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通用6套)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试卷,成绩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什么的呢,重要的是多做题目,多写试卷,总结知识点,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1
一、口算(9分)
50+390= 800+120= 720-50=
400+300= 300+50= 60+150=
74-27+35= 283+316≈ 159+97≈
二、填一填。(17分)
1、 6厘米=( )毫米 3千米=( )米 ( )米=80分米
2、 9000千克=( )吨 5千克=( )克 4吨=( )千克
3、80毫米=( )厘米 1分米-5厘米=( )厘米
4、49是7的( )倍; ( )的7倍是63。
5、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 )秒。
6、验算756-427=329时,可以用( )加( ),看是否等于( );或用( )减( ),看是否等于( )
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0分)
1、欣欣的身高128( ),体重28( )。课桌高80( )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 )克,合( )千克。
3、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7( ) , 汽车每小时行驶80( )。
4、小明体重35( ) , 一辆汽车载重5( ) , 一条鲸鱼重32( )
四、在括号里填上“<”、“=”或“>”。(9分)
50毫米( )60厘米 8000克( )8吨 6000米( )5千米
1吨( ) 800千克 700千克( )7吨 1分米( ) 1厘米
76( )56+35 8003( )800+3 4×9( )40
五、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 )
2.一袋大米重45吨。 ( )
3、王新的体重约28克。
4、从上午8时半到下午3时半,中间经过了5个小时。 ( )
5、8千克的木块比8000克的砖块轻。 ( )
六、选一选。(10分)
1、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
A.6080千克 B.6800千克 C.60080千克
2、长江的长度大约是6200( )。
A、千米 B、米 C、分米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毫米
C千米、米、厘米、毫米
4、小明从4:50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5:40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 )分钟。
A、40 B、50 C、60
5、一个数的5倍是40,这个数的9倍是( )
A、72 B、45 C、81
七 、列竖式计算,要求验算的要验算。(验算的`每题3分,共14分)
259+148= 410-207=
404-186= 755+165=
☆ 857+476= ☆ 304-195=
验算: 验算:
八、文字题(每题2分,共6分)
1、 一个数是340,另一个数比它多371,另一个数是多少?
2、比705少186的数是多少?
3、48是6 的多少倍?
九、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三年级有203人,比四年级少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有水果750千克,今天上午卖出284千克,下午卖出325千克。今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商店运来21吨苹果,是运来的梨的3倍。运来的梨是多少?
4、超市运来5000千克水果,卖了4吨,还剩多少千克水果?
5、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智慧城
288元 760元 198元
Ⅰ、(1)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风扇一共用去多少元?(1分)
(2)买一台风扇比一台空调便宜多少元?(1分)
Ⅱ、丽丽把一条3分米6厘米的绳子折两次再沿折线剪断,每段彩带长多少?(2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2
一、填补空白。
1.圈一圈,填一填。☆☆☆
○○○○○○○○○○○○
1.2里面有________个3,○的个数是☆的________倍。
2.20的4倍是________,3个200相加的和是________。
3.估一估,215×5的积是________位数,639÷3的商是________百多。
4.8000克=________千克5千克=________克2千克+5千克=________克8分=________秒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颗草莓约重20________一辆货车载重6000________小刚体重28________一盒饼干净含量150________
6.在横线上填上“>”“<”或“=”。
4千克________4000克1千克________9990克
502×5________2500 120×2×3________120×5
345×0________0+345 199×7________6×199
7.王叔叔每天围着边长150米的正方形操场跑一圈。照这样计算,王叔叔5天一共跑________米。
8.一张长方形纸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__厘米。
9.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
10.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分米,周长是________分米。
二、择优录取。
1.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90,整个图形表示()。
A.270 B.360 C.540
2.估一估,积比20xx小的算式是()。
A.410×5 B.398×6 C.502×3
3.要使33□×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4 B.3 C.2
4.一篇文章有900个字,王老师每分钟打90~100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
A.不能B.能 C.无法判断
5.如图,甲乙丙三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
三、明辨是非。
1.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4.至少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5.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四、计算天地。
1.直接写得数。
60×5=________12×3=________30×4=________3×310=________9×400=________
540÷9=________140÷2=________460×0=________900÷3=________96÷3=________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7×6
(2)8×205
(3)*84÷4
(4)65÷2
(5)364÷3
五、操作平台。
(1)在上面的方格纸中先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2)再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六、应用广角。
1.栽种一棵高32厘米的树苗,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这棵树苗现在大约高多少厘米?
2.有68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6人,最少要租几条船才够坐?
3.养鸡场养了150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4.童童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还剩5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兔妈妈上午采34朵蘑菇,下午采32朵蘑菇,它把这些蘑菇平均分给6只小白兔,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朵蘑菇?
6.靠墙用篱笆围了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菜地的长是10米,宽是8米。围这块地至少要用多长的篱笆?
7.一杯橙汁连杯重360克,喝掉一半后连杯重300克,原来杯子里的橙汁重多少克?
答案及解析部分
一、填补空白。
1.【答案】4;4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12÷3=4
12÷3=4
故答案为:4;4.【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答案】80;600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20×4=80
200×3=600
故答案为:80;600.【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3.【答案】四;两
【考点】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215×5≈200×5=1000,积是四位数,639÷3的百位上商是2,商是两百多.
故答案为:四;两.【分析】根据乘法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接近整十、整百数的数估成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相乘,一位数除三位数,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据此解答.
4.【答案】8;5000;7000;480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质量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8000克=8000÷1000=8千克
5千克=5×1000=5000克
2千克+5千克=7千克=7×1000=7000克
8分=8×60=480秒
故答案为:8;5000;7000;480.【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1分=60秒,根据高级单位的数× 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解答.
5.【答案】克;千克;千克;克
【考点】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解析】【解答】一颗草莓约重20克一辆货车载重6000千克
小刚体重28千克一盒饼干净含量150克
故答案为:克;千克;千克;克.【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可知,一颗草莓的质量很轻,用克作单位,一辆货车的载重量用千克或吨作单位,一个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一盒饼干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6.【答案】=;>;
【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4千克= 4000克;
因为1千克=1000克,1000克<9990克,所以1千克<9990克;
因为502×5=2510,2510>2500,所以502×5>2500;
因为120×2×3=720,120×5=600,720>600,所以120×2×3>120×5;
因为345×0=0,0+345=345,0<345,所以345×0<0+345;
因为7>6,所以199×7>6×199.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再比较大小,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7.【答案】3000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150×4×5
=600×5
=3000(米)
故答案为:3000.【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求出每天跑的路程,然后用每天跑的路程×5=5天一共跑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8.【答案】12;36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长:6×2=12(厘米)
周长:(12+6)×2
=18×2
=36(厘米)
故答案为:12;36.【分析】根据题意,用宽×2=长,要求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12
【考点】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48÷4=12(厘米)
故答案为:12.【分析】根据题意,这根铁丝的长度是正方形的周长,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边长,用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列式解答.
10.【答案】4;16
【考点】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周长是:4×4=16(分米).
故答案为:4;16.【分析】在一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列式解答.
二、择优录取。
1.【答案】C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90×6=540.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意可知,将阴影部分通过剪、拼、平移的方法,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小正方形,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0,则6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就是6个90,用乘法计算.
2.【答案】C
【考点】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410×5≈400×5=20xx,所以410×5的积大于20xx;
选项B,因为398×6≈400×6=2400,所以398×6的积大于20xx;
选项C,因为502×3≈500×3=1500,所以502×3的积小于20xx.
故答案为:C.【分析】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当成整十、整百进行估算,然后根据实际选出符合的选项即可.
3.【答案】B
【考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要使33□×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3.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33个十乘3等于99个十,个位上的乘积如果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则它们的积就会变成四位数,所以个位上的数必须小于等于3,据此解答.
4.【答案】A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900÷100=9(分)
8分<9分,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每分钟打100个字,900个字最少要9分钟完成,8分钟小于9分钟,不能打完这篇文章,据此解答.
5.【答案】B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巧算周长
【解析】【解答】解:因为甲的周长是(8+6)×2
=14×2
=28(厘米)
乙的周长是:(8+6)×2+2a
=14×2+2a
=28+2a(厘米)
丙的周长是:(8+6)×2
=14×2
=28(厘米)
所以乙的周长最长.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平移的方法和相应的公式分别求出3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三、明辨是非。
1.【答案】错误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由此可知,则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如250×20=5000,积的末尾有3个0,34×30=1020,末尾有一个零.
2.【答案】错误
【考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4位数,如:300×3=900,积是三位数,如500×6=3000积是4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3=900,积是三位数,如500×6=3000积是4位数.据此判断.
3.【答案】正确
【考点】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解答.
4.【答案】正确
【考点】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
【解析】【解答】至少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最少用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每边摆2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5.【答案】错误
【考点】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解析】【解答】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同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钢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钢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钢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四、计算天地。
1.【答案】300;36;120;930;3600;60;70;0;300;32
【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解析】【解答】60×5=300 12×3=36 30×4=120
3×310=930 9×400=3600
540÷9=60 140÷2=70
460×0=0 900÷3=300 96÷3=32
故答案为:300;36;120;930;3600;60;70;0;300;32.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作几个十除以一位数,得到几个十,也就是几十,据此解答.
2.【答案】
(1)解:402
(2)解:1640
(3)解:21
(4)解:32…1
(5)解:121…1
【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五、操作平台。
【答案】
【考点】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题意,图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要求画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画4格,宽画2格,据此作图;第2题,要求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长方形周长,然后用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据此作图即可.
六、应用广角。
1.【答案】解:32×3=96(厘米)
答:这棵树苗现在大约高96厘米.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棵树苗原来的高度×3=现在的高度,据此列式解答.
2.【答案】解:68÷6=11(条)……2(人)
11+1=12(条)
答:最少需要租12条船才够坐.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学生的总人数÷每条船坐的人数=可以乘坐的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的人数是多少,都需要多租一条船,据此解答.
3.【答案】解:150×4+150
=600+150
=750(只)
答:养鸡场一共养了750只鸡.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公鸡的只数×4+公鸡的只数=养鸡场一共养鸡的总只数,据此列式解答.
4.【答案】解:5×20+50
=100+50
=150(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150页.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5.【答案】解:(34+32)÷6
=66÷6
=11(朵)
答:每只小兔分得11朵蘑菇.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上午采的蘑菇数量+下午采的蘑菇数量)÷6=每只小兔分的蘑菇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6.【答案】解:10+8×2
=10+16
=26(米)
答:围这块地至少要用26米的篱笆.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根据图意可知,要求篱笆的长度,用长+宽×2=篱笆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7.【答案】解:(360-300)×2
=60×2
=120(克)
答:原来杯子里的橙汁重120克.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橙汁连杯的质量-喝掉一半后连杯的质量=半杯橙汁的质量,然后乘2即可求出原来橙汁的质量,据此解答.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3
一、填空。19分(4+2+6+2+2+3)
1、一年有( )个月,今年2月份有( )天,第三季度的月份是( ),共有( )天。
2、一天有( )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 )圈。
3、在○里填上“>”、“<”、“=”。
30×3○20×3 1kg○900g 600kg○6t
600÷9○360÷6 800+2○800×2 90+0○90-0
4、右面的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向( )号区域。指向单号 3
区域的可能性和指向双号区域的可能性相比,指向( ) 1区域的可能性大。
5、估一估这张试卷的.长约是( ),宽约是( )。
6、请你填出每筒乒乓球多少元。
二、判断。4分(对的打“√”,错的打“×” )
1、17个百是170。 ( )
2、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
4、40×5的积末尾有一个零。 ( )
5、要检查两个数相除的商(没有余数)是否正确,
不可以用除数÷商来验算。 (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个苹果大约重( )。
① 1千克 ② 1克 ③ 50克 ④ 100千克
2、下面年份是闰年的有( )。
① 1949年 ② 1996年 ③ 20xx年 ④ 20xx年
3、下面各题商最接近140的算式是( )。
① 846÷6 ② 480÷4 ③ 417÷3 ④ 580÷5
四、按要求计算。35分(16+19)
1、直接写得数。16分
700×4 = 103×3 = 500÷5 = 17 + 18 =
300×5 = 840÷4 = 420×1 = 96÷3 =
88÷2 = 5600÷7 = 480÷6 = 380×0×25=
240÷6 = 18×3 = 300 + 400 = 100-60÷6 =
2、计算。19分(5×3+4 )
306×5= 576÷8= 814÷4=
验算
(60+80)÷7 894-60×3 6×29×5
五、按要求作答。11分(3+5+3)
星期一 菜谱 荤菜: 鱼 牛排 素菜:
1.配菜。
右边的菜谱有2个荤菜,如果想让菜谱的荤、素菜 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一荤二素),应该准备
( )样素菜,请将素菜的名称填写在菜谱上。
2.连一连
20:30 13:20 8:30 22:15
从8:30到13:20经过( )小时( )分。
六、用数学。26分(4+4+13+5)
1、过冬。 每天至少吃5袋。 天越来越冷,我们蚂蚁王国 现存粮食196袋。
才够吃几天呀?冬天 快点过去吧!
2、5包味精重1千克,45包味精重多少克?
3、 黄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是32册。 陈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比 黄老师的3倍还少18册。
我有邮票集25册。
(1) 陈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有多少册? 5分
(2) 两位老师共收藏多少邮票册? 4分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分
问题:
解答:
4、一个 长80cm,宽60 cm,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 和一个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4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50毫米=( )厘米 2分米=( )厘米
7米=( )分米 8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 60厘米=( )分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②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
③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
④小明的身高约是138( )
3、在○里填上“>”“<”“=”。
1吨○800千克 6700千克○7吨 8000米 ○8千米 168+321○500
4、3000米+20xx米=( )千米 1米-2分米=( )分米
1500千克-500千克=( )千克 700千克+300千克=( )吨
5、五月份有( )个星期,还多( )天。
6、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
他们的差是( )。
7、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对齐,从( )位算起。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5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 )
2、1千克的'铁比1000克的棉花重。 ( )
3、一包盐重250克。 ( )
4、笑笑一秒钟可以写30个字。 ( )
5、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 )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分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分米、毫米
C.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一只老母鸡重4( )。 A.克 B.千克 C.吨
3、一列火车下午2: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下午( )达到。
A.6时30分 B. 6时50分 C. 6时
4、阳光小学二年级有159人,三年级有163人,这两个年级大约有( )人。
A.320 B.300 C.220
5、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 )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A. 千米(公里) B. 米 C. 分米
四、认真计算。 (共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6+42= 46-15= 44+27= 1000-600= 65+26=
74-36= 60+34= 80-24= 700+200= 940-600=
2、用竖式计算,其中带*的要验算。(14分)
*376+589 = 375+168= 467+533=
880 – 407 = 709-425= *634 -182=
3、列式计算。(9分)
(1)328与96的和是多少?
(2)244比700少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962,其中一个数是609,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 (6分)
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 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5分)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新华书店的一种新书有600本,上午卖出192本,下午卖出249本,今天一共卖出多少本书?还剩下多少本?
3、水果店318千克苹果,卖出276千克。今天又运来250千克苹果,水果店里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4、粮店运来1吨大米,已经卖出34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5、工程队挖水渠,第一周挖了515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30米,第二周挖了多少米?两周一共挖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130( )。
一本数学书厚约7( )。
一辆货车可载货4(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 )。
2. 1米 - 4分米 =( )分米 1吨 - 800千克 =( )千克
3.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
4. 钟面上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5和6之间,这时是( )时( )分。
5. 学校早上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下课。
6.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7. 在〇里填上“>”“<”或“=”。
5000克〇5千克 2分〇120秒 3000米〇3千米
8. 35的5倍是( ),( )的5倍是35。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
2. 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 )
3. 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4. 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frac{1}{4})。( )
5. 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 )。
A. 50×20 B. 35×40 C. 52×40
2. 分针从数字1走到2,经过的时间是( )。
A. 1分钟 B. 5分钟 C. 10分钟
3.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相比,( )。
A. 铁重 B. 棉花重 C. 一样重
4.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
A. 周长相等 B. 正方形周长大 C. 长方形周长大
5. 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 )开始的。
A. 8:50 B. 9:50 C. 9:00
四、计算题(共3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8分)
32×3 = 420×2 = 120×4 = 16×50 =
400÷5 = 720÷8 = 60÷3 = 0×70 =
2. 列竖式计算。(14分)
44×5 = 267×3 = 107×6 =
450×8 = 305×7 = 286×4 =
3. 计算下面各题。(8分)
25 + 75÷5 124 - 24×3 (72 + 28)÷5 420÷7 - 25
五、操作题(共5分)
1.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 一辆货车载质量3吨,能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大米和2000千克的面粉吗?
2.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米,宽3米。如果在花坛里每平方米种4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
3.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4. 果园里有苹果树2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橘子树比梨树多30棵,橘子树有多少棵?
5. 三年级有288名学生,平均分成6个班,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答案
一、填空题
1. 厘米;毫米;吨;千米
2. 6;200
3. 1;5;60;1
4. 5;30
5. 9:10
6. 900
7. =;=;=;
8. 175;7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A
四、计算题
1. 96;840;480;800;80;90;20;0
2. 44×5 = 220;267×3 = 801;107×6 = 642;450×8 = 3600;305×7 = 2135;286×4 = 1144
3. 25 + 75÷5 = 25 + 15 = 40;124 - 24×3 = 124 - 72 = 52;(72 + 28)÷5 = 100÷5 = 20;420÷7 - 25 = 60 - 25 = 35
五、操作题(略)
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a + b)×2)((C)为周长,(a)为长,(b)为宽),当周长为(16)厘米时,长与宽的和为(16÷2 = 8)厘米,可以画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C = 4a)((a)为边长),边长为(16÷4 = 4)厘米,画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六、解决问题
1. 1100千克 + 2000千克 = 3100千克,3吨 = 3000千克,3100千克>3000千克,所以不能一次运走。
2. (5×3 = 15)(平方米),(15×4 = 60)(株)
3. 9时15分 + 25分 = 9时40分
4. 梨树:(250 - 50 = 200)(棵),橘子树:(200 + 30 = 230)(棵)
5. (288÷6 = 48)(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 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130( )。
一本数学书厚约7( )。
一辆货车可载货4(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 )。
2. 1米 - 4分米 =( )分米 1吨 - 800千克 =( )千克
3.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
4. 钟面上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5和6之间,这时是( )时( )分。
5. 学校早上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下课。
6.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7. 5的4倍是( ),( )的.5倍是30。
8. 在〇里填上“>”“<”或“=”。
5000克〇5千克 2分〇120秒
300分米〇3米 7吨〇700千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
2. 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3. 一个三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4. 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5.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15分。(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2. 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的事情是( )。
A. 打一场篮球比赛 B. 步行1千米 C. 做10道口算题
3. 下面算式中,结果最接近600的是( )。
A. 289 + 311 B. 315 + 295 C. 198 × 3
4. 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
A. 6600千克 B. 6060千克 C. 6006千克
5. 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 )开始的。
A. 8:50 B. 9:50 C. 9:00
四、计算题(共2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32×3 = 400×5 = 250×4 = 198×2≈
200÷5 = 63÷7 = 48÷6 = 359÷6≈
2. 列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460×5 =
307×6 =
589 + 367 =
900 - 453 =
3. 脱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528 - 496)÷8
350 - 120×2
五、操作题(共6分)
1. 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3分)
2. 画出时针和分针。(3分)
6时25分
六、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 果园里有苹果树3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橘子树比梨树多30棵,橘子树有多少棵?
2. 三年级有260名学生,每2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5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3. 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下午2时到达乙地。已知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308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 厘米;毫米;吨;千米
2. 6;200
3. 1;5;60;1
4. 5;30
5. 9:10
6. 900
7. 20;6
8. =;=;>;>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四、计算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96;2000;1000;400
40;9;8;60
2. 列竖式计算
460×5 = 2300
307×6 = 1842
589 + 367 = 956
900 - 453 = 447
3. 脱式计算
(528 - 496)÷8
= 32÷8
= 4
350 - 120×2
= 350 - 240
= 110
五、操作题
1. (略,按要求画出线段即可)
2. (略,画出时针指向6和7之间靠近6,分针指向5)
六、解决问题
1. 梨树:350 - 50 = 300(棵)
橘子树:300 + 30 = 330(棵)
答:橘子树有330棵。
2. 课桌数:260÷2 = 130(张)
每间教室放:130÷5 = 26(张)
答:需要130张课桌,每间教室放26张。
3. 下午2时是14时,14 - 9 = 5(小时)
50×5 = 2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50千米。
4. 故事书:308×3 = 924(本)
多的本数:924 - 308 = 616(本)
答:故事书比科技书多616本。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6套】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分析04-13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06-20
小学一二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精品01-29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12-0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10-13
【精选】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7篇10-31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12-07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通用01-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