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11-12 22:41:15 赛赛 试题试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卷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一份好的试卷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发绺()马鬃()银()地jiào()憎()

  窘相()tuí唐()躇()待()摩suō()

  抖()情()tuì色()动()噗()

  2、比较下列各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

  踱()窖()挲()恣()

  镀()窑()娑()咨()

  鬃()诅()镶()

  鬓()沮()攘()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⑵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⑶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⑷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4、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贯穿《我的老师》一文的线索是。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1)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2)现在先生是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难于计算的。

  7、语言表述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通过学习,你对高尔基的外祖母、鲁迅先生、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谈)

  答:

  8、读下面这段话,把成语中用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出正确的成语。

  商家厂家为吊人们胃口,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而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广告满天飞。

  9、教师节期间,如果让你给老师送张贺卡,你打算在上面写些什么?(30字以内)

  二、阅读理解

  (一)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的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突然记起了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丁)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1)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2)把一生的时光全交给了我们,(3)越老强的战士!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11、引文(甲)(乙)(丙)(丁)四段都提到了“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上文“乙”段中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句中,作者运用了____ __修辞方法。乙文中“瘦得教人担心”一句能否写成“非常的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甲)(乙)(丙)三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何有所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丁)段中“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一句中对于同一人物用了不同称谓,试具体分析每一称谓所包含的意思。(2分)

  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丁)段中画线句是从那三个角度来赞扬“他”的?

  (1)句________(2)句________(3)句________

  A。战斗意志B。阶级立场C。奉献精神

  16、文中对烟斗和鲁迅抽烟的神态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含义?

  17、根据文中对鲁迅的描写,结合平时你对鲁迅的了解,请引用两句诗或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的性格特点。

  (二)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8、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B、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抒情D。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19、文中加点的词语“默默地” “漫长”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0、“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句中“更”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21、①写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说它们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中,对蔡老师的称呼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纯真的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用“热恋中的人们”作对比,突出的是什么?(三)遥遥外婆心刘蒙

  ①四月,飘着梅雨。突然想到了外婆。

  ②外婆的头发也似这雨般凌乱,外婆的眼泪也似这雨般温润……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便出来了。我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心境,又一想,我想她罢了,想她蒲扇里扇着的童年了。于是我回到那岁月里去了。

  ③我的出生交织着外婆的痛苦与幸福。在我出生的前三天,外公走了,最悲痛的莫过于外婆了。然而,外婆没有哭得死去活来,领着一大群孩子,承受外公留下来的一切。接着,我便来了。外婆隐藏了所有的悲伤,用欣然的笑脸迎接新生命。

  ④在外婆那把发了黄的蒲扇里开始了我的成长。外婆只有一个女儿,就是母亲,母亲只有我这一个女儿,于是我在外婆的众多子孙里,便成了一个例外。

  ⑤外婆家门口有一很大的竹园,园里有许多的果树。竹子四季青翠,果子季季有熟。竹园便成了我们的乐园。园里有棵桃树,却不知是怎长得与别的桃树不同,旁无杂枝特别的高,结果很少、但很大。成熟的季节一到,我们一群孩子便开始围着树商量怎么摘到果子。我自告奋勇,脱了鞋便往上爬,树上的虫子落到脸上又痛又痒都不顾,听到下面的喝彩便觉得自己了不起,更起劲了。摇落了一地的果,大家在下面欢呼雀跃。我准备下来的时候,才吓傻了,离地那么高,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慌乱中往下爬,可衣服却被树枝挂住了,悬在半空,哇的便哭开了。没有人帮助我,小伙伴们都四散开了(许在哪个角落玩的忘了我)。我在树上哭累了,吊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抱起。我睁开眼看到了我熟悉的慈祥的脸,不禁鼻子一酸,放声哭了,那一刻感觉再也离不开外婆了。直到今天,我还没弄清,一个走路蹒跚的老人怎么爬上树抱下她的小外孙的……

  ⑥清清凉凉的晚上,外婆便抱着我在竹园里拍着蒲扇,开始用她那沙哑的声音哼着湖北童谣:碗豆花儿开了呃,兔儿来了哟,狗儿来了哟,莫吵我的宝宝哟,我的宝宝要睡觉,就这样在外婆沙哑的童谣声里我慢慢地长大了。

  ⑦总是看外婆对着我们笑,以为她是无痛楚的。其实是年少的我不知事罢。外婆心里装着难解的苦痛,而她最念叨的便是母亲,渐渐才知,她后悔对不起母亲,没有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自由、幸福。(写到这里,有些愧疚——多少有些是针对父亲的。)说起来有些悲哀也有些可怜,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上一辈的婚姻近乎是包办的。我不能论母亲的幸福与否,但在外婆的心中,总是藏着这么一个心结。她在想母亲的时候,便坐在那里独自拭泪。外婆很少到我们家来。从我开始读书就很少见外婆了。只是每次母亲回去见了外婆,总是红肿着眼,总是在说,她又老了。外婆很老了,她总是不停地抽着旱烟。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

  ⑧外婆总打电话过来,还是那熟悉沙哑的声音,还是叫我回湖北,听父母的话之类的话,每次桃熟的时节,便会托人带许多来。而我是不孝的,外婆将我带大,从我们搬来湖南后,就很少去看她,而她却总是惦念着我们,惦念着我。她说我喜欢吃她做的鱼,而我总是很怕鱼刺。于是,在母亲去了回来,总有一大包的晾得很干散着浓浓香味的“外婆鱼”。这是只给她外孙女的。这种鱼,已经剔除了刺,看上去晶莹剔透,似一件件的艺术品。我的中文老师一次见到,感于赋吟“迢迢长江水,遥遥外婆心。日日擢茧手,默默弄利刺。世间深深情,堪此‘外婆鱼’”。是日,由此有“外婆鱼”之称。而今远游,虽尝千般鲜,终不解其中味。每每食鱼,总会想到那双长满老茧枯树般的手,鼻子便酸酸的。她的心里装满了爱,她总是宽容、和蔼,她希望和平安宁,希望我幸福,用心去爱一切。于是,在这个城市,我怀着一颗从她那里得到的心,真诚地待人、爱人。外婆不曾读过许多书,却教给我世间同样崇仰的真善美。

  ⑨我总说在忙于学习,现今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看她,是难以说得过去的。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可我知道,在我的内心的最底处是思念着她的,思念那瘦小的身影,那凌乱的白发……到这里,我的泪又出来了。

  ⑩在这深深的梅雨里,更深深的思念她。但愿梅雨也懂得,捎去我的思念,给我那苍老的外婆。

  24、“遥遥外婆心”寄寓着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的心,也寄寓我对外婆的______的心。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着重写外婆的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第七小节,有人认为与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删去也没有关系,你觉得呢?

  27、“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时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一句中“一阵凄凉、寂寞袭来”应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梅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这种“剔除了刺,看上去晶莹剔透”的鱼,命名为“外婆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对外婆的描写上,本文与《童年的朋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31、外婆是怎样为我剔除鱼刺的?请你结合文中所述,展开想象,用50个字左右展开描写。

  32、作者说“在外婆那把发了黄的蒲扇里开始了我的成长”;“在外婆沙哑的童谣声里我慢慢地长大了”,那么你是伴随着什么成长并长大的呢?请你回顾一下你的童年,也试着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一位亲人的感激。

  (四)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33、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34、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35、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的人。

  三、作文

  33、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和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淳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景仰…,请你从生活中去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

  ②宏笔勾勒与繁笔描绘结合

  ③人物个性要鲜明。

  【参考答案】

  1——10略

  11、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12、比喻“非常的瘦”只是一般性的说明,语气平淡;而“瘦得叫人担心”则包含了对鲁迅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13、从远而近,由粗而细,由模糊而清晰

  14、同志——志同道合朋友——亲密无间父亲——崇敬爱戴。师傅——仿效学习。

  15、 1)B 2)A 3)C

  16、抓住最典型的细节暗示了人物的身份。

  1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我血

  18、D

  19、“默默地漫长词写出了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漫长”,看似反常,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20、不好,因为前文已经着重写了平时在校内对老师的依恋,用“更”比较之下,突出程度更深。而“很”表达一般。

  21、①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②作用: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22、她——蔡老师——你;作用:由叙事到抒情,显得更加亲切

  23、“纯真的心”指一个学生对关心自己的老师的无限崇敬热爱与依恋之心。对比突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程度之深。

  24、慈爱思念

  25、抱我下树哼唱童谣剔除鱼刺

  26、不可删去。因为这部分主要写出了外婆的心中的悲凉与苦痛,在这种情形之下,外婆对我的爱就更显得伟大与感人。

  27、想到外婆的晚年处于如此的孤独、悲凉之中,我的内心顿时感到深深的内疚。

  28、梅雨渲染了一种忧郁的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衬托了我对外婆的绵绵思念

  29、外婆用那双长满老茧枯树般的手,一根一根地剔除了鱼刺,外婆对我的浓浓的疼爱尽含在这鱼中,因此称为“外婆鱼”

  30、相同:都有外貌、神态的描写不同:本文通过具体事例《童年的朋友》通过直接的语言描写

  31、略(可紧扣“日日擢茧手,默默弄利刺”)

  32、略

  33、C

  34、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5、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36、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

  37、略

  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

  一、看拼音,写词语。

  ān wèi、dà hǎi、shū chú

  ( ) ( ) ( )

  knɡ xì 、Diào chá、 cí xiánɡ

  ( ) ( ) ( )

  sōu jí、qí qū、méng lóng

  ( ) ( ) ( )

  二、给下面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饲(sì cì)养、哺(bǔ fǔ)育、迸(bìnɡ bènɡ)射

  书橱(chú cu)、号(háo hào)召、投降(xiánɡ jiànɡ)

  着(zháo zhuó)手、报道(dǎo dào)、推敲(qiāo qiǎo)

  三、划掉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1、菊花、梅花、荷花、雪花、桃花

  2、钢笔、铅笔、毛笔、粉笔、神笔

  3、曹操、东吴、周瑜、黄盖、诸葛亮

  4、水稻、小麦、面包、高粱、玉米

  四、选词填空。

  不光……还、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光芒、光彩

  (1)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赵州桥( )结构坚固,( )造型优美。

  (3)太阳从黑云背后放射出耀眼的( )。

  (4)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 )不想吃,( )不愿吃。

  五、按原文填空。

  1、默写古诗《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过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爸爸以前和你一样,也是个孩子,现在想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你将来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大,像外祖母一样老。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溪流又唱了

  小溪流生活在山脚下,绿绿的青山怀抱着它潺潺的泉水喂养着它。清澈的`溪水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白云。

  细雨轻轻落下,小溪流欢乐地唱起歌来,它唱道:“细雨哥哥谢谢你!你给了我许多新朋友!”小溪流不停地向前“走”。“呀!多动听的歌声呀!”有个小女孩高兴地说道。

  小溪流听了自然非常得意,心里想:既然我的.音色如此动听,那我为什么不多留一会呢?从此,她不再唱了,她那非常纯洁清澈的“身体”已经开始浑浊了。

  细雨哥哥劝他说:“小溪流啊!只有前进,才会有更加清澈的流水、动听的歌声!”小溪流,你唱了,唱了!你又唱了!你唱到:“啊--我是一条小溪流,潺潺的泉水喂养了我,我又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与白云!”

  “小溪流的歌声多动听!小溪流歌声美,人见人又爱,小溪流歌声棒,人人都想听……”小朋友们不停地唱着、跳着!为小溪流而欢呼!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后退( ) 清澈( ) 骄傲(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泉水 ( )的歌声 ( )青山

  3、小溪流又唱了,它又唱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细雨哥哥是怎样劝小溪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你听到小溪流动听的歌声时,你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

  七、小作家。

  1、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球,并且遇到了一些你从来都不曾见过的外星人。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惊奇,害怕,还是喜悦?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写一篇想像作文,题目自拟。

  2、过母亲节时,同学们都为妈妈准备了精美的小礼物,小明也想送妈妈一支康乃馨,但他摸着空空的口袋,犹豫地徘徊在花店门口……

  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把它续写下来。

  请你选择上面任意一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定题目,完成一篇习作。

  恭喜你,你已完成了全部测试题,要想做到万无一失,还是再仔细检查一遍吧!

  参考答案:

  一、略。

  二、饲(sì)养 哺(fǔ)育 迸(bènɡ)射 书橱(chú) 号(hào)召

  投降(xiánɡ)着(zhuó)手 报道(dào) 推敲(qiāo)

  三、1、雪花2、神笔 3、东吴4、面包

  四、(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赵州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

  (3)太阳从黑云背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4)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愿吃。

  五、略。

  六、1、后退(前进) 清澈(浑浊) 骄傲(谦虚)

  2、(清澈)的泉水 (动听)的歌声 (绿绿的)青山

  3、“啊--我是一条小溪流,潺潺的泉水喂养了我,我又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与白云!”

  4、细雨哥哥劝他说:“小溪流啊!只有前进,才会有更加清澈的流水、动听的歌声!”

  5、略。

  七、略。

《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06-23

初中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A)10-2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08-16

2018年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升测试卷及答案08-22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7-29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07-03

小学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10-12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参考答案03-11

2018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升测试卷及答案08-23

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卷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一份好的试卷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发绺()马鬃()银()地jiào()憎()

  窘相()tuí唐()躇()待()摩suō()

  抖()情()tuì色()动()噗()

  2、比较下列各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

  踱()窖()挲()恣()

  镀()窑()娑()咨()

  鬃()诅()镶()

  鬓()沮()攘()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⑵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⑶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⑷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4、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贯穿《我的老师》一文的线索是。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1)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2)现在先生是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难于计算的。

  7、语言表述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通过学习,你对高尔基的外祖母、鲁迅先生、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谈)

  答:

  8、读下面这段话,把成语中用错的字用横线标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出正确的成语。

  商家厂家为吊人们胃口,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而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广告满天飞。

  9、教师节期间,如果让你给老师送张贺卡,你打算在上面写些什么?(30字以内)

  二、阅读理解

  (一)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的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突然记起了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丁)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1)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2)把一生的时光全交给了我们,(3)越老强的战士!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11、引文(甲)(乙)(丙)(丁)四段都提到了“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上文“乙”段中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句中,作者运用了____ __修辞方法。乙文中“瘦得教人担心”一句能否写成“非常的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甲)(乙)(丙)三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何有所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丁)段中“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一句中对于同一人物用了不同称谓,试具体分析每一称谓所包含的意思。(2分)

  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丁)段中画线句是从那三个角度来赞扬“他”的?

  (1)句________(2)句________(3)句________

  A。战斗意志B。阶级立场C。奉献精神

  16、文中对烟斗和鲁迅抽烟的神态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含义?

  17、根据文中对鲁迅的描写,结合平时你对鲁迅的了解,请引用两句诗或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的性格特点。

  (二)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8、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B、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抒情D。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19、文中加点的词语“默默地” “漫长”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0、“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句中“更”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21、①写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说它们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中,对蔡老师的称呼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纯真的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用“热恋中的人们”作对比,突出的是什么?(三)遥遥外婆心刘蒙

  ①四月,飘着梅雨。突然想到了外婆。

  ②外婆的头发也似这雨般凌乱,外婆的眼泪也似这雨般温润……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便出来了。我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心境,又一想,我想她罢了,想她蒲扇里扇着的童年了。于是我回到那岁月里去了。

  ③我的出生交织着外婆的痛苦与幸福。在我出生的前三天,外公走了,最悲痛的莫过于外婆了。然而,外婆没有哭得死去活来,领着一大群孩子,承受外公留下来的一切。接着,我便来了。外婆隐藏了所有的悲伤,用欣然的笑脸迎接新生命。

  ④在外婆那把发了黄的蒲扇里开始了我的成长。外婆只有一个女儿,就是母亲,母亲只有我这一个女儿,于是我在外婆的众多子孙里,便成了一个例外。

  ⑤外婆家门口有一很大的竹园,园里有许多的果树。竹子四季青翠,果子季季有熟。竹园便成了我们的乐园。园里有棵桃树,却不知是怎长得与别的桃树不同,旁无杂枝特别的高,结果很少、但很大。成熟的季节一到,我们一群孩子便开始围着树商量怎么摘到果子。我自告奋勇,脱了鞋便往上爬,树上的虫子落到脸上又痛又痒都不顾,听到下面的喝彩便觉得自己了不起,更起劲了。摇落了一地的果,大家在下面欢呼雀跃。我准备下来的时候,才吓傻了,离地那么高,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慌乱中往下爬,可衣服却被树枝挂住了,悬在半空,哇的便哭开了。没有人帮助我,小伙伴们都四散开了(许在哪个角落玩的忘了我)。我在树上哭累了,吊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抱起。我睁开眼看到了我熟悉的慈祥的脸,不禁鼻子一酸,放声哭了,那一刻感觉再也离不开外婆了。直到今天,我还没弄清,一个走路蹒跚的老人怎么爬上树抱下她的小外孙的……

  ⑥清清凉凉的晚上,外婆便抱着我在竹园里拍着蒲扇,开始用她那沙哑的声音哼着湖北童谣:碗豆花儿开了呃,兔儿来了哟,狗儿来了哟,莫吵我的宝宝哟,我的宝宝要睡觉,就这样在外婆沙哑的童谣声里我慢慢地长大了。

  ⑦总是看外婆对着我们笑,以为她是无痛楚的。其实是年少的我不知事罢。外婆心里装着难解的苦痛,而她最念叨的便是母亲,渐渐才知,她后悔对不起母亲,没有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自由、幸福。(写到这里,有些愧疚——多少有些是针对父亲的。)说起来有些悲哀也有些可怜,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上一辈的婚姻近乎是包办的。我不能论母亲的幸福与否,但在外婆的心中,总是藏着这么一个心结。她在想母亲的时候,便坐在那里独自拭泪。外婆很少到我们家来。从我开始读书就很少见外婆了。只是每次母亲回去见了外婆,总是红肿着眼,总是在说,她又老了。外婆很老了,她总是不停地抽着旱烟。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

  ⑧外婆总打电话过来,还是那熟悉沙哑的声音,还是叫我回湖北,听父母的话之类的话,每次桃熟的时节,便会托人带许多来。而我是不孝的,外婆将我带大,从我们搬来湖南后,就很少去看她,而她却总是惦念着我们,惦念着我。她说我喜欢吃她做的鱼,而我总是很怕鱼刺。于是,在母亲去了回来,总有一大包的晾得很干散着浓浓香味的“外婆鱼”。这是只给她外孙女的。这种鱼,已经剔除了刺,看上去晶莹剔透,似一件件的艺术品。我的中文老师一次见到,感于赋吟“迢迢长江水,遥遥外婆心。日日擢茧手,默默弄利刺。世间深深情,堪此‘外婆鱼’”。是日,由此有“外婆鱼”之称。而今远游,虽尝千般鲜,终不解其中味。每每食鱼,总会想到那双长满老茧枯树般的手,鼻子便酸酸的。她的心里装满了爱,她总是宽容、和蔼,她希望和平安宁,希望我幸福,用心去爱一切。于是,在这个城市,我怀着一颗从她那里得到的心,真诚地待人、爱人。外婆不曾读过许多书,却教给我世间同样崇仰的真善美。

  ⑨我总说在忙于学习,现今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看她,是难以说得过去的。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可我知道,在我的内心的最底处是思念着她的,思念那瘦小的身影,那凌乱的白发……到这里,我的泪又出来了。

  ⑩在这深深的梅雨里,更深深的思念她。但愿梅雨也懂得,捎去我的思念,给我那苍老的外婆。

  24、“遥遥外婆心”寄寓着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的心,也寄寓我对外婆的______的心。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着重写外婆的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第七小节,有人认为与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删去也没有关系,你觉得呢?

  27、“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时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一句中“一阵凄凉、寂寞袭来”应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梅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这种“剔除了刺,看上去晶莹剔透”的鱼,命名为“外婆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对外婆的描写上,本文与《童年的朋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31、外婆是怎样为我剔除鱼刺的?请你结合文中所述,展开想象,用50个字左右展开描写。

  32、作者说“在外婆那把发了黄的蒲扇里开始了我的成长”;“在外婆沙哑的童谣声里我慢慢地长大了”,那么你是伴随着什么成长并长大的呢?请你回顾一下你的童年,也试着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一位亲人的感激。

  (四)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33、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34、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35、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的人。

  三、作文

  33、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忘不了的出名和不出名的人,他们或者清纯、活泼、靓丽,令你崇拜;或者勤劳、淳朴、守责,令你敬重:或者热诚、创新、立业,令你羡慕;或者沉默、善良、正直,令你景仰…,请你从生活中去寻找一下,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通过两三件事或两三个片段展示人物性格

  ②宏笔勾勒与繁笔描绘结合

  ③人物个性要鲜明。

  【参考答案】

  1——10略

  11、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12、比喻“非常的瘦”只是一般性的说明,语气平淡;而“瘦得叫人担心”则包含了对鲁迅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13、从远而近,由粗而细,由模糊而清晰

  14、同志——志同道合朋友——亲密无间父亲——崇敬爱戴。师傅——仿效学习。

  15、 1)B 2)A 3)C

  16、抓住最典型的细节暗示了人物的身份。

  1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我血

  18、D

  19、“默默地漫长词写出了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漫长”,看似反常,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20、不好,因为前文已经着重写了平时在校内对老师的依恋,用“更”比较之下,突出程度更深。而“很”表达一般。

  21、①议论、抒情性的句子:“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②作用: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22、她——蔡老师——你;作用:由叙事到抒情,显得更加亲切

  23、“纯真的心”指一个学生对关心自己的老师的无限崇敬热爱与依恋之心。对比突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程度之深。

  24、慈爱思念

  25、抱我下树哼唱童谣剔除鱼刺

  26、不可删去。因为这部分主要写出了外婆的心中的悲凉与苦痛,在这种情形之下,外婆对我的爱就更显得伟大与感人。

  27、想到外婆的晚年处于如此的孤独、悲凉之中,我的内心顿时感到深深的内疚。

  28、梅雨渲染了一种忧郁的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衬托了我对外婆的绵绵思念

  29、外婆用那双长满老茧枯树般的手,一根一根地剔除了鱼刺,外婆对我的浓浓的疼爱尽含在这鱼中,因此称为“外婆鱼”

  30、相同:都有外貌、神态的描写不同:本文通过具体事例《童年的朋友》通过直接的语言描写

  31、略(可紧扣“日日擢茧手,默默弄利刺”)

  32、略

  33、C

  34、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5、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36、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

  37、略

  7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

  一、看拼音,写词语。

  ān wèi、dà hǎi、shū chú

  ( ) ( ) ( )

  knɡ xì 、Diào chá、 cí xiánɡ

  ( ) ( ) ( )

  sōu jí、qí qū、méng lóng

  ( ) ( ) ( )

  二、给下面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饲(sì cì)养、哺(bǔ fǔ)育、迸(bìnɡ bènɡ)射

  书橱(chú cu)、号(háo hào)召、投降(xiánɡ jiànɡ)

  着(zháo zhuó)手、报道(dǎo dào)、推敲(qiāo qiǎo)

  三、划掉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1、菊花、梅花、荷花、雪花、桃花

  2、钢笔、铅笔、毛笔、粉笔、神笔

  3、曹操、东吴、周瑜、黄盖、诸葛亮

  4、水稻、小麦、面包、高粱、玉米

  四、选词填空。

  不光……还、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光芒、光彩

  (1)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赵州桥( )结构坚固,( )造型优美。

  (3)太阳从黑云背后放射出耀眼的( )。

  (4)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 )不想吃,( )不愿吃。

  五、按原文填空。

  1、默写古诗《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过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爸爸以前和你一样,也是个孩子,现在想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你将来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大,像外祖母一样老。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溪流又唱了

  小溪流生活在山脚下,绿绿的青山怀抱着它潺潺的泉水喂养着它。清澈的`溪水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白云。

  细雨轻轻落下,小溪流欢乐地唱起歌来,它唱道:“细雨哥哥谢谢你!你给了我许多新朋友!”小溪流不停地向前“走”。“呀!多动听的歌声呀!”有个小女孩高兴地说道。

  小溪流听了自然非常得意,心里想:既然我的.音色如此动听,那我为什么不多留一会呢?从此,她不再唱了,她那非常纯洁清澈的“身体”已经开始浑浊了。

  细雨哥哥劝他说:“小溪流啊!只有前进,才会有更加清澈的流水、动听的歌声!”小溪流,你唱了,唱了!你又唱了!你唱到:“啊--我是一条小溪流,潺潺的泉水喂养了我,我又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与白云!”

  “小溪流的歌声多动听!小溪流歌声美,人见人又爱,小溪流歌声棒,人人都想听……”小朋友们不停地唱着、跳着!为小溪流而欢呼!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后退( ) 清澈( ) 骄傲(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泉水 ( )的歌声 ( )青山

  3、小溪流又唱了,它又唱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细雨哥哥是怎样劝小溪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你听到小溪流动听的歌声时,你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

  七、小作家。

  1、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球,并且遇到了一些你从来都不曾见过的外星人。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惊奇,害怕,还是喜悦?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写一篇想像作文,题目自拟。

  2、过母亲节时,同学们都为妈妈准备了精美的小礼物,小明也想送妈妈一支康乃馨,但他摸着空空的口袋,犹豫地徘徊在花店门口……

  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把它续写下来。

  请你选择上面任意一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定题目,完成一篇习作。

  恭喜你,你已完成了全部测试题,要想做到万无一失,还是再仔细检查一遍吧!

  参考答案:

  一、略。

  二、饲(sì)养 哺(fǔ)育 迸(bènɡ)射 书橱(chú) 号(hào)召

  投降(xiánɡ)着(zhuó)手 报道(dào) 推敲(qiāo)

  三、1、雪花2、神笔 3、东吴4、面包

  四、(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赵州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

  (3)太阳从黑云背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4)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愿吃。

  五、略。

  六、1、后退(前进) 清澈(浑浊) 骄傲(谦虚)

  2、(清澈)的泉水 (动听)的歌声 (绿绿的)青山

  3、“啊--我是一条小溪流,潺潺的泉水喂养了我,我又映出了红花与绿草,映出了蓝天与白云!”

  4、细雨哥哥劝他说:“小溪流啊!只有前进,才会有更加清澈的流水、动听的歌声!”

  5、略。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