(学生边欣赏,边跟着唱)
3、“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母爱事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教师示范:母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4、比较阅读:《又见秋风起》(参阅《教师用书》P55)
5、小结: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6、布置作业:
①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读书文摘卡”上。
②课后练习(三)
【七年级《小巷深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08-28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01-14
《小巷深处》优秀教学设计05-16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9篇06-08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9篇09-09
《小巷深处》的教学反思08-25
《小巷深处》优秀05-16
小巷深处作文06-27
【优选】小巷深处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