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下面,我向各位汇报《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的教学尝试。
一、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主题教学,本课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内容庞杂、内涵深刻。
内容庞杂是指本课中“社会生活”涉及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内容多,空间广,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卷。
内涵深刻在于作为本册书的收尾篇,本课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回归生活的表现,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透视出历史的变迁。
因此,本课的主旨就是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之中感受文明的演进。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简单化的特点,更易于接受直观可以感受得到的知识。如何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特征,让他们带着兴趣进入历史课堂的学习呢?
北京前门大街的重修开放引发了我的思考。前门地区保存了丰富的近代北京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区域。何不让学生到前门地区寻找近代社会生活的痕迹?置身历史遗存的现场,感受历史那难以言传的细节与氛围。于是,我组织学生去前门地区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根据清末官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我设计了“近代京沪游”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情境,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起:
发现历史,感受变化,提高能力;
了解历史,探究变化,掌握方法;
享受历史,感悟变化,升华情感。
四、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依托课前实地考察,设计通览、透视两个环节,我和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历史,通览变化的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活,透视变化的内涵。
下面,为大家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通览环节]
通览环节围绕着历史情境“近代京沪游”展开。在1911年-1912年间,学生以清末国人的身份,从北京前往上海游览,期间经历辛亥革命。之所以选北京、上海,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之所以选择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新与旧、中与外、变革与保守的激烈碰撞。
为了推进情境发展,旅行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小活动,带着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一通过确定出行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近代交通的变化。我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时代背景,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出行。学生了解到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和轮船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提出了乘坐火车。我随即提出问题:清朝末年的北京是否已有火车?学生立刻说他们在前门地区考察中发现了建于1901年的前门火车站,认为我们可以乘坐火车出发。配合我提供的相关铁路通车时间,经讨论最终确定乘火车至上海。
活动二中,我们一行来到前门火车站准备出发。通过寻找前门地区的近代生活遗存,了解电影、照相出现的史实。我提出问题:清朝末年来到前门火车站,我们能看到哪些在近代才出现的新事物呢?此时,学生分组展示实地考察中拍摄的照片。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在众多的照片中辨别出近代出现的新事物,如铛铛车、大观楼影院、大北照相馆、火车站等,进而掌握电影、照相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到了第三个活动,我们已经到达上海。活动主题是联系北京亲人,由此引入电报、电话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中推进情境发展,继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我提出一个问题:身在清朝末年,我们如何尽快告诉亲友已经到达上海的消息呢?
学生基于生活经验,马上提出打电话。那么,当时人们是否可以使用电话呢?我提供了一张上海电话局的广告。学生分析其中人物的对话和广告词,了解到电话出现的史实及其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当时电话的使用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由于学生对电报不太了解,我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报传入中国的时间,并补充李鸿章关于电报的奏稿,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材料中“经营十余年”表明的是电报引入中国的背景,即洋务运动。“瞬息万里”体现了电报的特点,“官商称便”说出了电报的作用、影响。在指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官商称便”的“便”字背后体现的是什么历史变化,同学们认为在便利的背后是历史的进步,“便”字还可以理解为“变”革的“变”。
接下来的活动四中,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停留在上海,我提出问题“作为游客,我们怎样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呢?”由此,分析以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影响。我出示当时的报纸,学生从中找到了“鱼肝油”、“《文学报道》”、“中华民国万岁!孙大总统万岁!”等信息。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这些信息归结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学生从中感受到大众传媒不仅是人们了解社会的工具,更是表达人们态度、观点的舞台,例如对“中华民国成立”一类重大事件的宣传,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进步就起了推动的作用。
报纸上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万岁!”呢?因为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辛亥革命发生了,中华民国建立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此后社会生活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又出示了一份报纸——1912年《时报》中的文章片断,阅读材料后学生找到了民国时期在易服饰、剪发辫、废缠足和礼仪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化背后的历史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改称呼为例,我请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旧称呼和新称呼,之后带着学生继续分析,旧称呼,如:老爷、奴才,大人、小民,学生立刻发现这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反映。在新称呼中,大家都可以称呼对方先生、同志。在新旧称呼对比中,反映出人们对于平等的追求。
通览环节,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平台,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任务,从社会生活的变化看历史的发展变迁。
[透视环节]
如果说通览环节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历史的话,那么,透视环节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生活。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我设计了“三看变化”的活动。
“第一看”看的是“时代”,以通览环节所学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因素。我设计了一个时间轴。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标注出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理由。为了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我以辛亥革命的断发为学生做了一个范例。学生因为获得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标注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说明理由的过程也非常精彩。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并非一笔流水账,而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与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第二看”看的是“艰辛”。我出示一幅地图,显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铁路分布情况和部分社会生活变化表现的分布情况。我提出问题:让我们看一看,近代新事物最早诞生在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何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体现出区域上的不平衡,时间上的点滴渐进。之后,我出示一则材料。材料显示的是,在同一时间内,社会生活新旧现象并存。由此,学生感受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艰难。
当学生感受变化的艰难而略有失望时,我马上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变化发生的区域是有限的,变化的历程是艰难的,这些变化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进入第三看,看的是进步。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材料。我以报刊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生活变迁背后蕴涵的进步因素。首先,我提醒学生注意,《申报》的时论主要关注哪些地方的新闻。某个地方的人对全国和国外的新闻品头论足,这在现在看来并不新鲜。但是,放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我们会发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更多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正在破除传统的狭隘的乡土意识,更多地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大势,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总结]
回顾本课的学习,我紧密围绕着一个“变”字——变物质、变思想、变文化,设计了“通览”环节,在“近代京沪游”中和学生一起梳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提升了一个“看”字——看时代、看艰辛、看进步,设计了“透视”环节,在“三看变化”中认识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曲折、艰辛,感受到近代中国人追赶时代进步潮流的坚定步伐。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教学,我的体会是:依托生活让历史更生动,融入时代让生活史更深刻。讲完这节课后,我与学生共享了陈先生的一句话“生活的历史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
【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相关文章: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05-17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04-21
社会生活变化作文06-26
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11-05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10篇11-07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10篇)11-07
社会生活的变化之教学设计范文07-12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10篇11-07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反思7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