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时间:2020-06-20 12:21:21 试题试卷 我要投稿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一、情景默写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古诗文默写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9)生活中总有挫折和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契机。这正如《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们常说:“教师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种奉献精神,使我们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综艺类节目是有天然使命感的,它一开始就被人们寄予了文化变革和传承的希望。目前看来,《朗读者》做得还不错。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 甲 (A.创办 B.举办)的意义。

  《朗读者》的mèi( )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有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情感。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为追求女孩翻译过才女林徽因的诗《别丢掉》的“独家趣闻”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而作为著名作家和茅盾文学奖得主,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畅谈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与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令人 乙 (A.感伤 B.感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mèi(_______)力 隔阂(______)

  (2)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很精彩,很吸引人 B. 《别丢掉》

  C. “独家趣闻” D. 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

  (3)在文中甲、乙两处横线上选择括号中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填序号字母)。

  甲:_______ 乙:_______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杜甫诗《望岳》,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尾联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仰视到俯视。

  B. 本诗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C. 本诗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 本诗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课文《卖油翁》)

  [乙]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轼《苏东坡集》)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便的样子。文中指轻易就学会。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 (2)康肃忿然曰 (_____________)

  (3)七岁而能涉(_____________) (4)皆北方之学没者也(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吾酌油知之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人不知而不愠

  C. 斯是陋室 是非木杮 D.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 温故而知新

  3.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标两处。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说明的一个相同道理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轮椅上的歌

  任炽越

  ①早晨,去公园的次数多了,发现园内不仅有晨锻的人、有唱歌的人、有跳舞的人,还有许多乘坐轮椅的人,这些人虽然为数不多,却也构成了晨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②与他相识是在一道坡道上,那天我正走出公园大门,发现相邻的坡道上,一男子推着轮椅车正夹在拐角处,我正欲上前相助,他用眼光制止了我。只见他身子软软地倚着轮椅,双手紧握着车的把手,两眼注视着坡面,双脚行着,巍巍颤颤的,一寸一寸的向前挪动,额头上的青筋在微微抖动。经过约二十多分钟的艰难推进,轮椅终于拐过了转角,他长长的舒了口气,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陪着他的妻子告诉我,他每天要经过无数次这样的“拼博”。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他从患病卧床不起,经半年锻练,已能推着轮椅,每天早上到公园来散步了。我在他微微的笑意中看到了生命的坚持。

  ③公园溜鸟区就在河边的竹林旁,一长排挂钩上,每天早上挤滿了各式的鸟笼,动听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在小河上空盘旋。我沿着公园环道快走,每次经过这儿,在一群溜鸟人中,数他的笑声最欢快。有一次问他,什么事让你天天这么快乐?他笑答,鸟欢叫我快乐!手指处,一只圆型的大鸟笼中一对美丽的小鸟正上下跳跃,欢快的鸣叫着,坐在电动轮椅上的他不时的与鸟儿呼应着。鸟友们悄悄对我说,他是位高位截瘫者,十年前一次交通事故留下了后遗症,溜完鸟他还要载着失智的老伴去散步。他的人生哲学是: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心中充满了快乐,痛苦就进不去了!生活给了他一片阴暗,他的脸上却充满了阳光。每次看到他笑呵呵离去的背影,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欢乐。

  ④那天,走过小树林旁,林间小径推出一辆轮椅,上面坐着个中年妇女,推车的却是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太。我正纳闷,只听中年妇女对白发老太说:“阿姆,你推了这么多路吃力不?我跟你换一下,你坐着我来推你。”老太说:“我很开心,一点也不吃力。”这时跟在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子对我说,老太是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生嘱咐要多散步、多晒太阳,但老太就不愿外出,他们夫妻俩就对老太说,按照居委会的要求,全家一起去公园做游戏,才每个礼拜天把老太“骗”了出来。我不知他们具体用了什么方法,但我从中年夫妇关注老太的目光里感受到了关爱与孝心。

  ⑤生活是一首五彩缤纷的乐曲,这些坐在轮椅上的特殊人群,用自己对生命的坚持,用自己对人生的欢乐,用自己对亲人的关爱,谱写出了一支支轮椅上的歌,在生活的乐曲中奏响了独特而又感人的旋律。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我”在公园中发现的一道道“独特风景”。

  2.结合语境,注意加点词语,品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只见他身子软软地倚着轮椅,双手紧握着车的把手,两眼注视着坡面,双脚行着,巍巍颤颤的,一寸一寸的向前挪动,额头上的青筋在微微抖动。

  3.理解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提示:注意加点词语) 。

  生活给了他一片阴暗,他的脸上却充满了阳光。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叙述完每一段故事之后,都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这就为后面主题的揭示作了很好的铺垫。

  B. 本文的主旨是赞美身残志坚者的乐观、坚韧,至于歌颂亲情的美好,那只是附带的,与表现主题没什么关系。

  C. 第④段写一对中年夫妇每个礼拜天把老太“骗”了出来,“骗”字含义深刻,又带有幽默色彩,所以用了引号。

  D. 结尾把生活比喻为乐曲,坐在轮椅上的特殊人群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歌,这样就巧妙地照应了题目,揭示了中心,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5.联系实际,说说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阅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

  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填空。

  (1)在作者看来,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最后一句,简要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语)。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的,若以“苦与乐”为题,则显得范围过大,不够准确。

  B. 文章以连续的设问开头,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C. 第③段中“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D. 第④段中,与第③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是: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六、名著阅读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诗集,书名用了比喻手法。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就是“夕拾”。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D.《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

  文中“他”是________人名),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________的行尸走肉。

  七、综合性学习

  (六)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挂图:读书名言) (漫画:不一样的读书)

  (材料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到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来,被人称为“二脚书橱”。

  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如,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材料三)最近,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时尚娱乐

  玄幻武侠

  写作范文

  文学经典

  关注率

  39.1%

  38.5%

  13.4%

  9.0%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对读书的理解和看法,请分点作答。

  2.根据材料三的表格,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某中学学生的阅读现状:

  3.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要悬挂一副宣传对联,现已拟好上联,请你从以下几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作为下联。( )

  上联:勤学铺就人生路

  A. 一心只读圣贤书 B. 读书养成好习惯

  C. 白首方悔读书迟 D. 苦读铸成高尚魂

  八、命题作文

  根据提示及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记述和思考一下成长中的这些错误,可以让下一步走得更扎实,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聪明、更快乐。

  请根据你的亲身经历、体验或看法,以“错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06-08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6-22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12-20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06-18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06-03

黑龙江省安达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06-19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6-24

山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二语文试卷07-08

【荐】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