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05 11:16: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平,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习吧。

  三、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

  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页习题

  五全课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9-10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8-11

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10-28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7-16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02-09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新版03-2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篇10-2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篇)10-19

数学上册教学设计07-1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平,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习吧。

  三、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

  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页习题

  五全课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