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时间:2020-12-10 11:17:55 试题试卷 我要投稿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1

  一、选择题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赫然(hè) 哺育(fǔ) 取缔(dì)

  B. 诧异(chà) 金柝(tuò) 憎恶(zēnɡ) 愧怍(zhá)

  C. 彷徨(pánɡ) 涉猎(shè) 祈祷(dǎo) 惧惮(dàn)

  D. 迭起(dié) 澎湃(bài) 震悚(sǒng) 尴尬(ɡà)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即合 晴天霹雳

  B.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曲连环 鞠躬尽瘁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目不窥园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20xx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 《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对祥子很好,为人正直善良。他因给学生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被学生怀恨而告发。

  (20xx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②⑤③

  二、情景默写

  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激烈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20xx年9月,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新版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据悉,此次投入使用的新教材,是20xx年3月开始启动的“新教材编写计划”历时五年的编写工作成果。请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次新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小学6个年级12册课本中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教材变更消息公布后,“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中国网络热议的焦点,有人赞成,有人质疑。针对下列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简述理由。

  观点一:低年级小学生处于人生第一个汲取知识的阶段,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学习能力较强,此时适当引入一些古文教育,可以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点二:文言文比例增长后又将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含义,以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一定能使其学习到古文的真正精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下中学生中间流行一首名为《三怕》的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由于时间跨度造成的差异,文言文或许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请结合自己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就如何学好文言文,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见往事耳(了解)

  B.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 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 遂七年不返(才)

  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 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三轮车夫》,回答后面小题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她把心一横:“20就20。”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一句伏笔。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父亲是只狮子王

  ①父亲是个故事大王,我最喜欢他说狮子王的故事。

  ②至于狮子王是怎样走过童年,怎样经历险阻,怎样战胜对手,怎样称霸草原,这些都成为我童年梦境里最美的情节。在我的梦里经常有一只大狮子带领着小狮子奔跑,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他是狮子王,我就是小狮子。

  ③八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亲要去城里打工。当时这个城市还是我听说过最远的地方——哈尔滨。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

  ④我吵闹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居然能够哭出来。母亲问我为什么哭,我很委屈地告诉她,她讲得没有父亲的好。在父亲的嘴里,老狮子王打败鬣狗的惊险令我尖叫,老狮子王跋涉千里寻找希望让我感动,老狮子王的死去让我失望,而小狮子的成长又令我憧憬,这些,娓娓动听。

  ⑤也许是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后来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是从哈尔滨那种地方寄来的。我拿着信封,向村子里所有的小伙伴炫耀,认为那里面装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们都没有。

  ⑥当拆开信封的时候,未免有些大失所望,上面就写着几笔歪歪扭扭的字,也没有落款:“孩子,记住你是一只小狮子,狮子王小时候也是没有爸爸的,他是自己学会奔跑和搏斗的,你也是一样。”由于父亲的“欺骗”,我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狮子王。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⑦高考前一天,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集体包车到县城考试。父亲说好了回来送我,我在校车旁等他。还有五分钟就要开车了,我踮起脚尖四处寻找着父亲,由于天气很热,豆粒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他大概不会来了,我这样揣测着。不一会儿,我听见校车启动的响声,我连忙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挤了进去,抢了一个靠窗户的位子坐了下来。

  ⑧“小北,小北。”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那声音很着急,是父亲。我把头探出窗外,看见了正在快速奔跑着的父亲。他跑得很快,大风掀翻了他的草帽,他依旧不停地跑,同时嘴里还在叫喊:“小北,小北。”他每叫一下,我的心就颤抖一下。

  ⑨“爸,回去吧。”他也许没有听见我的话,反而越跑越快。司机也发觉有情况便关了油门,父亲逐渐靠近并追上了车子。但是父亲很矮,而车窗却很高,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却看见一双粗糙的手从下面伸上来,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而父亲的一根手指上还包着一层纱布,应该是镰刀割的。

  ⑩“爸——”我激动地叫了出来,但是校车却不给我们任何说话的机会。我努力地把头伸到窗外,看见父亲站在那里离我越来越远,然后他又不停地往回跑。大风把他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只给我留下一个奔跑的背影。

  父亲给我的一百块钱里包着一张纸,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你是一只小狮子,早晚会成为一只狮子王。”

  我闭上眼,看见一只奔跑的狮子王,那是父亲。

  1.文章主要写了父亲与“我”之间的三个故事。请分别概括。

  2.第⑥段,当“我”拆开信时,“我”为什么会大失所望?

  3.按照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父亲走后,我就像找不到方向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孤独地漂泊,我第一次尝到父亲不在身边的滋味。(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2)但是父亲很矮,而车窗却很高,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却看见一双粗糙的手从下面伸上来,两根手指中间夹着一张红色的钞票。而父亲的一根手指上还包着一层纱布,应该是镰刀割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4.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狮子王”这个词语有哪些含义。

  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六、命题作文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题目:有______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2)命题作文 题目: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2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诧异(chà) 震悚(sǒng) 元勋(xūn) 仰之弥高(mí)

  B.迭起(dié) 咳嗽(sou) 军帖(tiē) 鲜为人知(xiān)

  C.哺育(bǔ) 烦躁(zào) 憎恶(è) 气冲斗(dǒu)牛

  D.粗拙(zhuō) 愧怍(zuò) 祈祷(qí) 锲而不舍(qì)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深宵 心不在焉 锋芒必露 炯炯目光

  B.薪金 不以为然 深恶痛疾 历尽心血

  C.吩咐 言外之意 迥乎不同 目不窥圆

  D.气魄 九曲连环 刮目相待 大庭广众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

  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二、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

  (1)《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_______________,晚号六一居士,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_______________。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三、句子默写

  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空缺的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⑤旦辞黄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四、其他题

  请将下面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

  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处处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

  五、语言应用

  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消沉时,书使你振作。

  六、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 B.以刀劈狼首 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以我酌油知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详写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说明了学必有得,秉烛未晚的道理。

  B.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C.文章主要是运用直接描写,表现吕蒙的才略大进,突出吕蒙的自信。

  D.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学习就可以广交朋友。

  5.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悠长的铃声》,完成后面小题。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我稍稍后退了一步:这个老头,要做什么?凭着有几次将铃声响得久远,便要有求于我吗?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自七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成长如歌》)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划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阅读《躺在童谣里的纺车》,完成后面小题。

  躺在童谣里的纺车

  范烛红

  ①我的童谣里静静地躺着一架老纺车。

  ②在老屋寂然的阁楼里,在时光悄然打开的某个缺口,老纺车浸润着岁月深处的暗香,镌刻着沧桑往事的疼痛与甜蜜。在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岁月后,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

  ③那年冬天,母亲在生下二弟后,将约摸三岁的我交给了祖母。从此,不知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过去了,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

  ④记得那些日子,祖母教我唱过许多朗朗上口的童谣。“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之水,漫过方塘,方塘莲子香。”……尤其是那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的最具抒情色彩的.伴奏——祖母端坐在纺车前摇出的嗡嗡的纺线声;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或冬夜火盆里栗炭发出的噼啪的脆响;村庄尽头的狗吠或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宛如嘹亮的螺号,宛如悠扬的琴音,宛如至纯的和弦,惟妙惟肖,伴梦入怀,那是一个农家小孩所拥有的最完美的音乐盒。

  ⑤严寒的冬夜,祖母面容安详地坐在小凳上,右手自如地摇着车轮的把手,左手也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那些被拧成了长筒形的棉芯,就那么娴熟地一拉一送、左右开弓,且节奏温柔,动作稳重,顷刻间棉皮乖乖地变成了细长的线,尔后一圈一圈地绕到了车前的坨子上,最终长成一副臃肿可爱的“小胖子”模样。我蹲在祖母膝边,偶尔会往火盆里丢些橘皮、稻谷或玉米粒什么的,瞬间遂有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整个屋子里氤氲开来。每每此刻,祖母会稍事休息,我便站起身来捏着小拳头给她捶捶背,捶捶腿。彼时,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祖母的眼角往往会有晶莹的泪光在闪动……永远不会忘记,某年家里耕田的小黄牛突然夭折,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凑钱重新买牛,祖母默不作声地将她老人家常年纺线织布攒下的钱悉数拿出,交到父亲颤抖的手中。父亲说啥也不要,祖母只说了一句“没啥,纺车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父亲哭了,祖母依然面带微笑。

  ⑥春天的时候,我的童谣里会增添一种更具韵味的伴奏。大约是父亲将选好的良种撒向秧床的日子前后,燕子们归来了。白天它们从门缝里进入,先栖息在木楼底下的纺车上,稍释疲惫后仔细检查往年的巢穴,重又飞出门,忙着去拣枝、衔泥、修补旧居了。晚间,聆听着祖母的纺车声,它们还在不停地劳作。在它们欢快的叽喳声中,我经常抬头冥想:它们怎么每年都记得飞回来而不会迷路呢?难道它们没想过另寻新址重筑爱巢吗?我想,一定是这些年来,它们也听惯了祖母的纺车声了吧。

  ⑦当祖母的簸箕里那些胖胖的线坨愈来愈多的时候,燕子们温暖舒适的巢穴中也有新的生命探出了头。起初,小家伙们会在父母目之所及的视野里欢快地练习飞翔。当袋袋棉皮被祖母纺成细线又织成卷卷布匹的时候,我也渐渐长大,走出老屋告别祖母走向了更远的天地。而我身后铺开的那张思念的网,又何尝不是祖母用她那无比牵挂的目光所织就的呢?

  ⑧如今,循着魂牵梦绕的纺车声,我像候鸟一样归来,可祖母早已不在。唯有眼前的老纺车,在时光碎片的剥落处,透过生活厚重的尘埃,久久地折射着生命的灼灼华光……

  1.文章标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中“童谣”有什么含义?

  2.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品析文中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

  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

  3.第4段中的“音乐盒”包括哪些动听的声音

  4.阅读第⑧段,作者说自己像“候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命题作文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请以“__________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3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疙瘩(gē) 硕果(shuò) 诧异(chà)

  B. 卓越(zhuó) 咳嗽(ké sou) 嗥鸣(háo) 狂澜(lán)

  C. 喧闹(xuān) 晌午(xiǎng) 烦躁(zào) 哀悼(dào)

  D. 塌败(tā) 震悚(sǒng) 愧怍(zuò) 憎恶(zèng)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惶急 渴慕 粗拙 疏懒 漠名其妙

  B. 掳去 胯骨 门槛 憋住 微不足道

  C. 荒僻 取谛 愧怍 骷髅 大庭广众

  D. 镶嵌 烦燥 叮嘱 糟糕 言外之意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 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 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 为之感动……

  A. 沉醉 奋斗 描画 B. 奋斗 沉醉 描画

  C. 奋斗 描画 沉醉 D. 沉醉 描画 奋斗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先秦楚国的丝织品,通过西南水路运往缅甸、印度一带,这一条古丝绸之路一直鲜为人知。

  B. 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C. 大庭广众之下,他抱着自己的老母亲痛哭流涕,周围的人们表情各异。

  D. 为了让安全用气家喻户晓,区燃气管理中心于日前启动了宣传周活动。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但他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要用他的智慧建设国家,使祖国强大,人民幸福。

  ①而新中国各方面都十分落后贫穷,他却想方设法要回到祖国来。②钱学森在美国20年,36岁成为终身教授。③他明知回国后的生活条件和科研设施肯定与美国有很大差距。④作为一流科学家,他得到了优厚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⑤完全可以过一辈子富裕享受的生活。

  A. ④③②⑤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②④⑤①③ D. ②①④③⑤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B. 《台阶》以“台阶”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开头写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然后介绍他家三级台阶的来历及原因。接着写父亲为了改变自家的地位,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年年辛苦劳碌,目的是想获得别人的尊重。

  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中作者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叶圣陶的“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德。

  D.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爱”为主题,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也综合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语言应用

  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作者)的小说《 》。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仿写句子,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1)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去播种;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们去开垦; , , 。

  三、句子默写

  根据提示,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 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 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 “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 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 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 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 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 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 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 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 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 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 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 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 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 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 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 诗,“征车已驾晨窗白, 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B.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3.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文章,完成小题。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五、文言文阅读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问女何所忆:

  (2)旦辞爷娘去: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朔气传金柝:

  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并翻译。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结合选文,说说木兰给你的印象。

  六、诗歌鉴赏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题目:幸福往往在你身后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6-22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06-07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06-24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06-03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6-24

黑龙江省安达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06-19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06-14

【荐】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01-06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