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行说课稿 推荐度:
- 《送行》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送行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送行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送行的说课稿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理解内容,明了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的美好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用意,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送别也有许多不同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送别的画面
1.第一幅画面: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将酒一饮而尽,将酒盏一摔,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一个悲壮的送别
2.第二幅画面:当一对有情人“君向萧湘我向素”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种充满哀伤的送别
3.第三幅画面: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路口为好友送别时,没有眼泪,只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充满豪情的送别
过渡句:
这些是中国文人笔下的送行虽然送行的对象不同,虽然离情不同,但都十分感人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英国著名作家比尔博姆的《送行》,让我们看看在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度,他们是如何送行的?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①)
哪位能说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
名:马克斯·比尔博姆
地:英国
作者 时:18721956
评:漫画家、作家
作:《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2.生字新词
尴尬gān g 拘谨jū jǐn 凄怆qī chung
饯行jin 熙攘xī rǎng 邂逅xi hu
神采奕奕 y y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拘谨:指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饯行:设酒食送行
凄怆:悲惨,悲伤
邂逅:偶然遇见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简要概括文中重点写了哪两次送行?
思考: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两个送行场面分别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
明确:
我们为远行的老朋友送行,勒罗为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
我们为老朋友送行十分尴尬,十分拘谨文中第6小节说道“我们又变得局促不安”、 “朋友的脸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 “长时间的沉默”“强颜欢笑、打哈哈、咳嗽……”
而勒罗为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却十分出色,十分感人文中第7小节写到“他眼神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第10节“勒罗没朝后站,双手仍紧抓着那个年轻的美国人”“马上又冲上前去,小声的最后再叮咛几句 “他注视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他确实泪水盈眶”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对朋友有没有真情,从文中何处可见?
2.勒罗的眼泪中有没有真情?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我们对朋友有真情体现在文中第2节中“朋友越亲……与送别场合的隆重以及我们感情的深度恰成正比”真情体现在课文第3节中“虽然朋友不让我去送但我还是去送”,第5节中饯行;第6节中尴尬的送行
过渡语:觥筹交错间我们看到了真情,悬想倾诉间我们听到了真情;强颜欢笑、故意做作、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笨拙可笑亦是朋友间的友情的体现
朋友渴望真情,我拥有真情,可是送行的场面却如此尴尬,因为我不能像勒罗那样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而勒罗是在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而且是为了工作需要才来送的,那么勒罗在送行中有没有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
参考 :
(1)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眶”可以看出这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
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国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国小姐形只影单,在英国不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的泪水
(2)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理由是:①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国小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以赚钱为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②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这是职业性的泪水,所以应该是虚情假意
小结:金钱未必能买来真情,但不等于说有了金钱就没有真情;眼泪不一定代表真情,但眼泪是真情的流露从文中“没有感情是演不出戏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勒罗是有真情的
3.美国小姐花了25美元的就使自己孤独的心得到了慰藉,赢得了车警的尊重,并获得了勒罗的真情,我们能从勒罗身上学到什么?
(引导学生注意思考问题应该多角度)
明确①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敬业、乐业
③学会理解别人 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⑤对待别人要有真情 ⑥对待工作要敬业,才能成功
五、领悟主旨
勒罗看出远行者对真情的渴望,他付出了真情,而且将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令作者很是羡慕,于是作者在勒罗身上花了一笔钱,作者说“他索取的学费相当贵,但是我并不吝惜这笔投资”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说的这句话?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学生自己的经历来探讨)
明确:
“我”是一个评论家,看到勒罗车站送别的效果,想到自己送别朋友时候的尴尬,“我”似乎认识到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感情而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常常是事与愿违,会在一些场合出现尴尬“我”的不吝惜就表现了对学会表达情感的热切渴望
六、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的描写,表现了人们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蕴含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七、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完成作业纸
板书设计:
送 行
比尔博姆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沉默不语
强颜欢笑
送行 渴望真实情感
眼神深挚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小声叮咛
泪水盈眶
送行的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主备的是英国作家比尔博姆的《送行》,在这里我向各位汇报一下我备课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我首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和教学理念: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我最先做了这样一件事——
研读教材,找寻初三阅读教学与中考阅读考查的结点
《送行》是一篇散文,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真情的渴望,可挖掘的育人因素很多,但如今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初三年级时间紧、任务重,我想,我们不能和以往那样停留在对文本的精细解读上,应设法把中考阅读考查的知识点糅合进来,边“磨刀”边试着“砍柴”,方知“磨刀”的功夫是否到家。
这个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是“疑为学之始”,意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而《送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正是承载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教学任务的鲜活文本。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与单元教学的总目标联系起来,把设疑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细读教材,点点疑问聚心头。本应情真意切的送行怎么写成了尴尬的滑稽场面?为什么这样的送行是一场滑稽戏?……稍加归纳,发现这些疑问其实就是有关主题、结构、情节、语言、标题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仔细一想,现在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不也就是围绕这些点去设题的么?
每年中考,总有不少学生惊呼曾经读过原文,但看其成绩似乎也没有沾什么光,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当初读到那篇美文时,他们浅尝辄止,并没有学会设疑。掩卷而思,觉得何不借助这篇文章,借助这个单元培养学生自我质疑、释疑的东风,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时文、美文呢!何况新课标就要求中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找到了这一结点,如何设计这节课,似乎就豁然开朗了。
接下来,我又研究了一下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打算分两个版块进行,先通过“‘勒罗的车站送行’是真情吗?”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接着再以“我们阅读时文、美文时可从哪些角度质疑”的问题,串起这一节课的后一部分内容,引导他们在合作、交流、探究中解决这一问题并结合中考真题进行课堂演练。
通过这两个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本,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学会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解读文本、掌握方法,第二课时提供“亲情”美文,进行针对性训练。
这篇课文我拟定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
1、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思想。
2、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能运用设疑法多角度深入理解作品。
3、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趣事。
重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能运用设疑法多角度深入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对比激疑,导入新课
我的导课是这样设计的:由朱自清《背影》中父子分别时感人至深,但英国作家比尔博姆笔下的送行却是一种职业,那样的送行是真诚的吗?
【这样导入的设计意图:通过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本课学习,可谓“疑为学之始”,然后就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
二、定向设疑,走进文本
为了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设疑法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我先引领学生从标题、结构、主旨等方面定向设疑,第一个角度——
【聚焦文题】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备受中考命题者的关注,我研究过的40多套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就有20几篇阅读直接或间接从标题来拟题。其实注重对文章标题的分析,也是一种提高阅读效率的良好方法。
我引导学生围绕“标题”多思考几个为什么?紧扣这篇课文的标题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1. 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行对象分别是谁?
2.文中写的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别场面、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问题,只要学生深入文本,仔细阅读,能较为快速的解决,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就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
由于学生整体了解了文章大意,我迅速带领他们从第二个角度设疑,那就是从结构设疑,或是从情节设疑——
【聚焦结构(情节)】
中考试题中,对结构的考查一般是考查“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某个情节能否去掉”“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因此我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前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后一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
(这一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探究出结构中两部分的铺垫关系,以及这种铺垫产生的好处。)
理解了内容,把握了结构,扣住了重点,那理解文章的主旨应该水到渠成,我接着指导学生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来设疑——
【聚焦主旨】
《送行》一文离我们学生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直接给出了两个疑问让他们思考:
1.勒罗车站送行时,其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
2.这篇课文的主旨,至少有四种理解:
(1)旨在反对繁文缛节,主张真情实感。
(2)旨在说明“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人生哲理,假戏可以真做,真戏可以假做。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真与假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旨在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
(4)旨在通过侧面描写勒罗从“舞台”到“月台”的故事,说明只要根据市场需求,找到合适的岗位,并在岗位上要付出真情,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以上四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以上四种理解,有没有共同点?(人与人的沟通,需要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探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倾向,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突出教学重点,力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质疑,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定向质疑,其实学生阅读文本后还有很多疑问,应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更主要的是在其展示后,帮他们归纳出所提问题的角度。因此我设置了下一个环节,那就是——
三、自由质疑,以“渔”捕“鱼”
我在学生亮疑后借助大屏幕告诉学生质疑的常见角度——
标题、结构、情节、主旨、人物形象、语言、开头、结尾等
然后让学生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有些题目则由学生课后解决。
在此基础上,老师归纳——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学会从标题、结构、情节、主旨、人物形象、语言、开头、结尾等角度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把2011、2012年中考语文考查的记叙文拿出来,《做客》《向泥土敬礼》,(两篇文章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这时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角度分组质疑,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要向泥土敬礼?
“做客”有什么含义?以“做客”为题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活动,再次明确多角度质疑对阅读美文、时文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多角度深层理解时文、美文,这不仅为备战中考服务,也能提高他们阅读感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含有喜剧成分的散文,文中真正送别朋友的人尴尬、局促不安,而扮演的送行者却真情流露;其实有时候人们有真情却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而无话可说,而这是一个渴望理解与沟通的社会,必要的时候,我们得学会去表达感情,学习去流露真情。
在你中考的征程中,这样的美文还有很多很多,你阅读时不妨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多角度质疑,或许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试试吧!
布置作业:
1.课后再读课文,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譬如语言方面、写作方面……)并请进行深入探究。
2.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生活中现象的看法。
某日,镇上的一个丧主为老人出殡。本来这位霍姓老汉只有两个女儿、女婿,没有儿子,而在送葬队伍的前面,却出现了儿子、孙子披重孝、打幡、端盆的角色。经村人指点得知,儿子、孙子及队伍中七八人,都是雇的哭丧公司人扮的。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设计不仅在于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百态,能“国事、家事、天下事”多多关心,做新时代富有个性的中学生。
送行的说课稿3
内容简析
《送行》幽默风趣,通过对繁文缛节的厌倦,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不只单纯地为幽默而风趣。含蓄地通过对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情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的观点。
创意说明
本文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难点在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上。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着重从勒罗的语言和神态上加以仔细的体会分析,并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的送行南面加以比较,从而去把握文章的主题。最好能从我国古代送别诗的体会中进行对照,以加深对作者的情感领悟。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
【送行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送行》说课稿06-03
送行说课稿10-16
送行作文05-12
《送行》教案08-05
送行的作文08-17
《送行》教案介绍08-29
梁实秋《送行》原文08-02
梁实秋作品送行06-22
《送行》教学设计05-21
梁实秋《送行》的鉴赏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