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6 12:30:27 志杰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道写人物对话的要求、格式和一些技巧。

  2、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写好提示语。

  3、明白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写出的对话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4、能够写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且格式正确,书写工整。

  5、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力争文通句顺,标点使用正确。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怎样写个性化的语言和提示语,学生在习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人离不开说话。你可知道,一个人每分钟大约说多少个字?(120个。)这一天下来,少则几十句,多得就有成百上千句了。这么多话怎么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来个人物对话的描写。(板书:人物对话)

  二、习作指导。

  (一)大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中的片段,了解对话。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这个片段学过吗?它的课题是什么?(《陶罐和铁罐》。)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片段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物的语言,也就是对话)这个片段共9个自然段,除了一头一尾两个自然段没有写人物的对话外,其余的全是对话。

  2、仔细观察这个人物对话,你又什么发现?(说话的人放在了后面。)这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就是提示语。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喜欢把提示语放在前面。而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根据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了不同的位置,这叫变化。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根据写作需要有时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有时放中间,有时放后面。当两个人对话时,可以省略不写。因为不写我们读者也知道是谁说的。

  3、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提示语的。看第2自然段,这话是谁说的,他是怎么问的。“傲慢地问”表现出了铁罐的什么?再看第4自然段,当陶罐谦虚地回答后铁罐又说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骄傲、自以为是、狂妄的铁罐。所以我们写人物对话就要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想想是什么样的人,他会说什么话。

  4、看大屏幕,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

  (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

  (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所以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千万不能说千篇一律的话,看着就让人不舒服。

  5、我们除了写好人物的语言外,还要写好提示语。你看,他们每说一句话,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藏,总会伴随一些动作和神态,这些动作和神态往往同说话的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在写对话时对提示语作一些适当的描写,不但增强了对话的表现力,而且更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6、提示语的'位置在变化,那它后面的标点符号变化了没有?当提示语在前面时,我们用——冒号;在中间时,我们用——逗号;在后面时,我们用——句号。

  (二)小练笔。

  1、一生表演其余学生写:一生大步走进教室,大声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班被评为优胜班级了!”

  2、请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投影出示,看提示语放在什么地方,标点用对了吗?

  三、习作。

  1、导入:在刚才的小练笔中,大家表现得可真出色,我们现在增加点难度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妈妈在做晚饭,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不肯。妈妈非要我去买。我只好去。】

  2、请大家评判,这段话写得怎样?(不具体。)

  3、想象一下。有人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写作文实际上考的是你的想象力。请大家想象:妈妈叫我买盐,她是怎样叫我的?她会说什么?想好了举手。

  我不肯。我会怎么做,会说些什么?妈妈后来又说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回答的?每个人的妈妈不一样,你要写出你妈妈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也不一样,你要写出你的与众不同的回答。

  4、想好了没有?会想象的人,才会写好作文。习作两个要求:一是写好提示语,二是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

  5、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文。

  1、有人问大作家叶圣陶是怎样修改作文的,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是不是只念三遍?

  2、自己念自己的作文。用心念。反复地念,反复地修改。

  3、生上台念自己的作文,投影出示,师生交流,讲评,予以打分。

  五、总结。

  请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会关注人物对话,会关注作家是怎么写对话的。我更相信,你们描写的人物对话会越来越精彩。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对话.

  2、在对话中能够正确使用引号。

  3、能够在生活中、故事中和看图想象对话。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对话,在对话中能够正确使用引号。

  教学难点

  能够在生活中、故事中和看图想象对话。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出示《狼和小羊》中的一组对话。

  学生读句子,发现什么特点。(明白什么是对话)

  2、对话与平时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一般由两句话组成。有冒号和引号)

  3、标点符号巩固练习。

  小明说今天真热啊小红也说是啊都出汗了

  4、能不能在《狼和小羊》中再找出一组对话,读给大家听。

  1、比比看,谁能在其他的课文中还能找到更多的对话?

  2、同桌之间任选主题进行对话。

  3、看图想象对话。

  A、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查阅资料呢,你联系在平常读书中和同学们的.对话,也来想象一下这几个小朋友会说些什么呢?

  B、同桌之间互相商讨并练习。

  C、学生汇报,同学品评。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离不开对话。我们不仅会运用了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还知道怎样对话,最关键的一点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说的话,只有这样对话才能顺利进行。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概括谈话主要内容。

  3、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把握访谈录体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名的文学家呀?(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有一位叫做苗苗的小朋友,她和你们一般大,不仅见过很多著名作家,还采访过他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她和其中一位知名文学大家xxx的访谈故事。(板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的题目中小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什么?让我们从文中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

  2、齐读课件展示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让大家说说比较难记的字,老师帮助一起记。

  4、用指定词语造句。

  4、读完课文可以得出:小苗指作者,大树是指xxx。介绍两人生平和主要作品。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课文有些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式,访谈录)

  2、想一想,如果你是小记者,采访一个人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3、同桌两人分角色认真读课文,读完后两人一起概括出苗苗和季先生交流了哪几个问题,而季先生的见解分别如何。

  4、文中季先生提到多看闲书,“闲书”指什么?你认为哪些书是闲书?举例。

  5、学到这里,再来重新看“小苗”和“大树”,单单是指作者和xxx吗?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6、访谈的过程就好像重现了当时他们对话的场景,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有哪些特点?

  四、拓展延伸,小结

  阅读也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有诗人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作业设计

  1、和同学交流你喜欢读的书,相互推荐书目。

  2、选择一位同学或老师,不限主题进行一个访谈,并仿照课文写一份访谈录,不少于三问三答。注意:访谈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与定位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所以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略读课中教师更应放手一些,要借助阅读提示,围绕课文重难点,提出一两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由读中积极思考,然后讨论交流,理解课文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获得自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板书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5

  一、情况分析

  娃娃家的“外公”在游戏中搭了根拐杖,在家里逛来逛去,嘴里还唠哩唠叨说了很多。原来“我外公就是这样的”;幼儿园的“老师”模仿着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上舞蹈课,模仿得八九不离十。因为她最喜欢的是老师教她学舞蹈。

  公共汔车上,“一乘客”坐在位子上抽起了“香烟”,“售票员”看见后出来阻止未果,就叫“司机”停车,自己下车去找来了“警察”,对“乘客”进行了“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教育。

  游戏中一幼儿不满足现有的主题,当别的幼儿都“找到工作”后,他却无所事事,原来他是一个“下岗工人”。

  ……

  说明

  随着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领域的拓展,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人和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经常有有意无意地在游戏中加以模仿和表现,此时如能得到恰当指导,不仅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按意愿游戏,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认知经验及游戏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愿、按意愿游戏。

  三、游戏准备

  1.丰富经验,加深印象: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多观察体验,多组织谈话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的家”、“生病的时候”等。

  启发幼儿自己制作游戏中需要的玩具材料。如公共汽车站的禁烟标记、流动摊位的工作箱等,并提供可替代各种玩具的“百宝箱”。

  说明

  不是为幼儿的游戏而刻意去丰富经验,是因为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幼儿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观察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为幼儿丰富哪些经验、创设哪些环境条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反映是一条重要的线条。

  四、观察指导

  1.当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意愿性地表现出许多积极的、美好的'事情。如:娃娃家“爸爸”送“孩子”进医院“做手术”,自己却焦急地搬来了椅子等在“手术室”门口:如:幼儿园“老师”玩起带领孩子们去“教师”家作客的游戏情节等等。此时教师可以用很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哇!真是个好爸爸!”“这老师多好呀!”

  说明

  教师作为旁观者的身份用简短的语言给予肯定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也不是为了其他,而是强化幼儿的行为表现,或使幼儿变无意识反映为有意反映,对加深和积累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具有促进作用。

  2.当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地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情节,如:娃娃家的人玩起了“搓麻将”;医院里的“医生”不肯为“病人”好好看病,逢人就说:“治不好啦,死掉了!”等等,只要不发生危险,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予阻止,观察后作延迟指导。

  说明

  儿童的世界色彩斑澜,生活中各种体验感受都会在游戏中得到反映,其中有积极的同样会有消极的。通常教师习惯于用禁止和说教的办法来处理幼儿游戏中表现的消极内容,但这种做法容易束缚幼儿,使幼儿产生更多的顾虑而不愿或不敢大胆表现,甚至会压抑诸如情况之中幼儿所表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急于阻止,看幼儿游戏的发展情况再作指导,也可以将问题放置在游戏后的谈话中师生共同讨论。

  当观察到幼儿不满足现有主题而另有主见时,如幼儿要做游戏摊位的工作人员,为顾客上门服务,送货到家。对此教师可以和幼儿聊聊他到底想玩些什么,需要些什么,让幼儿知道如果需要什么可以想什么办法,同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材料。

  说明

  由幼儿自己提出的主题不管操作性是否强,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而且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切忌操之过急包办代替。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6

  一、背景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但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被人们否认和排除,那么怎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呢?小语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不在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出一种提高自身辨证思维的途径,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关系中,教师置身于一个学习者和咨询者的位置,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语言传递交流思想,成功地让信息畅通,大面积提高学生发言水平。让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撬”开口,从说得响—说得多—说得精。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从中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又反作用于对各学科的消化吸收,从而达成教育的系统化。

  二、教学研究

  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3课《找骆驼》是通过描写一个商人寻找好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好教材。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它的下落。第2-9自然段写老人——说出那只骆驼的情况,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第10-11自然段写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那只骆驼的的情况和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训练和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本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外,力图体现“观察-思考-判断”这一探究形式。让学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辨证,培养矮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

  我按照“对话式”教学的五大环节开展课堂对话:

  第一环节:激活话题,导入新课。

  激化话题是课的开始,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师:小朋友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领?

  生:骆驼身体高大,背上有驼峰,蹄又扁又平,蹄底有肉垫。有双重眼睑,不怕风沙;很耐饥渴,嗅觉灵敏,能嗅出远处的水源,也能预感大风的到来。是风漠中的乘骑,运货的主要动物。

  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们说谁最需要骆驼的帮助?

  生:在沙漠中行走的人。

  师: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

  第二环节:自学生疑。

  疑是思维的导向,是教学目标的指向,学习新课前,目标意识是否明确,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在这一过程中分为基础知识生疑,即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第二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生疑,它是导读的关键。

  1、自觉型生疑:

  a遇到生字新词“拦路虎”先划出来,再提出来。(具体相机而定)

  b学习多音字“哄”、“吗”;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学习交流(略)

  2、思辩型问题:

  如:a、老人为什么知道骆驼的情况?

  为什么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为什么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为什么知道骆驼缺了颗牙齿?

  B、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C、老人为什么不直接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而是说了那么多自己的发现,他有什么用意吗?

  D、商人怎么会误解老人藏了骆驼?

  第三环节:筛选提炼话题,进行课堂对话。

  筛选话题是打开对话过程的金钥匙,且是一把万能的钥匙,通过它可以贯通整篇课文的教学,构成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选者突破性的话题。

  (注:对上述所提的问题,简单的由学生或教师给予回答,难一点的可先放一放。)

  1、与学生商量,选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a)进行对话讨论。

  2、自学课文,完成填空:

  a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

  B、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是因为___________

  C、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是因为_____________

  (让学生应因为……所以……的句式反向填空)

  板书:

  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有点跛

  路上左有蜜,右有想左驮蜜,右驮米

  树叶留有牙印 缺了颗牙齿

  3、找出有关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不紧不慢满有把握)

  4、继续话题:老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么详细?(学生讨论)

  答案:老人善于观察、熟悉沙漠……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7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数学。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行为辨析法。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参与他人活动的礼仪技巧,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游戏。2.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

  核心要素:小朋友做游戏要参与求同意

  勤沟通互帮助多谦让好相处

  活动准备:1.玩具。

  2.班级教师事先商量示范此活动的流程与细节。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问:“如果你想参加别人的活动,应该这样做?”

  (二)关键步骤:

  1.请小朋友说出自己的做法。

  2.讨论:“谁的方法最好?为什么?”

  3.教师示范正确的参与活动时的礼仪,要经过他人的同意才可加入活动。

  一位教师扮演“小朋友”正在玩玩具,另一位教师走过去,对她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也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于是两个人一起玩了起来。

  4.与幼儿团讨:

  “平时你是如何加入他人活动的”

  “你会用什么方式打扰他人的活动并提出要加入的`请求?(轻拍一下对方的

  肩膀、小声说话等)

  (三)幼儿自由活动:

  在幼儿活动自由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协商。

  活动延伸:

  1.给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的技巧。

  2.每周评选“礼仪之星”,树立榜样,强化幼儿的正面行为。

  家园互动:

  1.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在要参与他人的活动时,要做到主动征求他人意见,在同意的情况下才加入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2.闲暇时,应与幼儿一起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3.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修养。

  注意事项:

  幼儿要征求他人同意后才能参与他人的活动。但如果对方拒绝了请求,也应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能生气或说一些不友好的话,而应有礼貌地离开,继续选择别的活动。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用上两种以上。

  2、让学生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正确打法。

  3、让学生知道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写对话,做到格式和标点的正确。

  三、教学难点:

  会用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来写对话,能将提示语写得生动、具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学习之旅吧!知道李咏叔叔吗?知道李咏叔叔现在主持的一个新栏目“咏乐汇”吗?看来很多孩子都像老师一样喜欢李咏叔叔。今天啊,老师也要在这里模仿李咏叔叔,过一把当主持人的瘾。“咏乐汇”呢,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社会精英作嘉宾,我今天也要邀请一位小嘉宾上来跟我交流。这个份幸运会落到谁的头上呢?谁都有机会,因为你们的学号全都在这里。(拿出“幸运罐”。)我请一位幸运小使者来揭晓这个秘密。(使者上台抽出幸运者。)

  祝贺你!准备好接受我的采访了吗?

  你觉得自己最棒的是什么?是怎么练成的?有什么好经验分享给大家吗?

  好,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还给大家分享了你的成功经验。

  孩子们,刚才我们这样的交流,就叫“对话”。看来啊,对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对话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很难进行交流。如果用文字把人物的对话生动地记录下来,就叫“对话描写”。(板书:对话描写)那么怎样才能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对话。

  (二)范文引路,揣摩写法

  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提示语的用法

  (1)我们先来读一读一位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先默读,再抽生读。生边读边想:例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篇短文里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

  (3)看来不仅在生活中对话很重要,写作文时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第一,写好对话能帮助我们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写好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叙述一件事情。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

  (4)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位小作者在写对话时,运用了几种提示语的形式?分别是哪几种?

  在对话描写中,告诉我们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这样的语句叫提示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提示语有在前面的、后面的、中间的,以及没有提示语的这几种形式。

  (5)对比观察,提示语丰富的重要性。(课件出示只有一种形式的提示语的对话,内容还是和刚才一样。)你们觉得哪篇文章好?为什么?

  所以我们自己在写对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变换一下提示语的形式,就不会显得干吧、死板。

  (6)还有什么发现没有?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试试看,会有什么感受?

  看,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如:“说”、“喊”或“回答”的`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喊的,或是怎样回答的。发现没有?对比去掉修饰语跟不去修饰语的不同效果。通过学习这篇作文,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知道了提示语要写得生动、具体才好。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写一写呢?

  小试牛刀一:

  接下来我们要分角色表演。仔细听听,是几个人在讲话,哪几个人,年龄有什么特点。

  大人:没洗干净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孩子:不要紧。

  大人:吃不干净的东西是要生病的。

  孩子:我知道啦。

  听清楚了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题单上给这段对话加上提示语:想想她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交流展示自己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2、再次出示例文,感悟标点符号的用法。

  大家再看看,你在标点方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如果提示语在前面,“说”后面打冒号。

  如果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打句号。

  明白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能试着标一标吗?我们再来完成一个练习。小试牛刀二: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它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每个人的话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

  对了,孩子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发现了作者在写每个人的话时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强调对话的重要,使我们看起来清楚明了,提示语形式多样时,分段写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

  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也像他这样来写,好吗?

  3、教师小结。(理清学生思路,提示重点。)

  通过阅读,观察,我们发现了这篇对话描写写得好,好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作者运用了四种形式的提示语,非常丰富,而且提示语中用了形容词,显得生动、具体;在标点符号方面,他特别注意了提示语在中间时,“说”后面要用逗号;他还很讲究格式,把每个人说的话都另起一行来写,读起来清晰明了。如果你们在写对话时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也能写得很好。想试着来写写吗?

  (三)学以致用,巧妙迁移

  1、下面请观看一段哑剧。我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表演这段哑剧,老师扮演妈妈,同学扮演孩子。谁愿意来争取这个机会?(与请上来的同学简单交流一下。)

  刚才我们根据人物的语言想象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现在我们反过来要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想象人物的语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想象我们会说些什么。

  (哑剧:妈妈下班回家,打开了她平时常拿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

  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我们会说些什么呢?看谁想象的人物语言有意思。(默想半分钟。)

  心里有底了吗?现在请根据你的想象,把这段对件事写下来吧!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开始!

  2、出示“写作提示”:我们在写的时候记住做到这几点。

  3、老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交往是学校交往、社会交往的基础。如果说上一节课的内容是针对学生在家庭交往中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那么本课的学习内容则侧重学习如何与家长交往,是本课乃至本单元教育的一个落脚点,也是本册教材后续内容的一块奠基石。

  2、课标依据

  这一框题的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交往与沟通”板块中“1.3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3、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淡化知识的讲授,意在体现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主动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知识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及主要策略

  4、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有效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艺术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自由”因而变得敏感、情绪容易冲动,而家长对子女的期待高、要求严,不可避免地在亲子交往之中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亲子关系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矛盾,架起理解的桥梁,掌握沟通的方法艺术迫在眉睫。

  二、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在学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加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设计了三个“主题引领,板块教学式”的活动,目的使教学环节简约,教学素材低碳、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即:一、关注生活,正视矛盾;二、再现生活,解决矛盾;三、回归生活,增进情感。

  生活调查,通过调查本班学生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情况来确定本节课的侧重角度及具体实施措施,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矛盾普遍存在,从而敢于直面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为后面的解决矛盾做好预设。

  (二)学习过程:

  一、关注生活,正视矛盾

  1、请和父母最近发生过矛盾的同学讲一件你和父母最尖锐的矛盾经历。

  2、你是怎样看待和父母之间矛盾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引起共鸣,敢于面对矛盾,认识亲子之间矛盾的危害,从而有意识地去解决和避免矛盾,即树立与父母沟通的意识。

  二、再现生活,解决矛盾

  活动一、观看视频,探究问题

  1、文文对妈妈的指责是用什么方式处理的?

  2、分组讨论并归纳:文文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3、你们还能奉献哪些与父母沟通的金点子

  设计意图:认识到矛盾可解决,态度是关键;直观学习避免矛盾的做法及技巧,归纳解决矛盾的基本程序,即探索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活动二、情景表演,主动践行

  主题:沟通考场——“妈妈,我没有谈恋爱”

  场景:妈妈下班回家,看见你正和同班的女生小陈在附近的冷饮厅一起吃冷饮,回到家里,妈妈怒目圆睁。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巧妙化解即将发生的矛盾,时间不超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沟通的核心是“爱”,不能急躁,更不能粗暴,否则适得其反。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沟通的快乐,即提高与父母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增进情感

  1、请回顾并讲述父母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2、请以你最喜欢的方式跨出与父母沟通的第一步。

  温馨提示:

  可以以交谈、写信、发短信、写小纸条、打电话、赠送礼物等形式。

  目的:化解矛盾、消除误会、感动亲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故事中充分感受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并抓住学生积极与父母沟通的热情,落实沟通行动,增强热爱父母的情感。

  总结提升: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感动,这就是主动沟通的魅力,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太多,我们却无以回报,在最后一刻,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想品德课注重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体验,实践作业“让爱永恒”是让亲情沟通活动在生活中延续,让爱的对话成为习惯。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10

  设计意图:

  对话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文章中插入对话,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是,很多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有变化,丰富地写出人物的语言。我设计的这堂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相配合,利用提示语的位置变化,使人物的对话鲜活起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在描写人物话语时,能够同时对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生动细致描写;

  2、掌握人物话语描写时提示语位置的多种变化及标点的用法。

  4、养成关注他人、用心倾听、感受他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人物话语描写时,把话语描写与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共同配合,进而更好地对人物话语进行描写,凸显人物性格。

  教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情景模拟、方格纸、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从上课的开场白引出课题。

  师:时间总是过得如此匆匆,一晃,雷老师在三尺讲台耕耘已经整整16年,可是什么痕迹也没留下。今天,雷老师就尝试将刚才课堂上美好的瞬间写下来,留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男生齐读……,同学们觉得老师这么描写,够不够精彩?为什么?

  2、揭示课题。

  今天,雷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把对话写得更加丰富多彩。全班齐读课题。《变化丰富写对话》。

  二、分析比较,体会写法

  2、出示第二段话。

  师:刚才同学们这么热情地帮老师提建议,雷老师啊,决定好好修改一番,现在终于改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女生齐读。读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

  ①边读边思考,老师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结合交流,谈好处,并板书

  分段写神态

  提示语动作人物活

  位置变心理文章美

  师:像这样在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之外,交代话语是谁说的,以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的语句,就叫提示语。有了这三兄弟的装饰,提示语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作者笔下的'人物,仿佛也在我们的眼前活了起来。(板书:人物活)

  师:你还能找出其它两句中的提示语吗?(教师画出)仔细看他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提示语有的在话语的前面,有的在话语的后面,有的在话语的中间)提示语的位置变了,文章不再单调,显得生动多了,文章也更加优美。(板书:文章美)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两段的书写格式有什么不同?第一段话,老师只用了一段。而第二段话,老师用了几段,怎么分的段?对话分段,很清楚,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还可以拉长篇幅,显得字数更多呢!

  3、细心观察的同学,一定知道跟随提示语的位置发生变化,还有什么也发生变化?(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中间呢?

  提示语在后面呢?

  5、齐读口诀:同学们真棒,不但会发现,还会归纳。

  三、排列句子,领悟用法

  1、排列句子。

  师:现在,老师要开展一个有趣的低年级版的活动,是什么呢?排列句子,不过,每一组的要求可不一样。仔细听好了。

  2、总结点评:这个活动让我们知道提示语的位置变,标点符号也要变。

  四、课堂实践,运用方法

  1、出示对话内容,指名上台表演。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小品,注意哦!要仔细观察演员的表情、动作、如果还能猜出演员的心情那就更好了。

  2、交流观察所得。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表演,重新整理这段对话。在写之前,雷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如果你觉得小演员演得不够好,你也可以想想,如果你来演,会怎么演?

  五、交流分享,总结写法

  1、分别赏析优秀及有待提高学生的片段,全班交流。

  2、总结本课的收获。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3、教师总结顺口溜。老师也将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编成一段顺口溜,请全班同学和着节拍齐读。

  写对话分好段提示语位置变三兄弟配合好人物活文章美

  师: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其实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还有一种变化,就是省略提示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读。最后,祝愿同学们今后能写出更多,更精彩的美文!下课。

  板书设计:

  变化丰富写对话

  分段写神态

  提示语动作人物活

  位置变心理文章美

【《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物对话作文01-2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02-12

小苗与大树对话教学设计06-15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06-09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06-2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06-29

小苗与大树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05-22

和人物对话作文01-28

描写人物对话的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