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立冬将至,寒意便迈着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天气一下子冷了许多。北中国的冬天即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想起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身处寒冬的人们总是渴望春天早日来临。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确是面上含笑的,他们好像并不渴望春天早日来临,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啦,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著名写景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也许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
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请看大屏幕,掌声请出老舍先生。(投影作者简介,学生齐读)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1930年,作者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从此在山东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2、听录音,说感知,解字词。
就是这个对济南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听配音朗读课文。(投影要求:注视画面、用心倾听、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济南的意境美。)
听了录音,你心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一句话说出来。(学生活动,老师评价。)
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济(jǐ)南伦敦(dūn)镶(xiāng)
贮(zhù)蓄水藻(zǎo)髻(jì)
3、感知简析,展示才华
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意境是相当的美,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思考题,请看投影,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投影展示)
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学生合作讨论思考解决,教师板书:济南的冬天)
请同学们把思考所得告诉大家,展示你的才华。
教师逐步疏导,简析文意并简明板书。
特点:温晴。景物:山、水具体又写:阳光下的山,小雪后的山,城外远山
三、美文品读,展现风采
过渡语:课文整体内容我们已经把握住了,那文章的意境美我们又如何才能感知呢?请分组思考第二个问题:(投影展示)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段,你认为用得最准确的词语和最生动的句子有哪些,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启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就有两个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声读,并动笔圈点批注。
抽生回答,教师以图画为引导,分别展示2、3、4、5、自然段景致,引出其中精美词句,从修辞、写法、情趣等方面品读妙处。(安排一段配音朗诵表演)
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写美
过渡: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的确确很美,你想,为什么他笔下的景就这样的美,这样的惹人喜爱呢?如果文章单为写景而写景,会不会打动人,会不会感动我们?这景里面还有什么呀?(抽生回答)正因为这景里面融进了情,融进了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这样的动人。这种写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个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激情、写美:老舍笔下的景如此的美,如此的惹人喜爱,我们三穗,我们家乡四季的景也不错呀。请你写一写或说一处我们三穗,我们家乡你认为最美的景致。
五、小结课堂。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到处都蕴含着美,让我们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让我们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生活中的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七年级(7)班的同学会有像老舍这样的大家驰骋在文坛的圈子里。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朗诵《老舍文集》中的《老张的哲学》当中的优美语句并分析)
师朗诵:“那是五月的天气,小太阳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东来西去的白云亲嘴。有的唇儿一挨慌忙的飞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阳的红脸蛋;有的化着恶龙,张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变成小绵羊跑着求她的青眼。这样艳美的景色,可惜人们却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们的错处,只是小太阳太娇羞了,太泼辣了,把要看的人们晒的满脸流油,于是富人们支起凉棚索性不看,穷人们倒在柳荫下作他们的好梦,谁来惹这个闲气。”
师: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一下
读得不错。这段文字写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师:这么多文字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气
炎热
炽热
毒辣
等学生任意说
师:
本段文字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五月的天气”的炎热、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十六、《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
(投影)
师:请哪位同学将你收集到的有关老舍的资料读一下。
请学生起来读
师:说的还可以,老师补充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老舍的相关资料。
老舍(1899—199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
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读的不错。当然老师收集的还不全面,课后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体感悟
1、生快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5`)
师出示投影:
(1)、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
一髻
儿
镶
薄雪
B
觉得
真得
看护
看吧
C
着落
着急
伦敦
澄清
D
狭窄
宽敞
贮蓄
水藻
(2)、选出正确的解释。
响亮的天气(A、十分明亮;
B、声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B、温暖舒适)
那些小山太秀气(A、清秀;B、玲珑秀美)
2、师朗诵课文,分析课文
(1)、师朗读课文,配音乐。
师:刚才老师已经将课文读完了,下面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目,大家讨论解决,然后请每组派个成员汇报。
第一小组:第一段。
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第二小组:第二段
问题: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①、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②、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③、人们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组:第三段、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问题:①、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大喜爱和赞美?
②、作者写景大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③、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4、讨论一下作者写景的句子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组: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的看护夫。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将“_______”比作“日本看护夫”。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问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二组:
(1)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师:老师将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较一下,老师改的好不好?
我认为挺好的!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第四小组:第四、五段
问题:(1)、第四段主要讲述什么?
(2)、第五段水的特点?一连写了五个“绿”是为了写什么?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3、三读课文,总结全文。
师:本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将第三自然段读一下,要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师: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风景画,抒发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里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喜爱,赞美,喜欢,深爱等)
四、创新训练。(写和画)
师:文章中老舍抓住“温晴”二字将济南的冬天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现在请你仿照本文,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要求:(1)、一、二两组来写一写。
(2)、三、四两组的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画一画济南的冬天。
师总结讲评。
五、作业
背诵文章第三自然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和感受的写法。
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4、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设想】
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课前预习
1、济南的冬天是( )。请你用一个或两三个词语来形容,并说出理由。
学生的回答:
⑴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 )
⑵ 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的济南的那些景物?
阳光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同学们,四季更替,星转斗移,大自然是那样富于神奇的魅力。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四季景色又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色。我们的省会城市──济南,因了人文、地理因素的特点,四季景象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让我们在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引导之下,一起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
初读课文:
⑴ 本文的作者是谁?(老舍)
⑵ 能不能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情况?(阅读注解一,指导学生“圈点勾画”。)
⑶ 教师补充:
老师还要补充一点,1930年,作者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温情。作为游子,他真切的感觉到了祖国的亲切与温暖,这种感受,在文中流露的很充分。
2、分析理解:
精读重点段落,思考问题:
朗读第三段,要求:
⑴ 找出本段所运用的三个方位名词和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通过讨论辨析明确:三个方位名词是“山上”、“山尖”、“山坡”,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日落”;这一段主要写济南雪后山上的.景色。
⑵ 找出本段用得最生动的三个带有比喻意义的动词和拟人句,说说所起的作用。
明确:三个动词是“顶”、“镶”、“穿”,拟人句是“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表现济南小山“秀气”的特征。
朗读第五段,要求:
⑴ 画出文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和比喻手法的词句,描写蓝水晶的形容词,说明本段写什么,写出什么特征?
明确:词句是“贮蓄”、“全拿出来”、“精神”、“不忍得”、“照个影儿”、“蓝水晶”、“像地毯上的小团花”;本段写济南的水,写出其“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绿”、“澄清”、“水天一色”的特点。
⑵ 揣摩结尾一句:“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是指济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气”、“像水墨画”、“水色澄清”等;蕴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
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怎样的情感?从那些词句感受到的?
明确: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情是喜爱和赞美。从“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些小山冬天特别可爱”、“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等词句可以看出来。
作者的情感,融会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以美好的事物作喻体,表现景物特点,用拟人修辞句式,赋予景物美好情感。情景交融正是本文的突出特色。
3、学习反馈:
阅读抒情散文,一要把握景物特征,二要感悟作者情感;写抒情散文,一要写出景物特征,二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
4、拓展阅读《济南的秋天》:
要求学生依据《济南的冬天》的问题设计,设计三个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完成《济南的秋天》一文的阅读学习。
5、阅读思考:
⑴ 作者对济南的秋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⑵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济南的秋天景象?景色有什么特点?
明确:济南秋天的山和秋天的水。写出了秋山多变化的、淡美的山色;秋水的清澄和甜美以及水中迷人的绿色。
⑶ 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秋天怎样的情感?那些词句向你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作者对济南秋天的感情是赞美和喜爱。从“济南的秋天是诗意的”、“(上帝)把秋和冬的艺术全赐给了济南”、“像诗一样的温柔”、“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羡慕死诗人呀”、“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等词句可以看得出来。
6、课堂检测:
⑴ 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
⑵ 作者通过哪三个比较来说明“济南真算是个宝地”?
⑶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⑷ 本文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济南的山的?
⑸ 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
⑹ 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
⑺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7、课外练习、阅读拓展。
【板书设计】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对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奇迹) (怪事) (害怕)
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引出 “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 ─—素淡、雅致(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背景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教材分析整个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类的文章,要求学生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春》的基础上已经对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有所了解,本文重在巩固和强化。同时继续强化和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欣赏写景抒情类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读准重音和停连,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描写生活中的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欣赏品读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词语,学会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情景交融的妙处。
教学重点朗读、品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描写生活中的美。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示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你喜欢冬天么?你眼中的冬天是怎样的?
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自主思考联系生活,意会导入。
2、走近作者补充介绍作者老舍学生介绍了解作者、作品常识。
3、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学生在语言的熏陶中感悟。播放音频或示范朗读
听范读,并整体感知在听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品语言之美引导学生赏析文本。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描写顺序
语言特点(炼字、叠词等)
写作手法(对比、情景交融等)
小组合作,多个角度赏析课文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感受文章写景的妙处。
5、品味、质疑
引导学生品读其他精彩语句,并提出疑问。
结合预习以、相关练习以及自己的思考,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6、小结景物描写技巧
1、布局精心,层次井然
2、运用修辞妙笔生花,文采斐然。
如比喻、比拟等。
3、妙用动词、形容词,语言精美。
如“响晴”、“温晴”、“卧”等。
4、巧用对比,特点突出。
5、按照一定顺序(从高到低)
6、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总结本文写景技巧一课一得,在学习完《春》的基础上,再巩固写景技巧,学以致用。
三、作业布置:
选取四季中你次喜欢的景物进行描绘,字数300—500字左右,请运用课堂学到的描写方法,至少要用上2种修辞手法。
四、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问题推进,学习新课:
(一)课文感知
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学习3段写景的方法
齐读3段思考
(1)、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作者按什么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3)、段中那些动词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词用得好?
2、归纳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边归纳边举例)
①细致观察景色,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②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以致用:
用你学到的写景的方法,以“最妙的是……”开头写一段你家乡最有特点或你最喜爱的景物。
四、学习清单
展示习作片段
五、布置作业:
请实地观察雅安某处的景物,仿照课文一些写法,写一篇题为《雅安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3、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吗?对,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为川端康成庆祝他的成功,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没有说祝贺的话,而是说,“你知道吗,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是一位中国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谁吗?对,他就是我们的老舍先生。他的语言很独到洗练却又韵味无穷。老舍曾经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写出了大量的文章。现在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别样的“济南的冬天”吧。 (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作者简介: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老舍的资料
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与〈春〉比较阅读)
1、分段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如果用画来比喻《春》和《济南的冬天》,那么《春》象什么画?而《济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么画?
学生讨论体会明确:《春》象油画,象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诉说对春的喜爱赞美。而《济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画,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学生思考明确:温晴:
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无日)济南(响晴)
热带(日毒)济南(温晴)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4、学生互相质疑问难,然后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朗读体会对济南的冬天的的喜欢之情。
教师小结:本文随着老舍先生欣赏了济南冬天的美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就象听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不愧是人民的语言艺术大师。课下希望同学们多读老舍的文章,再次体会老舍的语言独特之处。
作业:
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优美的语句。
拓展作业:课下搜集老舍的文章,阅读品味其语言特色
预习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品味赏析“妙”在何处?
重点品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体会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从总体上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这节课我们共同合作看看这些画“妙”在何处。
研读赏析
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学生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找出自己组喜欢的图来谈喜欢的理由)
[明确]
a.小山摇篮图——温静;雪后初晴图——秀美;空灵水晶图—一绿、活。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学生讨论找图谈感受。
合作探究
谈完感受后,每个小组就自己组喜欢的图来探究为什么写的好,写的妙?
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或疑惑告知大家
阳光朗照图
1、小组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雪后初晴图
1、小组朗读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学生抓住“妙” 字讨论并归纳: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这段文字为什么写雪后的山景这么“妙”?
讨论并归纳:运用修辞。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雪后远山图
小组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空灵水晶图
小组读第5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1、讨论并归纳: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并归纳: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研读思考
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最后满含深情的道出了“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虽没赞美济南,但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学生互相质疑问难,教师归纳本课所学。
拓展延伸
我们共同体会了《济南的冬天》的魅力所在,学习了写景方法,我们青岛的夏天最美,最有魅力的季节,能否抓住青岛的夏天的特征,来写〈青岛的夏〉。
学生共同讨论青岛的夏天的特征,抓住最能体现青岛夏的特征的景物来写。
教师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作业
1、基础作业:“读一读,写一写”生字,注解中的词语。
2、拓展作业:写青岛的夏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
3、预习作业: 预习《秋天》,熟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后记
学生对《春》的印象很深,刚学完,正好借此热身,《春》象油画,象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诉说对春的喜爱赞美。而《济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画,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用《春》的方法来教冬天,也可以,要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其中之美。先在总体上把握文章,学生明白老舍先生画的是一幅画。先画山,有远景近景,有阳光朗照下的山,有薄雪覆盖的山,还有城外的远山。最后一幅空灵水晶图,把整个济南的景色都画出来了。让学生体会其美。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7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体会作品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4、精彩语段要求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朱自清的《春》自然导入,也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
3、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3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可以用《春》当中学到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
4、自由朗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体会大师笔法。
5、语段训练:完成课后练习三,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7、课后练习: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诗化意境,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济南冬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品味比喻、拟人等修辞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老师的一段话语让学生筛选出有关课文和作者的信息,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就是《济南的冬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领略济南冬天的美。
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由一位同学介绍,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读文过字词关
1、指名让学生读第一段,其他同学听读,指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
2、在本段中,有三个修饰天气的近义词,找出来并辨析。
通过学生的辨析,导出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正因为与别的地方天气进行对比,作者称赞济南是个宝地。
3、归纳品读
让学生速读剩余文段,归纳出所写的主要内容山和水。
三、品文寻美
1、设置问题
(1)作者写山景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怎样突出这个特点的?
(2)写山的特点又是怎样赋予其不同的情态?
学生试着说出自己的见解,师酌情指导。
2、找一找
作品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情”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写处了不少富有情趣的句子,请在文中找出这些语句,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可从修辞、词语的运用、色彩等方面来说)
3、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写水的文段。
由学生自行得出济南的冬天水色绿、清、亮的特点,同时品味学习写景所运用的拟人和比喻的妙处。
四、拓展延伸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学了《济南的冬天》一文,相信我们对山水之美有所感受,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家乡的冬天的美景吧!
展示冬天特有的图片,指导学生将本文所学的写景方法即:词语的准确运用,色彩的处理,还有比喻、拟人的妙用应用到习作当中,从而使自己笔下的景物富有情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济 山美 可爱、慈善、秀气
南 无风
的 温晴 无重雾 对比 宝地
冬 无毒日
天 水美 绿、清、亮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的方法。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对于冬季这个季节来说同学们应很熟悉,现在也即将进入初冬,请你用一句话来描绘你眼中的冬天,(凛冽的寒风、白雪飘飞……)是的,在许多人眼中冬天就是冷的、枯燥的代名词,但是作家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却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他笔下的一幅冬天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悟把握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2、带着以下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把握语气、语速、语调等)(投影,指导学生把问题带入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⑴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是个宝地?
⑵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请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明确:
⑴ “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征,济南的冬天与北京、伦敦、热带相比无风声,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水,像在小摇篮里。
⑵作者主要抓住了济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的小山,城外的远山,泛绿的水。
课堂小结:文章与北平、伦敦、热带作比,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细致的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处处渗透了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赏析、探究(四人一组讨论)
指导读2~5节(投影出问题)
1、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
2、细读第3节作者的写景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把你刚才划出的喜欢的句子读几遍,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
1、阳光照耀下的山—温静或暖和、安适;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水墨画或淡雅;水—绿。
2、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为了突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细致的描绘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写景从上到下的描绘,如把山坡上的斑驳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使山活了起来;把夕阳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我们带入想象联想的境界,使事物具体形象可感。
3、示例:
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字写村庄写雪写其形态活灵活现。
⑵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水有了灵气,更为了突出写绿。
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如此的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山水。
四、拓展延伸
请用你的笔勾勒出你对家乡冬天的感受。(多角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读写一体,一篇小作文。)
五、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提示:简要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介绍老舍及其笔下的冬天,查阅一下资料)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山
温晴
水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2. 学情分析
对于老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他的作品《猫》,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5.教学难点:
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2)、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石家庄的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同时教师也点到了济南的冬天与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处,给学生以提示。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 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更加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有更热烈,有更多的感受与同伴分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谁来说一说,文章围绕“济南的冬天”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顾全篇,尽快让学生走进文本,为后面赏析课文做好准备。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围绕中心话题,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生赏析济南山、水
接着作者又写了济南的山、水,现在请四组同学的代表分别上台给我们介绍作者笔下的山水,其余同学把书合上,从画中,从同学的复述中感受济南的山、水。
1、第一张图片:阳光下山景图。
请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板书:阳光下的小山:温晴
2、第二张图片:薄雪后山景图。
请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
提问:济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
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
3、第三张图片: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问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中心话题。
课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点: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定性的说到某一部分。教师深入学生回答,与之展开深入对话,有机结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二、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师引导: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教师作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将语文打开。
①推荐阅读:《沁园春.雪》
三、作业。
1、背诵整篇文章。
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记录下今天的收获。可以采用诗歌、文字配画等形式。
3、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向书的世界引领,激励着学生种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种子。
四、板书设计
12 济南的冬天
课后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绿萍()
宽敞()澄清()
二、看拼音,写汉字。
bì
1、小明一()上眼睛,就会想起那位可怜的老奶奶。
chǎng
2、你应该向大家()开心扉,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
jǐ
3、他的老家是山东省()南。
三、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 )人。(地点)
2、《济南的冬天》中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3、老舍用饱含深情的笔,从( )( )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济南的冬天。
四、读句子,想一想表现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共同欣赏几幅风景图片,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吗?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景物。
导语: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的济南,真可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径,柳丝拂面,空气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远眺青山起伏,连绵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老舍先生对济南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济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看图片,认真观察、思考、描绘所看到的图片。
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幻灯片
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聆听、记忆
增强自主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
作者简介:
提问:谁能介绍老舍的有关知识?
出示幻灯片:老舍的有关知识
学生介绍老舍
学生齐读、识记
加强对老舍的了解,掌握文学常识
播放课文录音
听读过程中请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思考下列问题:
1、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天气的这一特点的?
2、请结合具体的段落谈谈:围绕这一特点,作者写了那些景物?
考察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听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
思考问题
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并齐读、识记。
班内讨论交流1、2两个问题,达成共识。
培养学生边听读、边勾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抓住所描写景物的总体特征,理清作者写景的思路。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跳读课文,从文中勾画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谈谈这些语句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自主探究、同桌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解析等方法,班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质疑问难
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生互相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有感情的朗读抒情语句进行体会、领悟。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
使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以致用
播放风光片《北国之春》,练一练,比一比,看谁能围绕景物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热爱、赞美之情。
观看《北国之春》,边看边构思,准备发言。
运用修辞描绘北国之春的美好景色,并互相评价。
学以致用,使所学的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描写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和赏析能力,。
结束语:
同学们,从济南之冬,到北国之春,我们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热爱生活的真心、善于观察的慧眼、精于描绘的妙笔,使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你们的笔下更具诗情画意,更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能成为像老舍一样享誉文坛的语言大师。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写作的感情。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南的冬天对比温晴突出
阳光下的小山小摇篮
山雪后小山秀美比喻
冬天的济南城外远山小水墨画拟人
水冬天的水蓝水晶
热爱赞美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正确读写济南、镶上、宽敞、澄清等词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活动教学法、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多媒体出示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和板书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读书,并设计相关问题:
1.师生同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形似字。
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生生自读讨论: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
3.分组讨论:围绕着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文章结构脉络。
赞誉了“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三)深入研读
1.第一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预习中查找到的资料。
(3)第二部分具体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1)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济南的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热带的热,济南的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拨: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
2.第二环节 语言品读
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载体。细细地品味语言,才能更好领会文章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再细细体会句中词语的意味。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我认为 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 。
教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重点分析: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四)拓展延伸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
2.说说自己家乡冬天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五)小结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体会表达效果。
2.小写作《校园的冬天》,400字左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时数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一、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用多媒体投影仪把一些收集的不同地方冬天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大家说说对每个地方冬天的感觉。(找一两位同学说一下)
同学们,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如唐代诗人柳宗元写冬天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他的眼里,冬天是萧条的、冷清的、孤寂的。
大家学过地理,济南的地理位置在哪?北中国
你认为济南的冬天会有什么特点?
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很早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到底是一种何番情致呢?就让我们在著名作家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
二、老舍及其创作:
(一)作者简介用多媒体投影仪投出老舍先生的相片,让一两个同学讲一下对作者的认识,然后归纳重要的作者信息
(二)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用一两句话简介各个作品的内容。
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写昔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人力车夫祥子,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三、字词找出文中比较难读、难写的词语强调重点,在黑板上注音。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教师范读课文。
用“冬天的济南像_______”说一句话来概括出济南冬天给你留下的.印象。学生可能回答:冬天的济南像春天,摇篮,慈祥的老人,慈爱的母亲,秀美的图画,优美的山水画,美丽的少女,透明的蓝水晶等等。
2、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掌握字词,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
同桌,前后桌讨论,说明划分的理由并归纳段落大意。
总分的写法。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2、思考:
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济南冬天的"没有风声"、“响晴”、“温晴”
再读第一段
写“温晴”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五、你认为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老舍的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回答)
再次吟咏体味第1语段。
4、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什么用“响”。
明确:“响”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在此却用来形容天气的晴朗,特别强调天气晴朗高爽。
“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用来描述声音的,在此用来形容天气,突出天气非常明亮。
上文中的描写是“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用的是“响晴”一词,而接下来写得却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用得却是“温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老舍先生的笔误呢?
响晴的意思是晴朗无云,只是说明了环境的晴朗,但是温晴总写了冬天的特点,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五、总结
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备感亲切,得益于先生朴实亲切的文风,犹如与读者促膝谈心一般。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情真意挚的语句,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既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那么老舍先生到底是如何具体描述济南的冬天的呢?我们下节课再作分析。
5、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课堂机动环节:为什么用“温晴”而不是“响晴”作为济南的特点呢?让我们来一起品味一下第二段。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2、试收集描写雪的诗词,体会其意境
二课时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明确:作者抓住济南“温晴”的特点,先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又描写了济南冬天的水。
课前回顾,读课文,重温第三自然段。
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2、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充满温情。(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
3、作者又是怎样描描写济南冬天的水的?
朗读第五段,要求:
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①画出文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和比喻手法的词句,描写蓝水晶的形容词,说明本段写什么,写出什么特征?
明确:(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②揣摩结尾一句:"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是指济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气"、"像水墨画"、"水色澄清"等;蕴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赞美济南的感情。
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因为深切的领教过北平“寒冬”的淫威,领教过雾都伦敦的昏暗,当老舍先生置身于温暖,晴朗,如画般的济南冬天时又应当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朗读、讨论后明确:喜悦,赞美,恬静,宁静,怀念……。)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来读这篇优美如画,情感深浓的文章呢?(喜悦,赞美,恬静,宁静,怀念……)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4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赏这些作品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学习这些课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点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作为济南的学生应该引以为豪,对于济南的天气我们也非常熟悉。关于老舍,学生们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牢记“着落、髻、看护、镶、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济南、奇迹、伦敦、暖和、着落、髻、看护、镶、宽敞、水藻、贮蓄、澄清。
3、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画出优美语句,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二: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温晴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明确:
(第一段对比第二段过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
活动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出你欣赏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b、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c、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e、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按照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形式来表达。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2、3。
活动二:体验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设计意图:为达成教学目标4。
五、综合建模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作业设置
A、你眼中的济南是什么样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笔写下来吧。
B、选择课文中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C、背诵文章的4、5、6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2-28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3-02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3-03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3-31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05-21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01-07
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07-01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05-12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