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种桃花心木树苗人的种树之道,比育人之理。文章蕴涵道理深刻。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汲水、基业、幸而、一番、考验、膝盖、转化、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狂风暴雨”,理解“汲水、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4、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依据《桃花心木》导学案预习课文。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
导学案
1、我会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汲水、基业、幸而、一番、考验、膝盖、转化、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狂风暴雨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汲水:
莫名其妙:
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3、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作者从种树的故事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5、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6、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交流。
同学们,知道四年级时学过的课文《鞋匠的儿子》的作者是谁吗?林清玄。
猜猜林清玄的样子吧?出示图片,想说什么?
师介绍林清玄:他虽然很老,很丑,但是他很有才气。他是中国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30岁前得遍了中国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桃花心木》。
2、齐读课题。
3、出示图片:
这就是桃花心木,书中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的?找出来读一读。
你还知道桃花心木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师介绍桃花心木的用途。
桃花心木是高档的经济树种,需要栽种15年以上,才可以砍伐利用,主要用于制造高档家具、乐器和游艇、高档汽车的装璜等。
对于这样的树木,需要怎样种植?我们待会儿再讲。
二、检查预习,交流反馈
1、小组合作检查字词的读写情况:
2、小组汇报检查结果:
强调:“锻炼”的写法:锻,中间是提,不是横,右上部分“几”,没有勾。炼,原指用加热的方法使金属有韧性,所以是“火”字旁。注意在写的时候,右边不要写成“东”。“汲”“膝”的读音。
1、初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课文预习提示的问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感知浇水事实
1、再读课文,画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想一想,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
2、学生集体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出种树人做法的奇怪。
(板书:奇怪的是:来浇水的时间没规律、浇水的量不一定;越来越奇怪的是:喝茶的时间不一定;更奇怪的是:补种。) “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文中指什么?(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3、没有人知道桃花心木苗为什么会枯萎,可种树人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真是令人奇怪。让我们再来读读种树人的做法,注意一定要读出奇怪的语气。(学生齐读)
4、师:面对种树人奇怪的做法,作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懒:先改成反问句。然后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忙:改成反问句。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从容容”的意思。
教师小结:面对作者如此多的疑问,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自读12.13段。
四、研读品味,感悟道理
(一)学习12.13段
1、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a、“不确定”在文中指什么?
b、桃花心木生长会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在文中指什么?
c、桃花心木生长还会遇到哪些不确定的因素。
d、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种树?
2、小组合作学习12.13段。
3、汇报交流:
(1)在这里,树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浇水没有规律;老天下雨没规律)
(2)如果种树人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了吧?
种树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树在不确定中学会自己找水源,拼命扎根,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板书:树不确定中拼命扎根长成大树)
4、教师小结:是啊,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只有自己汲水才能生存,仅靠种树人定时定量浇水的树苗,终究有一天会枯萎。
(二)联系实际,读中升华
师:同学们,作者从这件事中获得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 “不确定”在这里指的是什么?(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挫折、磨难。)
2、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3、面对这些“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面对,不依靠别人,靠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挫折。)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师可以适当点拨:如《红灯记》中铁梅的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有名人少年时代的故事。如:毛泽东青年时代不带一分钱,搞社会调查。还有刚学的《乌塔》中的乌塔14岁,独自一人有欧洲等。
5、你有没有想法呢?可以围绕几个话题说:
⑴对于目前老师、家长的教育培养方式,你是否满意?有什么建议?
⑵你对你现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情况有什么想法。
⑶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7、小结: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一切事都由别人帮你做好,那我们就容易养成依赖的心,就无法经得起将来不确定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也可能没什么出息,做不出什么成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记住这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哲理。
学生齐读。(板书:人独立自主有所作为)
五、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这篇课文作者先写了种树人如何种树,然后写从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似曾相识,以前在哪篇课文学过,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
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
六、学习最后两段
1、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两段话,作者的疑问解决了,道理也写出来了,结尾这两段话是不是啰嗦了呢?
(告诉我们:桃花心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用事实证明种树人的话是对的,做法有科学道理。)(首尾呼应)
2、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学会了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所以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说明种树人种树成功了)
七、推荐读书,拓展延伸
同学们,《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知名的大作家,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分他写的书,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欣赏。(课件出示林清玄的作品)
课堂小结:同学们,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独立生长,不依赖,自己扎根,努力生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八、课堂知识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 duàn liàn yōu yǎ kū wěi chā yāng
()()()()()
2、补充下列词语
莫()()妙无()无()从从()()
语()心()()( )生机()风()雨
3、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a、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b、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怎样种花才能把花种好,花才能开得鲜艳?可是啊,就有这么的一个人,他种树的方法很奇怪也很独特,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桃花心木》,看看到底有什么那么令人奇怪。(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2、自学生字词,个别不懂的字和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解决。老师巡堂个别辅导;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
三、再读课文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体结构和意思,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和探讨这篇课文。
二、研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的第4—11自然段,感受种树人行为的奇怪。
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来朗读种树人奇怪行为的句子,让学生和作者一样都升起奇怪、疑惑的感觉。(同学们,种树人的行为那么奇怪,我们应该用什么的语气来朗读这些句子呢?)
3、创设问题情景,引导读书
a、看到种树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想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出来并与同桌相互读一读。
b、这是作者的猜想,那么你呢,你的心里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c、同学们,老师也和你们与作者一样,有很多的疑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问种树人吧,但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问呢?(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到底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这一段)
d、哦,原来是用这种语气啊,你们真聪明!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一堆疑问,看看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请同学们继续读读课文的第12—13自然段。
三、感悟深刻含义
1、组织小组讨论,种树人所说的话,汇报:
a、联系上下文和种树人的话,感悟“不确定”在这里的意思。
b、这样种树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如果种树人每天按时定量给这些树苗浇水,那么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2、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等。如“我”的疑惑,种树人的语重心长。令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3、换位思考假如你就是那棵枯萎的小树苗,你想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那百年大树呢?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
4、听了种树人的这一番话,你们感受到什么?请同学说说。
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感悟,那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他的感悟是什么。(指导朗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在读中交流和体会作者从种树人那里悟出的道理。
小结:种树人的一番话不仅为作者和我们解开了心中之迷,而且作者自己还领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四、延伸
同学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说点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
五、小结:
同学们,人的一生当中,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磨难,你们要想成长成为一颗能抵御风雪的百年大树,就一定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屹立在暴风雨中不倒。好了,现在让我们带着音乐,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结束这一堂课。(全班朗读)
六、作业设计
1、在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为名言警句,并制作成书签,送给朋友们。
2、把今天你在这一课里学到的道理,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3、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借树喻人
不确定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
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
教学重点难点: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教学本课让学生沿着“我”心理感受的变化这条线索,即:“难以相信——奇怪——更奇怪——越来越奇怪——非常感动”,带着一个又一个谜团,来阅读课文。这样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我”的心理变化。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层层深入的体会种树人的话,体会“我”从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树吗?对,它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2)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棵树,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教师补充介绍:桃花心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可以用来制作车、船、家具等,桃花心木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的好,这么好的树,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那就用喜欢的语气叫一下它的名字。
2、(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幼苗图片)
(1)同学们,图片中的这株小树苗就是桃花心木的幼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株小树苗吗?
(2)老师把这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答。
(3)教师小结:是呀,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课文《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学生对桃花心木这种树了解甚少,分别出示两张图片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感官上的了解。把搜集的丰富的信息引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的用途有大概的了解。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描述,可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桃花心木成长过程的艰难,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2、自学生字词,个别不懂的字和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解决。老师巡堂个别辅导;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
【设计意图】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达到增识汉字、积累词语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设计意图】
把课文读通顺,把握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理解“难以相信”,体会作者对桃花心木成长的感受
1、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竟然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在第1、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让作者这种感受的句子。
2、生读: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作者难以相信的是什么?(怎么能长成这么粗壮的树?)
同时产成了什么疑问?(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这种感受是在看到过成长起来的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看到了仅及膝盖的柔弱树苗情况下产生的,所以,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感受呢?(读出桃花心木高大、弱小巨大反差,体现作者强烈的感受。)
【设计意图】
把学生上节课由看图片产生的感受迁移到作者看到树苗产生的感受,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难以相信”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又多次与文本对话,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难以相信”的强烈感受和体验。
(二)学习第3~11自然段
理解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对种树人育苗的与众不同产生的心理变化。
作者产生了疑问:桃花心木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难道种树人有什么诀窍吗?于是,作者从种树人插秧开始,对种树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作者不但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又新生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看看这是些什么样的谜团。
1、谜团一:“奇怪的是…”奇怪的是什么?
2、谜团二:“越来越奇怪”对什么越来越奇怪?
3、谜团三:“更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3~7自然段,体会作者一疑未结,又生多疑的疑惑重重的心理感受。
5、作者自己在寻找答案。是种树人太懒吧?“有时那么久才给树浇水”。(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是种树人太忙了吧?(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6、师生接读8~10自然段,体会作者渴望找到答案的急切心理。
7、作者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困惑,想象一下,当一个又一个困惑让作者困扰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生:开始平静,渐渐的会寝食难安,焦急、焦躁不安)这种感受实在难以忍受,终于,作者再也忍不住了,当作者见到种树人的时候,会怎样发问呢?(像放连珠炮一样;迫不及待;一股脑儿)
8、师生对读,速度要急促,把所有的疑问一气说出来,释放压抑在心中很久的疑惑情绪。
【设计意图】
读书贵在生疑。让学生抓住作者心中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更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理解“不确定”,体会种树人的话。
1、一个个谜团化作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种树人听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怎样回答的'?自由读第
12、13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种树人说话的神态,并用笔画出问题的答案。
种树人开始“笑”的是什么?(生回答:笑他没有种桃花心木的经验;笑他爱思考、爱问问题)后来为什么又“语重心长”?(理解“语重心长”种树人这样做,为的是让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语重心长”这番话是种树人多年的经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表现出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2、指导朗读,深入理解
3、作者从中找到答案了么?答案是什么?
问题一: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答案:——
问题二:多久浇一次水?
答案:——
问题三: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案:——
问题四: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案:——
理解“不确定”,作者最开始看到桃花心木苗时产生的疑问:桃花心木苗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终于有了答案。(懂得桃花心木苗是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才长成参天大树的。)课文学到这里,想问大家,当我们再看到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感受?(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因为这些桃花心木不怕狂风、不怕暴雨、不怕干旱,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努力地生长,这种品质令人敬佩)眼前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成长,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种树人。你相对种树人桌些什么呢?(感受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4、再次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悟到的道理。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感受
?(感动)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出这个道理。
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金京、桑兰、贝多芬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5、还有什么也让作者感动?(种树人。有种树人想到了教育者。教育者包括:老师、父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引导:①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②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提供、创造锻炼的机会;循循善诱)
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三、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四、总结升华,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桃花心木吗?作者分明是借事喻理啊!
林清玄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我们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2句话: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不仅要懂得在“不确定”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道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自己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种树找水源拼命挣扎百年大树
借物喻人做人经受考验独立自主社会栋梁
育人遵循规律提供机会循循善诱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4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一位种树人,一片桃花心木,使作者的内心有了触动,继而产生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作者说,种树人使他的桃花心木学会了一些本事,这些本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要点如下扣住: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扎根很深,汲水生长。语言可自己发挥,也可说书上的语言。
2、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课文,认真批注,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看看又有什么想法?一会儿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批注,教师巡回看,指导学生在重点段落上研读,并注意把描写树和人的语句联系起来,这其实在教学生一种阅读思考的方法)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批注相当重要,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因为“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说出自己的体验”,读书要联系生活,读出自己,所以本课时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
二、交流感受
1、研读第12、13自然段
2、引导对话,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1)师:如果你们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
师生对话(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不断追问)预设如下:
你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
你为什么要模仿老天下雨呢?
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了吧?
树苗正是需要你精心呵护的时候,难道不能等他们长大些再这样做吗?
(2)师:你们虽然都明白了种树人的话,可是你们还不像种树人,请注意种树人说话的提示语。对了,谁能笑着对我说?
指导学生朗读——扣住“笑”,体会种树人的有礼貌和自得、自信。
指导读好语重心长,让学生配上动作读好这两小节。
3、总结过渡:
难怪你会隔三岔五地给树浇水,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还以为你懒呢,原来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还以为你忙呢,原来是想让桃花心木长成百年的大树。啊,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设计意图】
生本、师生、生生的对话,以及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情境,真正读懂了文章,而且训练了表达。
4、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梳理出重点段落词语之间的联系。
树苗 人
定时定量浇水 不确定浇水 不确定环境
↓ ↓ ↓
依赖 不依赖 独立自主
↓ ↓ ↓
根生地表 扎根很深 转化能量
↓ ↓ ↓
易枯易倒 汲水生长 努力生长
三、研读14自然段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
[出示]14自然段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师配乐范读。然后生齐读文字。
(2)师生讨论:先根据对“浇水模仿老天下雨”的理解到人生“不确定的风雨”,体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提问: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
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生活中的“不确定”有哪些?
引导学生能通过理解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例吗?下面老师有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结合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一两句话写成格言。
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归纳到问题 “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上。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设计意图】
避免繁琐的讲解,通过朗读和结合事例来理解,在把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介绍作家,推荐文章。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师生共同读)“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师)好的文章也要慢慢口味——(下发林清玄散文)
【设计意图】
设计拓展,为了让学生举一反三,喜欢阅读,广泛阅读。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树苗 人
不确定浇水 不确定环境
↓ ↓
不依赖 独立自主
↓ ↓
扎根很深 转化能量
↓ ↓
汲水生长 努力生长
特别建议:
《 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构建了较为开放的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课堂,可以看到,两个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读书、批注、讨论、研究,教师在引导、点拨、疏通、提升,并不失时机的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哪里来,只有从阅读中才会获得,所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读,使他们练一双慧眼,铸一颗真心。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一定?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预习”部分,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2、3、4练习题。
2、小组评定背诵部分。
附:板书设计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
1、种树人说的话较易懂,指导中强调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调动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
2、学生经学习《白杨》一文的基础上,对本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并在书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或大问题的能力。
3、本文生字词不多,所以开始就进步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悟,发辫自己的见解。
另附学生作品
读《桃花心木》有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从课文中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永远依赖着父母。
《桃花心木》记叙了一个老农种桃花心木的故事。他给桃花心木浇水的时间不定,量也不定。从而培养树苗独立存活的能力。文章借种树来讲育人的道理。说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的人,才能经得起考验。
我仅体会到人应该像桃花心木一样,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生活,就容易经受得住困难生活的考验,才会锻炼出独自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造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我还从种树人的话悟出了: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靠平常的积累。只要平常积累得更多,考试前才不用死记硬背!
读了文章,我想到了现在的小孩,还一直依赖着父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帮他们做,生活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较弱。依赖一些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便受不了,发脾气或不干,这些都是要克服的。
读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6
一、教师思考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主体如何发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是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二、教学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教学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四、设计说明
1、学习目标的自主性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什么有“作主”的权力,教师不能包办。学习目标的自主确定,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的学习目标来取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
片断1:
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生:我读懂了种树人浇水没规律。
[这样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学习方法是不能移植的。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有能按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形成“场”的效应。
片断2:
师:你最喜欢课文的那一段?
生:我最喜欢种树人语重心长的那段话。
生:我最喜欢种树人种树的那一段。
[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阅读教学中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同时教师也并没有放弃指导,只是指导开放性的。]
3、体验感悟的自主性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手的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真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斯夺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片断3:
师: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谁愿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广泛地自由谈。
[学生的感受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教参上没有的`,所以这迷人的个性色彩,非常珍贵的。]
4、问题情景的自主性
“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尽量克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应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激活创新的火花,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片断4:
师:大家读懂的内容可真多,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眼前树木仅及膝盖,急需管理和照顾,种树人为什么还那么懒懒散散、漫不经心呢?
[“你想知道什么?”这里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并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自己扮演成与学生一起探索
问题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高质量的。]
五、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接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
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三、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具准备
CAI课件
五、教学步骤
桃花心木
一、导言:
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再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的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作林清玄《桃花心木》。
二、学习课文
(一)师:谁愿意朗读课文。师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屏幕,边听边思考:你听懂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读懂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生:
(二)师:同学们读懂的内容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
(三)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能够合作解决。
实物投影相继打出: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陈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师指导朗读
(四)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种树方法,使桃花心木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学会了独立生存的本领。种树人的一番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而且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作者还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师总结:
是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十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本着致力于体现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实践、有情趣的新课程理念。张扬语文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变“教案”为不确定的“学案”中,学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思路:
一、自主定向,去感知。
1、速读梳理,破题入文。
揭题激趣后,激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文是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还是写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式快读和寻找式快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
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速读后,教师设计这样二个问题,通过预习和速读,你读懂了什么?现在又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最想知道:①为什么种树人不按时按量给树苗浇水?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是什么原因?③作者想表达什么见解等)。老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建议把这些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来探究。
1、速读引路,自己走进文章里去。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和学路,自己去读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句点圈画,从哪里悟好要标出来,悟到什么可注出来。
①速读扫障碍:在自主读书中,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枯萎、锻炼、依赖、优雅、勃勃生机”等词意。知道课文主要写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事。
②再读理思路:了解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组织材料。
③细读赶来回趟:通过深层次朗读,明白文中种树育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精读细品,带着收获回课堂。
反复品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段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从中揣摩感受。如“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出“不确定中生活”的意思,“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又是什么意思?可以从身边的人或具体的事去感悟句子的意思。然后围绕学习目标,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自己要思考该问题的答案),为下环节的朗读答辩做准备,如:
种树人的一番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自由交流,说感受。
1、小组交流,探究成果。
重点交流自学所得,包括读懂的与不明白的,对小组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找出有关词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悟一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着重引导交流:“我”因什么而“奇怪”和“更奇怪”?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还奇怪吗?联系最后两段话想想这番话是不是有道理?为什么?
2、举行朗读答辩会
答辩会的攻方由各组轮流担任,守方为该组以外的.其他成员答辩内容有:
①攻方:派代表读好自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向守方提一个问题。
②守方:可自由发言,对攻方的朗读进行评价,对辩手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并回答攻方提出的问题。守方同时又对攻方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在多回合的答辩中,把对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提高语文素养)。
四、回归整体,重感悟。
1、课文不是写植物,为什么却用“桃花心木”做题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其他看法?
2、再次整体把握课文,研读全文,你获得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说说你将以怎样的行动去“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想当主持人的:去美美地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段,做到熟读成诵;
想当小画家的:去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桃花心木,并配上解说词;
想当小作家的:用你喜欢的形式(日记、书信、口头,或写一段话)向你父母说一说你的感受;
想当研究员的:去研究你熟悉的植物或动物的特性,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种桃花心木树苗人的种树之道,比育人之理。文章蕴涵道理深刻。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设计理念】
《桃花心木》选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会作者的见解,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的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在学习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要把大胆提问,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作为重点。
【学情分析】
桃花心木是一种学生了解并不多的植物,因此,要想让学生通过认识桃花心木来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心,有一定的难度,先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树木就成了理解中心的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在了解了桃花心木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对“人也是一样”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谈认识上的提高,能受到教育内化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体会借物喻人、层层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
2、结合实际理解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借物喻人、层层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
一、寻疑激趣,文本导行
上节课,我们一起随着著名作家林清玄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认识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有哪些奇怪的举动吗?(浇水没规律,浇水不定量你,有时树苗会莫名其妙地枯萎等。)
师:种桃花心木苗的那个人的表现却与众不同,他让人感到奇怪。
他的好多做法让人觉得不可琢磨,不可理解,仔细读读课文,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边读边把它们划下来。同学们,你们再读课文,认真批注,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看看又有什么想法?一会儿大家交流一下。
二、研读感悟,入境体验
(一)再读课文,认识种树人的“奇怪”
1、学生自己批注,教师巡回看,指导学生在重点段落上研读,并注意把描写树和人的语句联系起来,这其实在教学生一种阅读思考的方法。
2、交流自学情况。
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预设:会说他懒;他太忙,不按规律做事等等
师: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
师:是呀,这么奇怪的举动,难怪作者作者忍不住去问种树人:(课件展示)
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死?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几个问题?(顿了一下)四个问题啊!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有问号的地方说明感到奇怪,心里有疑问。都找到了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读到四个问号。自己读。体会他的疑问,开始读。
3、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4、指导朗读四个问句,读的过程注重及时评价。
读的时候要轻一些,读书时要有自己的体会,还要注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轻、重、缓、急,要有重点。
过渡:种树人令人奇怪的表现,作者心中这么多的疑问,最后追问了四个问题,追问了这位种树人,而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二)突破重点,理解“不确定”指导朗读。
1、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不确定”?
1、(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没有规律”、“不一定”、“有时……有等词句并举例作答。)
师:课文写了种树人的哪些“不确定”做法呢?
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
师:这是写什么不确定?(生:天数不确定。量也不确定,浇水的时间也不确定。)
2、理解种树人的种树方法的道理
(1)师:浇水的天数、水量和时间都不确定。种树人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是不是太懒?是不是为懒找一个借口?是不是忽悠作者林清玄?
师:这两段话的确回答了种树人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的问题。(生读文章)这样全部照搬课文的语句来回答,是不可取的,要把长文章读短,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才是真本事。
师:说一说:种树人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
生:桃花心木苗在不确定中生长就能学会在土地里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汲水生长,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
(4)小结:在这里,种树人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说明种树的道理,由此可见,种树人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谁来朗读种树人的这一番富有哲理的话?
(5)指导朗读:(先各自试读,再抽一位学生深情朗读。)教师引导
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
3、悟得做人的道理
(1)悟读:(课件出示句子)生自读“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思考:生默读这部分内容,用笔在书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与同桌进行交流。
(3)提问: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生活中的“不确定”有哪些?引导学生能通过理解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4)师:种树人要让树苗要自己生长,让树苗—————
屏幕出示语句: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四、深化哲理,实践生活
1、深入道理
师:林清玄听了这番话,非常感动,我听了种树人说的这番话以后,悟出了这样一段人生的哲理:
屏幕出示: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但是,怎样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是什么意思?如何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你们知道吗?
生:(思考)
生(齐):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
五、体会写作方法,学习表达
1、师:这个道理多深刻,多重要,多有意义啊!所以我们的父母、老师会经常对我这样说:
生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如果我们遇到不确定的因素,困惑的时候、彷徨的时候,高老师会对大家说——
数学老师会对大家说……(生读)
英语老师还会说……
体育老师会说……
父母也会对我们说……
师:还想听吗?为什么不想听了?感觉如何?再好的话听多了也会觉得很烦。我们会在心里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烦我了!
关键不是在于说多少遍,而在于记在心里。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义的话,如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厌烦,这不奇怪。林清玄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也讲了这个道理,你有没有觉得厌烦?(没有反应)。
2、那么作家林清玄她是怎样一步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他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师:是啊,作者借树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
3、看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照理说事情写完了,道理也说明白了,为什么还要写着两段话?自己读一读。
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尾巴,看尾巴的时候也要看见头。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桃花心木“高大笔直”。这叫首尾照应,意味无穷。(板书)
六、拓展阅读,总结全文
其实,《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这种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老师这儿有他的几篇精短的散文,如《吉祥鸟》,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又意义的对话,这是很有价值的收获!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们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挫折!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等词语意思。
2、在读读、说说中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要点,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3、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借种树喻育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写作。
课前谈话:学生猜读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课件演绎,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配乐图片,并深情朗读文中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
2、学生深情读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仅仅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树”吗?除了写树,课文还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初读后反馈:课文还写了种树人;课文还写了种桃花心木的方法很奇怪;课文还写了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种桃花心木;课文还写了作者从种树中明白的道理……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初读感受,不作深入理解;如学生初读感受中有明显理解上的错误,教师也只是适当引导。】
三、紧扣“奇怪”,引出疑问
1、师:是呀,种树人一开始的那些做法的确让“我”感到非常奇怪。请大家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并用横线划出相关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划句。
3、交流。
教学预设:
(1)学生交流:
“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这是个长句。当中用一个分号把它分开来,就是要告诉我们这里奇怪的原因有几个?
抽学生读前半句“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师生合作读前半句“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在读的过程中教师突出“有时”。
师:像这样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四字词语来概括?——天数不定。
(2)学生交流奇怪之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师生引读后概括——水量不定。
(3)学生交流奇怪之三:“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师生引读后概括——时间不定。
(4)学生交流奇怪之四:“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学生概括——补种不定。
4、师生共读课文4——7自然段。教师在引读前强调文章用了8个“有时”,突出了一切都不确定。
5、师:同学们,种树人的做法奇怪吗?如果你亲眼看到这番情景,你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问种树人吧。你想问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问。
6、师:作者看到这番情景后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自由读课文8——11自然段,把文中的几个问号读到位。
7、师生共读课文8——11自然段。
四、读悟结合,解决疑问
1、师:听了这些问题,种树人笑了,并说了一番话。你能从他的这番话中明白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吗?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3、交流。
4、师生创设问答情境,学生在答题中进一步理解“种树”之法。
师:你怎么知道这几棵桃花心木枯萎了?你种树时为什么能这样从从容容?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了吧?那么你认为到底该什么时间来浇水,多久才浇一次水?
5、师生引读12自然段。
6、学生练读13自然段,读出种树人的“语重心长”。
五、由树及人,观象悟理
1、小结:作者看到了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听到他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想到了一段极富人生哲理的话语。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2、学生读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3、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确定”?
4、齐读句子。
5、尝试用人生格言的句式把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课后作业】
1、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用一句简洁的话写下你学完课文后所明白的道理,或制作一张书签卡,把它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
3、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深受启示的事物,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树————→人
自找水源独立自主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你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读写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填空,完成练习。
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 ,有时隔 ,有时隔 ,有时隔 才来一次; 也不一定,有时浇得 ,有时浇得 。
①.抄写说明这样做的道理的句子:
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2.他的一番话,使( )非常感动。不只是( ),( )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能比较( )生活的考验,会( )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 )把很少的养分( )为巨大的能量,努力( )。
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③.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自然段至结尾):
三、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与其他同学谈一谈。
(学生交流阅读林清玄作品的感受。)
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交流学生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
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对于桃花心木的了解。
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
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独立阅读课文:
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你又会悟出什么?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自学生字新词,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3、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受育苗人的奇怪
1、读课文,画出育苗人感到奇怪的举动: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
3、创设情境,学生置疑,引导读书:
⑴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惰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样的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呢?)
⑵这是作者的猜想,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
⑶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我什么?
⑷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笸箩问题要问育苗人。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⑸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的让老师有些应不暇接,我毕竟不是那位育苗人,并不了解他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育苗人吧,相信这些问题由他回答并不难的。
二、研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生默读种树人的话,然后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
2、以采访育苗人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
3、出示课件: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指导朗读这段话,在读中交流从育苗人那里得到的道理,谈出自己的看法。
三、美读课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赞美、感激、欣慰、骄傲……)
2、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写这段话:
开始就枯萎的那一棵,可能会埋怨,也可能会理解育苗人的苦心。
经得起风雨,茁壮成长的那一棵……
在成长中饱受痛苦的那一棵……
板书:
白天做生意娱乐
郊游祷告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2
一、课文分析
《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本课时教学,把感悟人生哲理,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
二、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相关知识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七、教学步骤
时间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课前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3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种树人说的话的意思,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三、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
3、交流汇报: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四、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齐读课题
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思考: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学生介绍
提出心中的问题
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板书设计: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3
【教学流程】
一、形象对比中生疑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一边是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林,一边是一块空地上刚种下的仅及膝盖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苗。
2、看景识形: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几丈高的树木连成一片,生机勃勃,像绿色的海洋。
3、质疑:
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怎样的条件和护理?
二、朗读感知中寻疑
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如:枯萎(wěi)、锻炼(duàn liàn)、依赖(lài)、汲取(jí)、优雅(yǎ)、勃勃(bó)生机等。找出带有“枯萎”一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栽种桃花心木苗→护理桃花心木苗成长→谈论桃花心木苗的成长→借“种树”喻“育人”。
3、三读课文,寻找“我”的疑问,初识种树人的“种树有道。”:
⑴ 边读边思,想一想会产生什么疑问?再用横线画出“我”的疑问同自己提出的疑问比一比。
⑵ 重点读议两个反问句,初步体会种权威人做事能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勤快踏实。
①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②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⑶ 再生新问题:
桃花心木苗由“莫名其妙地枯萎”到“不会枯萎了”,究竟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要经受哪些考验?
三、言行对照中释疑
1、“透视”种树人的行动:开垦空地种树→浇水的天数隔三差五无规律→浇水的量时多时少不一定→浇水的时间上午下午不一定。
2、先仔细阅读种树人说的话,然后小组合作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品读种树人的语言,深人体悟“种树之道”。
3、小组访谈汇报:
一人扮演“记者”,一人扮演种树人,将种树人的行动和语言对比分析,形成以下“解疑链”。
4、正反对比加深认识:
用“如果……就……”和“只有……才能……”这两种句子说出桃花心木苗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结果。
四、人树联系中明理
1、出示“我”的感悟句,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实际说说“独立自主的心”指什么?
3、小组合作绘出“人与树”成长的联系图:
4、畅谈自己的感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能联系课文内容用“名言警句”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感悟吗?示例:
⑴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⑵ 看树看根,看人看心。
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⑸ 根深才能叶茂。
⑹ 小树不修不成材,好花不浇不盛开。
⑺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
五、扩展体验中创新
1、世间万物,千姿百态,隐藏着无数的哲理,在于我们的发掘与体验。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哲理。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还能从什么事物上面悟出做人的道理,然后写在“生活感言卡”上进行交流。示例:
⑴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⑵ 小草:能屈能伸,坚忍不拔。
⑶ 竹子:中空外直,虚怀若谷。
⑷ 芝麻:芝麻开花节节高。
⑸ 青松:傲霜斗雪,直冲云霄。
⑹ 花生:默默无闻,果实累累。
2、《生存大挑战》片段欣赏,感受成才之路艰辛。
3、课外实践:
⑴ 将《小松树》这首歌曲的歌词编成《桃花心木》并练习演唱,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 搜集材料,举行小小辩论会:“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朗读和学习种树人的话,理解“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的联想: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难点】
能在理解作者和种树人的话后,联系自己的实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
师说: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为此,作者感到莫名其妙,就去问种树人,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种树人的话
种树人的话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是吗?现在找一个同学做本文的作者了,你们就是种树人,我可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以满意的答复吗?
生:能!
师:回答我的问题可不许看书,老师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最好能记住。
生读种树人的话。
师:不看书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走到一位小姑娘身边,问: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了,后悔吧?
(生笑。)
生:不后悔。我之所以不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要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自己会找水源的,才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的',枯萎了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生:没问题,你问吧!
师:嗬!口气不小啊!
师:我问你,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么样?
生: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师:噢,我明白了,开始我还以为你很懒呢,原来不是啊!
三、问题讨论
那么,你认为种树人的种树方法是否非常合理呢?
请你们小组讨论。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其蕴含的道理
种树人讲的是种树的道理,我很受启发,联想到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请同学们一起读“我”悟出的道理,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生1:要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
生2: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爸爸妈妈。
生3:自己要主动地学习,不能总是等着老师教。
生4:要学会自己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能主动地学习。
师:理解得好!老师读了种树人的话也颇受启发,老师需要锻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今天,你们就表现得非常好。建议你们为自己良好的表现而鼓掌。
生: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这是因为桃花心木自己学会了在土里找水源。
师:理解得真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赞美、感激、欣慰、骄傲……
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设计这节课,我更多地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依托实施设计。学习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质疑问难,以学定教,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了解种树人的用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感悟“育人”道理,表达个人见解,体现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体会种树人的内心世界,读中感悟,读中悟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并学习本课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情到的育人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上节课,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林清玄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你们还记得他的哪些举动奇怪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进行感悟。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3.体会并学习本课写作方法。
二、自学过程
师:是啊,这么奇怪的举动,难怪作者忍不住去问种树人:“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12、13段,思考:
1.面对作者一连串的提问,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用横线画出句子。
2.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种树人的回答。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会枯萎了。”
(1)“不确定”在这里指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4.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你们是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到种树人的说的话,你们会想什么?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4,然后小组合作交流6分,之后全班展示:
三、反馈展示
问题一:面对作者一连串的提问,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用横线画出句子。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问题二: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种树人的回答。
桃花心要要在艰苦环境中经受得考验,这样才能适应自然环境,学会自己成长。
问题三:“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会枯萎了。”
(1)“不确定”在这里指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不确定”指的是生活的环境。
桃花心木无缘无故枯萎是因为有些树苗适应不了这种不确定的自然环境。
问题四: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你们是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到种树人的说的话,你们会想什么?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
1.如果我是一课正在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颗即将枯萎的桃花心目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四、升华情感总结写法
师: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体会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3.学会在不确定中生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他主要是来介绍树的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介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五、感悟主题谈出启发
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有哪些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你今后打算怎样做?
六、当堂达标课堂小结
(一)选择加点词的正确含义
A.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和磨难。
B.指一年四季的变化。C.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二)填空:《桃花心木》的作者是。课文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这种写法叫。
师:同学们,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能经得起任何考验,生活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读了再读,却一生也读不尽。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心写好自己的人生之书,使我们无愧于今生今世!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2-26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1-07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9-21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3-12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7-01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8-23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10-08
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10-01
《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