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往事依依》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往事依依》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往事依依》。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是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撰写的。于漪老师通过回忆少年读书生活中的几件萦绕胸怀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本单元主题是“金色年华”,是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的延伸与提高。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相似的年龄、类似的经历,能唤起他们生活和情感体验,能激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情感真切动人,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教学中要着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课文情景,引领学生明确于漪老师所回忆的依依往事,品读隽永深情的语句,并能从于漪老师的经历,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更加珍惜金色年华。
(二)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深情。
(2)通过对于漪老师往事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深情。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课前准备: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采用“点、圈、画、补”的方式梳理课文。
(2)收集整理关于作者的信息。
(3)自主解决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课标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我更愿意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也体现了文章“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的观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指导法:诵读品味,积累语言
2.谈话点拨法:拉近距离,调动思维
3.合作探究法:互动合作,拓展思路
三、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将突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圈点勾画法等。尽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启发中思考,在讨论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这些方法要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培养,我平时在每一节课前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学内容灵活、教学线条优美、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步骤明朗、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另外,一节好课与否,最直观看两点:看目标是否明确,达成度是否高;看学生是否幸福,参与度是否深。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递进性、梯度性,比如我特意在每个活动后面加上了A、B、C、D等级,以便学习过程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对于本节课,我们师生将从以下几个板块进行学习:
(一)激趣,走入文本
巴金回忆,自己曾仰望深邃的夜空,点数闪烁的星星。冰心回忆,她曾眺望浩淼的大海,折叠纸船以思念母亲。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迹,它们是那么深刻,仿佛镌刻在我们的心上,犹如那首歌般的美妙……(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回想起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引导)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在回忆,她回忆了些什么呢?这些记忆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于漪老师的一篇文章——《往事依依》,一起去探寻于漪老师的成长足迹,相信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板书课题、作者,点拨谈话析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连续性,所涉及的两位作家都是学生在第一单元结识的,印象深刻。以歌曲铺设氛围,激起共鸣;以自己经历展开话题,营造环境。以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迅速进入文本。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也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的难点。析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依依”的含义,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感情基调。】
(二)检查自学,夯实基础
针对本节课,我设计此环节主要对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进行检测,从作者简介以及字词掌握等基础知识方面着手,特别是设计了“大家感觉还有哪些字词易读错或较难理解”的环节,目的是突出分层和个性化教学。
【我们的课改改的是什么,当然我更愿意称之为“课变”,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的能力。(检测过程中适时进行板书)】
(三)初读感知,想一想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本环节在请一小组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前提下,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1:于漪老师是怎么将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活动2: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活动3:结尾一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初读课文加之课前的预习,学生应该对文章的思路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这几件事是怎样串联的,就是明确了本文的线索。同时语文教学“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采用多种形式如:个别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等进行朗读训练,教师适机给学生以朗读指导,如第一段:在学生个别朗读及师生点评的基础上范读(“年华似流水”范读这一句,表达出一种感慨万端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往事依依》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通过回忆年少读书时的几件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二、说学情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无论是年龄、经历还是生活和情感体验,都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诚,学习本篇文章具有很好地欣赏性、可读性和感染教育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在往事的依依回忆中,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珍惜美好年华。
三、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有感情朗诵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并体会文章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深情。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诵读指导法、谈话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为了突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我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圈点勾画法等。尽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引导下思考,在交流时学习,在探究间提升。
六、说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良好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对于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六个板块进行学习:
(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
在课堂伊始我会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并进行引导:同学们,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你们回想起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引导)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在回忆,她回忆了些什么呢?这些记忆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于漪老师的一篇文章——《往事依依》,一起去探寻于漪老师的成长足迹,相信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板书课题、作者,点拨谈话析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连续性,以歌曲营造氛围,引发共鸣;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话题,构建良好的课堂开始环境。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迅速进入文本。】
(二)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为了对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进行及时检测,从作者简介以及字词掌握等基础知识方面着手,特别是设计了“大家感觉还有哪些字词易读错或较难理解”的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的能力。(检测过程中适时进行板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在环节我会请一个小组同学分段为大家流畅地朗读课文,学生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文中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课文又是怎么将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问题2:请一名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以及最后一段朗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思考这两段段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可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初读课文加之课前的预习,学生应该对文章的思路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文中一共写了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这四件事,也容易知道文中是通过语句进行串联的,这就明确了本文的行文脉络。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因此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教学,如:个别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等,教师适机给学生以朗读指导,如第一段:在学生个别朗读及师生点评的基础上范读(“年华似流水”范读这一句,表达出一种感慨万端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在分析第一段作用时,引导学生分析出“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照应题目”的作用;分析结尾一段时,引导学生明确点明主题,首尾呼应的作用,告诉学生我们写作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板书)
【本环节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写作技巧,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型可依”。】
(四)品读课文,赏词析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把语言品味融入到对文章的品读赏析中。在品读中赏味语言内涵,体会丰富情感。本环节以一个活动作为主线,即“美文要美读”
各小组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往事,细细品味,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语句引起了联想,并进行自主赏析。(给予方向的提示:第二、四、五自然段;方法的指导:默读、勾画、联想、评注。并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出示相应课件,以烘托氛围。)
好文章往往要用一些精彩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本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品味、积累文章的语言。本环节中预设了“你可以用朗读把我们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吗?”“你能模仿国文老师的语调和神情来入情入境地朗读吗?”“你能声情并茂地读一下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朗读训练,并穿插进行教师示范指导。
在分析第三段时,教师以“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为例,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有了教师的示范和技法指导,学生可以自主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体会文章情感。
再如:品析《千家诗》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时,还可以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风光、山川美景的诗句”,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借助学生的发言由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
此外老师还会适时追问:第五段描写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很形象。你能分析异同,理解这样描写的作用吗?并可以仿写一段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
【本环节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欣赏、品味文章精美语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多渠道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体会情感,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并加以写作训练的指导。】
(五)精读课文,体味情感
赵丽宏先生写道:“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对于本课的难点,即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读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我是这么进行突破的:
在课堂的最后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合作交流回答如下问题:
哪一件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明确问题,讨论5分钟,自由发言)
通过合作探究,师生对话,明确了读书对于漪老师成长的意义。是读书,编织了于漪老师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是读书,开阔了于漪老师的眼界;是读书,开启了于漪老师的心智;是读书,给于漪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还是读书,使于漪老师成为了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本环节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六)布置作业
师生总结课堂收获,自由交流发言。
作业:
1.积累赞颂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
2.推荐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或一篇美文),写出推荐理由,字数不限。
【本环节设计意图:积累优美诗词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粹,燃烧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热情;推荐文学作品并写出理由,目的是让学生亲近文学,走进名著,汲取精神成长的养分。同时,也是一次小练笔】
【《往事依依》说课稿】相关文章:
3.情感依依作文
4.缘如风,聚散依依
5.依依母校情_作文
6.往事随笔
7.依依不舍的造句
8.依依不舍的近义词
9.珍惜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