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

时间:2025-01-11 07:00: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警示语吧,警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写起警示语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翻越护栏的危险性,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了解行人翻越护栏的原因,从思想和行为上杜绝这种不良现象。

  3、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意识,让身边的人避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小组讨论法、调查法、

  三、教学场所:班级教室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护栏是隔离人和车辆、车辆和车辆的交通设施。设护栏的马路都是交通量大、路况复杂的地段。你平时翻越护栏过马路吗?

  请几位学生谈谈,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了解翻越护栏的危险性

  师讲授(配合多媒体展示)

  1、翻越护栏的危险性:

  护栏能够有效保障车辆各行其道。如果翻越护

  栏进入车行道,势必造成人车混行。

  (1)危害自己。

  隔离车道内行驶的车辆驾驶人有当然的认知性,即推断本车道内没有人员翻越横穿。当行人跨越护栏进入车行道,就可能被撞上,导致事故。

  (2)危害社会。人只有在翻到护栏上时才能被对面的司机看到,而人翻护栏是个连贯的动作,等到司机发现,造成紧急刹车,导致车辆碰撞、刮擦事故发生。制造交通混乱拥堵。

  2、倚坐护栏非儿戏

  有的同学三两一伙倚靠在人行道边的护栏上嬉戏,甚至坐在隔离墩上聊天。以为隔离护栏边安全,殊不知,车来车往的,危险无时不在。

  3、破坏护栏缺公德

  不少行人为了图一时一己“方便”把护栏掰弯,形成缺

  口,供穿越护栏过马路。埋下无数安全隐患。破坏道路护栏是没有公德心的行为。

  (三)讨论翻越护栏的原因

  生分小组讨论: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设施的原因。

  总结明确:

  (1)赶时间图方便。

  (2)习惯性随意性。

  (四)案例反思

  1、星期日早晨,初二学生小A和小B去城北登山。在路上看见同学小C和小D在对面行走,就兴奋地挥手呼唤。小C和小D看见了,喜出望外回应“等一等,我马上过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走下人行道,穿过马路。到达路中央的隔离护栏。护栏比较高,他们各显神通,小C采用刘翔式跨越,一的士司机看见小C,紧急刹车,有惊无险;小D身材瘦小,跨越困难,琢磨了好一会儿,灵机一动,从护栏底下钻趴过去。这时悲剧发生了。一辆吉普车开来,司机没看见小D飞速而过,结果把他撞飞。三位同学还没回过神,小D已躺在血泊中。

  看了这个案例,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呢?

  展示案例,生讨论交流后总结:横穿马路跨栏杆,伤亡危险紧相随。

  2、了解现实案例

  8月29日,在银川市黄河路,很多市民为了贪图过路方便,因而选择翻阅道路中间的护栏,虽然他们省了事,但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场看到,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有近百位市民选择翻阅道路中间的护栏,基本上看不到有市民选择绕道十字路口的斑马线过马路,唯一两名绕道斑马线的女士还是看见了我在拍照而不情愿的选择了走60余米外的斑马线。在所有翻阅栏杆的市民中,不分男女老幼,有的男士一跃而过像是在表演,有的女士翻不过去等待旁人帮忙。而两侧来回的车辆飞驰而过,真替他们捏把汗,为了自己和他人,多走几步又如何?

  抄近路引发一场交通事故男子翻越护栏被路过汽车撞飞

  凌晨四点左右,河南人邵某在苏州市南环路南环桥西堍附近准备过街,尽管前面不远处即有斑马线,可邵某为抄近路,决定采取翻越道路隔离护栏的危险方式横穿马路。

  因南环路为交通干道,路面较宽,车速普遍较快,且凌晨能见度较差,邵某刚翻过护栏来到马路中间,谢某恰巧开车经过,因未想到此处会有行人,等发现危险踩刹车已然来不急,车辆径直重重地撞向邵某,当场将邵某撞飞。事故发生后,有关交巡警大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邵某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抢救。邵某住院治疗陆续花去12万余元,谢某投保的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支付了10000元,谢某仅垫付了3000元。

  事故认定

  交巡警大队下达事故认定书认定:邵某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过错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在事故中应负主要责任;谢某驾驶时疏于观察,遇情况采取措施不及,应负次要责任。

  (五)实践行动

  1、社会调查:组织实践小组,在马路拍摄、调查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的情况,做出对违规原因的分析。

  2、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如何有效制止中国式过马路,提出你的建议。

  第一项分小组,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下节安全课前几分钟交流。

  第二项可根据课堂时间安排,或当堂交流或课后写在本子上再反馈交流。

《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相关文章:

翻越那座山01-19

翻越简历封面07-01

翻越那座山诗歌09-24

翻越那座山作文02-28

(优秀)翻越那座山05-04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05-25

翻越“毕业墙”后的感想05-27

翻越心中的那座山作文07-11

翻越障碍小学作文10-30

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警示语吧,警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写起警示语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止翻越护栏警示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翻越护栏的危险性,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了解行人翻越护栏的原因,从思想和行为上杜绝这种不良现象。

  3、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意识,让身边的人避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小组讨论法、调查法、

  三、教学场所:班级教室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护栏是隔离人和车辆、车辆和车辆的交通设施。设护栏的马路都是交通量大、路况复杂的地段。你平时翻越护栏过马路吗?

  请几位学生谈谈,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了解翻越护栏的危险性

  师讲授(配合多媒体展示)

  1、翻越护栏的危险性:

  护栏能够有效保障车辆各行其道。如果翻越护

  栏进入车行道,势必造成人车混行。

  (1)危害自己。

  隔离车道内行驶的车辆驾驶人有当然的认知性,即推断本车道内没有人员翻越横穿。当行人跨越护栏进入车行道,就可能被撞上,导致事故。

  (2)危害社会。人只有在翻到护栏上时才能被对面的司机看到,而人翻护栏是个连贯的动作,等到司机发现,造成紧急刹车,导致车辆碰撞、刮擦事故发生。制造交通混乱拥堵。

  2、倚坐护栏非儿戏

  有的同学三两一伙倚靠在人行道边的护栏上嬉戏,甚至坐在隔离墩上聊天。以为隔离护栏边安全,殊不知,车来车往的,危险无时不在。

  3、破坏护栏缺公德

  不少行人为了图一时一己“方便”把护栏掰弯,形成缺

  口,供穿越护栏过马路。埋下无数安全隐患。破坏道路护栏是没有公德心的行为。

  (三)讨论翻越护栏的原因

  生分小组讨论: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设施的原因。

  总结明确:

  (1)赶时间图方便。

  (2)习惯性随意性。

  (四)案例反思

  1、星期日早晨,初二学生小A和小B去城北登山。在路上看见同学小C和小D在对面行走,就兴奋地挥手呼唤。小C和小D看见了,喜出望外回应“等一等,我马上过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走下人行道,穿过马路。到达路中央的隔离护栏。护栏比较高,他们各显神通,小C采用刘翔式跨越,一的士司机看见小C,紧急刹车,有惊无险;小D身材瘦小,跨越困难,琢磨了好一会儿,灵机一动,从护栏底下钻趴过去。这时悲剧发生了。一辆吉普车开来,司机没看见小D飞速而过,结果把他撞飞。三位同学还没回过神,小D已躺在血泊中。

  看了这个案例,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呢?

  展示案例,生讨论交流后总结:横穿马路跨栏杆,伤亡危险紧相随。

  2、了解现实案例

  8月29日,在银川市黄河路,很多市民为了贪图过路方便,因而选择翻阅道路中间的护栏,虽然他们省了事,但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场看到,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有近百位市民选择翻阅道路中间的护栏,基本上看不到有市民选择绕道十字路口的斑马线过马路,唯一两名绕道斑马线的女士还是看见了我在拍照而不情愿的选择了走60余米外的斑马线。在所有翻阅栏杆的市民中,不分男女老幼,有的男士一跃而过像是在表演,有的女士翻不过去等待旁人帮忙。而两侧来回的车辆飞驰而过,真替他们捏把汗,为了自己和他人,多走几步又如何?

  抄近路引发一场交通事故男子翻越护栏被路过汽车撞飞

  凌晨四点左右,河南人邵某在苏州市南环路南环桥西堍附近准备过街,尽管前面不远处即有斑马线,可邵某为抄近路,决定采取翻越道路隔离护栏的危险方式横穿马路。

  因南环路为交通干道,路面较宽,车速普遍较快,且凌晨能见度较差,邵某刚翻过护栏来到马路中间,谢某恰巧开车经过,因未想到此处会有行人,等发现危险踩刹车已然来不急,车辆径直重重地撞向邵某,当场将邵某撞飞。事故发生后,有关交巡警大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邵某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抢救。邵某住院治疗陆续花去12万余元,谢某投保的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支付了10000元,谢某仅垫付了3000元。

  事故认定

  交巡警大队下达事故认定书认定:邵某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过错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在事故中应负主要责任;谢某驾驶时疏于观察,遇情况采取措施不及,应负次要责任。

  (五)实践行动

  1、社会调查:组织实践小组,在马路拍摄、调查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的情况,做出对违规原因的分析。

  2、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如何有效制止中国式过马路,提出你的建议。

  第一项分小组,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下节安全课前几分钟交流。

  第二项可根据课堂时间安排,或当堂交流或课后写在本子上再反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