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代的经济政策》,我准备六个方面来进行解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多媒体的运用。
说教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课题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之前的三课分别讲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相关内容,而这一节课的古代的经济政策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状况的了解,同时本课的最后一目“海禁”与“闭关锁国”将有助于学生对本学期第三单元将讲述的中国近代经济的理解。因此,本课在高一经济史部分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准备对本课的教材内容和重难点做如下处理。本课第一目讲述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使学生对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有个基本的了解,其中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其发展的复杂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第二目讲述了”重农抑商“政策,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重点向学生讲述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是“海禁”与“闭关锁国”,使学生通过学习指导这项政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了巨大的影响。
说学情
就大的方面来说,高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但是对知识的掌握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具体到本课,高一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
(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
(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简单平面设计》。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分析,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5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简单平面设计》。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对前面所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在掌握了图像获取及图像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把它们应用于平面设计中。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学生,在教学中我通过一般的文本与精美的典型设计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什么是平面设计,任务设计灵活,这样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比较容易上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发展的空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图书封面作品,甚至有自己个性的封面作品。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平面设计的概念。
②掌握图书封面的组成及一般包含的元素。
②学会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设计图书封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根据任务需求,引导学生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②通过分组协作创作具有个性的封面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协作学习的意识。
②通过对平面素材的合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图书封面的设计;因为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难点是平面设计的创意;因为初二年学生刚开始接触平面设计,对于合理运用平面素材的能力有限,要设计出有创意的平面图案作品比较难,所以我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我采用对比、启发引导、任务驱动、展示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设计创新。
学法: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自主探究、协助学习,实践操作等方法,并让各大组的组长负责解决本组学生的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安装了图像处理等软件的学生机
3.本节课课件及相关素材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感知概念
首先通过一般的文本与精美的典型设计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什么是平面设计,在欣赏过程中去强烈感受平面设计的优点。
再展示几幅精彩的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作品,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为后面的设计创作作好铺垫。
接下来请学生看课本P36理解什么叫平面设计,我再补充讲解(简单地讲就是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人们,让人们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对平面设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展示封面,探究学习
展示几本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封面,与学生共同分析图书封面的组成(封面、书脊和封底三个部分)。
然后请学生翻开课本P37自己学习“读一读”,强调注意封面(要突出展示书籍内容)的重要性,并划出它们一般包含的元素。
[设计意图]展示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封面,愉快地学习封面的设计。
3.任务驱动,灵活设计
学习了封面设计后提问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设计图书的封面,然后告诉学生设计时还要用到前面所学知识,并让学生一起简要地回顾前面知识(图像的`获取及图像的处理)。
展示任务一:设计《中国探月工程》图书封面
提示学生可参考课本中的效果图,也可自己构思设计,并提供相关图片素材及网上链接。
展示任务二:为本校校报《新雨》设计封面
提示学生能力较强的可选择任务二,并提供《新雨》内容简介 ,学生要先阅读,再设计。图片可借用D盘上的图片素材(学生机上有),也可上网查找。
学生活动:小组(2人)灵活选择任务,自主探究、协作设计
组长活动:负责解决本大组疑问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个别问题
作品提交:
学生完成设计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交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索意识及创新能力。
4、展示评价
展示一些学生作品,让学生举手表决有创意的作品和失败的作品,然后进行对比评价,分析存在不足及优点所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平面素材及评价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5、教学小结
借助课件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6、拓展延伸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2-3人一组)合作设计一个平面作品参加校级比赛,主题不限。
五、说教学特点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首先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什么是平面设计,而后又展示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封面,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封面的设计。接着通过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设计创新,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通过自学与协作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
第三、利用展示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审美情趣与创新精神。
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参与活动过程,学会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图形家族的几个人一直在争吵不停,三角形说:我的这条边最长,我的周长长。长方形不服气的说:我有4条边,比你多一条,我的周长最长了。梯形更不服输,说:我的这条边也很长,而且我也有四条边,周长应该我最长。他们在争吵什么?
生:谁的周长长?
师:同学们愿意帮他们解决吗?
生:愿意。
师:有一个问题我们也要先弄明白?(板书: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个问题,再来帮助它们解决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1、描一描,说一说,感知树叶的周长
⑴描一描
师:课外大家收集了一些飘落的树叶,想不想把这美丽的形状画在纸上,那我们就来描一描把它的形状画出来。要求:在本上用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
(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⑵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生:我是从这一点开始描,然后沿着边一直描,到这一点结束。
师:你是从起点开始又回到了起点。谁也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生:我是从树叶的尖这一点开始,沿着边描,又到这点结束。
……
师:看来,大家都是从起点出发,沿图形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图形的一周。(板书:一周)
⑶树叶的周长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描的快,有的同学还没有描完呢?
生1:边不一样长。
生2:一周的长度不一样。(板书:长度)
师:其实,树叶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做树叶的周长。
⑷做裁判
师:请你来做小裁判,看一看,小蚂蚁贝贝、豆豆、乐乐谁爬过的长度是它们所爬树叶的周长呢?
生:乐乐。
师:为什么不选豆豆呢?
生:豆豆不是沿着边线爬的。
师:贝贝呢?
生:贝贝沿着边线爬没有回到起点,不到一周。
师:看来,只有小蚂蚁乐乐是由一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乐乐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2、感知周长的概念
⑴说周长
师:树叶有周长,图形有周长吗?比如说: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那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梯形的周长呢?
生:梯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梯形的周长。
⑵总结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自己把它读两遍停下来。
⑶辨一辨
师:老师画了一些简笔画,请你来看一看,哪个图形所有线条的长度正好是图形的周长?
(出示小兔子)
生:是。
师:汽车
生:不是,周长不包括车轮里边的线。
师:蘑菇
生:不是,蘑菇没有封口,线条的长度不到一周。
生:其它的图形都是封闭的,这个蘑菇不封闭。
师:非常感谢这几位小老师,他告诉我们原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啊。
3、量一量,理解周长的意义
⑴量一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并理解了什么是周长,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图形家族的几位朋友解决问题吧。谁的周长长?怎么解决呢?
生:量一量。
师:每个同学面前有一个图形,请你想办法量一量,算一算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测量)
⑵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怎么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1:我的是长方形,我测量了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生2:我的也是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我只测量了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乘2在相加,周长也是--。
生3:我的是三角形,我测量了3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周长是-
……
⑶小结
师:刚才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是先测量了图形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⑷解决问题
师:这几个图形谁的周长长,答案已经揭晓了,谁呢?
生:三角形。
师:它们听了同学们的评判后,心服口服,还为大家鼓掌呢。
(三)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1.找一找、摸一摸
师:树叶有周长,图形有周长,还有什么物体的面有周长?你能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生1:黑板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
生2:窗户一周的长度就是窗户面的周长。
生3:镜框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镜框面的周长。
……
师:请同学们拿起课本摸一摸封面的边线,感受一下封面的周长。
(生摸)
师:再请同学们摸一摸桌面的边线,感受一下桌面的周长。
(生摸)
师:摸完坐直。
2.量、估腰围
师: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你们知道测量的方法吗?
师:测量腰围时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可以贴着里面的衣服来围皮尺,从0刻度开始,沿着腰围一周,皮尺要围得平平的不能打卷,还要松紧适当,看0刻度和哪个刻度重合,老师的腰围是XXCM。
生:65CM。
师:请你也估计一下你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1:我估计我的腰围大约是54厘米。
生2:我估计我的腰围大约是60厘米。
生3:我估计我的腰围大约是50厘米。
……
师:这些都是估计的结果,我们就来具体量一量腰围,听清要求我说开始再行动:同桌合作,互相测量,并要监督测量的方法对不对,开始。
(学生测量)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的测量结果。
生1:我的腰围是60厘米。
生2:我的腰围是63厘米。
生3:我的腰围是56厘米。
……
师:刚才谁估计的最准确呢?
师: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厘米。
(四)提高练习、巩固新知
师:刚才我们在活动中掌握了许多本领,图形家族的朋友们想知道我们同学谁的本领大,它给我们出了道难题,有信心解决吗?
生:有。
⑴师:这有两根铁丝,谁长?
生:一样长。
师:用这两根铁丝围成两个三角形,(师围)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生:一样。
师: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的两根铁丝一样长,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也一样。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⑵师:这里有两根铁丝围成的图形,(P45 3(1))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学生独立思考)
师:利用你小组内的图形卡片,小组同学动脑筋想一想它们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一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组认为不一样。因为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
生2:我们组认为一样。因为把这两条边向外移,就和另一个一样了。
师:其他同学认为谁的想法对呢?现在,都同意第二位同学的想法了,看来,认为不一样的同学也认同他的想法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演示教具)
师: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两个图形不一样,周长有可能一样。
师:你总结的真好。
(五)课堂小结
师:连这道题都没有难住大家,看来同学们的本领真的很大,谁愿意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
生2:我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生3:我知道了图形不一样,周长有可能一样。
(六)布置作业
师:就用你今天学习的周长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吧。作业是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2厘米的图形(每格边长1厘米)看哪个小画家最能画。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 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科学知识:
1、 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和溶解现象,了解水的其他本领。
2、 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 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 教学准备:
烧杯(红水)、纸条、布条、粉笔、塑料尺、玻璃棒、放大镜、黄砂糖、烧杯(热水)、曲别针塑料杯(一满杯水)。
四、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溶解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五、 说教学过程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老师谈话导入,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思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作为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在就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老师提供了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之后,老师又设计情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一杯装得满满的水中是否能放东西,能放多少个曲别针。让学生先猜测,然后和老师一起实验验证,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