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

时间:2024-09-07 22:44: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的欣赏曲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曲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该册第四课中,学生已学习过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组,认识了包括琵琶在内的几件弹拨乐器的知识,在第七课又出现了琵琶独奏曲的欣赏,很明显地显示出承接的作用。

  3、教学目标:《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这个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①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②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③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

  其中目标1、2为普通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标;目标3为提高目标,只要求部分优生达标。

  4、教学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5、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在选择教法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景创设法: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乐曲《十面埋伏》是展示古战场上铁马金戈的战斗场面,这些场面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让学生去感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⒉主题辅助欣赏: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弹奏或播放音乐的主题让学生聆听并熟悉,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的作用。

  ⒊分段欣赏法:乐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情节性很强的作品。对于这一作品我采用了分段欣赏法,按乐曲的顺序逐段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欣赏,使学生能掌握每段的音乐特点和表现的内容。

  三、说学法指导:

  《音乐教学法》指出:“欣赏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欣赏:

  1、指导节奏律动辅助欣赏:儿童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如果欣赏课只是单纯的听就显得单调,难以奏效。因此我引导学生将身体的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在三个重点乐段的欣赏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不但有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其他的音乐感觉。

  2、指导自由想象:艺术是没有定格的,尤其是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它是表现什么的?让学生大胆地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一般的独特见解。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目标教学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课使用了目标教学法的四个环节: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来进行教学设计。

  附教学流程图:

  前提测评

  认定目标

  导学达标

  初听 分段 全曲

  全曲 欣赏 欣赏

  达标测评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方 法 意 图

  前提测评:

  ⒈下面乐器哪些属于弹拨乐器

  ⒉听辩哪段音乐是琵琶演奏的用多媒体出示测评题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为导学达标做好准备。

  认定目标:

  ⒈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⒉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⒊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教师借助讲台设计大屏幕演示和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景。然后在学生阅览课本并提出问题后教师小结时自然地导出学习目标。既让学生进入欣赏情景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导学达标:

  初次全曲欣赏要求: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进行,并初步感受乐曲表现古战场的壮烈情景。欣赏后小组讨论在播发乐曲时,大屏幕只出现古战场的静止画面。这次的欣赏让学生初次感性去认识乐曲,目的是培养感受音乐和独立欣赏的能力。

  分段欣赏:

  ⑴泛听1—5乐段

  ⑵欣赏“埋伏”

  ①播放主题句让学生用“啦”模唱

  ②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题句让学生分辨哪种能更好地表现“埋伏”

  ⑶欣赏“小战”“大战”

  ①播发“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

  ②播发“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再让学生对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听后讨论,教师小结。

  ⑷将“埋伏”“小战”“大战”三个重点乐段用大屏幕演示一次让学生欣赏。

  ⑸根据乐曲填空(见附表)

  ⑹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音乐创作。

  ⑴泛听这一部分采用音乐主题辅助欣赏和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的方法进行。

  ⑵欣赏“埋伏”时,通过播发音乐主题让学生听并且模唱,使学生熟悉该段的音乐主题。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力度模唱该主题(其中一种是乐曲的原速度和力度)让学生通过分辨感受该段的力度和速度。

  ⑶①学生对古战不了解,因此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看“小战”“大战”的视频来了解古战。

  ②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分辨“小战”和“大战”。学生已初步了解古战,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力度和节奏去欣赏音乐。

  ⑷指导学生通过模仿琵琶演奏的动作,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

  ⑸该表是以上分段欣赏的小结。

  ⑹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

  ⒋再次全曲欣赏要求将刚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现一次。鼓励大胆发表见解,奖励有创新的同学。

  达标测评:同学根据乐曲编一个故事。(导学达标中〈根据乐曲内容填空〉〈用标题进行创作〉都是达标测评的内容。要求将刚才分段欣赏时理解的和想象的用口头表达出来。力求语言简练。

  附填空表:

  标题 力度 速度 场面

  埋伏

  小战

  大战

  附板书设计:十面埋伏

  战前准备:1--5段

  战斗过程:6、埋伏

  7、小战

【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课《十面埋伏》说课稿07-14

高中音乐《十面埋伏》说课稿范文01-30

十面埋伏的说课稿08-16

音乐说课稿06-26

音乐说课稿12-18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音乐说课稿06-28

小学音乐说课稿08-26

小学音乐说课稿10-14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