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课稿

时间:2020-12-06 16:04: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故事说课稿(精选3篇)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事说课稿(精选3篇)

  故事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关于女娲的传说另有许多许多,同砚们你搜集了哪些?交换一下。门生朗读课外读物中关于女娲的故事,或讲讲看过的动画片中女娲的故事。

  1、师总结:是勤奋、伶俐的劳感人民凭着他们富厚的想像创造了这么多优美的神话故事,课外让我们继承去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

  2、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特点,以及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本课的“|轰隆隆、塌下”等11个词语的意思。

  2)、自主学习,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能讲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以上本文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角色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女娲来对话,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说教学流程:

  本课我预设了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第三课时:练习讲女娲补天的故事,完成相关作业。

  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我共分4个板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品读全文,读中感悟。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第一板块——简单回顾,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题,老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了解多少呢?

  【学会讲神话故事,是本单元的要求之一。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其实就是在对学生渗透这一学习技能。】

  第二板块——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

  1、整体感知当时环境的恶劣:老师引导: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天夜里,灾难发生了,请大家赶快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预计学生找到下面这句话: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2、仔细读读这个句子,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预计学生会说:很恐怖,很可怕等等。

  3、是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可怕,让你觉得恐怖,深深地震撼了你呢?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划。预计学生会画出下列词语:黑黑的大窟窿,一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围困,挣扎。随机出示课件。请大家静静地读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预设学生能够想象:比如地上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掉进深沟;有的人们被火围困,发出声声惨叫;有些人正在洪水中挣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4、在学生充分感受想象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同学们,就带着这样的画面,带着这一副惨不忍睹的景象,轻轻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学生轻声齐读。

  【通过对天塌地裂这一环境的深入解读,由段到句,由句到词,再词到画面,又让画面回归文本,在这一系列的研读过程中,恐怖恶劣的环境,深深地烙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为下一环节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做了铺垫。】

  第三板块——研读第2-5自然段,感受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本环节,我根据女娲补天的过程,重点抓找石——炼石——补天这一板块。在教学这一板块时,我又把它分成三块,找石前的女娲心理,重点感受女娲补天的决心;找石这一板块,重点感受女娲补天的艰辛;炼石、补天这一板块,重点感受女娲补天的不怕危险。这样一环扣一环的上下来,看似平均施力,实则层层递进,凸现了本课的重难点。】

  1、感受女娲补天的决心——老师激情引导:面对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的`人们,面对在水里挣扎的人们,耳听那一声声惨叫,女娲,你的心情怎样?预计学生会说:我很着急,我很难过等等。我接着说:难过的女娲,着急的女娲,都做了什么呢?请大家读读2、3自然段,看看女娲都做了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预计学生能找到这几句: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在这三个句子中,我准备重点抓第三句: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首先: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初步感受女娲的精神。如果学生读得比较平淡,我就说:女娲,面对那喷火的大窟窿,面对那个恐怖的画面,你一点儿都不着急吗?再读。如果学生读得很坚定的,我就问:女娲,你为什么读得如此坚定?引导根据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理由。【这里我让学生根据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理由,其实就是将文本语言内化的一个过程,他可以为以后的讲故事,复述,奠定基础。】

  2、感受女娲补天的艰辛——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是怎样补天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女娲补天的过程。这里我准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交流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理清女娲补天的过程。在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反馈交流:由于新课标中对于三年级学生怎样概括的要求不高,因此,我根据小组的汇报,帮助归纳,形成板书:找石——炼石——补天。

  首先,让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找石的部分,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女娲的哪些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你?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这些句子: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然后,我让学生再认真地读读这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预计学生会找出这两个词:几天几夜,找啊找啊。我再引导:同学们,再用心地读读这个词语,想象一下,就在这几天几夜里,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呢?中途又会遇到什么危险呢?在学生充分想象交流的基础上,我创设情境:女娲,你累吗?你想睡觉吗?你都找了几天几夜了,你已经尽力了,太辛苦啦,别找了。学生肯定会说:不行不行,天塌地裂,人们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多伟大的女娲呀,为了人类,你竟然一连忙了——学生接着读这个句子。

  3、感受女娲补天的危险——五彩石找到了,女娲接着又作了些什么呢?根据板书回答:炼石,补天。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出写女娲的动作的词,再引导交流,并板书:挖、放、冶炼、装、端、泼。这一串动词,清晰地显示了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讲故事训练。因此,我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动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在这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也可以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当然,三年级的孩子是不可能把这个过程说得声情并茂的,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会像我们说的那样平淡无波吗?你觉得这个过程应该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可能会凭直觉说:一定也很危险,很艰辛的。我再引导:再用心地读读第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女娲炼石补天的艰辛与危险?经过用心读书,预计学生能找到这几个词:五天五夜,往上一泼。读读这几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引导想象女娲在这五天五夜里不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想象对着喷着烈火的天空泼很稠的液体,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指导朗读,读出女娲不怕危险的精神。

  4、总结提升:同学们,拿起书,轻轻地把课文的2-5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娲?把它写在女娲图片的旁边。

  四、拓展延伸,溶化主题

  关于女娲的传说另有许多许多,同砚们你搜集了哪些?交换一下。门生朗读课外读物中关于女娲的故事,或讲讲看过的动画片中女娲的故事。

  师总结:是勤奋、伶俐的劳感人民凭着他们富厚的想像创造了这么多优美的神话故事,课外让我们继承去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

  故事说课稿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理解“喷火、零零星星、冶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读悟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奉献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从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奉献精神。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情景

  1、齐读课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2、课件展示灾难

  二、质疑,铺垫情感基调

  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女娲为什么还要补天呢?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已经告诉我们了,找到这句话的就用笔划下来吧!

  1、交流出示“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2、比较句子:“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冒火”(引导学生比较“喷”和“冒”)

  3、师引述:多可怕啊!如果让如此猛烈的天火一直这么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三、整体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

  1、过渡:是啊,面临这即将发生的巨大灾难,女娲为了拯救深受苦难的人们,为了让他们再过上以前那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她做了一个决定!(指名答)

  2、师引语:她决定把天补上,那她是怎样把天补上的呢?自由读读三、四、五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的过程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分别描写女娲寻找五彩石和冶炼五彩石补天的过程的段落

  2、放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女娲寻找五彩石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3、师生交流

  1)“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块”(指导读“几天几夜”)

  2)还缺少一种纯青石(指导读“找哇找哇”)

  3)师分层次引读“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从而进一步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文中动词的准确,从词语中感受女娲的智慧

  1、引述: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了五彩石,她又是怎样炼石补天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圈出动词)

  2、指名说动词:找、挖、放、冶炼、炼、化、装、端、对准、泼、补(CAI出示)

  3、联系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将这些动词连起来说说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同桌互说)

  4、指名复述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

  5、仔细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看看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女娲补天是件不容易的事呢?(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6、师生交流(“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7、师小结,指导朗读本段描写女娲补天的句子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引读第五段: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CAI)

  2、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了,不仅那时补好啦,直到现在,我们仍旧拥有着一片完整无缺的天空,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指名说)

  3、情感升华:她做的这些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人类,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啊!(师板书:奉献)

  4、齐读第五自然段

  5、你们猜猜古人怎么就从这五彩的云霞想到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呢?(指名答)

  6、师小结: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多么神奇的想象力阿!

  六、拓展

  1、课件出示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2、师总结

  3、齐读课题

  七、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故事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伊索寓言》属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属于故事集锦,由成语故事、文学故事、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组成,其中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人格化修辞方式等,来讲明某个原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嘲讽和劝诫的性质。

  《伊索寓言》包含了三则寓言,紧凑密切,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描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使人读后兴致盎然,从其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二、说目标及重点、难点

  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目标有三: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生字。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其中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三、说教法及学法:

  教法——自学指导引领学生自学

  针对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三个自学指导,引领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然后再进行检测。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先让学生来帮忙纠正或讲解,也就是所谓的"兵教兵",当学生都解决不了时,才做必要的讲解。

  学法——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大多都能顺利完成,当个人实在不能解决时在以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

  所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说明某个道理的文章,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伊索寓言》,(板书课题,齐读)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课深刻,幽默风趣,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

  2、示标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生字。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其中含着的道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进行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次比赛,比谁能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1.出示自学指导

  (1)、用方框标出课文中生字所在的词语。

  (2)自由读。

  (3)3分钟后检查。

  2.学生练读。

  3.屏幕出示生字词。

  请第2小组的4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随时更正。

  4.集体认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读课文正确又流利。

  1、出示自学指导: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可请教同学。

  (2)碰到难读的地方可停下来多读几遍,读通、读顺后再接着往下读。

  (3)5分钟后进行比赛。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请一、三、五小组的四号同学分别来读这三则寓言,其它的同学要注意听并随时进行更正。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能迅速掌握第一则寓言。

  1、出示自学指导:

  读、思、画、写相结合,学习第一则寓言: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用"____"画出)

  2他会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用"﹏﹏"画出)

  4这些葡萄真的是酸的吗?狐狸为什么这样说?

  5用双横线画出寓言的寓意。想一想: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能否举个例子?

  2、学生自学。

  3、后教,指名回答。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1、描红。

  2、听写。

  ①指名两个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②学生上台判阅,并纠正错误。

  ③同桌对照答案互判。

  六、课堂小结

【故事说课稿(精选3篇)】相关文章:

我的故事说课稿12-06

大树的故事说课稿11-15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1-11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1-06

森林的故事说课稿11-05

我的故事说课稿12-06

火车的故事说课稿11-04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11-04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1-04

寓言故事说课稿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