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7 09:56: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这个队胜x场,根据题意得

  解得

  x=18

  则 20-x=2

  答:这个队胜18场,负2场。

  新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0说明y=20-x,将第2个方程

  2x+y=38的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y=3 (2)3x+y-1=0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作业:

  教科书第98页第3题

  第4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的难点是: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辩论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以及运算所使用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新课学习阶段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在观察思考之中.

  (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可采用讲练结合法.对于例题的学习,应围绕问题进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分散难点.对学生分层进行训练,化解难点.并注意及时矫正,使学生在前面出现的`错误,不致于影响后面的学习,为后而后学习扫清障碍.通过例题的讲解,教师给出了解题规范,并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本节课可以师生共同小结,旨在训练学生归纳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进一步防范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难点:分清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中,幂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单项式的次数?

  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先来学最简单的整式乘法,即单项式之间的乘法运算(给出标题).

  新课 看下面的例子:计算

  (1)2x2y·3xy2; (2)4a2x2·(—3a3bx).

  同学们按以下提问,回答问题:

  (1)2x2y·3xy2

  ①每个单项式是由几个因式构成的,这些因式都是什么?

  2x2y·3xy2=(2·x2·y)·(3·x·y2)

  ②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x2·y·3·x·y2

  ③根据乘法交换律变更因式的位置

  2x2y·3xy2=2·3·x2·x·y·y2

  ④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3)·(x2·x)·(y·y2)

  ⑤根据有理数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得出结论

  2x2y·3xy2=6x3y3

  按以上的分析,写出(2)的计算步骤:

  (2)4a2x2·(—3a3bx)

  =4a2x2·(—3)a3bx

  =[4·(—3)]·(a2·a3)·(x2·x)·b

  =(—12)·a5·x3·b

  =—12a5bx3.

  通过以上两题,让学生总结回答,归纳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步骤是:

  ①系数相乘为积的系数;

  ②相同字母因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相乘,作为积的因式;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也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积仍是一个单项式;

  ⑤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也适用.

  看教材,让学生仔细阅读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边读边体会边记忆.

  利用法则计算以下各题.

  例1 计算以下各题:

  (1)4n2·5n3;

  (2)(—5a2b3)·(—3a);

  (3)(—5an+1b)·(—2a);

  (4)(4×105)·(5×106)·(3×104).

  解:(1) 4n2·5n3

  =(4·5)·(n2·n3)

  =20n5;

  (2) (—5a2b3)·(—3a)

  =[(—5)·(—3)]·(a2·a)·b3

  =15a3b3;

  (3) (—5an+1b)·(—2a)

  =[(—5)·(—2)]·(an+1·a)b

  =10an+2b;

  (4) (4·105)·(5·106)·(3·104)

  =(4·5·3)·(105·106·104)

  =60·1015

  =6·1016.

  例2 计算以下各题(让学生回答):

  (3)(—5amb)·(—2b2);

  (4)(—3ab)(—a2c)·6ab2.

  =3x

  www。xuehuiba。com

  3y3;

  (3) (—5amb)·(—2b2);

  =[(—5)·(—2)]·am·(b·b2)

  =10amb3

  (4)(—3ab)·(—a2c)·6ab2

  =[(—3)·(—1)·6]·(aa2a)·(bb2)·c

  =18a4b3c.

  小结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是整式乘法中的重要内容,它的运算法则的导出主要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以及幂的运算性质.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题意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认识方程的解的概念。

  掌握验根的方法。

  体验用尝试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尝试检验法

  教学过程:

  1、温故

  方程是含有______的______.

  归纳:判断方程的两要素:

  ①有未知数②是等式

  (通过填空让学生简单回顾方程概念,并总结方程两要素)

  2、知新

  根据题意列方程:

  (1)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8折后售价为______

  可列出方程、

  (2)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设x年后树高为5m,

  可列出方程_______

  (3)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33米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当“蛟龙”号下潜至3500米时,它承受的压力约为340个大气压、问当它承受压力增加到500个大气压时,它又继续下潜了多少米?

  设它又继续下潜了x米,

  x米增加大气压个。

  可列出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80%x=72

  观察比较方程:

  (学生根据方程特点填空)

  等式的两边的代数式都是_________;每个方程都只含有___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_____

  (教师总结)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提问:需满足几个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1、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教师引出课题——5.1一元一次方程)

  3、(接下来一起将前面所学新知与旧知融会贯通)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5x=0(2)1+3x

  (3)y2=4+y(4)x+y=5

  (5)(6)3m+2=1–m

  (这里需要让学生较快的先找出方程(1)、(3)、(4)、(5)、(6),并说说为什么剩下的不是方程。接着找出其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着重说说为什么(3)、(4)、(5)不是呢?引发学生套用一元一次方程三个特点说明,教师要补充的是(3)是二次方程,(4)是二元方程,(5)这种情况左边不是整式,进而进一步再强调一次什么是“元”什么是“次”。(3)错在未知数不能出现2次,(4)错在不能出现两个未知数)

  4、概念提升(为了能够游刃有的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我们再对它做一次提升,大家请看下面两个问题。

  1、方程3xm-2+5=3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m=_____。

  2、方程(a+6)x2+3x-8=7是关于x的

  一元一次方程,则a=_____。

  (通过概念的强调对这题的理解有很大帮助,题1检验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一次”的理解,题2检验学生对“一元”的理解)

  5、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思考:

  当y为多少时一元一次方程6=y+4成立呢?(本题学生容易猜想得到,教师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引导学生掌握验根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验根过程书写步骤)

  判断下列t的值能不能使方程2t+1=7-t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1)t=-2(2)t=2

  (先让学生口头检验,再叫学生说说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书写(1)步骤,学生齐答教师需要先板书步骤,完成后投影出示步骤,接下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2)的验根过程)

  解:(1)把x=-2代入方程:

  左边=2×(-2)+1=-4+1=-3

  右边=7-(-2)=7+2=9

  ∵左边≠右边

  ∴x=-2不是原方程的.解、

  6、尝试-检验法(光会验根还不够,我们还应学习怎样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大家请看这个问题)

  一射箭运动员两次射击的成绩都是整数,平均成绩是6.5环,其中第二次射箭的成绩为9环,问第一次射箭的成绩是多少环?

  设第一次的射箭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请一学生回答得出的方程)

  思考:同学们,请猜想一下,结合实际,x能取哪些数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0、到10所有整数都可能若说不出再引导)(每次射箭最多是10环,

  而且只能取整数环)(要检验11次有点多,能不能再把范围缩小一点呢?引导学生对比已知的一次成绩与平均成绩的高低,从而得出未知成绩应该比平均成绩小,学生得出可以代入检验7次):由已知得,x为自然数且只能取0,1,2,3,4,5,6、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得。(让学生检验得到根,接下来课件梳理验根的结果)

  把x为0,1,2,3,4,5,6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得:

  x

  0

  1

  2

  3

  4

  5

  64.5

  5

  5.5

  6

  6.5

  7

  7.5

  当x=4时,=6.5,所以x=4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6.5的解、

  (刚刚我们得出方程根的方法叫)----尝试检验的方法

  (投影出示其概念并强调其对于找出方程根的重要意义)

  7、收获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强调三个特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有验根以及尝试检验法找根)

  8、时间多余做书本练习

  板书设计:

  5.1一元一次方程

  1解:(1)把x=-2代入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3

  掌握验根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尝试检验法寻根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6.1.1平方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教具准备:三块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学生计算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 25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5

  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或“二次很号a”,a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2497 ⑶1 ⑷0.0001 ⑸0 649

  2解:⑴因为10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即10; ⑵因为()7

  8249497497,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64648648

  ⑶因为1

  7164216747164,(),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99393999316

  ⑷因为0.010.0001,所以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⑸因为00,所以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

  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有1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即:只有非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如果x

  注:22a有意义,那么a0,x0。 a0且0这一点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4 (2)492 (3)(11) (4)62 81

  分析:此题本质还是求几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1)42 (2)497 (3)(11)2211 (4)626 819

  例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3 ⑵4 ⑶(10) ⑷

  22321 610解:(1)因为39,所以3293;

  ⑵因为4648,所以438; 32

  222⑶因为(10)10010,所以(10)10; ⑷因为1111,所以。 103106106103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进行如下总结:

  1、由323,626,可得a2a(a0)

  222、由(11)11,(10)10,可得a2a(a0)

  教师需强调a0时对两种情况都成立。

  四、随堂练习:

  1、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

  2、求下列各式的值:

  ,92,52,(7) 25

  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90.0025,121,42,()2,1 216

  4、已知a110,求a2b的值。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44页习题第1、2题

  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应用

  摘要:

  随着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着手解决的重要课题,初中数学教师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翻转课堂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塑造高效课堂,本文围绕“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称为颠倒课堂,是由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形式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把学习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家看教师准备好的微视频为基础,课上教师针对学生在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在这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专注地听教师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用浪费时间在大量的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上,而把这些时间用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诱导:

  学校为了创建书香校园,每个班都配有一批图书,现在知道一本书的价格是25元,我们七年级六班要买20本需要多少钱?要买y本书需要多少钱?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像这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那么它还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单项式 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认真阅读课本(56页思考到57页练习,用你喜欢的颜色标注定义、关键词或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并完成下面自学提纲:

  1、填空:

  (1)苹果每千克8元,则买b千克苹果( )元;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m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n倍,那么去年的产量是( )件;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

  2、你所填式子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单项式?它是怎样构成的?请举例说明。5是单项式吗?x呢?-n呢?

  4、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请举例说明。

  5、你能给0.9b赋予一个实际意义吗?

  6、说出单项式 a , a2h, -mn, -0.8p , 单项式 ,πr2的次数和系数。

  三、展示归纳:

  抽有问题的学生逐个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再发动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老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节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特别强调: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字还有π都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单项式的次数必须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四、变式练习:

  1、在式子单项式 , -4x, 单项式 , 0,a-b, 单项式 中,单项式有 ( ) A. 3个, B. 4个, C、5个, D、6个

  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x2y3与x3没有系数; ( )

  ②-a3的系数是-1; ( )

  ③单项式 πr2h的系数是单项式 ; ( )

  ④7的次数是0。 ( )

  3、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2xny, (2)-32x2y3 .

  4、(1)如果单项式52x2yn+1的次数是5,则n=___;

  (2)若mx2yn是关于x、y的六次单项式且系数为-2,则m=___,n=_____.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认为难点在哪儿?

  你对同学们有什么提醒?还有哪个知识点没理解?

  六、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1,2,3

  选做题 :

  观察下列单项式-a , 2a2, -3a3 , 4a4 , -5a5 ,…

  (1)写出第20xx个和第20xx个单项式:;

  (2)试写出第m个和第m+1个单项式(m为正整数).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一、第一阶段(第1周第12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2、 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一讲:第一讲数与式;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讲函数;第四讲统计与概率;第五讲基本图形;第六讲图形与变换;第七讲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第八讲三角形;第九讲四边形;第十讲三角函数学;第十一讲圆 。 复习中由教师提出每个讲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4、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二.第二阶段(第13周第18周):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讲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2.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与简洁。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难点

  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

  2.创设情境:你能快速地口算下列式子的值吗?

  (1);(2).

  师生共同想办法,想到能否把数转化成较整的数?

  变形成:,

  再试试把它当成多项式乘法来算算,有什么发现?

  继续用你发现的方法算算,,,成功了吗?

  我们把这个有趣的结论整理并推广,就可以得到今天要学习的一个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观察相乘的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运算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后总结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把式子里具体的数换成字母表示的数,结论还成立吗?

  3.从上面的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发现对于不同形式的两个数,都有它们的和与它们的差的积都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用公式表示就是:,这里字母是任意形式的两个数。这个公式叫做平方差公式。

  4.你能通过演算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吗?

  最终得到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应用

  下列多项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1);(2);(3);

  (4);(5);(6).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通过讨论,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谓两数和、两数差,从多项式的角度来看,就是有一项相同(),有一项相反(和),只要相乘的两个多项式具备这样的特点,都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不难判断,上面的式子中(2)、(5)、(6)都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板书。初学运用时要写清楚步骤。

  例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学生解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平方差公式,能否正确识别乘法公式里的。

  例3.计算: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能否合理变形,灵活运用公式计算。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各式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

  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

  (3);(4).

  3.计算:

  (1);(2);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对于第1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1、6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对该命题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对命题理解能力是我们今后研究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学科能力的基础.

  难点: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理解和掌握一个命题,一定要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所以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例如,“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没有写成“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学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题设,哪是结论,又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题设和结论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2、命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但对于程度好的A层学生还要理解:

  (1)假命题可分为两类情况:

  ①题设只有一种情形,并且结论是错误的,例如,“1+3=7”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②题设有多种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形的结论是错误的.例如,“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题设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平行;第二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不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不平行.整体说来,这是错误的命题.

  (2)是否是命题:

  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②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即命题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语法上,这样的句子叫做陈述句,它由“题设+结论”构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陈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过直线AB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疑问句“∠A是否等于∠B?”感叹句“竟然得到5>9的结果!”以上三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3)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折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另外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等概念有所理解.

  2.使学生理解几何命题的组成,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并能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会判断一些命题的真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析语句,理解命题

  1.教师让学生随意说一句完整的话,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说,如:

  (1)我是中国人。

  (2)我家住在北京。

  (3)你吃饭了吗?

  (4)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画一个45°的角。

  (6)平角与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学生答:(1),(2),(4),(6)。

  3.教师给出命题的概念,并举例。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中,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每组再选一个同学说.(不要让说过的再说)

  如:的句子,叫做命题,分析(3),(5)为什么不是命题.

  教师分析以上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一定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如果a>0,b>0,那么a+b>0。

  (5)当a>0时,|a|=a。

  (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锐角。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说出以下两个例子,并问这是不是命题。

  (7)a>0,b>0,a+b=0。

  (8)2与3的和是4。

  有些学生可能给与否定,这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回忆命题的定义,加以肯定,先不要给出假命题的概念,而是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4.分析命题的构成,改写命题的形式。

  例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l)分析此命题的构成,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成立的条件,后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条件下所得的结论.已知事项为“题设”,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2)改写命题的形式。

  由于题设是条件,可以写成“如果……”的形式,结论写成“那么……”的形式,所以上述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请同学们将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

  ①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②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等角,那么它们的补角相等。(注意不仅仅限于两个角,如果多个角相等,它们的补角也相等。)

  以上三个命题的改写由学生进行,对(2)要更改为“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

  提示学生注意:题设的条件要全面、准确.如果条件不止一个时,要一一列出。

  如: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改写为: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分析命题,理解真、假命题

  1.让学生分析两个命题的不同之处。

  (l)若a>0,b>0,则a+b>0

  (2)若a>0,b>0,则a+b<0

  相同之处:都是命题.为什么?都是对a>0,b>0时,a+b的和的正负,做出判断,都有题设和结论。

  不同之处:(1)中的结论是正确的,(2)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教师及时指出:同学们发现了命题的两种情况。结论是正确的或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2.给出真、假命题定义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注意:

  (1)真命题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个例外,如命题:“a≥0,b>0,则ab>0”。显然当a=0时,ab>0不成立,所以该题是假命题,不是真命题。

  (2)假命题中“结论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如:“a的倒数一定是”,显然当a=0时命题不正确,所以也是假命题。

  (3)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延长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4)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题,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3.运用概念,判断真假命题。

  例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1)若ab>0,则a>0,b>0。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

  (4)如果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那么它们不相等。

  (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题,(2)(3)(5)是真命题.

  4.介绍一个不辨真伪的命题.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至今没有人举出一个反例,但也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它对一切大于4的偶数正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1+1”只差“一步之遥”.所以这个命题的真假还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样辨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l)实际生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三、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初步会判断真假命题.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与真、假命题的关系。

  2.抓住命题的两部分构成,判断一些语句是否为命题。

  3.命题中的题设条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写“如果”时应写全面。

  4.判断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而判断真命题,数学问题要经过证明。

  四、作业

  1.选用课本习题。

  2.以下供参选用。

  (1)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命题.

  ①我爱祖国。

  ②直线没有端点。

  ③作∠AOB的平分线OE。

  ④两条直线平行,一定没有交点。

  ⑤能被5整除的数,末位一定是0。

  ⑥奇数不能被2整除。

  ⑦学习几何不难。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题。

  ①若a=b,则a2=b2。

  ②连结A,B两点,得到线段AB。

  ③不是正数,就不会大于零。

  ④90°的角一定是直角。

  ⑤凡是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3)将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若a2=b2,则a=b。

  ③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

  ④偶数都能被2整除。

  ⑤两个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过程中,体会利用乘法分配律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

  灵活地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计算单项式乘单项式时,要把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乘,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2. 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

  3. 类似的,对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比如

  你能将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单项式乘单项式来计算吗?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怎样计算 ?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将问题进行转化:

  教师指出,可以把单项式看成一个数,把多项式看成3个数的和。

  2. 下面的运算该如何转化成单项式乘单项式呢?请你试一试:

  (1) ;(2)

  利用变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板书,强调转化的过程中要把一个项(包括项前的符号)整个的看成一个数,这样能避免符号错误。

  3. 你能根据上面的'运算,用文字叙述一下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上面的运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成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乘法分配律,把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成已经解决了的单项式乘单项式问题,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典例剖析

  例1.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同错误并点评,注意强调: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要特别重视转化的过程,初学时这一步不要省略,以后熟练了可以逐步省略。

  例2 求 的值,其中

  提问学生,可以直接把 带进式子运算吗?如果觉得运算很繁琐,你有其它的建议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尝试解答,之后教师板书示范,共同总结出方法:

  计算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求值。

  四、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计算:

  (1) ; (2) ;

  (3) ; (4)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切实夯实基本运算能力。

  提高练习

  3.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4.已知 ,求 的值。

  让学生自己分析,相互讨论,丰富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所起的作用,交流解答运算题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41 第7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6.3.1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②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从而总结出实数的分类,接着把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而得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②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

  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②对实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无理数:

  利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3,,34795,,写成小数的形式,它们有什么特征? 58119

  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33.0,34791,50.5 0.6,5.875,0.858119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比如,5,等都是无理数。3.14159265也是无理数。

  二、实数及其分类:

  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整数小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实数分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

  按照正负分类如下:

  正有理数正实数负无理数实数零

  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3、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物理是合乎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吗?

  活动1: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其周长为π,把这个圆放在数轴上,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另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就是π,由此我们把无理数π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了出来。

  活动2:在数轴上,以一个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则其对角线的长度就是2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与负半轴的交点就是

  可以把每一个无理数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数轴上有些点表示无理数。

  归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没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②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三、应用:

  例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有哪些? 2。事实上通过这种做法,我们

  2,2,3.14,,0,10.12112111211112,π,(4)2。 3,0.717

  解:无理数有:2,5,π

  2注:①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比如(4),它其实是有理数4;

  ②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一定是无理数。

  比如10.12112111211112。

  例2、把无理数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类比2的表示方法,我们需要构造出长度为的线段,从而以它为半径画弧,与数轴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5。

  解:如图所示,OA2,AB1,

  由勾股定理可知:OB5,以原点O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则点C就表示5。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⑵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⑶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⑷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⑸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的点都表示实数。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22, 3.1415926,7,8,2,0.6,0,,,0.313113111。 73

  3、比较下列各组实数的大小:(1)4,(2)π,3.1416 (3)32,

  五、课堂小结

  1、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及实数的分类. 2、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六、布置作业

  P57习题6.3第1、2、3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2、经历探索移项法则法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问题,探索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从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并利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顾名思义,就是将方程中各项成对消除的意思.相当于现代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那“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二、自主学习:

  1. 解方程:

  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3x+20=4x-25

  观察上列一元一次方程,与上题的类型有什么区别?

  3.新知学习 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4x-15 = 9; (2) 2x = 5x -21

  你有什么发现?

  三、 精讲点拨

  问题2 你能说说由方程到方程的变形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移项的`定义: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

  例1 解下列方程:

  解:移项,得3x+2x=32-7

  合并同类项 ,得5x=25

  系数化为1,得x=5

  移项时需要移哪些项?为什么?

  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

  (1) 5x-7=2x-10; (2) -0.3x+3=9+1.2x.

  四、 合作探究

  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2 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果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果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21

  思考:如何设未知数?

  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

  五、 当堂巩固

  1. 对方程 7x = 6 + 4x 进行移项,得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

  2. 小新出生时父亲28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比小新年龄的3倍小2岁. 求小新现在的年龄.

  3. 在一张普通的月历中,相邻三行里同一列的三个日期数之和能否为30?如果能,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六、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移项,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

  2.本节的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的依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

  3.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教科书第91页习题3.2第3(3),(4),11题。

  2.选做题:

  (1)周末,甲、乙两个商场搞促销活动,甲商场的活动为所有商品全部按标价的8折出售,乙商场的活动为标价200元以下的商品按标价出售,超出200元的部分打7折.现有某件商品在两个商场的标价都为400元,应当在哪个商场购买更实惠?如果标价为600元呢?为800元呢?你能否给顾客一些建议,以便获得更大的实惠呢?

  八、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 计算 ,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 ”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 看成一个数,则 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哪种算法最简洁。

  例2计算:

  (1) ; (2) .

  例3 计算:

  (1) ; (2)

  训练学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进一步渗透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

  (3) ; (4)

  2.计算:

  (1) ;(2) .

  3.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2(3)、(4),3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5.4平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提出新知实践探索

  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

  三、典例剖析深化巩固

  例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ΔABC

  先观察探讨,再通过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总结规律,给出定义

  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平移

  四、巩固练习课本33页:1,2,4,5,6,7

  五、小结: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2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六、作业课本P30页习题5。4第3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轴,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分组动手操作实践,体会数学充满探索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知识,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三、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只温度计,首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出提问:

  (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

  (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

  (3)你能把温度计的刻度画在纸上吗?引出新课:“数轴”。

  (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讲清数轴的画法:一画(直线);二定(定原定);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2、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如: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类比温度计三者缺一不可,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负数都在原点的左边等等。)

  3、考考你:下面图形是数轴的是( )

  (A) (B)

  (C) (D)

  (通过判断,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掌握正确的画法。)

  4、问题:类似温度计的刻度,任何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正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通过设置问题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高。)

  (三)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1、例题教学

  例1 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什么数?

  (合作交流,获取正确答案)

  (指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是由“形”到“数”的过程。)

  例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4,,-5,0,5,-4,-

  (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

  (把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是“数”到“形”的思维过程。)

  归纳:例1、例2,从两个侧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意思,是教学中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2.观察例2中画好的数轴,4与-4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与-,-5与5呢?像这样关系的两个数你还能找出多少对?

  合作讨论:相同点是: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到原点的距离都是两个长度单位;不同点是:它们位居原点的两边。这样的数对可找出无数对,如:与-,5与-5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或改变符号,用这个新数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3、考考你:

  (1)下面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与0.2 B、与-0.333

  C、-2.25与2 D、π与3.14

  (2)写出三对非零相反数

  (四)拓展创新,巩固概念

  (1)问题: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的猜想。)

  (猜想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温度高,如:-5℃比-7℃温度高,所以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即:-5>-7。)

  (2)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它们有什么关系?距原点5个单位呢?a个单位呢?(a>0)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知道若a为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为-a。)

  (3)书上12页练习1与练习2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把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六)课外延伸(有兴趣的同学完成)

  1、填一填:

  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上数互为相反数。

  (课外同学之间讨论,尝试不同的填法,并用模型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本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将“数”和“形”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想一想:某人在A地向东走10米,然后折回向西走3米,又折回向东走6米,问此人在A地哪个方向?距离为多少?答:此人在A地正东方向,距离A地13米。

  (可借助于数轴求解,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A为原点,向东为正建立模型,实际行走的路线为A→B→C→D。)

  向东走10米

  -2 -1 0 1 2

  1 2 3

  -2 -1 0 1 2

  -3-2 -1 0 1 2 3

  -2 -1 0 1 2

  A D C B

  · · · ·

  -2 0 2 4 6 8 10 12

  A C B D

  ? ? ? ?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摸一摸”“认一认”“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认识,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口有关,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纸、活动角、小棒、三角板、剪刀、扇子等。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纸、活动角、小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察发现

  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米老鼠。今天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米老鼠),米老鼠刚刚用积木搭建了一座房子,(课件出示一座房子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米老鼠搭建的一座房子,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些图形?(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米老鼠想蒙上同学们的眼睛,你们能摸出圆形来吗?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出示课题《认识角》

  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

  1、 摸角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摸一摸,说说你的感觉,当三角尺的角碰到我们手心时会很疼,会留下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再摸两边直直的,平平的,这就是角的两条边(板书)

  2、画角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即角的顶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即角的两条边),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记住角,老师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呢!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角(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扇子、闹钟上抽象出角。)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我们的身上也有角,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说。

  4欣赏角老师也发现了很多角,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

  5、练习⑴辨一辨:调皮的米老鼠也做了几个角,我们来判断一下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先仔细观察,之后快速用手势做出判断。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2)“想想做做”的第2题。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共有几个角,并让学生指一指

  二、小组合作,积极参与,

  1、比角

  嘘!听,是谁在吵架?原来是∠1和∠2吵了起来。他们都说自己大,你认为谁大?为什么?这样吧,同桌俩一个做∠1,一个做∠2,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大?谁来说一说他们俩谁大?你是怎么比出来的?(学生介绍方法)请同学们把手中的角放好,我们就用他教给我们的方法来比一比(课件)把∠1和∠2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这个角就大。

  ⑶∠1和∠2终于不吵了,可是老师这里有两个三角板也打了起来!黄三角板说:“我的这个角大!”红三角板说:“你的角小,我的这个角大!”同学们你说哪个角大?同意黄三角板上这个角的同学请举手,同意红三角板上这个角大的同学举手,还有不同意的吗?那么它们到底谁大?怎么办呢?(指一名学生前面演示比较)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对齐,另一条边也对齐了!说明什么?(两个角一样大)同学们想一想,黄三角板刚才为什么说自己的这个角大呢?(因为它的边长)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口有关,那么角的大小和将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请看!(课件演示一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的两边变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再仔细看(课件演示把角的两边变短)角的两边变短了,角的大小变了吗?那么你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课件出示: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谁能把这句话告诉黄三角板?小节: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老师再教大家两句顺口溜方便大家比较角的大小

  要知角的大与小,不看边长看张口。

  2、做角

  同学们,请那起桌子上的两根硬纸条。米老鼠想考考你:用这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你能行吗?做好之后,展示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同学们真是很聪明,这么快就都做好了。下面请你移动角的两边,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同桌俩可以商量商量。

  谁来说一说,移动角的两边,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你说得真不错,能不能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呢?他做得很好,大家和他一起做一做,好吗?举起你做的角,反复这样做,想想看:角的大小和角两边怎么样有关系呢?(学生汇报)我们把角的两边往外拉,角两边的张口就大,这个角就大。反过来,我们把角的两边往中间推,角两边的张口就小,这个角就小。请同学们把你做的角收好!电脑小老师也做了几个角,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怎么样?注意!再仔细看(课件演示)角的两边张口怎样,这个角就怎样?

  三、总结新知,拓展延伸

  1、拓展: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出个脑筋急转弯:4-1=?,课后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2、实践作业:。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角。下面我们就回到家里看看卧室里有没有角。(卧室图片)厨房里藏着的角你能发现吗?(厨房图片)我们再到公园里转转吧!(公园图片)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图片)我们的学校里有角吗?(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地方有角,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到校园中找一找,比比看谁找到的角多,好吗?

  《认识角》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其实,“角”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学生的心里眼里,“角”的概念与我们数学中“角”的概念就不尽相同了。而怎样使学生经验与新课的教学完美结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想的呢?

  一、 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4-14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08-25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1-17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0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8-2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5-02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15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3-18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04-08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